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硬尾鴨:別名,為雁形目、鴨科、硬尾鴨屬鳥類,原產(chǎn)于歐洲(東南)、亞洲(西北)、非洲(北部),我國新疆西北部偶有繁殖。野生于開闊平原地區(qū)的大型淡水湖泊或鹽水湖泊和沿海地帶。1769年命名。在新疆為夏候鳥,在湖北為偶見迷鳥。全球性易危,數(shù)量極為稀少。據(jù)濕地國際組織最新統(tǒng)計,全球數(shù)量僅為8000-13000只。除繁殖期外一般也很少鳴叫,活動時寂靜無聲。游水時,常把尾部高高翹起。
典型的群居型水鳥。常與其他鴨類混合成群活動,極怕人,稍有動靜立即起飛。善于游泳和潛水,水下停留時間不長,通常3-5分鐘。在地上行走困難,從水面起飛時也很笨拙,常在水面掠過很長的距離,才能離開水面。
白頭硬尾鴨形態(tài)特征 >
頭體長43-48cm,重540-900g。雄鳥在繁殖期頭白色,頭頂、枕黑色、上頸黑色,到下頸逐漸變?yōu)槔跎?。肩、背、腰沙灰色,具黑色蟲蠹狀斑。尾上覆羽栗色,尾黑色,且較硬。翅上覆羽灰褐色,翅下覆羽淡灰色,腋羽白色。胸栗色,沿兩脅和下胸逐漸變淡,呈淡栗色。冬季雄鳥和夏季大致相似,但少棕栗色,頸和上體呈明顯的灰皮黃色。虹膜雄鳥黃色或橘黃色,雌鳥淡黃色,嘴雄鳥亮藍色,嘴基部膨大。雌鳥嘴暗灰色,嘴基部膨大較雄鳥小。
白頭硬尾鴨生活習性 >
除繁殖期成對外,其他時候多呈小群活功。善游泳和潛水。常在靠近水生植物的水域中活動。它既能輕盈地飄浮在水而,也能將身體沉入水中,僅留頭和尾在水面,特別是當遇到危險的時候。一般不上陸地活動,也很少飛翔,即使有危險,也常通過潛水或游泳、隱蔽來逃避。
白頭硬尾鴨飼養(yǎng)方法 >
食物一般為魚、蛙、軟體動物、甲殼類及蠕蟲等。白頭硬尾鴨主要通過潛水覓食,也常在水邊淺水處直接伸頭覓食。食物主要以眼子菜、水草等水生植物為食,也吃昆蟲昆蟲幼蟲、小魚、蛙、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等水生動物。
白頭硬尾鴨雌雄分辨 >
雌鳥頭部從額和眼以上頭頂一直到后頸黑褐色,羽尖棕色,眼下有一白色縱紋從嘴基直到枕部,白色縱紋下又有一黑色縱紋。頰、喉和前頸皮黃白色,具暗色斑點。下頸和下體大部棕色,具暗色亞端斑。下體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皮黃白色,雜有暗色斑點。雌鳥冬羽更暗和少棕色,頭兩側(cè)更白,頰部暗斑更明顯。幼鳥和雌鳥冬羽相似,但頭部頰斑更顯著,頭側(cè)更白,上體較暗,下體更多皮黃色。
白頭硬尾鴨繁殖方式 >
繁殖期5-7月。對的形成主要在春季遷徙的路上和到達繁殖地以后。對的結(jié)合一般較短暫和不牢固,通常僅是繁殖期間的臨時結(jié)合。繁殖于開闊的內(nèi)陸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營巢于水邊地上灌叢或草叢中,也在鄰近開闊水面的蘆葦叢中營浮巢。每窩產(chǎn)卵6-10枚。卵白色,孵化期25天。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chǔ)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