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队尉叭蕱|園》宋代:蘇轍
譯文:剛剛到了驚蟄時節(jié),草木還沒有察覺到春天已經(jīng)來了。
2、今朝蟄戶初開,一聲雷喚蒼龍起?!端堃?壽族父瑞堂是日驚蟄》元代:吳存
譯文:今年剛剛才到驚蟄時節(jié),蟄蟲伏處的洞穴才開,一聲雷響呼喚著蒼龍醒來。
3、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驚蟄日雷》元代:仇遠
譯文:天上半夜突然響起一聲雷鳴,到了早晨蟲子的洞穴已經(jīng)打開,花芽也探出了頭。
4、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秦樓月·浮云集》宋代:范成大
譯文:云彩聚集在一起,時屆驚蟄,雷聲隱隱。剛驚蟄時,水鵓鴣叫聲憤怒焦急,楊柳也隨狂風舞動。
5、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队^田家》唐代:韋應物
譯文:一場微細的春雨百草充滿生機,一聲隆隆的春雷驚蟄節(jié)令來臨。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
內(nèi)容來自用戶:李鵬亞
關于驚蟄詩詞
【篇一:《古詩詞中的24節(jié)氣:驚蟄》講義】
古詩中的24節(jié)氣:驚蟄
驚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三個節(jié)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6日左右。驚是驚動,蟄是藏。此時氣溫上升,土地解凍,春雷始鳴,蟄伏冬眠的動物驚起活動,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意思是說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當然,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是因為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jié)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翻頁】
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xiàn)象的節(jié)氣,在農(nóng)忙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驚蟄時節(jié),各地天氣已開始轉(zhuǎn)暖,雨水漸多,有些地區(qū)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jié),大部分地區(qū)都已進入春耕季節(jié)。因此,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jié)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在我們后邊學習的唐代韋應物《觀田家》詩中便講到:“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農(nóng)諺也說:“過了驚蟄節(jié),春耕不能歇”。有諺語云:“雷打驚蟄谷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后聽到雷聲是正常的,證明今年風調(diào)雨順會有一個好收成。
【翻頁】
那么,同學們都知道驚蟄節(jié)氣里有哪些習俗嗎?接下來,我們在一塊了解一下驚蟄節(jié)氣里的習俗。【驚蟄習俗】“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首詩歌,陶淵明的《擬古九首4有被作曲所限,而是扣緊
一:
驚雷喚醒眾生靈,
蟄者眼睜看早春。
大展宏圖繁世界,
千紅萬紫新一輪。
二:
一鼓春雷世界蘇,
犁耕時而見落烏。
蒼山借得東風力,
欲把丹青作畫圖。
三:
幾枝腐敗幾枝青,
一響春雷百蟄驚。
桃李爭先沾雨露,
梨花落后是清明。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標志著仲春時節(jié)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時?!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岸鹿?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p>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jié)”,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zhuǎn)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春耕季節(jié)。古代分驚蟄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斌@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p>
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队尉叭蕱|園》宋代:蘇轍,譯文:剛剛到了驚蟄時節(jié),草木還沒有察覺到春天已經(jīng)來了。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扼@蟄日雷》元代:仇遠,譯文:天上半夜突然響起一聲雷鳴,到了早晨蟲子的洞穴已經(jīng)打開,花芽也探出了頭。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队^田家》唐代:韋應物,譯文:一場微細的春雨百草充滿生機,一聲隆隆的春雷驚蟄節(jié)令來臨。
驚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于公歷3月5-6日交節(jié)。驚蟄,斗柄指向正東方,卦在震位,為干支歷卯月的開始,是為仲春之月。
1.驚 蟄 麥苗蔥綠日融融,柳醒桃萌吐煦風。
細雨潤滋蟲蚓動,紫燕歸返舊巢逢。 始雷驚蟄催農(nóng)事,田陌機聲震碧空。
筑夢小康新景象,人勤春早兆年豐。 2.擬古·其三 魏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fā)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3.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云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4.秦樓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
燕支濕?;ㄉ胰碧?,畫樓人立。
5.菩薩蠻·春雨 宋·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描寫驚蟄的詩句 1、驚蟄已數(shù)日,聞蛙初此時。
2、新春一聲雷未聞,何得龍蛇已驚蟄。 3、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
4、雨催驚蟄候,風作勒花開。 5、一陣催花雨,數(shù)聲驚蟄雷。
6、春柳臥生根,早雷驚蟄戶。 7、恰似春雷未驚蟄,髯龍頭角暫皤泥。
8、堪笑不能驚蟄戶,空將胡蝶夢魂驚。 9、浮云集。
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
10、冬月不啟壁,深慮驚蟄蟲。 11、冷泉二月雷驚蟄,燒尾金鱗化作龍。
12、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13、杏花驚蟄寒,唾壺敲欲破。
14、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15、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zhuǎn)鴻鈞。
16、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17、州人歲入貢,雷霆未驚蟄。
18、是日乃書驚蟄節(jié),鳴蛙已傍小池歸。 19、為聞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驚蟄。
20、百蟲誤驚蟄,生理亦已虧。 21、連皷將驚蟄,高枝已變鶯。
22、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 23、春雷已驚蟄,猶以寒自疑。
24、劃若震雷驚蟄戶,爛如奎宿照云端。 25、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26、又如春雷動,初驚蟄龍蛇。 27、一鼓輕雷驚蟄后,細篩微雨落梅天。
28、雷雨還驚蟄,潛藏重發(fā)牙。 29、只恐揮毫驚蟄龍,金相玉質(zhì)音玲瓏。
30、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 31、君壯雷驚蟄,吾衰月闕團。
32、已過驚蟄日,未聽候蟲聲。
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
——《游景仁東園》宋代:蘇轍,譯文:剛剛到了驚蟄時節(jié),草木還沒有察覺到春天已經(jīng)來了。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驚蟄日雷》元代:仇遠,譯文:天上半夜突然響起一聲雷鳴,到了早晨蟲子的洞穴已經(jīng)打開,花芽也探出了頭。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觀田家》唐代:韋應物,譯文:一場微細的春雨百草充滿生機,一聲隆隆的春雷驚蟄節(jié)令來臨。驚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
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于公歷3月5-6日交節(jié)。驚蟄,斗柄指向正東方,卦在震位,為干支歷卯月的開始,是為仲春之月。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