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類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某些實詞臨時改變它原來所屬詞類的意義和功能,當成另一類詞使用,這種現象叫“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婦撫兒乳 “乳”,喂奶 名之者誰 “名”,取名 公將鼓之 “鼓”,擊鼓 置人所罾魚腹中 “罾”,用網捕 狼不敢前 “前”,上前 愿為市鞍馬 “市”,買 不能名其一處也 “名”說出 ②名詞作狀語。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裝土石),表示運輸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樣 狐鳴呼曰 孔子東游 乃丹書帛曰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亮躬耕于隴畝 “躬”親自 ③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誠良的人。
溫故而知新 “故”,舊的知識;“新”, 新的知識 親舊知其如此 親戚朋友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堅固的盔甲,銳利的武器 百廢具興 廢棄的事情 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優(yōu)劣”,能力強與能力弱的人 作奸犯科 “奸”,邪惡的事。 ④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如:“親賢臣,遠小人”中的“親”“遠”意為親近,疏遠。 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長 善于 恢弘志士志氣 發(fā)揚光大⑤動詞活用為名詞。
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中的“出”“入”意為出產的東西,收入的東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馬 屠懼,投以骨 屠戶⑥意動用法。
某些名詞、形容詞帶了賓語,語意含有“以……為……”,“認為……是……A.名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是什么 例: 父利其然也 。利:原為名詞,現做意動動詞,可譯為“認為這樣是有利的” B.形容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某種特征、特點。
例:不恥下問 認為……是恥辱 一覽眾山小 “小”,認為……都是渺小的 固以怪之矣 “怪之”,認為這樣很怪異⑦使動用法 A.動詞的使動用法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忿?!笔埂瓙琅?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動”,使……動,“忍”,使……忍 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苦”,使……受苦 “勞”,使……勞累 無案牘之勞形 “勞”使……勞累文言句式 1.判斷句。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
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1)“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 (2)“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例: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3)“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例:吟鞭東指即天涯 (4)“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就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6)“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 非天質之卑 兵革非不堅利也 (7)“……,……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0)“……,……也” 例: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戰(zhàn),勇氣也 (11)“……也”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2.被動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于”“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
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上下文語意去推斷。(1)沒有標志詞語,意念上的被動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被……所感動 (2)有標志詞語 a “為”表被動 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b “為……所……”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動 管夷吾舉于士 “舉于……”即“在……被舉薦”。
3.倒裝句。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
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2)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3)定語后置。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4)介賓結構后置 (1)主謂倒裝 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
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a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么” 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通道呢” b謂賓倒裝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
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
1,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
2,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
3,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4,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
5,名詞用作狀語
【名詞的活用】
1.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名詞+名詞,非并列修飾關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駐軍) 《燭之武退秦師》
②名詞+代詞,這時名詞一般活用為動詞。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口技》
③副詞(能愿動詞)+名詞,這時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云青青兮欲雨。(下雨)《夢游天姥吟留別》
④名詞用“而”、“則”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衣冠而見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馮諼客孟嘗君》
⑤古代漢語不僅普通名詞能活用為動詞,方位名詞也常?;钣米鲃釉~。
例: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攻下;向東進軍)《前赤壁賦》
2.名詞活用為使動詞
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死人復生,使白骨長肉)《中山狼傳》
例:元濟于城上請罪,進誠梯而下之。(使……下) 《李濟雪夜入蔡州》
3.名詞活用為意動詞 名詞的意動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把……當做賓客) 《傷仲永》
例: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把……當做仇人)《大鐵錐傳》
文言文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
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之時要參照現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具體而言,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 的活用。
(龍氏歸納詞類活動用鐵三角作圖給學生) 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常用做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為慢慢、逐漸。
[小練習]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并加以解釋。①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云、響、景:像云彩、回聲、影子一樣 ②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像對待奴隸一樣 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舟:用船 ④東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東、北:在東邊、在北邊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詞用作動詞 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常出現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钣靡院螅~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
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小練習]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解釋之。
①籍吏民,封府庫 籍:登記 ②沛公欲王關中 王:統(tǒng)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敵:攻擊 ④買五人之頭而函之。(《五人墓碑記》) 函: 用匣子裝。
上次講“函梁君臣之首”也是這樣的解釋。⑤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縞素:穿孝服 ⑥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⑦范增數目項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游泳 ⑨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⑩質于秦。 質: 做人質 三.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長肉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③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④汗馬功勞 ⑤齊威王欲將孫臏 任命……為將 四.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么。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
①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作賓客。②魚肉百姓 魚肉:以……為魚肉 ③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作門客 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不僅僅把親人當作親人,不僅僅把孩子當作孩子?!?⑤友風而子雨 以……為友;以……為子女 ⑥幕天席地 以……為幕布;以……為席子 ⑦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五.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①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品、收入 ②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收獲、心得 ③作有利于時,制有便于物者,可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⑤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動 ⑥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收藏、經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 ⑦司馬子反渴而求飲 飲:飲料、湯食 ⑧少仲尼之聞 聞:見識 六.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fā)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
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彎腰 ③以夭梅病梅為業(yè) 夭、?。菏埂瓘澢?,使……生病 ④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使……發(fā)出聲音 ⑤李牧連卻之 卻:使……退卻 ⑥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⑦生死而肉骨 使……復生 ⑧驚天動地 使……驚奇;使……感動 ⑨可燒而走也 使……逃走 ⑩焉用亡鄭以陪鄰 《左傳》使……滅亡?既來之,則安之。
使……來歸 七.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哀憐”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泣:為動用法,為……哭泣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喪而伐吾同姓 哀: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 哀:為……哀嘆 ⑤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為他而死” 八、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
1晉靈公不君
君,行君道,名詞活用為動詞
2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生,使……生,名詞活用為動詞
3今解鞍已示不走,用堅其意
堅,使……堅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4是故明主貴五谷而賤金玉
貴,以……為貴,重視,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賤,以……為賤,輕視,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5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
第二個“夫”字:以對待正室夫人的禮數來對待,名詞活用為動詞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個“老”字 :把……當老人贍養(yǎng)名詞活用為動詞,
很長時間沒接觸過文言文了,不能保證活用的詞都看出來了,還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