在旅行中,我們看見旅途的風景難免會發(fā)出感慨,有可能只是一處非常常見的景色卻能觸動我們的心頭,也許這就是觸景生情吧。
下面是我非常喜歡的三首旅行的詩句,希望也能在你的旅途中觸動你。
一:《玉樓春·春景》
朝代:宋代 作者: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
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譯文:
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總是抱怨人生短暫歡娛太少,怎肯為吝惜千金而輕視歡笑?讓我為你舉起酒杯奉勸斜陽,請留下來把晚花照耀。
二:《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
喚取笙歌爛熳游。
且莫管閑愁。
好趁春晴連夜賞,雨便一春休。
草草杯盤不要收。
才曉便扶頭。
譯文:桃花和李子花在春風中招搖著嫵媚的身姿,春風扶柳,柳條隨風舒展比桃花和李子花還要柔美。在春天里吹著笙,唱著歌隨意交游,不管人世間紛紛擾擾。比喻春閑悠然的景象。
三: 《郊行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譯文:我在長滿芳草花卉的原野盡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遠山,四周一片碧綠。乘著興致追逐隨風飄飛的紅色花瓣,穿過柳絲飄搖的小巷;感到困倦時,對著溪邊流水,坐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休息。休要推辭這杯酒,辜負十分誠摯勸酒的心意,只是怕風吹花落,一片片飛散了。況且今日是清明佳節(jié),又遇著晴朗的好天氣,極宜游樂,但不可樂而忘返。
1. 《郊行即事》程顥(宋代)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譯文】:我在長滿芳草花卉的原野盡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遠山,四周一片碧綠。
2. 《春游湖》徐俯(宋代)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譯文】: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3. 《玉樓春·春景》宋祁(宋代)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譯文】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4. 《琵琶仙·雙槳來時》姜夔(宋代)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
【譯文】:吳興春游的壯觀場面,西湖也不能相比。
5. 《游園不值》宋代(葉紹翁)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6. 《湖上》徐元杰(宋代)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譯文】:暖風晴和的天氣,人的心情也很好,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只只船兒盡興而歸。
7.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歐陽修(宋代)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譯文】:在南郊的園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
8. 《后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許棐(宋代)
東風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譯文】:東風哪會曉得我琵琶聲中的憂怨,刮來刮去又把花兒吹落一片。
9. 《琵琶仙·雙槳來時》姜夔(宋代)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
【譯文】:江面上蕩著雙槳劃來一只小船,我忽然發(fā)現(xiàn),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戀人。
10. 《思帝鄉(xiāng)·春日游》韋莊(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譯文】:春日踏青郊游,風吹杏花滿頭。田間路上是誰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風流。
1、[宋] 并敘《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於潁州留西湖久之作》 原文選段: 遨游西湖中,仲夏草木榮。
釋義: 受邀游玩西湖山水,五月的花草樹木欣欣向榮。 2、[唐] 李白《望廬山瀑布》 原文選段: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釋義: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3、[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 原文選段: 白日游青山,夜歸巖下睡。
釋義: 白天游覽著青山,夜晚在石頭下面睡覺。 4、[宋] 范晞文《湖上》 原文選段: 湖邊多少游湖者,半在斷橋煙雨間, 釋義: 湖邊有很多游客,一半都在欣賞斷橋的景色。
5、[唐] 劉禹錫《再游玄都觀》 原文選段: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釋義: 玄都觀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原盛開的桃花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開放。
旅游
胡秉言
聽別人講外面很多好風光
心情是多么的激動和向往
于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
跑到人家活膩了的地方。
滿懷喜悅的心情去
回來滿身疲憊空空行囊
花掉自己辛苦掙來的錢,
把那里的人們來幫
旅游是旅游者的夢想
想看看自己想看的地方
看了景點總是有些失望
和自己的家鄉(xiāng)也沒有大的兩樣
旅游來去是那么多匆忙
購物花錢是那么的大方
滿懷喜悅任性近乎瘋狂
到頭來就會大失所望 后悔抓狂
1.《羈旅行》
年代: 唐 作者: 張籍
遠客出門行路難,停車斂策在門端?;某菬o人霜滿路,
野火燒橋不得度。寒蟲入窟鳥歸巢,僮仆問我誰家去。
行尋田頭暝未息,雙轂長轅礙荊棘。緣岡入澗投田家,
主人舂米為夜食。晨雞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掃車上霜。
舊山已別行已遠,身計未成難復返。長安陌上相識稀,
遙望天山白日晚。誰能聽我辛苦行,為向君前歌一聲。
2.《旅行》
年代: 唐 作者: 殷堯藩
煙樹寒林半有無,野人行李更蕭疏。堠長堠短逢官馬,
山北山南聞鷓鴣。萬里關河成傳舍,五更風雨憶呼盧。
寂寥一點寒燈在,酒熟鄰家許夜沽。
3.《旅行》
年代: 唐 作者: 崔道融
少壯經勤苦,衰年始浪游。
誰憐不龜手,他處卻封侯。
4.《旅行聞寇》
年代: 唐 作者: 裴說
動步憂多事,將行問四鄰。
深山不畏虎,當路卻防人。
豪富田園廢,疲羸屋舍新。
自慚為旅客,無計避煙塵。
5.《逆旅行》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古者謂死為歸人,此身未死均是客。
家為逆旅身在途,久寓遽歸初不擇。
逆旅相看隨薄厚,非意相干寧足責?
世間何處無溪山,得酒盡醉當墮幘。
傍觀嘲誚亦其宜,東海定非蠡可測。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游?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1、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文:旅客們只好牽挽過橋,顧不得危險。
2、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唐] 白居易 《客中月》
譯文:漫漫旅途中,三次碰到了月圓(時間長的意思)。
3、《京都元夕》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譯文:元宵節(jié)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擴展資料:
1、《京都元夕》的創(chuàng)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當時詩人家住登封縣,他自己在汴京任國史院編修官,來往于汴京與登封之間。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時京都的繁華,寫下了這首詩。
2、《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題下原注:“天寶十四載十月初作?!倍鸥υ陂L安十年后始被授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這是一個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擔此任不久,即在天寶十四載(755年)的十月、十一月之間,他由長安往奉先縣(今陜西蒲城)探望妻兒,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1、宋代秦觀《好事近·夢中作》: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釋義:一場春雨,給山路上增添了許多鮮花,鮮花在風中擺動,又給滿山帶來了盎然春色。
我走到小溪深處,無數黃鸝飛躍啼鳴。天空中飛動的云彩在眼前干變萬化宛如奔騰的龍蛇,在碧空中屈伸舒展,十分自如。
這時,我正醉臥古藤陰下,朦朧迷離,全然不知南北東西。2、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釋義: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3、宋代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樹繞村莊,水滿陂塘。
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茅堂。
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
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釋義: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
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
遠遠一帶圍墻,隱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著游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4、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釋義:春天,詩人在偎依著青山的十里樓臺邊,聽見了從盛開的百花深處傳來的杜鵑啼叫聲。那聲聲杜鵑鳴就像和行道中人說話似的,與那隨意飛飛停停的流鶯不同。
在晴明的春日,杜鵑不斷賣弄它那“不如歸去”的“殷勤”的叫聲,“行人”似從夢中驚醒。這“行人”豈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還不能期望定下啊。
5、宋代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釋義:小路邊的紅花日漸稀少,郊野卻被萋萋芳草占遍,綠樹成蔭高樓臺榭若隱若現(xiàn)。春風不懂得去管束楊花柳絮,讓它們迷迷蒙蒙亂撲人面。
翠綠的樹葉里藏著黃鶯,紅色窗簾把燕子隔在外面,靜靜的爐香像游絲般裊裊升騰。醉酒后一場愁夢醒來時,夕陽正斜照著深深的庭院。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