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米播種及種植時間
秋玉米幾月份播種比較合適?秋玉米是中國農歷立秋前后播種的玉米。主要分布浙江東部、廣西中南部和云南南部。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前茬作物主要是早稻。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兩種。下面就讓小編來為您介紹吧。
(1)最佳播期,一般說來就是當?shù)囟鄶?shù)年份獲得最高產量的播種期就可定為最佳播期。確定播種期要抓住影響玉米產量形成的重要氣象因子。(除考慮播種當時的溫度、水分條件外還要考慮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水分供應問題。)
----東北地區(qū):春玉米播種期的確定,首先要考慮的是開花期低溫冷害,涼夏使生長發(fā)育緩慢,灌漿成熟期的秋季低溫冷害、初霜凍的影響。春季氣溫回升到7-8℃就可播種,冷年選用早熟品種,暖年選用中晚熟品種或晚熟品種。北部地區(qū)選用早熟品種,中南部地區(qū)選用中晚熟品種。高海拔地區(qū)選用早熟品種。
----華北地區(qū):麥茬玉米播種期不宜過早,使小麥、玉米共生長期過長(一般25天為宜)也不能播種過晚,要保證麥收時玉米已進入穗分化階段,使玉米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有一個良好的生育環(huán)境,又要使玉米生育后期不受低溫影響,成熟好產量高。
----華北地區(qū)秋季往往會出現(xiàn)低溫連陰雨或降溫早的冷秋天氣(8月下旬-9月)使玉米貪青晚熟,籽粒成熟不好,產量不高。其原因是播種過晚,使用品種不當。應根據(jù)長期天氣預報,針對不同年型(暖秋、冷秋)使用不同熟性的品種,確保不同年型均能獲得好收成。
----西南地區(qū):春玉米播種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西南地區(qū)春季回暖早,利用早春熱量條件適時早播避過春旱、初夏旱、高溫害的影響。二是要注意“倒春寒”天氣造成“春遲”,應在春寒天氣結束時,搶在冷尾暖頭播種避過春寒造成的影響。
----華南地區(qū):特別是海南,冬季玉米南繁播種期的確定,要考慮玉米開花授粉期措過1-2月上旬的低溫,以10月15日至11月15日這期間播種為宜,不應推遲到11月下旬-12月上旬。
(2)玉米播種與水分:玉米生產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利用降水的自然變化規(guī)律種植玉米。從播種開始就要注意這個問題,除考慮播種當時的溫度、水分條件外,還要考慮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水分供應。
----利用自然降水保障需求:玉米播種期的確定要使玉米的需水臨介期與當?shù)氐挠昙鞠辔呛?。以減輕干旱、卡脖旱對產量造成的不利影響。
----麥茬玉米:華北5月至6月上中旬常出現(xiàn)春旱、初夏旱,結合給小麥澆揚花水、灌漿水、麥黃水,保證玉米播種時的墑情,使其苗齊、苗壯。
----夏玉米:華北春末夏初,時有干旱發(fā)生。各地要搶墑播種,6月中旬因墑遲遲沒有種上,應改種早熟品種,或改種生育期短的其它作物,以免影響秋末冬小麥播種。如北京6月中旬前有25毫米降水就可采用中晚熟品種。
(3)玉米播種方式:改進玉米的種植方式延長生長季、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提高農業(yè)氣候資源利用率,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
玉米播種采用地膜覆蓋。北方春播玉米區(qū)、南方山區(qū)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qū)采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蓋增加大于零度的積溫,克服玉米生長季熱量不足,季節(jié)緊的矛盾。
麥垅點種玉米:是一種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的生產措施,也是促進玉米高產的技術。
免耕播種:北方播種夏玉米的地區(qū),麥收后不整地就播種,待玉米出苗后進行中耕滅茬,這樣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可以爭取3天以上的農時。群眾中流傳著“春爭日、夏爭時”。夏播越早,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
(4)播種時的土壤水分:當熱量條件得到滿足時,還要求足墑、土壤水分達到田間持水量的70%左右。
1選用早熟品種。秋玉米生長期所處氣候條件特殊:前期高溫,后期低溫、陰雨。故應選用苗期耐高溫,后期籽粒灌漿成熟快且抗性好的高產早熟品種。我省種植的秋玉米品種有石單三號、黃七單交等。
2選擇排灌方便、肥力高的地塊。秋玉米前期多遇伏旱,后期秋雨多,又是早稻或春玉米茬口種植,故必須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層深厚、保水保肥的地塊種植。如稻溝槽地、一、二臺地等。
3適時育苗移栽和適宜的種植密度。秋玉米要保證不影響前作,同時其散粉期要趕在秋雨來臨之前。我省早稻和春玉米一般是7月上中旬收獲,秋玉米播期安排在收獲前10~12天,采用肥團育苗,2至3葉移栽。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667m2植3000~4000株,采用雙行留雙株種植,行距80~90厘米,窩距40~50厘米。每窩雙株分開,錯窩定植,減輕陰蔽。
4加強田間管理
4.1 科學施肥。秋玉米溫度高、生長發(fā)育快,故應“重底早追”。每667m2(下同)用30公斤磷肥和1500公斤左右的清糞水作底肥;4葉期(返青后)施純氮3.5~4.0公斤,對清糞水1500公斤左右提苗,視旱情灌水抗旱;6-7葉期施純氮4.0~4.5公斤,對清糞水1500公斤左右壯稈,結合中耕除草;在大喇叭口期施純氮6.0~6.5公斤,同時培土上廂。
4.2 及時治蟲。秋玉米處于高溫多濕季節(jié),蟲害嚴重,在4葉期、6葉期和大喇叭口時期用敵殺死、菊馬乳油等殺蟲劑對成800~1000倍液噴施,防治玉米螟、蝗蟲等害蟲。
4.3 人工輔助授粉。秋玉米散粉期氣溫不穩(wěn)定,雌雄往往不協(xié)調,加之秋雨較多,自然授粉不理想,應加強人工授粉。減少禿尖,奪取高產。在大多數(shù)植株花絲吐出后,收集混合花粉進行人工授粉兩次。提高結實率。同時,不定期摘掉已散粉雄花,增強光照和通透性,減輕病蟲害。
秋玉米不僅生長發(fā)育時間短,而且生育期間面臨著干旱、高溫、后期低溫及病蟲害的威脅。如果管理不善,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生長嚴重不足,玉米棒小,甚至嚴重禿頂缺粒。在生產上,要盡量滿足秋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各項條件,重點抓好以下“五防”。
防干旱
秋玉米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對水分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水不僅影響雌雄性器官分化,而且推遲吐絲,導致雄穗開花與雌穗吐絲期相隔較遠而不能受精。生長前期遇旱,葉片萎蔫、植株生長細弱,苗體矮小。在我省7一8月份氣溫高,降雨少,空氣干燥。因此防旱是秋玉米種植的前提條件。即秋玉米應種在有灌溉條件的稻田,低海拔的平地丘崗區(qū)旱土種植秋玉米,如沒有灌溉條件,最好不種。種植秋玉米后要加強水分管理。播種后如土壤持水量低于60%,易燒種死芽,需澆水保溫。出苗后如上午葉片卷縮,須抗旱保苗。拔節(jié)到孕穗期保持70%左右持水量,其判斷標準為土表不露白,如土表露白需灌水。在抽雄期遇干旱,灌水比不灌水的增產30%以上。為了防缺水阻礙,采用人工授粉,即花絲露出時,在晴天露水干后9-ll時進行人工授粉,隔1天一次,連續(xù)3-4次。
防播種過遲
玉米如在9月20日以后抽穗吐絲,易受低溫或寒露風影響,如氣溫低于20℃,受精受阻,禿頂缺拉加重。要保證秋玉米在9月20日前抽穗吐絲,必須在8月5日前播種。如掖單51號、掖單13號、登海1號、登海2號等宜在7月底8月初播種。
防播種過稀
秋玉米生長前期氣溫高、日照縮短,使玉米生殖生長提早,營養(yǎng)生長期縮短。因此應增加密度,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46厘米、窄行33厘米、株距22厘米,每畝種5500株左右。
防施肥過遲
秋玉米營養(yǎng)生長期短,一般播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即開始拔節(jié),吸肥集中,需肥早。故肥料多時可在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日期分兩次施用。肥料少時則可一次集中追施拔節(jié)肥,長好苗架,促進幼穗發(fā)育良好。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4-5葉對水追施拔節(jié)肥,畝施尿素5公斤、鉀肥5公斤;8—9葉追施穗肥,畝用45%復合肥20公斤,結合灌溉開溝溝施或穴施。為集中養(yǎng)分供應,在抽雄始期,去掉全田總雄花的1/3。
防病蟲害
秋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以玉米螟、蚜蟲危害最為嚴重。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每畝每次用3%呋喃丹1.5公斤拌干細黃土點心,可以防治玉米螟。防治蚜蟲可使用10%蚜虱凈2500-3000倍液。稻田玉米還要注意防治紋枯病等病蟲害。
秋玉米的播種知識
怎樣種好秋玉米?秋玉米種植哪些條件是必須的?秋玉米主要分布浙江東部、廣西中南部和云南南部。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前茬作物主要是早稻。秋天到了,是時候播撒秋玉米種子了,一起先來了解秋玉米的播種知識吧。
秋玉米是中國農歷立秋前后播種的玉米。指在早稻田或旱地“小麥-春玉米-紅茹”三熟制的基礎上,再增種一季玉米。這樣可充分利用秋季溫光資源,提高復種指數(shù)。
秋玉米宜在7月中旬后免耕直播。前茬玉米收獲后抓緊時間清潔田園,搶時早播是關鍵,一般不要求深耕。
秋玉米主要分布浙江東部、廣西中南部和云南南部。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前茬作物主要是早稻。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兩種。秋玉米生長期間,氣溫由高向低,雨量少,因而苗期發(fā)育快,營養(yǎng)生長時間短,干物質積累少,果穗較小;病蟲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大、小斑病,紋枯病,病毒病,莖腐病等;蟲害主要是玉米螟等。在栽培管理上,應注意選用中早熟抗病品種;一般采用畦作,便于排水,遇旱應適時灌溉;增施基肥,早追肥,重施拔節(jié)肥;及時中耕除草,以促進根系生長;抽穗前后應適時灌溉,防止受旱。由于秋玉米生育期間雨量少,植株較矮,應適當加大種植密度,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對已成熟的玉米趁好天氣盡早搶收,并及時掛藏晾干,減少損失。二是及時排水。對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注意及時排水,以降低田間土壤和空氣濕度,促進早熟。三是搶播秋玉米。對已經收獲的田塊,要迅速搶播秋玉米及其它經濟作物,以救災補損。
秋玉米搶播及種植技術如下:
選用良種。根據(jù)秋玉米生長前期溫度高、后期溫度低的特點,要選用苗期適合高溫季節(jié)栽培、后期籽粒灌漿成熟快、耐肥抗倒的高產早熟良種,如豫玉22號、聯(lián)農1號和湘永單3號等。
搶時早播。秋玉米最好在7月底8月初播種,最好在8月5日前播完,并注意在播種前先催芽。
種子處理。一是播前用陽光曬種。二是浸種拌種,最好選用包衣種子,化學藥劑浸種主要有磷酸二氫鉀和微量元素等,但浸種的濃度太高或浸種時間太長,種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發(fā)芽率。
合理密植。秋玉米的種植密度應比春玉米增加500-800株/畝,播種行距60-73厘米,株距23-30厘米,深度5-6厘米,每穴播種2粒,留單株,每畝用種量2.5-3公斤,每畝保證3500-4000株基本苗。
科學施肥。結合翻耕整地,每畝應施足欄肥或土雜肥1500公斤作底肥,播種時畝用50公斤復合肥作種肥施于穴間(不接觸種子);播后15-20天追施稀薄人糞尿作壯苗肥;拔節(jié)至抽穗前重施穗肥,畝用復合肥15公斤或餅肥20公斤開穴深施;玉米吐絲后5-7天,每畝用谷粒飽一包對水40公斤噴施葉面,可防止早衰,降低禿頂度,增加穗粒數(shù)。
間苗定苗。長出2片真葉時間苗,去弱留強;5-7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發(fā)現(xiàn)缺苗,及時帶土移栽進行補苗。
中耕培土。玉米出苗后,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拔節(jié)期,中耕松土追肥后,結合培土壅蔸。最后一次追施穗肥時,把蔸上的土培高一些,以防風抗倒。
抗旱防漬。玉米苗期如遇干旱,應于下午4時后,灌一次跑馬水,防旱保苗;中后期需水較多,此時如遇干旱,必須進行溝灌;后期如遇秋雨連綿,要及時排水防漬。
防治病蟲。苗期注意防地老虎;拔節(jié)孕穗期畝用甲胺磷、敵百蟲各50克對水或拌10-15公斤細土施于心葉,能有效地防治三代玉米螟。
隔行去雄。玉米雄花剛抽出1/3,尚未散粉前,每隔一行拔去雄花,可使有限的養(yǎng)分、水分集中供應果穗生長,降低植株高度,改善光照條件,一般可增產6%一12%.
人工輔助授粉。人工輔助授粉于上午9-11時在玉米雌花吐絲期露水干后,用竹竿或拉繩震動雄花,一天進行1次,共2-3次,使花粉散落,增加授粉機會,可減少缺粒和禿頂,提高結實率。
鮮食型秋玉米是一種適應性廣、生育期短、營養(yǎng)豐富的優(yōu)質高效晚秋作物,以鮮果穗供應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選用良種。秋玉米必須選用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生育期短、優(yōu)質高產、穗形美觀、鮮果穗食味好的`雜交種。如渝糯2號、渝糯7號。
二、適時播種。鮮食秋玉米與鮮食春玉米不同,由于生育期間氣溫從高到低,其灌漿結實時間比春玉米長,對溫度要求嚴格。秋玉米的灌漿結實期溫度要求不低于20℃,如果氣溫低于16℃,灌漿緩慢,低于15℃就停止灌漿。因此,可在7月中旬開始分期分批播種,最遲在7月底結束,鮮果穗在10月下旬可上市。
三、育苗移栽。秋玉米播種期間正值高溫天氣,雷陣雨頻繁。為提高出苗率,宜采用小苗帶土移栽。選擇排水良好的苗床地,苗床做到濕潤、陰涼,上面鋪一層濕稻草,以防止太陽直射和雷陣雨襲擊苗床。出苗后揭去覆蓋物促進生長,待苗長到二葉一心時移栽大田。
四、合理密植。鮮食秋玉米由于生育前期氣溫高,生育速度快,同一品種全生育期比鮮食春玉米縮短10一15天,植株矮10厘米左右,總葉數(shù)少2片。為確保鮮果穗大小均勻,增加商品性,提高產量和質量,以畝栽4500一5000株為宜。
五、科學施肥。堅持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早施苗肥,酌施拔節(jié)肥,重施攻苞肥的原則?;室话惝€施土雜肥1500公斤,磷肥30公斤,鉀肥8公斤,碳銨20公斤或尿素7公斤。移栽時畝施500公斤定根肥。中耕除草后苗施尿素、磷肥各5公斤促苗早生快發(fā)。拔節(jié)時視苗情長勢酌情施肥促進平衡生長。在大喇叭口期施攻苞肥,畝施碳銨50公斤或尿素15-18公斤,開溝深施覆土,并清溝培土護苗。
六、防治病蟲。秋玉米生長期間易遭受螟蟲等危害,要及時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進行防治,在采收前7一10天停止使用農藥。
七、適時采收。一般秋玉米采收期以授粉后30一35天為宜。過早采收灌漿不足,糯性不夠,產量低,過遲采收缺少鮮香味。
多年來生產實踐證明:抓好秋玉米的后期肥水管理,是奪取秋玉米高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今年秋玉米種子植面積較多,但由于生長期間受陰雨天氣影響,田間濕度大,生長不平衡根系發(fā)育差,植株較矮小。當前已進入拔節(jié)孕穗階段,秋玉米的拔節(jié)孕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fā)鍵期,應抓好以下三條管理措施。
一、重施穗肥。因秋玉米的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所以要獲得秋玉米高產,必須重施攻穗肥,以滿足抽雄期至成熟期對氮肥的需求。施穗肥的時間宜在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效果最好。一般在抽雄穗前12天施用,即出苗后35天重施穗肥最佳。每畝施碳銨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根帝國開穴深施,施后覆土。如遇干旱天氣,施肥后澆水或灌水抗旱(溝灌),促進肥料迅速分解吸收。
二、適施料肥。秋玉米由于前期氣溫高、生育期短,營養(yǎng)生長期縮短、生長量不足,植株矮小,葉片較小,光合作用面積相對減少。因此適施粒肥至關重要。施料肥宜在抽雄穗后,開花吐絲期,視玉米生長情況,畝施尿素5—8公斤。
三、防治螟蟲。秋玉米后期蟲害主要是玉米螟危害,嚴重影響鮮食秋玉米果穗優(yōu)質。在墳米心葉末期,畝用BT乳劑150毫升,兌水1公斤,攔細雨沙土15公斤,配制成顆粒蟲危害,在晴天下午時后用80%敵敵畏乳劑800倍液,每畝75公斤噴施玉米穗頂部花絲上及穗位葉上下各兩面三刀葉的葉腋內。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