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yǎng)浩《雙調(diào)雁兒落兼得勝令》
2)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3)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4)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5)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6)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云間》)
8)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9)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wù)f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0)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1)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3)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14)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15)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王昌齡《從軍行》)
16) 東風(fēng)才有又西風(fēng), 群木山中葉葉空。 (李公明《早梅》)
17) 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 雪堆遍滿四山中。 (陸游《梅花絕句》)
18) 凝光悠悠寒露墜, 此時立在最高山。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 明月未出群山高, 瑞光千丈生白毫。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20) 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 山上長松山下水。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1) 南北千山與萬山, 軒車誰不思鄉(xiāng)關(guān)。 (高衢《和三鄉(xiāng)詩》)
22) 滿眼傷心冬景和, 一山紅樹寺邊, 山迥少來僧。 (周賀《冬日山居思鄉(xiāng)》)
23) 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4)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四方。 劉邦《大風(fēng)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五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飛《滿江紅》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過零丁洋》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杜牧《遺懷》 上邪下難正,眾枉不可矯。
何承天《上邪篇》 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絕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水滸傳》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居易《琵琶行》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辭.九章.涉江》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游《夜泊水村》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一片飛花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
楊萬里《小池》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樂游原》 無邊落水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
《水滸傳》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木蘭詩二首》之一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李白《將進酒》 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琵琶行》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歇送武判官歸京》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趙翼《論詩》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俞文豹《清夜錄》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之一 九州生氣恃春雷,萬馬齊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李開先《寶劍記》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史記·蘇秦列傳》 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移居》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蜀相》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軾《洗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詳《過零丁洋》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
唐·杜甫《水檻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望洞庭(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憶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fù)照青苔上。 望廬山瀑布(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平都山 陸游 名山近江步,蠟屐得修行。
奔鹿沖人過,藏丹徹夜明。 唐碑多斷蝕,梁殿半欹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榮。 行逢負籠客,臥聽送船聲。
平都觀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 誰其繼之陰長生。 飄然空飛五云屏, 上賓寥陽留玉京。
石爐丹氣常夜鳴, 龍光萬柏森年齡。 峽山逼側(cè)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銘。
云有北陰神帝庭, 太陰黑簿囚鬼靈。 自從仙都起巖扃, 高霞流電飛伏精。
暉景下墮爍九冰, 塞絕苦道升無形, 至今臺殿棲岑屏, 隋污唐堊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 瑤池仙杖紛娉婷。
瑯敖赴節(jié)鏘欲鳴, 我來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氣衣枯藤, 摩挲眾跡不暇評。
聊記梗概知吾曾。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南宋著名詩人。
他受禪學(xué)影響頗深, 故部分詩流露出虛無寂滅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歲中進士,任過秘書省正字,吏部員外郎等職。
南宋年間 (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撫使時,來豐都視察,登游平都觀,留題下詩。 (注釋)(1)平都觀:即今“天子殿”。
(2)吏部員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樞(中央)設(shè)六部,吏 部是其中之一。其職能是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升降、調(diào)動、考核等事務(wù)。
員外郎,部內(nèi)分司,司的長官 為郎中,郎中以下有員外郎,是郎中的付職。吏部員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貴族婦女 所乘有帷幕的車。(4)旋,水流回旋。
(5)扃,音卷,門。上閂,關(guān)門。
(6)瑯敖,古樂器名。(7) 玉京:道教稱天帝所居之處,也指帝都。
(8)寥陽,指寥陽殿,今稱奈河橋。(9)成都路安撫使,南宋 時,將全國設(shè)十六路,四川當(dāng)時叫成都路。
安撫使,宋代一官名。 題平都山 蘇軾 足躡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覺到云間。
抬眸四顧乾坤闊,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 早朝又聽鹿催班。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學(xué)家。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 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fēng)格。
少數(shù)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zé)統(tǒng)治者的奢侈驕縱。但也有些作品表現(xiàn) 出保守的政治觀點和消極情緒。
宋仁宗嘉佑年間,蘇軾考取進士,做過翰林學(xué)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蘇軾自成都去汴京(今開封),途經(jīng)豐都,寫下“平都山”等詩。
(注釋) (1)平都山:據(jù)《豐都縣志》載:“治東北一里。石徑縈紆,林木幽秀,梵宇層出。
舊志謂平 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漢仙人陰長生、王方平煉形于此。
傳麻姑過之有留題絕句?!焙笕艘罁?jù)蘇軾“平 都天下古名山”這句詩,漸改平都山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躡:踩、踏的意思。(3)眸:音 木,泛指眼睛。
(4)乾坤:《周易》中的兩個卦名,指陰陽兩種對立勢力。此引申為天地的代稱。
平都山 蘇軾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蒼蒼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紛紛, 古今換易如秋草。
空山樓觀何崢嶸, 真人王遠陰長生。 飛符御氣朝百靈, 悟道不復(fù)誦黃庭。
龍車虎駕來下迎, 去如旋風(fēng)搏紫清。 真人厭世不回顧, 世間生死如朝暮。
學(xué)仙度世豈無人, 餐霞絕粒常辛苦。 安得獨從逍遙君, 冷然乘風(fēng)駕浮云。
超世無有我獨存。 (注釋) (1)崢嶸:高峻貌。
(2)黃庭:指《黃庭經(jīng)》,道教經(jīng)名。內(nèi)容是七言歌決,講說道 家養(yǎng)生修煉的道理。
(3)度世:舊謂脫離現(xiàn)世。(4)逍遙:優(yōu)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 蘇軾 日月何促促, 塵世苦拘束。 仙子去無蹤, 故山遺白鹿。
仙人已去鹿無家, 孤棲悵望層城霞。 至今聞有游洞客, 夜來江市叫平沙。
長松千樹風(fēng)蕭瑟, 仙宮去人無咫尺。 夜鳴白鹿安在哉, 滿山秋草無形跡。
(注釋)(1)悵望:悵然懷想。(2)蕭瑟:樹木被風(fēng)吹指所發(fā)的聲音。
(3)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平都山留題 呂洞賓 盂蘭清曉過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兩口單行人不識, 王陰空使馬蹄虛。 一鳴白鳥出青城, 再謁王陰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島好, 抬眸已過洞庭春。 (作者簡介) 呂洞賓,又名呂純陽(793-?),相傳為唐京兆人。
唐朝會昌中,兩舉進士不弟, 浪游江湖,遇鐘離權(quán)授以丹訣,時年六十四歲。曾隱居終南山等地修道,后游歷各地,自稱回道人, 俗傳為八仙之一。
還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 (注釋) (1)盂蘭:指盂蘭盆會,佛教儀式。
每逢夏歷七月十五日,佛教徒為追薦祖先所舉行。 盂蘭盆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救倒懸”。
(2)三島:《漢書.郊禮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萊、方丈、瀛洲,此三種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焙笥萌龒u來泛指想象中的 仙境。
描寫山水的古詩詞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5、《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6、《絕句》 宋·李清照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fēng)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9、《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10、《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1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2、《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唐·孟浩然 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13、《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14、《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5、《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16、《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17、《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破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8、《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9、《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20、《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2、《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3、《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4、《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25、《題金陵渡》 唐·張祜 金陵津渡水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詠 山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之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罩衼y潨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青山遮。
1、蘇軾的《題西林壁》。
2、原文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譯文 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rèn)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4、背景 蘇軾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jīng)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
《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jié)。據(jù)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于元豐七年五月間。
1、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____杜甫《望岳》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____蘇軾《題西林壁》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4、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____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5、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6、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7、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____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8、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____杜甫《望岳》9、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____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10、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11、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____徐凝《廬山瀑布》12、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13、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____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14、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____李白《游泰山六首》15、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____李白《別東林寺僧》16、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____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17、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
____陸游《自詠示客》18、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____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19、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