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一)含“夏”字的詩句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罚?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二)不含“夏”字的寫夏景的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10.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1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2.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2、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3、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里變?yōu)閴m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4、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jié)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1、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脫下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2、夏意
宋代: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譯文
小院幽深寂靜,我躺在竹席上,渾身清涼;窗外的石榴花盛開,透過垂掛的竹簾,映紅了虛堂。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正是中午時分,我一覺醒來,耳邊傳來黃鶯兒斷續(xù)的啼唱。
3、山亭夏日
唐代: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譯文
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簾在抖動微風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4、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譯文
晚春初夏的一個晚上,剛下過雨,塘里的水積得很深,抬頭望頭頂?shù)闹ρ旧弦呀涢L出了葉子。遠處幾只船好像沒有組織的渡家一樣散亂的排著,旁邊村落籬笆疏散,好像只是一個小的江村。
閑來無事靜靜地撫摸著琴床,突然想起打開酒窖,取上一瓶好酒來獨自品味。終日無事,只能不時地逗逗還不懂事的小孫子。
5、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代: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寫的這首小詞,我很喜歡。我覺得它寫得很“俏”。這是一首描寫初夏的詞,上闋描寫景色,“花褪殘紅青杏小”,春天的紅花已經凋謝殆盡了,而杏子還小著呢。李清照的“應是綠肥紅瘦”,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句,已是千古名句!
下闋寫情。這情來得卻無厘頭,隔著高高的圍墻,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直是一種單相思!所以,“多情卻被無情惱”,那也是難怪的事了。
這首詞,不知東坡寫于何時。但它與咱惠州卻有一番關系的。據(jù)《林下詞談》:“子瞻在惠州,與朝云閑坐。時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云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诱按笮υ唬骸俏嵴?,而汝又傷春矣?!炝T。”讀來不禁令人唏噓……
秋 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唐朝杜牧的這首詩叫做《秋夕》。說是“秋夕”,那敢情跟夏天沒什么關系了。我不這樣看,我只覺得這首詩里有濃濃的夏天的味道。請看,螢火蟲,是夏天的蟲子;“輕羅小扇”,夏天才扇扇子的嘛。還有后面兩句:“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椗恰?,直讓我懷念起夏夜在農村納涼的情景來了?!盃颗?椗恰?,那也是七夕前后的事。七夕,不也是夏季嗎?
咳,杜牧老兄,你不如把題目改做《七夕》吧!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里才會有荷的驚艷。五月尋芳畢竟早,蓮葉未接天,水面何田田。待到七月,又多少有些晚景凄涼,卻是“留得殘荷聽雨聲”才算貼切了。世上最好的事物,美好的不過都是恰好的那一剎那。呵呵,這又是扯遠了。
這個題目有意思得緊,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接接看?
《詠石榴》
張弘范
猩紅敢教染絳囊,
綠云堆里潤生香。
游蜂錯認枝頭火,
忙駕熏風過短墻。
石榴花囊似被猩猩的血染得那樣鮮紅。在濃綠葉蔭中散發(fā)著清香。過往的蜜蜂誤以為枝頭榴花是燃燒的火焰,聞香而不敢采,嚇得趕忙乘風飛過墻去。多么形象,多么生動。
《香山避暑二絕》其一
紗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涼風十八里,臥乘籃輿睡中歸。
古人說得好,心靜自然涼,而這首詩中所表達的正是這種在酷暑中尋找清涼世界的意境。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厭倦了政治上的爾虞我詐,隱居在東都洛陽,醉于心清靜無為,全身遠害,已經再沒有什么政治風云可以讓他動心思了,他只是盡自己的能力行善,在會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財,開鑿疏浚龍門八節(jié)灘河道,以利舟行,使得過往的航船再沒有往日的風險,成為當時出名的義舉。他自己則一味的修身養(yǎng)性,吃齋念佛,在洛陽龍門對面的香山別墅里,安度晚年了。
這首詩寫的就是他在別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見詩人戴著紗巾,穿著草鞋,身上是一襲單衣,在傍晚時分,沿著山路下來,坐在轎子中,一面觀賞著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著清涼的山風,哪里還有一點暑熱的影子,不知不覺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覺醒來時,才發(fā)現(xiàn)已經到了家門口了。詩人這種境界正是一種不為外物所動,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自然能夠在任何時候都“一路涼風”,乾隆皇帝評這首詩是“北窗高枕,無此恬適。真足破除熱惱?!保ā短扑卧姶肌肪矶┑拇_說得不錯,當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熱惱”也就不系于心中了,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門呀。
1、宋 秦觀《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2、宋 楊萬里《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3、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4、宋 蘇舜欽 《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5、南宋 陸游《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6、唐 白居易 《池上早夏》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7、宋 司馬光 《客中初夏》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8、唐 朱淑真 《初夏》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9、唐 楊萬里 《閑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0、唐 李白 《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描寫夏天的古詩:
第三首就是小學學過的吧。
1、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2、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3、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5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6 曉出凈慈寺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7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8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9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西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10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小池作者: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日山中作者:李白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山亭夏日作者: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約客 / 有約作者: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夏日田園雜興·其七作者: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閑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夏夜追涼作者:楊萬里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椭谐跸淖髡撸核抉R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子夜吳歌·夏歌作者:李白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