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熱五首》宋·戴復(fù)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jié)。
田水沸如湯,背汗?jié)袢鐫姟?/p>
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灼熱的天氣仿佛是熊熊燃燒的炭火窯。)
2、《苦熱行》唐·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dāng)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高溫環(huán)境熱得像大洪爐)
3、《苦熱》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日光火辣辣的,人覺得如坐在蒸籠里,身上汗水滂沱。)
4、《仲夏即事》北宋·晁補(bǔ)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fēng)壓枝。
濕礎(chǔ)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shí)。
(悶熱得沒一絲風(fēng),屋柱下的石墩都濕透了,樹林里的蟬被熱氣蒸熏得瘋了似的號叫著。)
5、《和蔡仲謀苦熱》宋·梅堯臣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天氣熱得干柴將要起火,禽獸也想剝了自身的皮毛,真是熱到極點(diǎn)了。)
6、《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六龍鶩不息, 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 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 微靡風(fēng)如湯。
(日神被六龍拉著在天上狂跑,床席火燎似的灼熱,盼望風(fēng)快點(diǎn)吹來,可是風(fēng)即使來了也猶如燒開的滾湯。)
7、《書齋夏日》宋·鄭剛中
五月困暑濕,眾謂如蒸炊……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shí)翻飛。
(農(nóng)歷五月,暑濕炎熱,人們?nèi)绶糯痘\中蒸。禽鳥躲藏在樹陰里……)
8、《劇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張傘,啾啾赤帝騎龍。
安得雷轟九地,會令雨起千峰。
(熱,盼望響雷下雨。)
9、《苦熱》唐·王維
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莞簟不可近,再絺绤三濯。
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
(熱、焦燥得實(shí)在要命,真想到宇宙中去涼快涼快。)
描寫天氣熱的句子
1.太陽火辣辣的烤著大地,不遠(yuǎn)處傳來知了的聲音。
2.夏天的天氣熱得像個蒸籠。
3.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fēng)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太陽讓人坐立不安在樹下乘涼也感到急躁。
4.盛夏的陽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蕩蕩的街上沒有一塊陰涼地。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5.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6.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象怕陽光傷了他們的翅膀。
7.今天,驕陽似火,知了叫得震天響。
8.火辣辣的太陽撕開了大地的皮。
9.七月的天氣,太陽正毒,曬得人汗珠往下直滾。
10.七月,透藍(lán)的天空,懸著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1,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鲎蕴拼豪畎住断娜丈街小?/p>
白話文釋義: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脫下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fēng)吹過頭頂。
2,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鲎栽喊讟恪短靸羯场は摹?/p>
白話文釋義:云收雨停,雨過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瀾,遠(yuǎn)處高樓顯得比平時(shí)更高了,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shí)更涼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shí)更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畫檐。紗帳中的藤席上,有一個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zhí)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shí)光。
3,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shí)有微涼不是風(fēng)。——出自宋代:楊萬里《夏夜追涼》
白話文釋義: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shí),遠(yuǎn)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墒?,這并不是風(fēng),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4,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鲎蕴拼憾鸥Α断囊箛@》
白話文釋義:漫長的白晝難以日暮,暑熱熏蒸得我心如湯煮。如何才能喚來萬里長風(fēng),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裳?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一下微涼。
5,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風(fēng)適自亂,照水復(fù)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鲎蕴拼喉f應(yīng)物《夏花明》
白話文釋義:夏天樹木的枝條十分濃密綠意盎然,朱紅的花朵點(diǎn)綴在上面顯得明亮鮮美。正當(dāng)中午,炎炎烈日當(dāng)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燒一樣。一陣風(fēng)吹來,花葉都翻卷凌亂,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鮮妍。我歸來看見窗子上的字,眼前一片閃爍。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jiān)剖障氖?,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出自:宋·王令《暑旱苦熱》。
譯文:清風(fēng)沒有力量驅(qū)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人們個個擔(dān)心這樣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干?
2、苦熱中夜起,登樓獨(dú)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fēng)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出自:唐·柳宗元《夏夜苦熱登西樓》。
譯文:酷熱難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樓乘涼。山澤凝聚著炎炎的暑氣,銀河閃耀著湛盧似的亮光。驕陽早已曬干了滋潤萬物的露水,曠野寧靜卻沒有涼風(fēng)送爽。熱浪滾滾汲取井水洗澡,火燒般的燥熱打開門扉納涼。
3、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出自:唐·白居易《觀刈麥》。
譯文: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4、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出自:宋·陸游《苦熱》。
譯文:屋上的房瓦,一鱗一鱗的好像成了條條火龍,人們白天即使坐著不動,也是汗珠涔涔。沒有辦法,不能像鳥兒生翅飛出酷熱之外,自己也就只能像坐在蒸鍋中一樣,忍受這種難捱的酷熱了。
5、六龍鶩不息,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微靡風(fēng)如湯。
出自:南朝·蕭綱《苦熱行》。
譯文:日神以六龍駕車周行天上,奔馳著從不停息,三伏天強(qiáng)烈的陽光。身上的汗水如同滂沱大雨,臥席睡床像被大火炬點(diǎn)燃一般灼熱,在庭院里仰頭盼望風(fēng)快點(diǎn)吹來,卻不料風(fēng)即使來了也猶如火燒一樣滾燙。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罚?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jiān)剖障氖?,新雨帶秋嵐?/p>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1. 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妒詈悼酂帷匪未和趿?/p>
釋義:清風(fēng)沒有力量驅(qū)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
2. 側(cè)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稛岷P兴痛奘逃€京》唐代:岑參
釋義:我聽陰山人們說過多回,西方熱海之水好似煮沸。
3.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稛岷P兴痛奘逃€京》唐代:岑參
釋義:君居柏臺威嚴(yán)好似寒霜,熱海炎氣因而頓覺淡?。?/p>
4.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dú)褰衣?!断囊箍酂岬俏鳂恰诽拼毫谠?/p>
釋義:酷熱難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樓乘涼。
5.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觀刈麥》唐代:白居易
釋義: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背烤著火辣的陽光。
6.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队^刈麥》唐代:白居易
釋義: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7. 火山六月應(yīng)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唐代:岑參
釋義: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熱,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斷絕。
8.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dāng)?!断闹帘苁畋背亍诽拼喉f應(yīng)物
釋義: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熱也不知怎么抵擋的。
9.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断囊箛@》唐代:杜甫
釋義:漫長的白晝難以日暮,暑熱熏蒸得我心如湯煮。
10.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断囊棺窙觥匪未簵钊f里
釋義: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
一.《池州送孟遲先輩》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昔子來陵陽,時(shí)當(dāng)苦炎熱。
我雖在金臺,頭角長垂折。
二.《醉落魄/一斛珠》
年代: 宋 作者: 韓元吉
紅蕖漾月。蕃風(fēng)特地生梧葉。一年風(fēng)月今宵別。隱隱笙鸞,何處有炎熱。
鳳凰山下榴花發(fā)。一杯香露融春雪。幔亭有路通瑤闕。知我丹成,容我醉時(shí)節(jié)。
三.《念奴嬌·朔風(fēng)吹雨》
年代: 宋 作者: 張孝祥
朔風(fēng)吹雨,送凄涼天氣,垂垂欲雪。萬里南荒云霧滿,弱水蓬萊相接。凍合龍岡,寒侵銅柱,碧海冰澌結(jié)。憑高一笑,問君何處炎熱。家在楚尾吳頭,歸期猶未,對此驚時(shí)節(jié)。憶得年時(shí)貂帽暖,鐵馬千群觀獵。狐兔成車,笙歌震地,歸踏層城月。持杯且醉,不須北望凄切。
四.《水調(diào)歌頭·踏碎九街月》
年代: 宋 作者: 楊炎正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華。半生湖海,誰念今日老還家。獨(dú)把瓦盆盛酒,自與漁樵分席,說伊政聲佳。竹馬望塵去,倦客亦隨車。聽熏風(fēng),清曉月,韻梅花。人家十萬,說盡炎熱與咨嗟。只恐棠陰未滿,已有楓宸趣召,歸路不容遮?;厥捉吜?,空著舊棲鴉。
五.《清平樂·冰輪萬里》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冰輪萬里。云卷天如洗。先向海山生大士。卻誕卯金之子。冰盆荔子堪嘗。膽瓶茉莉尤香。震旦人人炎熱,補(bǔ)陀夜夜清涼。
六.《賀新郎·汲水驅(qū)炎熱》
年代: 宋 作者: 吳潛
汲水驅(qū)炎熱。晚些兒、披衣露坐,待他涼月。俄頃銀盤從海際,推上璇霄璧闕。盡散作、滿懷冰雪。萬里河潢收卷去,掩長庚、弧矢光都滅。一大片,琉璃揭。玉搗藥何時(shí)歇。幾千年、陰晴隱現(xiàn),團(tuán)圓虧缺。月缺還圓人但老,重?fù)Q朱顏無訣。想舊日、嫦娥心別。且吸瓊漿斟北斗,盡今來、古往俱休說。香茉莉,正清絕。
七.《水調(diào)歌頭·宵旰軫先慮》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宵旰軫先慮,嶺海屈真儒。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圖。春滿洲鸚樓鶴,天付簪山帶水,駟馬駕輕車。六月正炎熱,吾肯緩吾驅(qū)。
越蓬婆,逾邛笮,彼穹廬。其能涉我煙瘴,載籍以來無。聯(lián)絡(luò)五溪百粵,托柱南方半壁,中外保無虞。了此經(jīng)營事,歸去位鈞樞。
八.《感皇恩·天水浴英姿》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天水浴英姿,精神清徹。偏向蕤賓奈炎熱。瑞蓂飄飄,卻是生賢吉日。凌云志氣,飄飄無敵。頭角軒昂,作霖在即。誰識功名待時(shí)立,一朝騰踏,國賴維城力。慶萱堂齊壽,延千億。
九.《長安道》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千夫登登供版筑,萬手丁丁供斲木。
歌樓舞榭高入云,復(fù)幕重簾晝燒燭。
中使傳宣騎飛鞚,達(dá)官侯見車擊轂。
豈惟炎熱可炙手,五月瞿唐誰敢觸。
人生易盡朝露曦,世事無常壞陂復(fù)。
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為福。
君不見野老八十無完衣,歲晚北風(fēng)吹破屋。
十.《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紹曇
六月苦炎熱,蠟人何似生。
火云烹得解,解后卻完全。
堪笑云門老,杲制風(fēng)顛,
通身臭汗。微涼生殿閣,
打失鬼精魂。要會諸佛出身處,
驢年驢年。
1,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shí)有微涼不是風(fēng)。——出自宋代:楊萬里《夏夜追涼》
白話文釋義: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shí),遠(yuǎn)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墒?,這并不是風(fēng),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出自唐代:杜甫《夏夜嘆》
白話文釋義:漫長的白晝難以日暮,暑熱熏蒸得我心如湯煮。如何才能喚來萬里長風(fēng),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裳?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一下微涼。
3,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出自宋代:王令《暑旱苦熱》
白話文釋義:清風(fēng)沒有力量驅(qū)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人們個個擔(dān)心這樣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干?
4,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出自宋代:朱淑真《初夏》
白話文釋義:在這海棠花凋謝、柳絮飛盡的初夏,只覺炎熱的天氣世人感到乏困,白晝也開始變得漫長。
5,炎威天氣日偏長,汗?jié)褫p羅倚畫窗?!鲎悦鞔褐巧断脑~》
白話文釋義:極其炎熱的天氣,白晝也比較長,穿著薄薄的羅紗也汗?jié)窳?,倚靠在窗前作畫?/p>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shí)間: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