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貧樂道
【成語名字】安貧樂道
【漢語拼音】ān pín lè dào
【成語解釋】
能安于貧困的處境,并仍以信守道義為樂。語出《文子.上仁》。
【成語典故】
《文子.上仁》
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于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nèi),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兇。德貴無高,義取無多。不以德貴,竊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圣人安貧樂道,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
【成語注解】
1、 欲:欲望。
2、 妄?。弘S便拿取。
【成語出處】
1、《文子.上仁》:“圣人安貧樂道,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源)
2、《后漢書.卷二六.韋彪列傳》:“安貧樂道,恬于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3、《樂府詩集.卷四三.相和歌辭一八.楚調(diào)曲下》:“安貧樂正道,師彼莊周。”
4、《晉書.卷九一.劉兆列傳》:“安貧樂道,潛心著述,不出門庭數(shù)十年。”
5、《宋史.卷四四四.陳師道列傳》:“師道高介有節(jié),安貧樂道。”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能安于貧困的處境,并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使用類別 用在“恬淡簡樸”的表述上。
【安貧樂道造句】
1、他一向安貧樂道,把物質(zhì)享受看得很淡。
2、像陶淵明那樣安貧樂道的'人,現(xiàn)今社會中已經(jīng)少見了。
3、現(xiàn)代人的物質(zhì)豐裕,卻難以體會安貧樂道的自在閑適。
4、李教授安貧樂道,不慕名利,對身外事物一向淡然處之。
5、他雖然沒有豐富的物質(zhì)享受,卻能安貧樂道,持志苦讀。
6、老王辭去高薪工作,來到山間居住,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真可說是現(xiàn)代的隱士。
辨識
【近義詞】:甘貧樂道,安貧樂賤
【反義詞】:不甘食貧,攀龍附鳳
【參考詞語】:好道安貧
【漢語拼音】:hào dào ān pín
【成語解釋】:即“安貧樂道”。見“安貧樂道”條。
1、漢.劉向《列女傳.卷八.梁鴻妻》:“君子謂梁鴻妻好道安貧,不汲汲于榮樂。”
【參考詞語】:樂道安貧
【漢語拼音】:lè dào ān pín
【成語解釋】:即“安貧樂道”。見“安貧樂道”條。
1、《晉書.卷九一.儒林列傳》:“史臣曰:『……若仲寧之清貞守道,抗志柴門;……宣子之樂道安貧,弘風闡教: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rdquo;
2、明.鄭若庸《玉玦記.第一九出》:“身淹滯,謾高歌劍鋏,樂道安貧,待時終覓上天梯。”
【參考詞語】:守道安貧
【漢語拼音】:shǒu dào ān pín
【成語解釋】:猶“安貧樂道”。見“安貧樂道”條。
1、《舊唐書.卷九○.王及善等列傳》:“贊曰:『……守道安貧,懷遠當仁?!?rdquo;
【參考詞語】:安貧守道
【漢語拼音】:ān pín shǒu dào
【成語解釋】:猶“安貧樂道”。見“安貧樂道”條。
1、宋.蘇軾〈薦布衣陳師道狀〉:“右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
2、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四五.諸儒學案上三.布政陳克庵先生選》:“由張東白之事觀之,非平日安貧守道之意,徹乎表里,安能使朋友信之如是?”
【安貧樂道的成語故事】
《文子》又稱《通玄真經(jīng)》,為道家經(jīng)典。〈上仁〉篇中有一段借著文子與老子間的問答,以闡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無為。文子問:“為什么仁義禮等法則不如道德重要呢?”老子回答道:“行仁義者,不可能將其施為廣布于天下,所以不如修道行德,順應天地間的自然法則,那么不必有什么作為,萬事萬物便自然合于仁義了。……真正的圣賢之人,應該順其自然,安于任何處境,即使貧困,也信守天道,不因求取額外的欲望或私利而損害了生機,當然也不會任意索求而違逆正道。”其實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無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于現(xiàn)況,即使貧困,也能樂于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后來“安貧樂道”演變?yōu)橐痪涑烧Z,用來比喻能安于貧困的處境,并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安貧樂道造句
【詞語】:
安貧樂道
【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釋義】:
安貧:安于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安于貧窮,仍樂于堅守信仰。形容人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xiàn),寧愿處于貧困惡劣環(huán)境。
【造句】:
1. 結(jié)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2. 安靜的等待,灑脫的飛翔,隨遇而安的氣度,安貧樂道的生活,蒲公英就象冰山下的火種,外表清冷孤傲,內(nèi)在熱血奔騰。
3. 谷老師安貧樂道,以培育人才為己任,所以最受同學敬佩。
4. 知足不貪,安貧樂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舉動適時,自得其所者,所適皆安,可以長久。
5. 他向來安貧樂道,雖然過著簞食瓢飲的生活,仍然很悠哉。
6. 安貧樂道是一種崇高的生活方式,它讓我們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的干擾。
7. 老王一生安貧樂道,因為他看透了名利。
8. 教授捐獻了自己的所有財產(chǎn),盡避一貧如洗,他還是安貧樂道,樂善好施。
9. 很多人把安貧樂道理解成固執(zhí)的一種表現(xiàn)。
10. 他熱愛自己的發(fā)明,幾年來安貧樂道,一直在鉆研。
11. 從古至今,安貧樂道的人物舉不勝舉,我們應該大力發(fā)揚他們的精神。
12. 安貧樂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
13. 孔子是在告訴我們?nèi)绾伟藏殬返?,或曰于丹如是解讀。
14. 在這指責背后隱藏著"安貧樂道"的價值標準,而這種將貧困道德化的價值觀是十分可疑的。
15. 陶淵明一生安貧樂道,不愿為五斗米折腰。
16. 安貧樂道的人是有福的,天國是他們的。
17. 他與世隔絕,獨自一身安貧樂道,
19. 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jīng)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
20. 對待生活,我們應該安貧樂道;對待學習,我們應該積極向上。
1、寧可數(shù)著自己手中的幾個干無花果傻笑,也不愿意妄想擁有孔雀之門而被駱駝醍瞎眼。是說應該安貧樂道,還是說聊勝于無,一鳥在手,勝與百鳥在林?
2、在這指責背后隱藏著“安貧樂道”的價值標準,而這種將貧困道德化的價值觀是十分可疑的。
3、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jīng)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
4、安貧樂道的人是有福的,天國是他們的。
5、你應像園子里的花草不嫌土地貧瘠,像圣人一樣安貧樂道。
6、主要創(chuàng)新觀點有:泉州地域因素,不足以說明李贄異端思想來源;乃父安貧樂道,對李贄一生以求道為生存意義,有深遠影響。
7、再次,他還論及隱居生活的自我人格完善,也就是要保持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8、教授捐獻了自己的所有財產(chǎn),盡避一貧如洗,他還是安貧樂道,樂善好施。
9、另一首常被播放的歌曲甚至更積極試圖撫慰人心。這首歌建議:“啊,小人物,啊,快點成功。每天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p>
10、孔子是在告訴我們?nèi)绾伟藏殬返?,或曰于丹如是解讀。
11、到目前有超過140個的天主教工人公社仍然致力于非暴力、安貧樂道、祈禱、以及熱情接待無家可歸者、流亡者、饑餓者、和遺棄者。
12、成語“安貧樂道”、“陋巷簞瓢”、“簞食瓢飲”、“簞瓢屢空”、“遷怒于人”均來自本故事。
13、陶淵明一生安貧樂道,不愿為五斗米折腰。
14、中國知識分子一向安貧樂道。
15、他與世隔絕,獨自一身安貧樂道,只為自己心中的理想。
16、老王一生安貧樂道,與人無爭,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17、安貧樂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
18、對待生活,我們應該安貧樂道;對待學習,我們應該積極向上。
19、安貧樂道是一種崇高的生活方式,它讓我們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的干擾。
20、老王一生安貧樂道,因為他看透了名利。
21、從古至今,安貧樂道的人物舉不勝舉,我們應該大力發(fā)揚他們的精神。
22、很多人把安貧樂道理解成固執(zhí)的一種表現(xiàn)。
23、他熱愛自己的發(fā)明,幾年來安貧樂道,一直在鉆研。
[釋義] 安貧:安于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于堅守信仰。
[語出] 《后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于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正音] 樂;不能讀作“yuè”。
[辨形] 道;不能寫作“到”。
[近義] 安貧守道
[反義] 為所欲為 胡作非為
安貧樂道的造句精選
1) 你應像園子里的花草不嫌土地貧瘠,像圣人一樣安貧樂道。
2) 老王一生安貧樂道,與人無爭,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3) 在傳統(tǒng)視野里,教授應該安貧樂道、兀兀窮年,以教書育人為天職。
4) 無論政統(tǒng)和血統(tǒng)在遙遠的帝都如何改變,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舊堅守這自己的道統(tǒng)。他們默默耕耘,派丁納糧,安貧樂道,息訟少爭。不到民不聊生之時,一般是不會揭竿而起的。野夫
5) 是的,一個人虛榮,但有安貧樂道,并不奢望那些自己能力無法企及的事物也能夠過得幸??鞓?。獨木舟
6) 一個人只有站在安貧樂道的立場上,才能成為一名公正而又有智慧的人生觀察者。梭羅
7) 在什么都沒有的時候,一般都能清心寡欲,安貧樂道;可一旦給他看到希望,哪怕那希望瞬間即逝,他亦浮想連翩——很不幸,我居然是這種人。
8) 現(xiàn)代人常說有錢不一定幸福,但沒有錢一定不幸福,顏回簞食瓢飲、安貧樂道,陳煦做不來,他也不想給母親這樣的幸福。
9) 現(xiàn)在社會有錢人,安貧樂道混日子,不是房奴就是車奴。
10) 這種影響大略言之可有三方面:一是安貧樂道的人生態(tài)度。
11) 我們應結(jié)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養(yǎng),豐富你的內(nèi)涵的人。結(jié)交那些快樂的,可以享受生命,安貧樂道的朋友。
12) 我們應結(jié)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養(yǎng),豐富你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13) 人生的賽跑讓富有和有權力的人放下金錢、地位,放下身段,去做安貧樂道,精神上過得滋潤。因為路太長,不這么做,你到達不了終點,你的綜合成績太低,你的生命質(zhì)量必然太差。
14) 知足常樂本是安貧樂道,居安思危。
15) 主要創(chuàng)新觀點有:泉州地域因素,不足以說明李贄異端思想來源;乃父安貧樂道,對李贄一生以求道為生存意義,有深遠影響。
16) 再次,他還論及隱居生活的自我人格完善,也就是要保持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17) 寧可數(shù)著自己手中的幾個干無花果傻笑,也不愿意妄想擁有安貧樂道,還是說聊勝于無,一鳥在手,勝與百鳥在林?
18) 另一首常被播放的歌曲甚至更積極試圖安貧樂道的生活。"。
19) 結(jié)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20) 安靜的等待,灑脫的飛翔,隨遇而安的氣度,安貧樂道的生活,蒲公英就象冰山下的火種,外表清冷孤傲,內(nèi)在熱血奔騰。
21) 知足不貪,安貧樂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舉動適時,自得其所者,所適皆安,可以長久。
22) 他向來安貧樂道,雖然過著簞食瓢飲的生活,仍然很悠哉。
23) 安貧樂道是一種崇高的生活方式,它讓我們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的干擾。
24) 谷老師安貧樂道,以培育人才為己任,所以最受同學敬佩。
25) 老王一生安貧樂道,因為他看透了名利。
26) 教授捐獻了自己的所有財產(chǎn),盡避一貧如洗,他還是安貧樂道,樂善好施。
27) 很多人把安貧樂道理解成固執(zhí)的一種表現(xiàn)。
28) 他熱愛自己的發(fā)明,幾年來安貧樂道,一直在鉆研。
29) 從古至今,安貧樂道的人物舉不勝舉,我們應該大力發(fā)揚他們的精神。
30) 安貧樂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
31) 安貧樂道,在現(xiàn)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fā)展著自己的事業(yè),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志。
32) 孔子是在告訴我們?nèi)绾伟藏殬返?或曰于丹如是解讀。
33) 在這指責背后隱藏著"安貧樂道"的價值標準,而這種將貧困道德化的價值觀是十分可疑的。
34) 陶淵明一生安貧樂道,不愿為五斗米折腰。
35) 安貧樂道的人是有福的,天國是他們的。
36) 他與世隔絕,獨自一身安貧樂道,只為自己心中的理想。
37) 教授捐獻了自己的所有財產(chǎn),盡管一貧如洗,他還是安貧樂道,樂善好施。
38) 中國知識分子一向安貧樂道。
39) 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jīng)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
40) 對待生活,我們應該安貧樂道;對待學習,我們應該積極向上。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