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明月人倚樓。 “長相思”為詞牌名,但本詞內(nèi)容與此密切相關(guān)。
詞分上下兩闋,格律和字?jǐn)?shù)一樣。每闋四句,押平聲韻。
這是一首懷人念遠(yuǎn)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并且目送遠(yuǎn)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匯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面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yuǎn)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
下闋直接抒寫情懷,因所思之人沒有回來,只得在這月明之夜,獨倚高樓。 抒發(fā)悠悠不盡的“思”和“恨”。
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征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chǎn)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fēng)味,因而能深深打動讀者心弦。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1.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愿意標(biāo)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 無題”作詩的標(biāo)題。
2.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會結(jié)束。 3.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guān)義,指相思的眼淚。
4.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fā),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5.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6.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
整首 詩的內(nèi)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皷|風(fēng)”句點了時節(jié),但 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
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 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
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 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 句中的設(shè)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
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
《春望》寫于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后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yùn)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p>
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
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保ā稖毓m(xù)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為全詩創(chuàng)造了氣氛。
此聯(lián)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皣啤睂Α俺谴骸?,兩意相反。
“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qiáng)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dāng)為明媚之景,而后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lián)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guī),濃淡淺深,動奪天巧?!保ā短埔艄锖灐肪砭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p>
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
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保ā稖毓m(xù)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為全詩創(chuàng)造了氣氛。
此聯(lián)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皣啤睂Α俺谴骸保瑑梢庀喾?。
“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qiáng)烈?!皣啤敝吕^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dāng)為明媚之景,而后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lián)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guī),濃淡淺深,動奪天巧?!保ā短埔艄锖灐肪砭牛?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p>
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于物,正見好詩含蘊(yùn)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tǒng)在“望”字中。
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yuǎn),又由遠(yuǎn)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qiáng),步步推進(jìn)。
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zhuǎn)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后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p>
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xiāng)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zhàn)火仍連續(xù)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xí)r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
每一首古詩都有它的文化意境,你這個提問太寬泛了,我就給你推薦以下幾首唯美意境的。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yuǎn)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木蘭詞 納蘭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卜算子·詠梅 陸游(南宋) 驛(yì)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niǎn)作塵,只有香如故。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滁州西澗 唐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山園小梅 【北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題都城南莊 (崔護(hù))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周莊河》 王維 清風(fēng)拂綠柳, 白水映紅桃。
舟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游。 望采納。
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會使得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和這里的人民變得多么美好。
(2)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
(3)我懷念采訪他們的那些日子,他們讓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誼,感到了和平。
(4)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了我們國家也能夠承辦這樣一次美好奧運會的時候了。
2.對奧運精神實質(zhì)的贊美。
(1)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qiáng)權(quán)、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fàn)?,一種理想。
(2)在那一刻,體育所迸發(fā)的奧林匹克精神確實超越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而連接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jìn)步和發(fā)展。
3.對2008年北京奧運的向往。
(1)如今,好夢成真,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書名:《全唐詩》 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 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閑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盧敖游太清。
呵呵!你說的對,如果光有押韻就成打油詩了嘛。有韻味的詩往往讓人回味悠長。 中華詩詞是一種精美的文學(xué)藝術(shù),是我國一脈相承、綿延不斷的文化遺產(chǎn)與傳統(tǒng)的文學(xué)瑰寶之一 如今我們創(chuàng)作詩詞,要注意字、句的詩意韻味和簡潔明了。
為了使寫出的詩詞便于人們知情知意,寫作時不必過于追求用高深的字詞來粉飾,使人讀了拗口。一些詩詞似是而非的語句看似很有“詩意”,卻讓讀者如墜云里霧中。甚至古怪刁鉆地難為讀者,似乎下決心不讓人看懂。其實,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詩,流傳至今仍有不少對現(xiàn)代人們影響深廣、且膾炙人口的看似平淡卻很經(jīng)典的詩句,如《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睂懺娔馨蜒矍暗木拔锖托闹械母惺?,用簡單的筆墨表達(dá)出來,就稱得上是高明的詩人。
一些古詩看似寫得很平淡,并無驚人之語,卻能喚起人們不盡的遐想,留下深刻的印記。如宋代翁卷《鄉(xiāng)村四月》:“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边@是詩,又像畫。初讀似淡,細(xì)嚼即甘。它濃縮了生活的場景,注入了世俗的情味。又如陸游的《東村》:“野人喜我偶閑游,取酒匆匆勸小留。舍后攜籃挑菜甲,門前喚擔(dān)買梨頭。”這是講陸游回到山陰后,受到村人熱情招待,但無下酒菜,忽見路過挑梨小販,便買些小梨(村人謂梨頭)來;物賤情深,厚意難量,幾個梨頭勝過珍饈美味,表達(dá)了詩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懷,及他贊美村民的純真質(zhì)樸與生活的平淡真情??梢娖降窃娭械闹疗?,它不同于平庸與無味,是將深厚感情和豐富思想用樸素、平凡的語言寫出,看似平淡卻含蘊(yùn)深厚的情景,追求和達(dá)到的卻是一種至淳至美的境界。
創(chuàng)作詩詞是為了讓人讀懂,讀懂了方可欣賞、品味,以至得到教益、啟示。那些連看都看不明白的詩詞,哪里還談得上欣賞和啟迪呢?從另一方面講,現(xiàn)代人誰愿意費盡心思去解讀一兩句詩詞的意境,或絞盡腦汁去琢磨它的韻味呢?總之,既要避免過于“口語白話”,更要反對“晦澀拗口”,換句話說,既不可過于直白,更不可讓人味同嚼蠟。
古往今來,能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好詩詞都是舒暢自如、詩意盎然又容易解讀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聞何必曾相識。 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3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其一》
1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2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3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戀花》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柳永《雨霖玲》
1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梧桐更兼細(xì)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歐陽修《玉樓春》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憑闌久一疏煙,寂寞下蕪城。 秦觀《滿庭芳》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李商隱《無題》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山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歐陽修《生查子》
,
一、對偶句式 采用對偶句式是編擬提示語時最常用的方法,如“呼出來的是煙,損人;吸進(jìn)去的是毒,害己”,“席地而坐綠草怨,信手涂抹白壁嫌”,“高高興興出門來,平安安回家去”,“帶走滿腹知識,留下一架好書”,“只帶走滿腹詩書,不留下半點遺憾”,“一支煙燃盡修養(yǎng),半口痰辱沒斯文”等。
這類提示語有節(jié)奏有韻律,讀來瑯瑯上口,聽來和諧悅耳,給人以美感,也便于記憶。 二、詣音雙關(guān) 就是利用諧音、諧義賦予詞句幾層不同的意思,從而收到耐人尋味之效。
如公廁提示語“來也匆匆,去也沖沖”,以文雅的隱含博如廁者會心一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兩條節(jié)水提示語“珍惜我,就從一點一滴做起吧!”“愛惜生命之源,“關(guān)”住滴滴點點”,很好的利用了諧音雙關(guān),深刻地闡釋了節(jié)水的內(nèi)涵:要“關(guān)”?。P(guān)注)滴滴點點,從一點一滴做起。
再如一則草坪提示語“小草有生命,足下請留‘青’”,警稱你為“足下”,請你的足下留青(留情),你想,茵茵芳草,踏之何忍?用雙關(guān)語作為提示語,能增加表現(xiàn)的層次性和豐富性,詞淺意深.回味無窮,是—種行之有效的創(chuàng)作技巧。 三、對比手法 運用對比手法擬寫的提示語,往往能給人深刻的印象和啟示,如“一棵大樹,可制造千萬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毀掉干萬棵大樹”(森林防火提示語),數(shù)字的對比,令人觸目心驚;又如交通提示語“司機(jī)一滴酒,親人兩行淚”,“喝進(jìn)去幾滴美酒,流出來無數(shù)血淚”通過鮮明的對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句句富有教誨,發(fā)人深?。蛔肿挚廴诵南?,叫人警惕。 四、擬人修辭 擬人化可以使枯燥的道理變得生動有趣,因而能增添提示語的審美效果。
如“把臟東西喂給我吧,大地媽媽剛換了件干凈衣服——垃圾桶說”,“謝謝你給我的愛,今生今世我難忘懷——小草說”,“我的胃口特別大,果皮紙屑全吞下”(垃圾桶),“天黑我照著你,天亮你關(guān)照我——樓道燈說”。由于采用了擬人化手法,使內(nèi)容變得更為真實、具體、形象、感人,收到的效果是單純陳述所達(dá)不到的。
五、經(jīng)典語言 就是運用經(jīng)典短句、詩詞、名言、歇后語、成語等作為提示語。編擬時可直接引用,如:保護(hù)耕地的宣傳語“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就是引用了《增廣賢文》里的名句;餐廳里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人人耳熟能詳。
也可以運用仿擬修辭,改變個別詞句,如:花壇提示語“花開堪賞直須賞,莫要折花空賞枝”即化用名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反其意而用之,提示人們要愛護(hù)花朵,別具匠心。又如“孩子學(xué)習(xí)需寧靜,四鄰休息需寂靜——稍安勿‘噪’”,“居高不要‘淋’下,愛鄰即是愛己”等,對成語稍加點化,即成為耐人尋味的提示語。
經(jīng)典語言瑯瑯上口,為人熟知,讓人感到親切。作為提示語,有利于贏得人們的好感,也有利于迅速傳播。
六、質(zhì)樸語言 就是用日常通俗樸實的口語、俗語作為提示語。有的自然親切,如“遠(yuǎn)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喝酒莫醉,醉了還有啥滋味”不隨地吐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有的則平中見奇,某餐館有一則提示語,奉勸人們在宴請客人后,應(yīng)把剩余的菜肴帶回去,而不要養(yǎng)成揮霍浪費的作風(fēng),其內(nèi)容是:吃不了請兜著走。
這句話是由俗語“吃不了兜著走”補(bǔ)充而成,俗語的原意是“夠嗆”、“吃不消”,而這里用直解義取代俗語的原義,真可謂妙趣橫生。這種提示語給人隨和親切之感,看似沒有修飾,實則獨具匠心,體現(xiàn)了“平平淡談才是真”的創(chuàng)作意境。
七、押韻口訣 就是由字?jǐn)?shù)相等并且押韻的兩句話或多句話作為提示語。如“小草對您微微笑,請您把路繞一繞”,“花草叢中笑,園外賞其貌”,“左鄰右舍心換心,常來常往情誼深,年年歲歲一起往,一代更比一代親”。
這種口訣不是經(jīng)典語句,而是創(chuàng)作自行設(shè)計出來的,其主要目的是使人易讀易記。這類提示語傳達(dá)信息往往比較直接、簡煉、明確,也可能因此而喪失一部分內(nèi)蘊(yùn)和回味。
八、幽默手法 運用幽默手法,使內(nèi)容更加容易地被觀者接受,使人在會心一笑中受到啟迪,留下較深的印象。如“我很弱小,不能承受您大腳的親吻——小草”,“芳草香濃郁,別醉倒在我的懷里——小草”,“距離產(chǎn)生美,謝絕親密接觸(保護(hù)草坪)”,人們都不禁為這善意的幽默莞爾一笑,在回味中受到教益。
九、字詞巧排 就是通過字詞的巧妙排列,造成語音,語義上的循環(huán)往復(fù),使人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如“讓您的痰吐與談吐同樣高雅”,“人護(hù)綠,綠護(hù)人”,“別因有意思就有意‘撕’”,“你玩游戲可以,游戲玩你不可以;游戲不是人生,人生更不是游戲(網(wǎng)吧)”等都屬此類。 十、提問技巧 就是運用問題作為提示語,以激起人們的思考,增強(qiáng)感染力。
如“現(xiàn)在,人類渴了有水喝;將來,地球渴了會怎樣?”構(gòu)思新穎,提問巧妙,發(fā)人深省。樓頂護(hù)欄提示語: 我們想要飛翔,但別站在護(hù)欄上小草含羞笑,請您勿打擾。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