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考點:
古詩文名句默寫是中考語文命題關注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一個人對古詩文名句、名段、名篇記誦的情況,不僅反映一個人的閱讀水平,而且還反映一個人的學識修養(yǎng)。2008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題在古詩文名句默寫方面涉及到的考點有:①默寫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名句;②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默寫課標規(guī)定的古詩文;③背誦默寫教材中的經(jīng)典課文或精彩段落;④記誦比較熟悉的課外古詩文名句??疾榈膬?nèi)容是課標規(guī)定的古詩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為課內(nèi)篇目。
題型分析:2008年全國中考語文試題中的古詩文名句默寫試題,在題型上主要有:①填空默寫題:給出詩、詞、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寫出與之相對應的詩、詞或文中名句;提供具體的情境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寫出與之相一致的詩、詞或文中名句;給出詩題和詩人,要求默寫出全詩;按照提示填寫古詩文名句;根據(jù)具體語境補寫古詩文名句;在田字格中端正地默寫名句或對聯(lián)。②讀圖默寫題:選擇與插圖相對應的詩文名句。③選做默寫題:在特定的語境或給出的題數(shù)中按規(guī)定題數(shù)任選默寫;規(guī)定前幾個必做,后幾個選做;規(guī)定前幾個選做,后幾個必做;全做給出的題數(shù),按正確的規(guī)定題數(shù)計分。
解題方略:詩文默寫試題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誦和默寫詩文的能力。解答詩文默寫題,首先是要記誦清楚課標要求背誦的詩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確理解詩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內(nèi)容;第三是弄清楚具體題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寫;第四是記清楚詩文名句的關鍵字詞,默寫詩文名句尤須注意不能寫錯字。
典型例題透視:
例 古詩文名句默寫((1)~(4)題必做,(5)(6)題任選一題)。
(1)國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2),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零落成泥碾作塵,。(陸游《卜算子·詠梅》)
(4)云橫秦嶺家何在?。(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5)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用“ ,”表達了他心系天下、先憂后樂的情懷。
(6)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的千古名句是:,。
(2008年浙江湖州市中考試題)
答案:(1)城春草木深 (2)沉舟側畔千帆過 (3)只有香如故 (4)雪擁藍關馬不前 (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透視:這是一道選做題,共六個小題,前四個必做,后兩個選做一個。必做的前四題,八、九年級各兩首詩或詞,其中有兩首選自課外古詩詞背誦。后兩個選做題詩、文各一篇,均選自學生所學課文。解答這道題,首先要明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個不同的要求,其次要利用每個小題題后注明的作者及篇名喚起相應作品的記憶,最后正確填寫相應的詩文名句。
常見失誤分析:
例 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確的五道題計分)
(1)一代天驕,,。(毛澤東《沁園春·雪》)
(2)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3),,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我們常用李商隱《無題》中的“,”來贊美人們無私奉獻的精神。
(5)《桃花源記》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是,。
(6)在古代詩歌史上,“酒”是詩人吟詠的靈感源泉。請你寫出古詩詞中含有“酒”字的完整的兩句:
,。(課內(nèi)外均可)
(7)奇文共欣賞,。(陶淵明《移居》)
(2008年福建漳州市中考試題)
答案:(1)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2)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自)緣身在最高層 (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4)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5)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6)示例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示例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7)疑義相與析
分析:此題是一道很有創(chuàng)意的選做題,共七個小題。試題并沒有規(guī)定必做題和選做題各為多少,而是以五個正確的題給分。造成考生此題的失分,是對題干要求沒有認真分析,按題序而做,這樣造成時間上的緊張。解誤方略是先把題目瀏覽一遍,然后選擇不會出錯的五個小題先做,其余兩個可做可不做。
能力提升練習:
Ⅰ中考試題精編
1.(1),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2)馬作的盧飛快,。(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草色入簾青。(劉禹錫《陋室銘》)
(4)《錢塘湖春行》中描寫早春鳥兒的兩句是,。
(2008年北京市中考試題)
2.(1)峰巒如聚,,山河表里潼關路。(《山坡羊·潼關懷古》)
(2),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斯是陋室,。(《陋室銘》)
(4)由是感激,。(《出師表》)
(5)《桃花源記》中交代源中人來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
(2008年上海市中考試題)
3.(1)我寄愁心與明月,。,柳暗花明又一村。
(2)雨,是古典詩詞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請寫出古詩詞中借雨抒情的兩個句子:
(3)寫出與“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的哲理意蘊基本吻合的兩句古詩(扣住一句即可):
(2008年江蘇常州市中考試題)
4.(1)子曰:“見賢思齊焉,。(《論語》十則)
(2)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見歡》)
(3)梨花自古就是文人志士所贊揚之物,梨花盛開,潔白如雪。而“ ,”兩句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將雪比作梨花,富有新意。
(4)如果在右邊這幅畫上題寫適合畫面內(nèi)容的詩,恰當?shù)膬删湓娛牵骸?/p>
(2008年湖南懷化市中考試題)
5.(1)曉鏡但愁云鬢改,。(李商隱《無題》)
(2)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3),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4)《醉翁亭記》中,寫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5)面對人生的坎坷與不幸,我們應該保持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要像李白在《行路難》中所寫到的那樣:
,。
(6)班級舉辦詩歌朗誦活動,其中有一項內(nèi)容是“古詩詞拉力”。要求同學們將所給詩詞的最后一個字,作為銜接句的第一個字。請你完成下面的拉力。
→水村山郭酒旗風→(2008年湖南常德市中考試題)
6.(1)窈窕淑女,。(《詩經(jīng)·關雎》)
(2),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3)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4)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5)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常被人引用來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一自然法則的詩句是:“ ,。”
(6)從今年開始,國務院將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納入國家法定節(jié)日。古詩詞中有許多吟詠這些節(jié)日的句子,請你從這三個節(jié)日中任選一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2008年浙江麗水市中考試題)
7.(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令初下,,。(《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4)2008年8月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世界各國友人相聚北京,我們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話:“ ,”。(《論語·學而》)
(5)在汶川地震搶險救援過程中,十五名傘兵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堅定地持有“ ,”(《過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決然地高空勇跳,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詩篇。
(2008年遼寧大連市中考試題)
8.(1)江山代有才人出,。(趙翼《論詩》)
(2)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詩經(jīng)·關雎》)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愛蓮說》)
(4)溫庭筠《望江南》中表現(xiàn)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變化過程的句子是:“ ”。
(5)汶川大地震使許多人經(jīng)歷了家破人亡、生離死別的痛苦。請你借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有關句子,來安撫勸慰那些災民,調節(jié)他們的心理。
(2008年湖北潛江等地中考試題)
9.(1),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心系蒼生,胸懷天下,“,”,令人敬仰。
(3)北京奧運會即將舉行,我們可以引用《論語》中的“,”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4)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忽如一夜春風來,”,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運用夸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
”,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xiàn)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2008年河南省中考試題)
10.(1)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三人行,。(《論語》)
②芳草鮮美,。(陶淵明《桃花源記》)
③,草色入簾青。(劉禹錫《陋室銘》)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飛來峰》)
⑤夕陽西下,。(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⑥ ,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2)默寫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2008年安徽省中考試題)
11.(1)學而不思則罔,。(《〈論語〉十則》)
(2),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少壯不努力,。(漢樂府《長歌行》)
(4),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忽如一夜春風來,。(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過零丁洋》一詩中,表現(xiàn)文天祥崇高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精神的詩句是,
(7)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中,表現(xiàn)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語句是,。
(2008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試題)
12.(1)采菊東籬下,。(陶淵明《飲酒(其五)》)
(2)?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3)感時花濺淚,。(杜甫《春望》)
(4)忽如一夜春風來,。(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魚我所欲也》)
(2008年天津市中考試題)
13.(1)誰道人生無再少?,。
(2)游子思鄉(xiāng)是我國古代詩歌永恒的主題。元人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 ,”來表達游子遠離故鄉(xiāng)的憂愁,唐人崔顥在《黃鶴樓》中則用“ ,”抒發(fā)暮色四合時登高遠眺所引發(fā)的鄉(xiāng)愁。
(3)《與朱元思書》一文以“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杜甫《望岳》詩中“,”表達了詩人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與氣概。
(2008年湖北黃石市中考試題)
14.填補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1)大漠孤煙直,。
(2)人生自古誰無死?。
(3),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4),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表現(xiàn)作者送別友人后依依不舍和無限悵惘之情的句子是:,。
(6)2008年5月8日9時17分,熊熊燃燒的奧運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在這圣火俯瞰大地的時刻,13億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
(7)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有許多描寫山水的名句,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2008年江西南昌市中考試題)
15.(1)關關雎鳩,。(《詩經(jīng)·關雎》)
(2)入則無法家拂士,,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4)海內(nèi)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長風破浪會有時,。(李白《行路難(其一)》)
(6),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7),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8)但愿人長久,。(蘇軾《水調歌頭》)
(9)了卻君王天下事,。(辛棄疾《破陣子》)
(10)奧運會即將在京舉辦,這是舉國歡慶的盛事。我們可以用《〈論語〉十則》中“,”來表達對全世界朋友的歡迎之情。
(2008年江蘇南京市中考試題)
16.根據(jù)語境把古詩文名句補寫完整。
(1)廉政文化進校園,我們懂得了廉潔奉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翻開厚重的詩文書卷,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鐫刻著“廉潔”與“奉公”的人生豐碑。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沸騰著詩人報效國家的滿腔熱血;范仲淹的“,后天下之樂而樂”,寄托著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抒發(fā)了詩人無私奉獻的真摯情懷;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表現(xiàn)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風亮節(jié)。
(2)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題八詠樓》:“,。,”概括了金華八詠樓的重要地理位置和雄偉氣勢,抒發(fā)了熱愛國家、熱愛金華的思想感情。
(2008年浙江金華市中考試題)
17.(1)春蠶到死絲方盡,。
(2)董事會經(jīng)過慎重考慮,任命朱建邦為總經(jīng)理,以拯救瀕臨倒閉的公司,人們都說朱建邦是“,”。(諸葛亮《出師表》)
(3)面對失意,李白吟出“ ,”來表達宏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面對強敵,蘇軾直抒“ ,西北望,射天狼”的殺敵報國決心;面對生死,文天祥高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達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2008年四川眉山市中考試題)
18.苦難,對于個人、民族乃至我們國家來講都不陌生。①“親朋無一字,”的凄楚讀來總令人扼腕嘆息;②“無限河山淚,”的情景成為歷史畫卷上不斷被復制的影像;③“ ,鏡中衰鬢已先斑”的感嘆總有揮之不去的蒼涼。然而面對苦難,我們卻有④“,西北望,射天狼”的豪邁;我們還有⑤“僵臥孤村不自哀,”的忘我。秋風蕭瑟,劉禹錫用⑥“,”唱響秋色不悲的個性宣言;吟嘯徐行,蘇軾用⑦“,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直面風雨人生的挑戰(zhàn)。
正所謂“多難興邦”。歷代文人用他們的詩句詮釋了中華民族鋼的意志,鐵的脊梁。
(2008年山西太原市中考試題)
19.(1)默寫上下句。
①秋風蕭瑟,。(曹操《觀滄?!罚?/p>
②,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2)將杜甫《春望》一詩默寫完整。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根據(jù)語境默寫。
奉獻是什么?奉獻是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堅貞不渝;奉獻是龔自珍“,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人生態(tài)度;奉獻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 ”的英雄氣概;奉獻就是范仲淹“ ,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而今,奉獻就是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2008年福建三明市中考試題)
20.根據(jù)提示默寫。(任選三題作答)
(1)心系天下是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是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2)陶淵明《飲酒》于田園,享受著“采菊東籬下,”的閑適;陸游《游山西村》,感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哲理。
(3)古人常借各種美好的事物表白心志。周敦頤在《愛蓮說》中以蓮自喻:“予獨愛蓮之,濯清漣而不妖”;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借落紅明志:“落紅不是無情物,”。
(4)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常引發(fā)詩人寫景抒情。請寫出古詩詞中與秋天有關的句子:,。(寫出連續(xù)的兩句)(2008年浙江嘉興市中考試題)
21.從下面的句子中任意選填八句,使原句完整。
(1)征蓬出漢塞,。(《使至塞上》)
(2),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3),決眥入歸鳥。(《望岳》)
(4)問君何能爾?。(《飲酒》)
(5),吟鞭東指即天涯。(《己亥雜詩》)
(6)忽如一夜春風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8)蒹葭蒼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9)苔痕上階綠,。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
(10)安得廣廈千萬間,,風雨不動安如山?。ā睹┪轂榍镲L所破歌》)
(2008年寧夏自治區(qū)中考試題)
22.請補寫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10個填空)
(1)萬里赴戎機, 。,。將軍百戰(zhàn)死,。(《木蘭詩》)
(2)天河何處?遠遠的海霧模糊。怕會有鮫人在岸,?(郭沫若《靜夜》)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出自韓愈的《》。
(4)人們贊美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質,常常引用李商隱《無題》中的名句:“,。”
(5)《過零丁洋》中把個人遭遇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詩句是:“ ,。”
(6)中國的酒文化享譽世界,請你寫出古詩詞中含“酒”字的連續(xù)的兩句:,。
(2008年青海省中考試題)
23.根據(jù)提示填空:((1)~(4)題必做,(5)(6)兩題,任選一題作答)
(1)我寄愁心與明月,。(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將自然現(xiàn)象與人的感受巧妙結合,意蘊深刻的兩句是:
,。
(4)“剪燭西窗”這個成語現(xiàn)指親友相逢敘舊,它出自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
(5)崔顥《黃鶴樓》中,抒發(fā)詩人鄉(xiāng)愁的詩句是:,。
(6)請寫出關注民生疾苦的古詩文:,。(連續(xù)兩句,課內(nèi)外均可。)
(2008年云南省中考試題)
24.根據(jù)提示按原文填寫古詩文句子。((1)~(4)題必做,(5)(6)題任選做一題)
(1)明月松間照,。(王維《山居秋暝》)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娊?jīng)·關雎》
(3)受任于敗軍之際,。(諸葛亮《出師表》)
(4)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毀壞房屋數(shù)百萬間,數(shù)百萬人無房可居。面對受難的同胞,最能表達我們心愿的詩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5)“月”是古代文人騷客筆下常見之物,但表達的思想情感卻各有不同。李白的“,隨風直到夜郎西”,表達的是對友人的關切;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抒發(fā)的是別愁離緒;蘇軾的“
,把酒問青天”,表達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創(chuàng)設的是淡雅的意境。
(6)“舟”常見于古代文人騷客筆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端居恥圣明”,表達的是深感無人引薦,不能出仕為官、為民謀利的慚愧苦衷;韋應物的“春潮帶雨晚來急,”,創(chuàng)設的是一種恬淡幽靜的意境;劉禹錫的“,病樹前頭萬木春”,表達的是詩人異常達觀的態(tài)度;李白的“仍憐故鄉(xiāng)水, ”,表達的是詩人對故鄉(xiāng)無限留戀、依依不舍之情。
(2008年四川資陽市中考試題)
25.根據(jù)課文默寫。(注意:(7)(8)(9)任選兩題)
(1)己所不欲,。(《論語》)
(2)茍全性命于亂世,。(諸葛亮《出師表》)
(3),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4),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
(5)談笑有鴻儒,。(劉禹錫《陋室銘》)
(6),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7)《詩經(jīng)》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描寫男女愛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詩,全詩通過“溯洄從之,
。,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復沓,描寫了主人公上下求索、徘徊瞻眺的行為及對戀人的渴慕之情。
(8)在鼠年的那場雪災中,災區(qū)許多領導身先士卒,不顧自己的安危,戰(zhàn)斗在抗災第一線,他們傳承了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倡導的“,”的精神。
(9)季羨林先生九十多歲仍筆耕不輟,他的學生既贊佩他這種創(chuàng)作精神,又擔憂他年老體弱。對此,季老引用蘇軾《浣溪沙》中“ !”的詞句作答。(2008年江蘇無錫市中考試題)
Ⅱ專項模擬訓練
1.根據(jù)課文原文填空。
(1)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亡賴,。
(2)持節(jié)云中,?,西北望,射天狼。
(3),江入大荒流。
(4)有孫母未去,。
(5)欲把西湖比西子,。
(6),誰家新燕啄春泥。
(7)報君黃金臺上意,。
(8),聽取蛙聲一片。
2.在括號中依次填入表示“春”的詞語。
(1)( )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2)( )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3)( )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羌笛何須怨楊柳,( )不度玉門關。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 )。
(6)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 )鬧。
(7)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 )向東流。
(8)竹外桃花三兩枝,( )水暖鴨先知。
3.中國是一個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國家,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謳歌我們的節(jié)日,寫下了許多絢麗的詩篇。請你從春節(jié)、清明、七夕、中秋、重陽節(jié)等節(jié)日中選擇其中兩個,分別寫出意思完整的相關詩句。
(1)節(jié)日:
詩句:
(2)節(jié)日:
詩句:
4.古代詩文博大精深,包含著豐富的文化,有許多成語就直接出自古詩文。請根據(jù)下列成語寫出相應的詩文。(1)溫故知新:(2)柳暗花明:(3)悲歡離合:(4)萬紫千紅:(5)無可奈何:(6)撲朔迷離:
5.請你從積累的古詩中,寫出兩個含有哲理的完整詩句。
① ,。
② ,。
6.詩句接龍。(用上句詩的最后一個字作下一句詩的開頭)
大漠孤煙直—— ————月出驚山鳥—— ——樹樹皆秋色
7.根據(jù)前面的詩句寫出立意相近與相對的詩句。
序號 原句 立意相近的詩句 立意相對的詩句
A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C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D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8.根據(jù)要求寫出詩句。
(1)臺灣著名作家瓊瑤根據(jù)古典詩歌改編的歌詞《在水一方》曾經(jīng)風靡海峽兩岸,請寫出原詩中的幾句:
, 。,在水一方。
(2)《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達詩人前路艱難,歸期無望的詩句是:,。
(3)《題破山寺后禪院》表現(xiàn)禪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huán)境的詩句是:,。
(4)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通過對比,寫出作者對早春喜愛之情的句子是:,。
(5)“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古人寫詩追求的最高境界,請寫出這樣的兩句詩:,。
(6)杜牧《赤壁》中蘊涵機遇造人,且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是:
,。
9.詩與奧運。
(1)第29屆奧運會期間,北京奧組委將《〈論語〉十則》中的一句作為奧運會的迎賓語,并懸掛在鳥巢,這就是“,”一句。
(2)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隆重開幕,嫦娥一號在太空為北京奧運傳回祝福。請寫出古詩中借月抒情的詩句:,。
(3)北京奧運會110米欄賽場上,舉世矚目的前奧運冠軍劉翔因傷退出比賽。對此,我們可以借用“
,”這句詩對他表示鼓勵。
10.根據(jù)提供的語境寫出相應的詩句。
(1)臺灣海峽,曾經(jīng)阻斷兩岸幾十年的來往,現(xiàn)在,兩岸的關系逐漸正?;?,淺淺的海峽,再也阻擋不了兩岸交往的腳步。此情此景,就像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所說的那樣“ ,”;而碧波蕩漾的臺灣海峽,就像王灣《次北固山下》所描繪的“,”那樣壯觀。
(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通訊一度中斷,在外工作的人們憂心如焚,多想早日回到故鄉(xiāng),與家人團聚。這讓我們想起了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名句:“,。”
(3)“沉郁頓挫”是后人對杜甫詩歌風格的總結,所謂“沉郁”是指他的詩境界闊大,如《春望》中的“
,”一句詩就以樂景襯哀情,體現(xiàn)出一種悲壯美;而“頓挫”則是指詩歌的語言或者韻律曲折有力,恰當?shù)乇磉_了自己厚積而薄發(fā)的深沉感情,正如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說的那樣:“ ,”,即使自己饑寒交加,卻時時心懷天下。
(4)學習中許多人將心靜不下來的原因推到“環(huán)境”身上,其實我們只要像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說的那樣“ ,”,即使在喧鬧的環(huán)境中也會樂得其所。
(5)閱讀古詩,常常能令人心馳神往。無論是“,乾坤日夜浮”的岳陽樓,還是“黃鶴一去不復返, ”的黃鶴樓;無論是“,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滕王閣,都讓人由衷贊嘆祖國江山的壯麗。
參考答案:
Ⅰ中考試題精編
1.(l)閑來垂釣碧溪上(2)弓如霹靂弦驚(3)苔痕上階綠(4)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2.(1)波濤如怒(2)山重水復疑無路 (3)惟吾德馨(4)遂許先帝以驅馳(5)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3.(1)隨風(君)直到夜郎西 山重水復疑無路(2)示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示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4.(1)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2)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3)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4)示例: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表現(xiàn)送別情形的課內(nèi)外詩句均可) 5.(1)夜吟應覺月光寒 (2)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3)明月別枝驚鵲 (4)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6)示例:半卷紅旗臨易水;仍憐故鄉(xiāng)水;郁孤臺下清江水;白毛浮綠水 風正一帆懸;風雨不動安如山;風煙望五津;風掣紅旗凍不翻 6.(1)君子好逑 (2)會當凌絕頂 (3)似曾相識燕歸來 (4)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義者也 (5)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6)示例: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黃庭堅) 端午: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宋·文天祥)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唐·李隆基)中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 7.(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2)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3)群臣進諫門庭若市(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1)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2)窈窕淑女(3)濯清漣而不妖(4)過盡千帆皆不是(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颍?quot;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9.(1)談笑有鴻儒(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4)千樹萬樹梨花開家書抵萬金化作春泥更護花 10.(1)①必有我?guī)熝散诼溆⒗_紛③苔痕上階綠④自緣身在最高層⑤斷腸人在天涯⑥落紅不是無情物(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1)思而不學則殆(2)夕陽西下(3)老大徒傷悲(4)人有悲歡離合(5)千樹萬樹梨花開(6)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7)黃發(fā)垂髫 并怡然自樂 12.(1)悠然見南山(2)人生自古誰無死(3)恨別鳥驚心(4)千樹萬樹梨花開(5)舍生而取義者也 13.(1)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2)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3)潭中魚可百許頭 皆若空游無所依(4)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14.(1)長河落日圓(2)留取丹心照汗青(3)八百里分麾下炙(4)能謗譏于市朝(5)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6)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示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5.(1)在河之洲(2)出則無敵國外患者(3)采菊東籬下(4)天涯若比鄰(5)直掛云帆濟滄海(6)無可奈何花落去(7)醉翁之意不在酒(8)千里共嬋娟(9)贏得生前身后名 (10)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16.(1)鐵馬冰河入夢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化作春泥更護花 濯清漣而不妖(2)千古風流八詠樓 江山留與后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 氣壓江城十四州17.(1)蠟炬成灰淚始干(2)受任于敗軍之際 奉命于危難之間(3)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會挽雕弓如滿月 18.①老病有孤舟 ②誰言天地寬 ③塞上長城空自許 ④會挽雕弓如滿月 ⑤尚思為國戍輪臺 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⑦竹杖芒鞋輕勝馬 19.(1)①洪波涌起 ②野芳發(fā)而幽香(2)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3)蠟炬成灰淚始干 落紅不是無情物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憂而憂20.(1)安得廣廈千萬間 先天下之憂而憂(2)悠然見南山 柳暗花明又一村(3)出淤泥而不染 化作春泥更護花(4)示例: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21.(1)歸雁入胡天(2)萬里赴戎機(3)蕩胸生層云(4)心遠地自偏(5)浩蕩離愁白日斜 (6)千樹萬樹梨花開(7)思而不學則殆(8)白露為霜(9)草色入簾青(10)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2.(1)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壯士十年歸(2)對月流珠(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示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23.(1)隨風(君)直到夜郎西(2)庭下如積水空明(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5)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6)略 24.(1)清泉石上流(2)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3)奉命于危難之間(4)安得廣廈千萬間(5)我寄愁心與明月 月如鉤 明月幾時有 煙籠寒水月籠沙(6)欲濟無舟楫 野渡無人舟自橫 沉舟側畔千帆過 萬里送行舟 25.(1)勿施于人 (2)不求聞達于諸侯 (3)舉杯邀明月(4)錦江春色來天地 (5)往來無白丁 (6)黑云壓城城欲摧 (7)道阻且長溯游從之 (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9)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Ⅱ專項模擬訓練
1.(1)中兒正織雞籠 溪頭臥剝蓮蓬(2)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3)山隨平野盡 (4)出入無完裙 (5)淡妝濃抹總相宜 (6)幾處早鶯爭暖樹 (7)提攜玉龍為君死 (8)稻花香里說豐年 2.(1)春潮 (2)春色 (3)春眠 (4)春風 (5)春暉 (6)春意 (7)春水 (8)春江 3.示例:(1)春節(jié):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B.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2)清明: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B.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3)七夕:A.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 B.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4)中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5)重陽: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4.(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6)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5.示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6.示例:直掛云帆濟滄海 海上生明月 鳥宿池邊樹 7.A.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B.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C.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D.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8.(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2)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3)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4)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5)示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6)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9.(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示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君)直到夜郎西。(3)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10.(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2)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3)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4)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5)吳楚東南坼白云千載空悠悠飛流直下三千尺秋水共長天一色11.A.梅:a.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b.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c.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B.蘭:a.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fā)?(李白《孤蘭》)b.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王勃《春莊》)C.菊: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b.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D.竹:a.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謝朓《詠竹》) b.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劉孝先《竹》)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