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素符號表示純凈物組成及原子個數的式子叫做化學式。
純凈物都有一定的組成,都可用一個相應的化學式來表示其組成。有些化學式還能表示這種物質的分子構成,這種化學式也叫作分子式?;瘜W式僅表示純凈物,混合物沒有化學式。
【要點詮釋】 化學式的意義 分類意義實例(以H2O為例)宏觀 ①表示一種物質 水 ②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兩種元素組成 微觀 ③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 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物質的分子構成 每個水分子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描述分子構成,具體到某種物質的分子,就要說:每個某分子是由幾個某原子構成的。強調某個分子!
用化學符號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學式稱為實驗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氫化合物,它們的組成都是含碳92.3%,含氫7.7%,碳和氫的原子比是1∶1,推導出來的乙炔和苯的實驗式都是CH。有些無機化合物(如氯化鈉)是由離子晶體組成的,晶體內部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替而排列。但是,氯化鈉晶體中到底有多少個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問題尚未解決,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實驗式NaCl代表氯化鈉。用化學符號表示物質分子的組成的化學式稱為分子式,它的含義是:組成該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數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用化學符號和價鍵表示化合物中各個原子間化學結構的方式稱為結構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有機化合物常用結構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于異構現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點。例如正丁烷和異丁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但結構式不同
由此可見,結構式明顯地區(qū)別了正丁烷和異丁烷。標明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間排列次序的簡化結構式稱為示性式,如乙醇的示性式為C2H5OH。
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高溫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點燃 2NaCl 分解反應 15、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8、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yè)制法):CaCO3 高溫 CaO + CO2↑ 置換反應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1、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氫氣):Zn + H2SO4 == ZnSO4 + H2↑ 22、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23、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26、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 高溫 H2 + CO 27、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其他 28、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3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鈉與濃鹽酸反應(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4. 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加熱 2CuO + H2O + CO2↑ 15.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 4CO2 四.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堿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
(1).Al(OH)3不能溶于弱酸(如炭酸) “過量的CO2通入偏鋁酸鈉溶液中”:2NaAlO2+CO2+3H2O=2Al(OH)3 ↓+Na2CO3,反應能進行,可以認為是較強酸碳酸(CO2+H2O=H2CO3)能換出弱酸Al(OH)3[Al(OH)3==AlO2^-+H2O+H+酸式電離],即碳酸的酸性比氫氧化鋁強,所以氫氧化鋁不能溶解于碳酸. (2).涉及氨水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氨水是反應物時,用化學式NH3?H2O。
氨水是生成物時,濃溶液間反應或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的,用“NH3↑+H2O”表示,如NH4Cl與NaOH濃溶液的反應:NH4Cl+NaOH==NaCl+ NH3↑+H2O 稀溶液之間且沒有加熱進行的反應,用“NH3?H2O”表示,如:石灰水與(NH4)2CO3稀溶液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NH4++ CO32— + Ca2+ +2OH—==CaCO3↓+ 2NH3?H2O 計算氨水的質量分數或物質的量濃度時,溶質是NH3,而不是NH3?H2O,但溶質的量要計算開始溶解進去的氨氣的總量。大濃度、有加熱、與強堿反應時,生成氣體氨氣,否則,在溶液中以一水合氨存在。
你這問題真新穎哦,以量取勝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 2CuO + C 高溫 2Cu + 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 + O2 △ Na2O2 鈉與氧氣反應:4Na + O2 = 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鈉與水反應:2Na + 2H2O = 2NaOH + 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鐵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亞鐵中通入氯氣: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單質與氫氟酸反應: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應:SiO2 + CaO 高溫 CaSiO3 29、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鈉與鹽酸反應: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氣與金屬鐵反應:2Fe + 3Cl2 點燃 2FeCl3 33、氯氣與金屬銅反應:Cu + Cl2 點燃 CuCl2 34、氯氣與金屬鈉反應:2Na + Cl2 點燃 2NaCl 35、氯氣與水反應: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氣與消石灰反應: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長期置露在空氣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與水反應:SO2 + H2O ≈ H2SO3 42、氮氣與氧氣在放電下反應:N2 + O2 放電 2NO 43、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與水反應: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2SO2 + O2 催化劑 2SO3 46、三氧化硫與水反應:SO3 + H2O = H2SO4 47、濃硫酸與銅反應:Cu + 2H2SO4(濃) △ CuSO4 + 2H2O + SO2↑ 48、濃硫酸與木炭反應:C + 2H2SO4(濃) △ CO2 ↑+ 2SO2↑ + 2H2O 49、濃硝酸與銅反應:Cu + 4HNO3(濃)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與銅反應:3Cu + 8HNO3(?。?△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熱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氣與氯化氫反應: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氫氨受熱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氣的實驗室制?。?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氣與氫氣反應:Cl2 + H2 點燃 2HCl 58、硫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67、硅單質的實驗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溫電爐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轉變?yōu)榧児瑁篠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溫 Si(純)+ 4HCl 金屬非金屬 1、Na與H2O反應: 2Na+2H2O=2NaOH+H2↑ 2、Na2O2與H2O反應(標出電子轉移): 2Na2O2+2H2O=4NaOH+O2↑ 3、Na2O2與CO2反應: 2Na2O2+2CO2=2Na2CO3+O2↑ 4、NaHCO3受熱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5、Na2CO3中通入過量CO2: Na2CO3+CO2+H2O=2NaHCO3 6、足量NaOH與CO2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7、NaOH與過量CO2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O2+H2O=2NaHC。
把元素周期表背下來!~每個周期每個族都有他們的特點。
按族分,他們的外層電子都是一樣的,丟失或者得到電子的方式也差不多(形成化合價態(tài)),比如堿金屬就是+1,堿土多+2,鹵素就是-1價,氧族一般為-2。記住特征的跟特殊的就好了~氧族氧多-2價,硫卻什么價態(tài)都有,就要多注意~~硫磷都是多價態(tài)的,遇到超氧離子也要看看~化學式就是不同價態(tài)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表觀價態(tài)為零,這樣的話知道一些常見元素的常用價態(tài),就能知道那些不常用的元素的價態(tài)了~~學再深一些就知道元素原子之間是用什么樣的化學鍵連接,又更上一層樓了~~~化學的東西比較雜亂,還是需要死記硬背一些的~~~不過基礎打扎實,一切都沒問題的。
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總結和常用口訣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堿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堿)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yè)用鹽、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tài) 1、白色固體: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tài))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余溶液一般不無色。
(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堿: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其余堿。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
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堿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難溶性堿為白色。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 四、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5、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 16、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 17、最早運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西漢發(fā)現[劉安《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宋朝應用); 18、最早發(fā)現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氣由N2和O2組成的是法國的拉瓦錫。
20、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 初中化學中的“三”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資源豐富、發(fā)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個:(1)均一性;(2)穩(wěn)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于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 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