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楊柳枝二首》唐代:司空圖
陶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
何處更添詩境好,新蟬欹枕每先聞。
數(shù)枝珍重蘸滄浪,無限塵心暫免忙。
煩暑若和煙露裛,便同佛手灑清涼
譯文
陶工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這你。
何處更添詩境好,新蟬傾斜枕頭總是先聽到。
幾枝珍重蘸滄浪,無限塵心暫時免除忙。
天氣悶熱如和煙露裛,就同佛手灑清涼
2、《觀地獄圖》唐代:貫休
峨峨非劍閣,有樹不堪攀。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閑。
周王應(yīng)未雪,白起作何顏。盡日空彈指,茫茫塵世間。
譯文
巍峨不是劍閣,有樹不能攀登。
佛手遮不到,人的心就像等閑。
周王應(yīng)不下雪,白起作何顏。
全部天空彈手指,茫茫塵世間。
3、《漁歌》宋代:李彭
萬古黃龍真天矯。斬背后勘破臺山媼。
佛手驢蹄人不曉。無關(guān)竅。
胡家一曲非凡調(diào)。
譯文
萬古黃龍真天假。將背后勘破臺山老太太。
佛手驢蹄人不懂。沒有訣竅。
胡家一段非凡調(diào)。
4.《佛手花》宋/董嗣杲
不能摩項過只園,幻作清芳與世傳。
排葉爪痕分翠凈,吐葩心骨耀丹妍。
但迷色界空華相,肯悟宗門直指禪。
誰汲野泉臨曉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譯文
不能摩擦項超過只園,幻作清新芳香和傳說。
排葉爪痕分翡翠凈,吐葩心骨耀丹美麗。
但迷色境空花相,肯醒悟宗門直指禪。
誰從野泉在清晨泡,瓦瓶插供奉白衣仙女。
5.《頌古三十八首》宋/釋從瑾
我手何似佛手,合掌面南看北斗。
兔推明月上千峰,引得寒山開笑口。
譯文
我的手怎么樣佛手,雙手合十朝南看北斗。
兔子把明月上千峰,引到寒山開笑口。
合掌
合掌是詩病的一種。合掌的說法究竟起源于何時已不可考,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奔o(jì)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由紀(jì)昀的評論不難看出,合掌的說法至少在清代已經(jīng)盛行。同時從宋之問的詩里我們也可以大膽估測--至少唐代沒有合掌的說法。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及《蔡寬夫詩話》均指出:對仗要避免“上下句一意”之病。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歸納“兩句不可一意”。元明詩論家則拈出“合掌"其名。大概就是合掌說法的最早起源了吧。
為什么會有合掌的提法
我們先看一下歷史的變遷。唐朝,奔放,大氣,名詩名句層出不窮,不過這時候沒有合掌的說法。宋,穩(wěn)定,安逸,詞興起,詩的創(chuàng)作遠(yuǎn)遜于唐,開始有對仗要避免“上下句一意”的提法,但遠(yuǎn)非主流。明清,合掌的說法盛行,給唐宋詩詞挑毛病的不少,但能稱得上流傳千古的名篇極少,反倒是白話小說的創(chuàng)作達(dá)到了巔峰,而詩聯(lián)(可看做詩的一部分)的創(chuàng)作也由重內(nèi)容轉(zhuǎn)變成了重形式。為何如此?惡意猜度一下就是--非古揚(yáng)今。
我們再轉(zhuǎn)到形式上來看。詩,唐代的時候,長詩層出不窮;到了宋似乎只剩了律詩和絕句,長詩變得很少了;而明清則干脆變成了絕句和對聯(lián)的天下。這就是說,唐代的創(chuàng)作篇幅的自由度更大,可以寫更多的文字,對于兩句一意并不忌諱,因為作者有足夠的篇幅來表達(dá);到了宋代創(chuàng)作的篇幅縮小了,為了使內(nèi)容更加飽滿,開始意識到了要避免兩句一意。但畢竟有詞有律詩,篇幅還夠,所以未盛行。而到了明清,創(chuàng)作的主流只剩下了四句話甚至兩句話,這時候又要微言大義,篇幅不足了,才有了合掌的說法,成了忌諱。這是沒辦法的事,就這么兩句話,你再浪費(fèi)一句。另外明清八股文盛行,科舉中作文更是有嚴(yán)格的格式、方法限制,也是合掌說法盛行的一個原因……
而事實(shí)上,在合掌說法盛行的明清時代,文學(xué)已經(jīng)分裂了:陽春白雪的文人詩和下里巴人的白話小說。合掌的詩詞在白話小說里則頻頻出現(xiàn),可以指責(zé)——這是詩病,不好,要忌諱!抱歉,沒人理,因為有足夠的篇幅和文字來表述內(nèi)容,詩詞不過是點(diǎn)綴,是否合掌,誰在乎呢?
到了上個世紀(jì)80年代,律詩興起,明清時代陽春白雪的文人詩提倡的避免合掌又被提了出來。
一直以來都,哪怕是明清時代,都沒有對合掌做出確切的定義。上個世紀(jì)40年代,王力給出合掌定義:合掌是詩文對偶意義相同的現(xiàn)象,事實(shí)上就是同義詞相對。而在80年代,王力對這個定義又做了修正。近二十余年的詩(聯(lián))專家提出狹義合掌、部分合掌、異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論。定義在句子基礎(chǔ)上的概念移植(引伸)到詞和詞組上。
個人認(rèn)為,狹義合掌、部分合掌、異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論根本就是個笑話。桂林的胡自立總結(jié)漢語的特點(diǎn):“語素、詞、詞組(短語)、句子是不同層次的語法單位,它們組成一個完整的結(jié)構(gòu)系繞,各有不同的語法功能,詞的主要功能是組成詞組和充當(dāng)句子成分。語言的實(shí)際使用單位是句子,因為只有句子才具備表達(dá)一個相對完整意義的能力,詞和詞組都不具備這種功能”。 這就是說,在語言的應(yīng)用角度來講,狹義合掌、部分合掌、異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論根本不成立。
再舉個被廣泛批判的合掌例子來說明一下。
《端午吊屈原》:
汨水悠悠載恨深,龍舟碧粽祭忠魂。
憂國君側(cè)直言諫,憤世澤旁苦句尋。
甘與清流長做伴,豈隨濁浪茍安身。
離騷一曲千秋唱,偉賦高風(fēng)熠古今。
這是一首網(wǎng)友創(chuàng)作的詩,其中的“甘與清流長做伴,豈隨濁浪茍安身?!币脖灰恍<遗鸀楹险疲热弧案逝c清流長做伴”,當(dāng)然就“豈隨濁浪茍安身”
更有人評論:作者意欲于一反一正中示懷抱,只是取象用事單一,引得上下句成一事一意:愿與清流長做伴,也隨濁浪茍安身。這樣,就岔開其意,不合掌了!
先不論合不合掌,只說改成“愿與清流長做伴,也隨濁浪茍安身”就是極其天才的想法!真要這樣改,我倒想問一句,這是要悼屈原呢,還是在罵屈原呢?
所以,看合不合掌,只看字詞不行,只看單句也不行,還要看寫作的背景(或應(yīng)用背景),寫作的目的,環(huán)境等因素。現(xiàn)在,很多的文人學(xué)者甚至在主流媒體上對合掌的論述都是肢解排,只看字詞不看句子,或只看句子不看寫作背景、應(yīng)用環(huán)境,利用手中的話語權(quán),四處亂扣合掌的帽子,更是為了彰顯自家學(xué)問的高深,創(chuàng)造出部分合掌、異位合掌、邏輯合掌等種種名詞,搞得云山霧罩,讓后來者“神魂顛倒”,迷惑不已??蛇@些人,偏偏又不能給出合掌的確切定義,真乃笑談。
1、《楊柳枝二首》唐代:司空圖 陶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
何處更添詩境好,新蟬欹枕每先聞。 數(shù)枝珍重蘸滄浪,無限塵心暫免忙。
煩暑若和煙露裛,便同佛手灑清涼 譯文 陶工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這你。 何處更添詩境好,新蟬傾斜枕頭總是先聽到。
幾枝珍重蘸滄浪,無限塵心暫時免除忙。 天氣悶熱如和煙露裛,就同佛手灑清涼 2、《觀地獄圖》唐代:貫休 峨峨非劍閣,有樹不堪攀。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閑。 周王應(yīng)未雪,白起作何顏。
盡日空彈指,茫茫塵世間。 譯文 巍峨不是劍閣,有樹不能攀登。
佛手遮不到,人的心就像等閑。 周王應(yīng)不下雪,白起作何顏。
全部天空彈手指,茫茫塵世間。 3、《漁歌》宋代:李彭 萬古黃龍真天矯。
斬背后勘破臺山媼。 佛手驢蹄人不曉。
無關(guān)竅。 胡家一曲非凡調(diào)。
譯文 萬古黃龍真天假。將背后勘破臺山老太太。
佛手驢蹄人不懂。沒有訣竅。
胡家一段非凡調(diào)。 4.《佛手花》宋/董嗣杲 不能摩項過只園,幻作清芳與世傳。
排葉爪痕分翠凈,吐葩心骨耀丹妍。 但迷色界空華相,肯悟宗門直指禪。
誰汲野泉臨曉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譯文 不能摩擦項超過只園,幻作清新芳香和傳說。
排葉爪痕分翡翠凈,吐葩心骨耀丹美麗。 但迷色境空花相,肯醒悟宗門直指禪。
誰從野泉在清晨泡,瓦瓶插供奉白衣仙女。 5.《頌古三十八首》宋/釋從瑾 我手何似佛手,合掌面南看北斗。
兔推明月上千峰,引得寒山開笑口。 譯文 我的手怎么樣佛手,雙手合十朝南看北斗。
兔子把明月上千峰,引到寒山開笑口。
1.《佛手巖》
年代:明 作者: 李日華
上方臺殿此登臨,鐘鼓沉沉萬木深。
三楚白云生佛手,九江寒月照禪心。
倒崖有地開蘭若,絕壁無門扣竹林。
安得舍身從老衲,蒲團(tuán)終日觀黃金。
2.《佛手花》
年代:宋 作者: 楊巽齋
丹葩點(diǎn)漆細(xì)馨浮,蒼葉輕排指樣柔。
香案凈瓶安頓了,還能摩頂濟(jì)人不。
3.《佛手花》
年代:宋 作者: 董嗣杲
不能摩項過只園,幻作清芳與世傳。
排葉爪痕分翠凈,吐葩心骨耀丹妍。
但迷色界空華相,肯悟宗門直指禪。
誰汲野泉臨曉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4.《詠?zhàn)诹夹铸S頭佛手柑》
年代:明 作者: 多炡
春雨空花散,秋霜碩果低。
牽枝出纖素,隔葉卷柔荑。
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
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
色現(xiàn)黃金界,香分肉麝臍。
愿從靈運(yùn)后,接引證菩提。
5.《頌古三十八首》
年代:宋 作者: 釋從瑾
我手何似佛手,合掌面南看北斗。
兔推明月上千峰,引得寒山開笑口。
1.《佛手巖》年代:明 作者: 李日copy華上方臺殿此登臨,鐘鼓沉沉萬木深。
三楚白云生佛手,九江寒月照禪心。倒崖有地開蘭若,絕壁無門扣竹林。
安得舍身從老衲,蒲團(tuán)終日觀黃金。2.《佛手花》年代bai:宋 作者: 楊巽齋丹葩點(diǎn)漆細(xì)馨浮,蒼葉輕排指樣柔。
香案凈瓶安頓了,還能摩頂濟(jì)人不。3.《佛手花》年代:宋 作者: 董嗣杲不能摩項過只園,幻作清芳與世傳。
排葉爪痕分翠凈,吐葩心骨耀丹妍。但迷色界空華相,肯悟宗門直指禪。
誰汲野泉臨曉du浸,瓦瓶插供白衣仙。4.《詠?zhàn)诹夹铸S頭佛手柑》年代:明 作者: 多炡春雨空花散,秋霜碩zhi果低。
牽枝出纖素,隔葉卷柔荑。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
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色現(xiàn)黃金界dao,香分肉麝臍。
愿從靈運(yùn)后,接引證菩提。5.《頌古三十八首》年代:宋 作者: 釋從瑾我手何似佛手,合掌面南看北斗。
兔推明月上千峰,引得寒山開笑口。
合掌為律詩一病。對仗的兩句文意相同或相近,兩句詩說了差不多的意思,是為合掌,是詩家所大忌。舊小說中的一些詩詞,不精彩,主要毛病就是合掌之處太多。比如: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
躍浪震山川,推波昏世界。
兇如太歲撞幢幡,惡似喪門掀寶蓋。
這些都是合掌。合掌也不是了不得的大毛病,有時有重復(fù),即加深印象的修辭效果。好詩也有合掌的,如: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前人說它“非不工矣,終不免此病。”
用合掌二字來說合掌的毛病其實(shí)不很確切,容易產(chǎn)生誤會,以為句法雷同為合掌。律詩中間兩聯(lián)形式上本來就該像左右手那樣對稱,何病之有?古人作詩,有許多忌諱,如蜂腰鶴膝,大韻小韻,失粘失對,孤平等等,全都是在形式上吹毛求疵,只有合掌說的是詩的內(nèi)容,不是表現(xiàn)形式。
您的幫助好懂一些。
一、人就這么一輩子,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失去得越多。學(xué)會放手,甘愿舍棄,才能真正的得到。得與失,只是相對而言;認(rèn)為得到時,或許正在失去;覺得失去時,也許正在得到。無意于得,就無所謂失。
二、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三、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四、不要再去抱怨生活如何刁難,也不要再去嗔恨人生如何坎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時間久了自然苦盡甘來,而這份難能可貴的甘甜,只有能理解生活,才能享受生活賜予的這份厚重。
五、有一顆寬闊的心,你會健康一輩子。有一顆包容的心,你會快樂一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你會無悔一輩子。有一顆同情的心,你會平安一輩子。有一顆童年的心,你會年輕一輩子。
擴(kuò)展資料
1、肅立合掌,兩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約二寸,腳尖距離約八寸,目光注視兩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狀,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墊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舉著不動,兩膝隨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中央左方超過右手半掌處。禮佛時,兩腳尖勿移動或翻轉(zhuǎn)。
3、右掌由拜墊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動半掌,與左掌齊,兩掌相距約六寸,額頭平貼于地面。
4、兩掌握虛拳,向上翻掌,手掌打開,掌心向上掌背平貼地面,此名為“頭面接足禮”。當(dāng)頭著地時,系以“額頭”接觸地面,并非“頭頂”去著地。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