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林逋)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
(呂巖) 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yáng),威加海內(nèi)兮歸四方。
劉邦《大風(fēng)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qǐng)A。
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五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滿江紅》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過零丁洋》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覺揚(yáng)州夢(mèng),贏得青樓薄幸名。
杜牧《遺懷》 邪下難正,眾枉不可矯。何承天《上邪篇》 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絕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水滸傳》 嘈嘈切切錯(cuò)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居易《琵琶行》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屈原《楚辭.九章.涉江》 一身報(bào)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游《夜泊水村》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一片飛花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diǎn)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楊萬里《小池》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
《水滸傳》 萬里赴戎機(jī),關(guān)山度若飛。 《木蘭詩二首》之一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shì)聊短述》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李白《將進(jìn)酒》 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shí)! 白居易《琵琶行》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幾處早鶯爭(zhēng)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趙翼《論詩》 近水樓臺(tái)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俞文豹《清夜錄》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之一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衰。龔自珍《已亥雜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述而》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tái)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李開先《寶劍記》。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1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jīng)·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jīng)·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
(論語·子罕) 49、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51、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xué)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yùn)) 66、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xué)記) 68、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禮記·學(xué)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禮記·禮運(yùn)) 71、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 (易經(jīng)·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jīng)·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jīng)·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yuǎn)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duì)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古人經(jīng)典情感詩句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漢 ;卓文君〈白頭吟〉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 ;劉禹錫《竹枝詞》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元稹〈離思〉
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shí),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mèng)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李商隱〈無題〉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shí)此夜難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詩〉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shí)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唐;白居易〈長恨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唐;李商隱〈無題〉
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杜牧〈贈(zèng)別〉
春心莫共花爭(zhēng)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隱〈無題〉
明月斜,秋風(fēng)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呂洞賓《梧桐影》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沁《離人》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shí)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頡,此物最相思。 王維〈相思〉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狅。 李商隱《無題》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李白《清平調(diào)之二》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釵》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mèng)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慢臉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李煜 《菩薩蠻》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鳳棲桐》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shí),只有相思無盡處。 〈玉樓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見爭(zhēng)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 張生〈千秋歲〉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云案*元夕〉
兩情若是長久時(shí),又豈在朝朝幕幕。 秦觀〈鵲橋〉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mèng) 秦觀〈鵲橋〉
平生不會(huì)相思,才會(huì)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宮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mèng)右來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題》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黃増《集杭州俗語詩》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樓夢(mèng)》
相思樹下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國;梁?jiǎn)⒊磁_(tái)灣竹枝詞〉
幾次細(xì)思量,情愿相思苦。 胡適〈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宋;歐楊修《玉樓春》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1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jīng)·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jīng)·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
(論語·子罕) 49、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51、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xué)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yùn)) 66、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xué)記) 68、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禮記·學(xué)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禮記·禮運(yùn)) 71、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 (易經(jīng)·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jīng)·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jīng)·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yuǎn)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duì)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对饺烁琛?/p>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秋雨。。。.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jí)m去。。。。.賀鑄《青玉案》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jiǎn)⒊杜_(tái)灣竹枝詞》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dá)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詩經(jīng)·子衿》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詩經(jīng)·漢廣》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shí)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qǐng)?jiān)谝粋€(gè)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hào)-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shí)間:0.1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