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fēng)細(xì)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3、《望洞庭》
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
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fēng),猶如鐵磨銅鏡。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lián)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里的一枚玲瓏青螺。
4、《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fēng)煙云雨中。
5、《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yīng)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yuǎn)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dá)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xí)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zhí)眷眷之款實(shí)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dú)處。
揚(yáng)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jìn)止難期,若往若還。轉(zhuǎn)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風(fēng),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wèi)。
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lǐng),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dāng),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xiāng),無微情以效愛兮,獻(xiàn)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冀靈體之復(fù)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剛。他經(jīng)歷過多少凄涼有風(fēng)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xiāng)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
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shù)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一。由于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一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zhèn)。
4. 城墻原為平磚砌筑,解放后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筑,近年,又陸續(xù)用石條進(jìn)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筑,爾后迭有修葺。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
6. 在古城南門東墻上嵌著一塊石刻,上刻一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nèi)八景”之一的“門里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yuǎn)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于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墻里,一定包蘊(yùn)著什么。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
9. 這城墻修得這樣高。修建城墻的國主認(rèn)為,高聳的城墻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一句話,敵不過這一代的衛(wèi)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
10. 一面城墻,幾塊磚。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
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墻,試問流年里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guī)定城墻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墻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nèi)城以供皇室居住。
13. 過去的時光,停留在某一個角落,我一路追尋,透過古老的城墻,我看見了黑白色的我們,于是,我又一次微笑著感傷……
14. 在雨中,走過厚重的元城墻,登上亙古佇立的大雁塔,走在朦朧的曲江池邊、都尋不到、那夢中的長安、那夢中的你。
15. 那古樸城墻,像是亙古就屹立在這里一樣,百米高的墻面上早已布滿了點(diǎn)點(diǎn)青苔,而這些青苔,正是時間逝去的痕跡,是歷經(jīng)滄桑的最好佐證。
16. 看真一點(diǎn),起落有致的城墻,受不了歷史的重壓而微微佝僂著,無數(shù)的裂縫,叢生著雜草,雄偉只是軀殼,它荒蕪已久,一身炮彈的殘跡。任何敵人都可一攻而下。
17. 當(dāng)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墻,當(dāng)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梁,當(dāng)我興奮的倚欄遠(yuǎn)望,總會有一絲酸澀沖上喉頭,總聽到有一個聲音大聲的說:記得嗎?你的祖先名叫炎黃。
18. 城墻四隅各筑一角臺,西南角臺為圓形,其余3個為方形。角臺突出墻外,建有比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其在戰(zhàn)爭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墻每距120米設(shè)有凸出的敵臺,共有98座。現(xiàn)有93座。敵臺上建敵樓,是守城將士休息、瞭望和作戰(zhàn)的場所。
20. 西安城墻的成長和發(fā)展有其漫長的過程,后續(xù)的修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西安城墻的歷史疊加,追溯源頭,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不應(yīng)該因明時的修建包磚,便斷定僅有600余年的歷史。
(一)
溶洞之美,疑為天上宮闕。
棧道凌空,百洞相接。
天佛居首,風(fēng)洞忝列,
金鈴響,雨霞飛,蒼龍躍。
一片鐘乳聳立,幾多石瀑迭疊。
天洞洞天,觀景景觀,
海底石花,倏忽明滅。
龍騰瑤池,甲影歷歷,
虎踞靈虛,仙氣嗟嗟。
蓮池釀石蜜,飲之如甘飴;
天幕垂管甬,擊之如磬樂。
西風(fēng)掀簾,圣火神燈歇;
巨幔垂纓,卷起千堆雪。
瑰麗矣,妖嬈矣,
溶洞之美景北國絕。
溶洞之奇,恍若海市瓊樓。
玉筍奇石,參差崢嶸。
亭臺軒榭,渾然天成。
無字兩丈碑,得蒼岳之哺,
圣文赫赫;
浮屠七層塔,似天鑄神鐘,
梵音隆隆。
眾仙聚會,佛祖乍指,
一柱擎天勢恢宏;
群羅降魔,金剛執(zhí)杵,
半壁神話驚浮生。
冰山腳下,佛陀涅槃,
百神廳里,可納萬丁。
遂看萬千氣象,至大至偉,
至靈至動,丹青妙手,
原本天工。
奇詭矣,風(fēng)騷矣,
溶洞勝景聚賓朋。
******
(二)
走進(jìn)銀子巖,撫摸你冰冷的肌膚,
溫潤如玉,冰澈似骨,
走進(jìn)你,如走進(jìn)一位,
囚禁多年的少女懷中,
陰冷似一首,憂傷的情詩,
洗盡我,心上的煩躁。
∥
閃爍的霓虹燈,更加渲染了,
你的,凄婉和苦楚,
不斷滴下的水滴,晶瑩剔透,
如你千年的淚水,滴在我的嘴唇上,
好苦好澀,有哪一個,
閃爍的鎂光燈,能讀懂,
你寫了,千年的情詩,
∥
這一處的巖石,是一群,
正在誦經(jīng)的和尚,從經(jīng)書中,
滲出的一滴滴氺,是木魚,
求生的呼聲,和尚,
為了你手中的木魚,
出去,透透氣吧,
讓明媚的陽光,照進(jìn)你的心靈,
不然,你誦了幾萬年,
連自己,也沒有度出陰暗,
怎么能,普度眾生呢?
******
(第三首)
從天外飛來,你修長的披肩,
凝固的美,傾瀉嘖嘖的贊嘆。
∥
霓虹飛舞,鋪開五彩的愛戀,
靜中有動,秋千這別有的洞天。
∥
被射燈撫摩,讓目光沿詩意攀援,
地下河的泉涌,反哺你這心之上岸。
∥
交出我的筆,臨摹山石的漪漣,
飽蘸麗影,讓美 風(fēng)情千年。
******
(第四首)
福地洞天勝景幽,神工鬼斧歷千秋。
四通八達(dá)多詩意,百態(tài)千姿若畫留。
泉水飲甜添祿壽,和風(fēng)拂爽喜心頭。
游人玩賞留連返,搏展情懷樂唱酬。
******
(第五首)
千年溶洞一奇觀,砌玉堆金自滴泉。
何必謁仙求佛石,佛家不與俗家連。
******
(第六首)
五百臺階走下端,欣觀瀑布暢流歡。
驚人轟響三千米,疑是天神試樂壇。
******
(第七首)
只聞此處美名揚(yáng),怎曉機(jī)關(guān)地下藏。
大佛小神圍滿座,珍禽異獸聚全堂。
靜如主帥思謀策,動似群雄論計方。
應(yīng)是九天仙界物,緣何散落變風(fēng)光。
(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與“朱砂”有關(guān)的詩句
1.《醉歌》
年代: 唐 作者: 殷七七
琴彈碧玉調(diào),藥煉白朱砂。解醞頃刻酒,能開非時花。
2.《自詠》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夜鏡隱白發(fā),朝酒發(fā)紅顏??蓱z假年少,自笑須臾間。
朱砂賤如土,不解燒為丹。玄鬢化為雪,未聞休得官。
咄哉個丈夫,心性何墮頑。但遇詩與酒,便忘寢與餐。
高聲發(fā)一吟,似得詩中仙。引滿飲一盞,盡忘身外緣。
昔有醉先生,席地而幕天。于今居處在,許我當(dāng)中眠。
眠罷又一酌,酌罷又一篇?;孛骖櫰拮樱嫹铰淙?。
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豈不欲自改,改即心不安。
且向安處去,其馀皆老閑。
3.《同于汝錫游降圣觀》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秦時桃樹滿山坡,騎鹿先生降大羅。路盡溪頭逢地少,
門連內(nèi)里見天多。荒泉壞簡朱砂暗,古塔殘經(jīng)篆字訛。
聞?wù)f開元齋醮日,曉移行漏帝親過。
4.《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年代: 宋 作者: 張伯端
七返朱砂反本,九還金液還真。休將寅子數(shù)坤申。但要五行成準(zhǔn)。本是水銀一味,周流遍歷諸辰。陰陽數(shù)足自通神。出入豈離玄牝。
5.《參同契明鏡圖訣詩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彭曉
造化潛施跡莫窮,簇成真訣指蒙童。三篇秘列八環(huán)內(nèi),
萬象門開一鏡中。離女駕龍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
同人好道宜精究,究得長生路便通。
至道希夷妙且深,燒丹先認(rèn)大還心。日爻陰耦生真汞,
月卦陽奇產(chǎn)正金。女妊朱砂男孕雪,北藏?zé)苫蟊伞?/p>
兩端指的鉛金祖,莫向諸般取次尋。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吨傺汀稘O家傲·秋思》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钋逭铡兑患裘贰ぜt藕香殘玉簟秋》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R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钋逭铡堵暵暵ひ捯挕?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畎住缎葜x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鴻雁在云魚在水。——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鸥Α豆卵恪?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Φ篮狻度巳账?xì)w》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f應(yīng)物《聞雁》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虾迫弧对绾嫌袘选?
舉頭忽見衡陽雁?!愡_(dá)叟《菩薩蠻·舉頭忽見衡陽雁》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獪赝ン蕖渡躺皆缧小?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fēng)辭》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杜甫《月夜憶舍弟》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杜甫《孤雁》
玉珰緘札何由達(dá),萬里云羅一雁飛?!钌屉[《春雨》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韋應(yīng)物《聞雁》
殘星幾點(diǎn)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w嘏《長安晚秋》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拍痢毒湃正R山登高》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铎稀堕L相思·一重山》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鸥Α短炷牙畎住?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懿佟遁锢镄小?
雁聲遠(yuǎn)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瑤瑟怨》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獎⒂礤a《秋風(fēng)引》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江上漁者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滁州西澗
作者:韋應(yīng)物
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畔獨(dú)步尋花·其五
作者: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
鼉作鯨吞不復(fù)知,惡風(fēng)白浪何嗟及。《渼陂行》作者: 杜甫
2,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梢陨骓浦梢愿瘟?。《巫峽》作者: 楊炯
3,泛舟伊水漲,系馬香樹陰?!斗畛觏f祭酒自湯還都經(jīng)龍門北溪莊見貽之作》作者: 張說
4,久露清初濕,高云薄未還。泛舟慚小婦,飄泊損紅顏?!恫蓍w》作者: 杜甫
5 ,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lǐng)情內(nèi)傷?!顿洶遵R王彪》作者:曹植
6 , 泛舟大河里。積水窮天涯。天波忽開拆。郡邑千萬家。《渡河到清河作》作者: 王維
7 ,《春晴泛舟》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fā)興新。
雷動風(fēng)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zhuǎn)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8, 《泛舟呈元制照老》
年代: 宋 作者: 李流謙
扁舟載我去,身世兩悠然。
暝靄無窮樹,春江不盡天。
阮嵇真酒伴,李郭即神仙。
孤唱君須和,風(fēng)流漢晉前。
9 ,《病起泛舟呈諸親友》
年代: 宋 作者: 吳芾
屏跡山間歲月深,四圍綠樹總成陰。
已欣叢竹生湖岸,更愛雙蓮出水心。
倚杖頓驚明老眼,艤舟還喜豁煩襟。
病余雖是無佳思,乘興何妨試一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