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____高鼎《村居》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____白居易《池上》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____袁枚《所見》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____楊萬里《舟過安仁》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兒垂釣》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____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____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舟過安仁》宋代:楊萬里
原文: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譯文:一只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2、《所見》清代:袁枚
原文: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3、《稚子弄冰》宋代:楊萬里
原文: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譯文: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fā)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fā)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
4、《村居》清代:高鼎
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農(nóng)歷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經(jīng)漸漸發(fā)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fā)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5、《池上》唐代: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1、《小兒垂釣》胡令能(唐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2、《牧童詞》李涉(唐代)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3、《牧童詩》黃庭堅(宋代)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4、《所見》袁枚(清代)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5、《池上》白居易(唐代)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幼女詞》 —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乞巧詞》 —施肩吾 乞巧望星河,雙雙并綺羅。
不嫌針眼小,只道月明多。 《與小女》 —唐·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幼女詞》 —明代·毛鉉 下床著新衣,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舟過安仁》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田園雜興》—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牧童》—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村晚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嬌女詩》—西晉·左思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鬢發(fā)覆廣額,雙耳似連璧。
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濃朱衍丹唇,黃吻瀾漫赤。
嬌語若連瑣,憤速乃明劃。握筆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執(zhí)書愛綈素,誦習矜所獲。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
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舉觶擬京兆,立的成復易。
玩弄眉頰間,劇兼機杼役。從容好趙舞,延袖像飛翮。
上下弦柱際,文史輒卷襞。顧眄屏風畫,如見已指摘。
丹青日塵暗,明義為隱賾。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
紅葩掇紫蒂,萍實驟抵擲。貪華風雨中,眒忽數(shù)百適。
務躡霜雪戲,重綦常累積。并心注肴饌,端坐理盤槅。
翰墨戢函案,相與數(shù)離逖。動為壚鉦屈,屣履任之適。
止為荼菽劇。吹噓對鼎鬲。
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衣被皆重地,難與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長者責。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
1、《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村居》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3、《所見》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4、《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村晚》宋代: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6、《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代: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7、《桑茶坑道中》宋代: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8、《稚子弄冰》宋代: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9、《牧童詩》宋代: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10、《觀村童戲溪上》宋代:陸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