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宋代:辛棄疾《西江月》
譯文:在稻花的香氣里,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討論,說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2、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び嗔θ矩布t?!未禾K軾《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譯文:難得今年大麥和小麥豐收,千畝地綠浪渲染了整個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顏色極為鮮艷。
3、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拼捍薜廊凇短锷稀?/p>
譯文: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連高處的田里也存滿了一片白茫茫的水,為了搶種,農(nóng)民披著蓑衣冒著雨,半夜就來田里耕作。
4、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拼豪罴潯稇戅r(nóng)》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5、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nóng)婦白纻?cè)?,農(nóng)夫綠蓑衣。齊唱田中歌,嚶佇如竹枝?!拼簞⒂礤a《插田歌》
譯文:遠望田塍像條線呵,一片白水波光參差。農(nóng)婦穿著白麻布裙,農(nóng)夫披著綠草蓑衣。一齊唱起田中歌呀,輕聲細語好似竹枝。
1、《憫農(nóng)》(一)[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憫農(nóng)》(二)[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3、《憫農(nóng)》(三)[唐]李紳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饑。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我愿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4、《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5、《四時田園雜興》(一) [南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6、《四時田園雜興》(二)[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7、《秋雨嘆》(二)[唐]杜甫 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禾頭生耳黍穗黑,農(nóng)夫田婦無消息。城中斗米換衾裯,相許寧論兩相直。
8、《歲晏行》[唐]杜甫 歲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wǎng)罟凍,莫徭射雁鳴桑弓。
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nóng)。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
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
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棠酁橹钜椎?,好惡不合長相蒙。
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9、《新晴野望》[唐]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10、《田家雜興八首》[唐]儲光羲 春至鶬鹒鳴,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黽勉娶鄰女。既念生子孫,方思廣田圃。
閑時相顧笑,喜悅好禾黍。夜夜登嘯臺,南望洞庭渚。
百草被霜露,秋山響砧杵。卻羨故年時,中情無所取。
眾人恥貧賤,相與尚膏腴。我情既浩蕩,所樂在畋漁。
山澤時晦暝,歸家暫閑居。滿園植葵藿,繞屋樹桑榆。
禽雀知我閑,翔集依我廬。所愿在優(yōu)游,州縣莫相呼。
日與南山老,兀然傾一壺。逍遙阡陌上,遠近無相識。
落日照秋山,千巖同一色。網(wǎng)罟繞深莽,鷹鹯始輕翼。
獵馬既如風,奔獸莫敢息。駐旗滄海上,犒士吳宮側(cè)。
楚國有夫人,性情本貞直。鮮禽徒自致,終歲竟不食。
田家趨壟畝,當晝掩虛關。鄰里無煙火,兒童共幽閑。
桔槔懸空圃,雞犬滿桑間。時來農(nóng)事隙,采藥游名山。
但言所采多,不念路險艱。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
君看西王母,千載美容顏。平生養(yǎng)情性,不復計憂樂。
去家行賣畚,留滯南陽郭。秋至黍苗黃,無人可刈獲。
稚子朝未飯,把竿逐鳥雀。忽見梁將軍,乘車出宛洛。
意氣軼道路,光輝滿墟落。安知負薪者,咥咥笑輕薄。
楚山有高士,梁國有遺老。筑室既相鄰,向田復同道。
糗糒常共飯,兒孫每更抱。忘此耕耨勞,愧彼風雨好。
蟪蛄鳴空澤,鶗鴂傷秋草。日夕寒風來,衣裳苦不早。
梧桐蔭我門,薜荔網(wǎng)我屋。迢迢兩夫婦,朝出暮還宿。
稼穡既自種,牛羊還自牧。日旰懶耕鋤,登高望川陸。
空山足禽獸,墟落多喬木。白馬誰家兒,聯(lián)翩相馳逐。
種桑百馀樹,種黍三十畝。衣食既有馀,時時會親友。
夏來菰米飯,秋至菊花酒。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趨走。
日暮閑園里,團團蔭榆柳。酩酊乘夜歸,涼風吹戶牖。
清淺望河漢,低昂看北斗。數(shù)甕猶未開,明朝能飲否。
11、《苦熱行》[唐]齊己 離宮劃開赤帝怒,喝出六龍奔日馭。下土熬熬若煎煮,蒼生惶惶無處處。
火云崢嶸焚泬寥,東皋老農(nóng)腸欲焦。何當一雨蘇我苗,為君擊壤歌帝堯。
12、《農(nóng)家望晴》[唐]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白發(fā)老農(nóng)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13、《田園觀雨兼晴后作》[唐]孟云卿 貧賤少情欲,借荒種南陂。我非老農(nóng)圃,安得良土宜。
秋成不廉儉,歲馀多餒饑。顧視倉廩間,有糧不成炊。
晨登南園上,暮歇清蟬悲。早苗既芃芃,晚田尚離離。
五行孰堪廢,萬物當及時。賢哉數(shù)夫子,開翅慎勿遲。
14、《插田歌》[唐]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nóng)婦白纻?cè)?,農(nóng)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嚶佇如竹枝。
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黃犬往復還,赤雞鳴且啄。
路旁誰家郎,烏帽衫袖長。自言上計吏,年幼離帝鄉(xiāng)。
田夫語計吏,君家儂定諳。一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
計吏笑致辭,長安真大處。省門高軻峨,儂入無度數(shù)。
昨來補衛(wèi)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15、良耜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
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镈斯趙,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積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xù),續(xù)古之人。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宋代:辛棄疾《西江月》譯文:在稻花的香氣里,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討論,說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2、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紅。——宋代:蘇軾《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譯文:難得今年大麥和小麥豐收,千畝地綠浪渲染了整個天空。
天工造化,花朵顏色極為鮮艷。3、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唐代:崔道融《田上》譯文: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連高處的田里也存滿了一片白茫茫的水,為了搶種,農(nóng)民披著蓑衣冒著雨,半夜就來田里耕作。4、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唐代:李紳《憫農(nóng)》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5、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nóng)婦白纻?cè)?,農(nóng)夫綠蓑衣。齊唱田中歌,嚶佇如竹枝。
——唐代:劉禹錫《插田歌》譯文:遠望田塍像條線呵,一片白水波光參差。農(nóng)婦穿著白麻布裙,農(nóng)夫披著綠草蓑衣。
一齊唱起田中歌呀,輕聲細語好似竹枝。
代表農(nóng)業(yè)的詩詞有:歸園田居·其一魏晉: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誤落 一作:誤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咀g文及注釋】譯文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wǎng),轉(zhuǎn)眼間離田園已十余年。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里魚向往著從前深淵。
我愿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后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庭院內(nèi)沒有那塵雜干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于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注釋1.少:指少年時代。
適俗:適應世俗。韻:本性、氣質(zhì)。
一作“愿”。2.塵網(wǎng):指塵世,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網(wǎng)羅。
這里指仕途。3.三十年:有人認為是“十三年”之誤(陶淵明做官十三年)。
一說,此處是三又十年之意(習慣說法是十又三年),詩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調(diào)嫌平,故將十三年改為倒文。4.羈(ji)鳥:籠中之鳥。
戀:一作“眷”。5.池魚:池塘之魚。
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6.野:一作“畝”。
際:間。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隨波逐流,固守節(jié)操。
8.方宅:宅地方圓。一說,“方”通“旁”。
9.蔭(yìn):蔭蔽。10.羅:羅列。
11.曖曖(ài):昏暗,模糊。12.依依:輕柔而緩慢的飄升。
墟里:村落。13.戶庭:門庭。
塵雜:塵俗雜事。14.虛室:空室。
余閑:閑暇。15.樊(fán)籠:蓄鳥工具,這里比喻官場生活。
樊,藩籬,柵欄。16.返自然:指歸耕園田。
賞析陶淵明因無法忍受官場的污濁與世俗的束縛,堅決地辭官歸隱,躬耕田園。脫離仕途的那種輕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種欣悅之情,還有清靜的田園、淳樸的交往、躬耕的體驗,使得這組詩成為杰出的田園詩章。
這組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歸隱后的生活和感受,抒發(fā)了作者辭官歸隱后的愉快心情和鄉(xiāng)居樂趣,從而表現(xiàn)了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表現(xiàn)出勞動者的喜悅;同時又隱含了對官場黑暗腐敗的生活的厭惡之感,表現(xiàn)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間生活的艱辛。組詩集中體現(xiàn)了陶淵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貧、隱逸山野、潔身自好、遠離官場、超脫世俗的美好情操。
陶淵明寫“歸園田居”其實是寫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歸園田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其所以是如此,不僅在于每首詩分別從辭官場,聚親朋,樂農(nóng)事,訪故舊,歡夜飲幾個側(cè)面描繪了詩人豐富充實的隱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發(fā)的感情而言,是以質(zhì)性自然,樂在其中的情趣來貫穿這一組詩篇的。詩中雖有感情的動蕩,轉(zhuǎn)折,但那種歡愉,達觀的明朗色彩是輝映全篇的。
第一首詩主要是以追悔開始,以慶幸結(jié)束,追悔自己“誤落塵網(wǎng)”、“久在樊籠”的壓抑與痛苦,慶幸自己終“歸園田”、復“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真切表達了詩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對山林隱居生活的無限向往與怡然陶醉?!吧贌o適俗韻,性本愛丘山?!?/p>
所謂“適俗韻”無非是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鉆營取巧的那種情態(tài)、那種本領,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為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xiāng)村、寧靜的自然,似乎有一種內(nèi)在的共通之處,所以“愛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場后,執(zhí)意離開,對官場黑暗的不滿和絕望。為全詩定下一個基調(diào),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于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比松2坏靡?。
作為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選擇;作為一個熟讀儒家經(jīng)書、欲在社會中尋求成功的知識分子,也必須進入社會的權力組織;便是為了供養(yǎng)家小、維持較舒適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違逆自己的“韻”和“性”,奔波于官場。
回頭想起來,那是誤入歧途,誤入了束縛人性而又骯臟無聊的世俗之網(wǎng)?!耙蝗ト辍保斒恰笆辍敝`。
從陶淵明開始做官到最終歸隱,正好是十三年。這一句看來不過是平實的紀述,但仔細體味,卻有深意。
詩人對田園,就像對一位情誼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嘆息道:“呵,這一別就是十三年了!”心中無限感慨,無限眷戀,但寫來仍是隱藏不露。“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p>
雖是“誤入塵網(wǎng)”,卻是情性未移。這兩句集中描寫做官時的心情,從上文轉(zhuǎn)接下來,語氣順暢,毫無阻隔。
因為連用兩個相似的比喻,又是對仗句式,便強化了厭倦舊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緒?!伴_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守拙”回應“少無適俗韻”——因為不懂得鉆營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無須勉強混跡于俗世;“歸園田”回應“性本愛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
開始所寫的沖突,在這里得到了解決。“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