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龍的詩句2. 長恨歌3.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4.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5. 春江花月夜6. [作者] 張若虛 [朝代] 唐7.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8. 青玉案·元夕9. [作者] 辛棄疾 [朝代] 宋10.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1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12.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3.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14. 雁門太守行15. [作者] 李賀 [朝代] 唐16.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7. 蜀道難18.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9.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20. 離騷21.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2. 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23. 離騷24.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5.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委蛇26. 離騷27.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8.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29. 逢入京使30. [作者] 岑參 [朝代] 唐31.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32. 清明33. [作者] 黃庭堅 [朝代] 宋34.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35. 從軍行36. [作者] 楊炯 [朝代] 唐37.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38.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39. [作者] 佚名 [朝代] 漢40. 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41. 出塞二首42. [作者] 王昌齡 [朝代] 唐43.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44. 從軍行七首45. [作者] 王昌齡 [朝代] 唐46.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47.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48.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49. 風虎云龍50.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51.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52.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53.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54. [作者] 岳飛 [朝代] 宋55.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56. 鶴沖天·黃金榜上57.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58. 偶失龍頭望59. 山有扶蘇60.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61.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62.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63. 《長恨歌》 唐·白居易64.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65.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66.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67.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68.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69.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70.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71.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72.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73. 《蜀道難》 唐·李白74. 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75. 《離騷》 先秦·屈原76.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委蛇77. 《離騷》 先秦·屈原78.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79. 《離騷》 先秦·屈原80.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逢入京使》 唐·岑參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黃庭堅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從軍行》 唐·楊炯 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佚名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二首》 唐·王昌齡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從軍行七首》 唐·王昌齡 風虎云龍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宋·王安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五代·李煜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宋·岳飛 偶失龍頭望 《鶴沖天·黃金榜上》 宋·柳永。
斯須九重真龍出,
一洗萬古凡馬空。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年雙檜是雙童,
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蒼龍。
(蘇軾《塔前古檜》)。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奔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委蛇。
龍】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東方虬【相和歌辭·王昭君三首】 掩涕辭丹鳳,銜悲向白龍。單于浪驚喜,無復舊時容。
令狐楚【相和歌辭·王昭君】 錦車天外去,毳幕云中開。魏闕蒼龍遠,蕭關赤雁哀。
陸龜蒙【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 蘭眼抬露斜,鶯唇映花老。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來濟 【出玉關】 斂轡遵龍漢,銜凄渡玉關。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還。
閻朝隱【奉和登驪山應制】 龍行踏絳氣,天半語相聞。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東方虬【昭君怨三首】 掩淚辭丹鳳,銜悲向白龍。單于浪驚喜,無復舊時容。
孫逖【同洛陽李少府觀永樂公主入蕃】 邊地鶯花少,年來未覺新。美人天上落,龍塞始應春。
陸海 【題龍門寺】 窗燈林靄里,聞磬水聲中。更與龍華會,爐煙滿夕風。
應物 【龍?zhí)丁?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若虛 【樂仙觀】 樂氏騎龍上碧天,東吳遺宅尚依然。悟來大道無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錢。老樹夜風蟲咬葉,古垣春雨蘚生磚。松傾鶴死桑田變,華表歸鄉(xiāng)未有年。
貫休 【江邊祠】 松森森,江渾渾,江邊古祠空閉門。精靈應醉社日酒,白龜咬斷菖蒲根。花殘泠紅宿雨滴,土龍甲濕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靂。
貫休 【送越將歸會稽】 面如玉盤身八尺,燕語清獰戰(zhàn)袍窄。古岳龍腥一匣霜,江上相逢雙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別我歸稽巘。他年必帥邯鄲兒,與我殺輕班定遠。
貫休 【少監(jiān)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國寶比難如。銜花乳燕看調瑟,衣錦佳人侍讀書。荀氏門風龍變化,謝家庭樹玉扶疏。即期寰海隆平日,歸佐吾皇侍玉除。
貫休 【少監(jiān)三首】 益友相隨益自強,趨庭問禮日昭彰。袍新宮錦千人目,馬駿桃花一巷香。偏愛曾顏終必及,或如韓白亦無妨。八龍三虎森如也,萬古千秋瑞圣唐。
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陙項髁智?,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xiāng)皆淚垂。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風留〕,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裂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國初以來畫鞍馬,神妙獨數(shù)江都王。
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內府殷紅瑪瑙盤,婕妤傳詔才人索。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綺相追飛。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昔日太宗拳毛〔馬咼〕,近時郭家獅子花。
今之新圖有二馬。復令識者久嘆嗟。
此皆騎戰(zhàn)一敵萬,縞素漠漠開風沙。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煙雪。
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yǎng)森成列??蓱z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wěn)。
借問苦心愛者誰,后有韋諷前支盾。憶昔巡幸新豐宮,翠花拂天來向東。
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自從獻寶朝河宗,無復射蛟江水中。
君不見,金粟堆前松柏里。龍媒去盡鳥呼風。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青門。英雄割據(jù)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
學書初學衛(wèi)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shù)上南熏殿。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褒公鄂公毛發(fā)動,英姿颯爽猶酣戰(zhàn)。
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
弟子韓干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畫善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涂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土稟〕纏其身!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足支〕。
問 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開元三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 渾脫。
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
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 其由來,知波瀾莫二。
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shù)嘗於 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
即公孫可知矣!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氵項〕洞昏王室。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嶷高,蛟龍出沒猩鼯號。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韓愈: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識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搜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
龍
作者: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詩人同時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時而低首思索,時而仰天詠嘆。在珠走玉盤級的詩句中,他把積郁在心頭的那種疑惑一瀉而出:
那遠古的初態(tài),是誰傳告下來?
天地還未成形,憑什么來考證?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誰能分辨極限?
天氣運動,克盈無形。
如何可以識得天地?
禹用應龍。
如何溝通江海?
應龍怎樣以尾劃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經(jīng)歷?
日光無處不到,
燭龍如何再照?
太陽尚未升起,
神樹為何閃耀光華?
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
上面的詩句來自他的《天問》。在詩中,屈原一口氣提出了百余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他都大膽地提出了懷疑,自然,“龍”這個神物也沒逃脫他那敏銳的目光。因為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應龍(一種有翼的龍)以尾劃地,為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蕩。
參考資料:dragon/qiyuan/sh-1.htm">/culture/dragon/qiyuan/sh-1.htm
“駕飛龍兮北征”、“‘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參考資料:《湘君》
晴空萬里出神龍,神龍一顯曙光照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禪寂, 魚龍聽梵聲。
(韓翃《送僧歸日本》)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當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蘇軾《塔前古檜》)。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xiāng)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yǎng)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
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里,深泉固九重。
奮髯云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
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zhí)?【唐】應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1、《龍》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2、《奉和登驪山應制》唐·閻朝隱
龍行踏絳氣,天半語相聞。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3、《詠龍詩》金·完顏亮
蛟龍潛匿隱蒼波,且與蝦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
4、《龍移》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5、《詠龍》唐·蕭曠
亦知清戒守仙規(guī),燕血塵埃豈嗜宜。
自許身軀脫梭木,淹從螭蛟困拳池。
為虛化實是何日,棄甲成林會有時。
已笑癡兒執(zhí)凡鐵,驅云駕霧奈何之。
題名 朝代 作者 內容
定風波 宋 無名氏 古鼎龍涎香猶噴。
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雇我老非題柱客 宋 包恢 盤龍友龍成,山與巖峻峙。
今如添臥龍,壯觀萃於是。
句 宋 宗提刑 龍?zhí)镆嘤懈墼凇?
句 宋 張孝芳 雞內埋靈塔,龍門□佛龕。
句 宋 汪應辰 龍爪拿開白白云。
句 宋 能長老 待到黃龍鱗甲備。
句 宋 李長吉 龍首山頭桑苧翁。
句 宋 黃提舉 耕馀龍躍云津去。
句 宋 陳宓 君自成龍我成道。
矯志詩 魏晉 曹植 仁虎匿爪。
神龍隱鱗。
建安語 唐 *** 龍門一半在閩川。
龍穴 宋 錢聞詩 丁君神靈斡天樞,一叱二龍遺戲珠。
龍來求珠珠不與,吐下腥涎滿庭宇。
僧繇畫柱真龍形,有龍來鬭風雷鳴。
君篆靈符才入鐵,龍走今存去時穴。
予問此穴奚出龍,羽衣謂穴龍?zhí)锻ā?
記夢 宋 洪咨夔 青天一朵云起東,斗黑怒雨驤玉龍。
江頭女子十七八,喚出八十老龍翁。
龍翁擲珠引龍舞,女子笑滿雙頰紅。
天風吹動翡翠佩,騎龍直入蓬萊宮。
葬書語 唐 *** 葬壓龍角,其棺必斫。
朱雀和鳴,子孫盛榮。
朱雀悲哀,棺中見灰。
安龍頭,枕龍角。不三年,自消鑠。
安龍頭,枕龍耳。不三年,萬乘至。
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三章 唐 沈佺期 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光天天不違。池開天漢分黃道,
龍向天門入紫微。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
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
春秋戰(zhàn)國門再吟 唐 周曇 好龍?zhí)鞛榻嫡纨?,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九水車謝龍 宋 王令 水車謝神龍,下竭固無奈。
旱則我為用,爾龍尚何謂。
懷寄彭城朋好十首之八王七 宋 賀鑄 子敏超龍級,得官何處州。
它時趨洛下,獨與士龍游。
續(xù)演雅十詩 宋 白珽 八珍肴龍鳳,此出龍鳳外。
荔枝配江(左蟲右兆),徒夸有風味。有關龍的詩歌:
斯須九重真龍出,
一洗萬古凡馬空。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年雙檜是雙童,
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蒼龍。
(蘇軾《塔前古檜》)。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奔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委蛇。
(大意為:
為我駕起那嬌健的飛龍,
乘上玉與象牙裝飾的車輛。
心志不一豈能共處,
我將自己離去,適彼遠方!
我的車隊有千輛,排列整齊,
隊伍威武,隆隆驅馳。
每輛車有八條蜿蜒的神龍牽曳,
車上飄動著五彩的云旗。)
【龍仙詩】 書名:《全宋詞》 作者:王義山 楚尾吳頭風乍薰。
滄波深擁小龍君。愿朝帝母龍樓晚,來曳霞裾駕五云。
〖龍池篇〗 書名:《全唐詩》 作者:姜皎 龍池初出此龍山,常經(jīng)此地謁龍顏。日日芙蓉生夏水, 年年楊柳變春灣。
堯壇寶匣馀煙霧,舜海漁舟尚往還。 愿似飄飖五云影,從來從去九天關。
〖相和歌辭·雁門太守行〗 書名:《全唐詩》 作者: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支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不寖近兮愈疏;乘龍兮轔轔。 先秦 屈原 《九歌 大司命》
2、夜皎皎兮既明;駕龍拶獬死。先秦 屈原 《九歌 東君》
3、駕兩龍兮驂螭;登昆侖兮四望。先秦 屈原 《九歌 河伯》
4、惟極浦兮寤懷;魚鱗屋兮龍?zhí)?。先?屈原 《九歌 河伯》
5、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先秦 屈原 《九歌 云中君》
6,喜氣乘龍步步春。梅花影里送君行。——《鷓鴣天·喜氣乘龍步步春》 宋 無名氏
7,外發(fā)龍鱗之丹彩。南北朝 鮑照 《擬行路難》
8,聞道龍標過五溪。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9,愿作龍香雙鳳撥。宋 蘇軾 《南鄉(xiāng)子·裙帶石榴紅》
10,似而今、元龍臭味。宋 辛棄疾 《賀新郎·老大猶堪說》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