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天的詩句: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罚?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jiān)剖障氖?,新雨帶秋嵐?/p>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描寫大海的詩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 2. 浮天滄海遠(yuǎn),去世法舟輕. 唐 錢起 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唐 李白 4.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唐 岑參 5.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唐 岑參 6. 蔚藍(lán)的海面霧靄茫茫,孤獨(dú)的帆兒閃著白光! 下面涌著清澈的碧流,上面灑著金色的陽光…… (俄)萊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愛—— (美)狄金森《藍(lán)?!?8.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
夏日沙灘的古詩1、《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dú)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3、《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4、《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
開鎖洞門遠(yuǎn),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xiāng)。 5、《首夏》【唐】鮑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雖留有馀態(tài), 脈脈防憂煎。幽人惜時節(jié),對此感流年。
6、《夏日登鶴巖偶成》【唐】戴叔倫 天風(fēng)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7、《夏日游暉上人房》【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8、《夏日》【唐】白居易 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fēng)。
盡日坐復(fù)臥, 不離一室中。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描寫“海邊”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白《把酒問月》
原文: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譯文: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時出現(xiàn)?我現(xiàn)在停下酒杯且探問之。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
皎潔得如鏡飛升照臨宮闕,云靄散盡發(fā)出清冷的光輝。只能看見夜間從海上升起,誰能知道早晨在云間隱沒?
月亮里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住著與誰為鄰?現(xiàn)在的人見不到古時之月,現(xiàn)在的月卻照過古時之人。
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里。
2、北宋王安石《千秋歲引·秋景》
原文: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臺風(fēng),庾樓月,宛如昨。
譯文:
傳入旅舍的搗衣聲,應(yīng)和著孤城城頭的畫角,一片秋聲在廣闊的天地間回蕩。歸去的燕子向東從海上飛走,南來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棲息在沙灘上。這兒有楚王攜宋玉游蘭臺時感受到的愜意的涼風(fēng),有庾亮與殷浩輩在南樓吟詠戲謔時的大好月色,清風(fēng)明月的景象,還都與當(dāng)年一樣。
3、北宋柳永《鬻海歌》
原文:
鬻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輸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風(fēng)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
鹵濃鹽淡未得閑,采樵深入無窮山。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出去夕陽還。
譯文:
海邊的鹽民靠什么謀生?女不養(yǎng)蠶織布,男不耕種田地。衣食來源又不足,靠的是用牢盆熬鹽來交納賦稅。
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海潮漲滿海濱,潮水退了之后,搜刮含鹽的泥土,堆積得大如島嶼。鹽泥經(jīng)過風(fēng)吹日曬,增加了鹽味,然后在上面灌上海水,淋出鹽鹵。
淋成的鹽鹵比海水含鹽度大得多,但與鹽相比,還淡得多。所以鹽民不敢停閑,需入深山打柴。明知深山有虎豹也不敢回避。照樣日出而去,日夕而還。
4、唐代王灣《次北固山下》
原文: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 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 歸雁洛陽邊。
譯文:
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dú)自行舟綠水之間。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fēng)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
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xiàn)。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5、東漢末年曹操《觀滄?!?/p>
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fēng)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yùn)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的志向。
浣紗女(一作王維詩,題云白石灘)
唐代:皎然
清淺白沙灘,綠蒲尚堪把。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這首詩直接描寫水、白石、綠蒲等景物,實(shí)際上都是在間接描寫什么景物?
它通過刻畫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潔、明亮。如頭兩句“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寫灘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畫。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
未句寫在白石灘上繪上了一群少女。她們有的家住水東,有的家住水西,都趁著月明之夜,來到這淺灘上洗衣浣紗。
供參考。
其實(shí)我也不大會寫詩什么的,試試看。
你在天邊似火般瘋狂的燃燒
你在為日落點(diǎn)綴最后的閃耀
無論海水多么洶涌地潮起潮落
無論炎夏多么蒸騰起人們汗水
你依舊在這里
在這片天空中安靜的飄揚(yáng)
你還帶著微笑
燦爛的容顏有著絢爛的光暈
你是最炫的景色
大海都黯然褪色,日光都被你渲染
你是最靜的顏色
平靜如大海的沉穩(wěn),卻在屢屢陽光下低頭
站在沙灘上留下串串腳印
刻著我來過的心
而你
舉步輕盈地離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在茫茫黑夜中
晚霞,你過去了
但是,你始終不會過去
在這夏日里,在這片大海邊
有你,有我
有最美的晚霞,獨(dú)一無二的晚霞
寫不出了,呵呵,不好意思,但愿有幫助吧。 。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出自唐代張若虛 的春江花月夜,原文如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譯文:
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xì)密的雪珠在閃爍。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diǎn)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zé)o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yùn)輸著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yīng)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月光照進(jìn)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jiān)谒刑S,激起陣陣波紋。(此二句寫月光之清澈無邊,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yuǎn)。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yù)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3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