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都元夕》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譯文:元宵節(jié)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2、《春游》宋代:王令
春城兒女縱春游,醉倚層臺笑上樓。
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
譯文:春天里城中的兒女縱情地春游,微醉時斜倚高臺歡笑地登上高樓。滿眼落花紛飛,讓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為什么沒有一個人懂得春將歸去的憂愁!
3、《清明二絕·其一》宋代:陳與義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
東風也作清明節(jié),開遍來禽一樹花。
譯文:街頭都是踏青的姑娘們,頭上梳著烏黑的雙暫,打扮得很漂亮。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們隨著在花叢中飛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種種天真嬌嬈的姿態(tài)。東風,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過清明節(jié)呢,吹得特別柔和。你看,它吹得來禽開了一樹多么美麗的花!
4、《清明二絕·其二》宋代:陳與義
卷地風拋市井聲,病無危坐了清明。
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
譯文:春風卷地,拋進來街頭陣陣歡樂的聲浪。病弱的詩人,卻高堂端坐,靜賞清明風光。簾外的夕陽漸漸西沉,看那微風中的楊柳,婀娜多姿,百般嬌媚輕狂。
5、《桃源憶故人·暮春》宋代:蘇軾
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閑庭戶。
暖風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樓上望春歸去,芳草迷歸路。
譯文:如同華胥一樣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夢做完了,人在何地?只聽得黃鶯啼于紅樹。薔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進入了閑空的庭院。溫暖的春風不懂得留住花,卻將它一片片地吹落到人們身上。樓上人遠看著春天快要過去,滿地長長的芳草迷了人眼看不見歸路。
旅行 孟郊
楚水結冰薄,楚云為雨微。野梅參差發(fā),旅榜逍遙歸。
【春游曲】長孫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相和歌辭·子夜春歌】王翰
春氣滿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盡,垂柳折還長.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陽.
【春游】王勃
客念紛無極,春淚倍成行.
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景龍三年二月十一日)】李嶠
主家山第接云開,天子春游動地來.
羽騎參差花外轉,霓旌搖曳日邊回.
還將石溜調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鸞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凰臺.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一作韋應物詩)】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沈佺期
東郊暫轉迎春仗,上苑初飛行慶杯.
風射蛟冰千片斷,氣沖魚鑰九關開.
林中覓草才生蕙,殿里爭花并是梅.
歌吹銜恩歸路晚,棲烏半下鳳城來.
【春游值雨】張旭
欲尋軒檻列清尊,江上煙云向晚昏.
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
【春游樂】李端
游童蘇合彈,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時,相思忽相見.
褰裳蹋路草,理鬢回花面.
薄暮不同歸,留情此芳甸.
【春游樂】李端
柘彈連錢馬,銀鉤妥墮鬟.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
意合辭先露,心誠貌卻閑.
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早春游慈恩南池】司空曙
山寺臨池水,春愁望遠生.
蹋橋逢鶴起,尋竹值泉橫.
新柳絲猶短,輕蘋葉未成.
還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長安春游】王建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云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fā),城里又須忙.
【長安春游】楊巨源
鳳城春報曲江頭,上客年年是勝游.
日暖云山當廣陌,天清絲管在高樓.
蘢蔥樹色分仙閣,縹緲花香泛御溝.
桂壁朱門新邸第,漢家恩澤問酂侯.
【春游曲三首】令狐楚
曉游臨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樹羅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風前調玉管,花下簇金羈.
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韓愈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春游曲二首】王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上苑何窮樹,花間次第新.
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
【春游二林寺】白居易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熙熙風土暖,藹藹云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閑易飄泊,官散無牽迫.
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
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
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
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王之渙.《出塞》)
2、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3、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6、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南唐.李煜.《相見歡》)
8、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9、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10、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唐.杜牧.《贈別》)
1. 《郊行即事》程顥(宋代)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譯文】:我在長滿芳草花卉的原野盡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遠山,四周一片碧綠。
2. 《春游湖》徐俯(宋代)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譯文】: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3. 《玉樓春·春景》宋祁(宋代)
東城漸覺風光好??e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譯文】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4. 《琵琶仙·雙槳來時》姜夔(宋代)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
【譯文】:吳興春游的壯觀場面,西湖也不能相比。
5. 《游園不值》宋代(葉紹翁)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6. 《湖上》徐元杰(宋代)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譯文】:暖風晴和的天氣,人的心情也很好,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只只船兒盡興而歸。
7.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歐陽修(宋代)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譯文】:在南郊的園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
8. 《后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許棐(宋代)
東風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譯文】:東風哪會曉得我琵琶聲中的憂怨,刮來刮去又把花兒吹落一片。
9. 《琵琶仙·雙槳來時》姜夔(宋代)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
【譯文】:江面上蕩著雙槳劃來一只小船,我忽然發(fā)現(xiàn),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戀人。
10. 《思帝鄉(xiāng)·春日游》韋莊(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譯文】:春日踏青郊游,風吹杏花滿頭。田間路上是誰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風流。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游?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1、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文:旅客們只好牽挽過橋,顧不得危險。
2、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唐] 白居易 《客中月》
譯文:漫漫旅途中,三次碰到了月圓(時間長的意思)。
3、《京都元夕》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譯文:元宵節(jié)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擴展資料:
1、《京都元夕》的創(chuàng)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當時詩人家住登封縣,他自己在汴京任國史院編修官,來往于汴京與登封之間。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時京都的繁華,寫下了這首詩。
2、《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題下原注:“天寶十四載十月初作?!倍鸥υ陂L安十年后始被授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這是一個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擔此任不久,即在天寶十四載(755年)的十月、十一月之間,他由長安往奉先縣(今陜西蒲城)探望妻兒,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黃河: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 從你這兒發(fā)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 長江: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西湖: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
(潘閬) 平 湖 秋 月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 一色湖光萬頃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院 風 荷 [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繡鄉(xiāng), 虛亭面面納湖光。
白云一片忽釀雨, 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
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詠西湖的詩句作者: 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
他寫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p>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p>
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 《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詩: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南宋楊萬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里潮”正是在這一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 《 恩波橋詩 》 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劉克莊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翱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里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臺一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飛來峰,是靈隱地區(qū)的主要風景點。
蘇東坡。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