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蠟盤玩前后對比,蜜蠟盤玩50年是否分出蜜蠟品種?
如果說現(xiàn)在蜜蠟品種行業(yè)里分烏料和俄料的話,它們中間的蠟質滿的和金絞蜜的,經過幾十年佩戴之后,其實不太容易分出區(qū)別的(同等的金絞蜜俄料和烏料對比、同等的滿蜜蠟俄料和烏料對比)蜜蠟盤玩前后對比。 西亞、非洲作為貨幣流通的老蜜蠟,往往質色不等,有顯黃的、有顯紅的,因為它們原來的樣子可能是白花蠟、也可能是金絞蜜,有些還會帶有一定雜質。對于這個,我們僅能分辨出它們在琥珀大類的品種,至于說它產自丹麥還是產自俄羅斯、烏克蘭等地,我們是區(qū)分不出來的。 個人建議盤玩蜜蠟還是注重它們的蠟質為主。比如藏區(qū)的老蜜蠟,我們常見的都是雞油黃,這是因為藏民喜歡的蜜蠟,基本上都是滿蜜的白蠟,所以經過上百年的佩戴、氧化之后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