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張試卷吧,好好看看,沒有給你答案,查查書,效果才好 《機械設計基礎》試題1. 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30分) 1. 在鉸鏈四桿機構中,雙曲柄機構的最短桿與最長桿長度之和 其余兩桿長度之和。
2. 一對齒輪傳動中,大、小齒輪的齒根最大彎曲應力通常是 等的。 3. 確定凸輪基圓半徑的原則是在保證αmax≤[α]條件下, 。
4. 在設計V帶傳動時,V帶的型號是根據(jù) 和 選取的。 5. 對于兩級斜齒圓柱齒輪傳動,應使中間軸上的兩個斜齒輪的旋向 。
6. 滾動軸承主要失效形式是 和 。 7. 在蝸桿傳動中,一般蝸桿頭數(shù)取Z1= ,蝸桿頭數(shù)越少,自鎖性越 。
8. 普通螺紋聯(lián)接承受橫向外載荷時,依靠 承載,螺栓本身受 _____________作用,可能的失效形式為 。 9. 平鍵聯(lián)接中, 面是工作面,楔形鍵聯(lián)接中, 面是工作面。
10. 對于閉式軟齒面齒輪傳動,主要按 強度進行設計,而按 強度進行校核。 11. 蝸桿傳動發(fā)熱計算的目的是防止 而產(chǎn)生齒面 失效。
12. 帶傳動中,帶上受的三種應力是 應力, 應力和 應力。最大應力發(fā)生在 。
13. 鏈輪的轉速 ,節(jié)距 ,齒數(shù) ,則鏈傳動的動載荷就越大。 14. 軸上的鍵槽通常采用 加工方法獲得。
15. 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均可聯(lián)接兩軸,傳遞扭矩,兩者的區(qū)別是 。 16. 驗算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pv值是為了防止 ;驗算軸承速度v是為了防止 。
2. 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劃“√”,錯誤的劃“*”,每小題1分,共15分) 1. 一個平鍵聯(lián)接能傳遞的最大扭矩為T,則安裝一對平鍵能傳遞的最大扭矩為2T。 ( ) 2. 在鉸鏈四桿機構中,如果以最短構件為機架,則可能存在一個曲柄。
( ) 3. 硬齒面齒輪只可能產(chǎn)生輪齒折斷,不會產(chǎn)生齒面點蝕。 ( ) 4. 矩形螺紋用于傳動,而普通三角螺紋用于聯(lián)接。
( ) 5. 對于只有一個圓銷的外槽輪機構,槽輪的運動時間一定小于靜止的時間。( ) 6. 滾動軸承內(nèi)座圈與軸頸的配合,通常采用基軸制。
( ) 7. 適用于高速運動的凸輪機構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為余弦加速度運動。 ( ) 8. 在螺紋聯(lián)接中,采用加高螺母以增加旋合圈數(shù)的辦法對提高螺栓的強度并沒有多少作用。
( ) 9. 在多根三角帶傳動中,當一根帶失效時,應將所有帶更換。 ( ) 10. 減速器輸入軸的直徑應小于輸出軸的直徑。
( ) 11. 維持邊界油膜不遭破壞是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設計依據(jù)。 ( ) 12. 一對齒輪圓柱若接觸強度不夠時,應增大模數(shù);而齒根彎曲強度不夠時,則要加大分度圓直徑。
( ) 13. 實際的軸多做成階梯形,主要是為了減輕軸的重量,降低政治制造費用。( ) 14. 蝸桿傳動中,如果模數(shù)和蝸桿頭數(shù)一定,增加蝸桿分度圓直徑,將使傳動效率降低,蝸桿剛度提高。
( ) 15. 鏈傳動中,當主動鏈輪勻速轉動時,鏈速是變化的,但鏈傳動的平均傳動比恒定不變。
( ) 3. 問答題(共40分) 1. 帶傳動為什么要限制小帶輪的最小直徑、最大傳動比和帶的根數(shù)?(10分) 2. 軸按受載情況分類有哪些形式?自行車的前輪軸、中軸和后輪軸各屬于什么軸?(10分) 3. 導向平鍵和普通平鍵各適用于什么場合,可能出現(xiàn)的失效形式是什么?其尺寸寬度b、高度h、長度l如何確定?(10分) 4. 什么叫硬齒面齒輪?什么叫軟齒面齒輪?各適用于什么場合?(10分) 4. 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 下面那種情況下,存在死點 。 A、雙曲柄機構; B、對心曲柄滑塊機構,曲柄主動;C、曲柄搖桿機構,曲柄主動; D、曲柄搖桿機構,搖桿主動。
2. 最適合凸輪高速運轉的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是 。 A、等速運動; B、等加速運動與等減速運動; C、簡諧運動; D、擺線運動。
3. 蝸桿傳動中,作用在蝸輪上的三個嚙合力,通常以 為最大。 A、圓周力Ft2; B、徑向力F r2; C、軸向力Fa2。
4. 帶傳動采用張緊輪的目的是 。 A、減輕帶的彈性滑動; B、提高帶的壽命; C、改變帶的運動方向; D、調節(jié)帶的初拉力。
5. 下列零件的失效形式中, 不屬于強度問題。 A、滑動軸承的軸瓦發(fā)生膠合; B、齒輪的齒面發(fā)生疲勞點蝕; C、平鍵聯(lián)接中的側面擠壓; D、滾動軸承滾道的塑性變形。
6. 齒輪傳動中,輪齒的齒面疲勞點蝕,通常首先發(fā)生在 。 A、靠近齒頂處; B、靠近齒根處; C、靠近節(jié)線的齒頂處; D、靠近節(jié)線的齒根部分。
7. 一對相嚙合的圓柱齒輪,其接觸應力的大小是 。 A、; B、; C、; D、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8. 在良好的潤滑和密封情況下,滾動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塑性變形; B、膠合; C、磨損; D、疲勞點蝕。
9. 當軸上安裝的零件要承受軸向力時,采用 來軸向定位,所受的軸向力較大。 A.圓螺母; B.緊定螺釘; C.彈性擋圈; D.楔形鍵。
10. 在圓柱螺旋彈簧中,彈簧旋繞比是 之比。 A、彈簧線徑d與中徑D; B、自由長度H0與彈簧線徑d; C、彈簧中徑D與彈簧線徑d; D、彈簧外徑D2與彈簧線徑d。
11. 在下列四種類型的聯(lián)軸器中,能補償兩軸相對位移以及可緩和沖擊、吸收振動的是 。 A、凸緣聯(lián)軸器; B、齒式聯(lián)軸器; C、萬向聯(lián)軸器;D、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
12. 用于薄壁零件聯(lián)接的螺紋,應采用 。 A、三角形細牙螺紋; B、梯形螺紋; C、鋸齒型螺紋; D、多線三角形粗牙螺紋。
13. 閉式軟齒面齒輪傳動設計中,小齒輪齒數(shù)的選擇應 。 A、以不根切為原則,選少些; B、選多少都可以。
/source/czwl/index-9.asp 以上網(wǎng)址太多太復雜,復習可能看不完 一) 杠桿: 1.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2. 杠桿的五要素: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杠桿的支點,常用符號“O”表示。 ②動力:作用在杠桿上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常用符號“F1”表示。
③阻力:作用在杠桿上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常用符號“F2”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常用符號“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阻力臂,常用符號“L2”表示。 3. 杠桿的平衡: ①定義:杠桿處于靜止不轉或緩慢地勻速轉動叫做杠桿平衡。
②條件:杠桿平衡時,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F1L1=F2L2;或杠桿平衡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用公式表示為:F1/ F2=L2 /L1。 4. 杠桿的應用: ①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桿可以省力但要費距離; 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費力杠桿費力但可以省距離; 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離。
(二) 滑輪和滑輪組: 1. 滑輪:周邊有槽可以繞軸轉動的圓輪叫做滑輪?;唽嶋H上是一個可以連續(xù)轉動的杠桿。
根據(jù)使用的方法不同,滑輪又分為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三種類型。 2.定滑輪:使用時,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使用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3.動滑輪:使用時,軸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動滑輪實際上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所以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施力的方向。 4. 滑輪組: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滑輪組。
(1)滑輪組的繞線方法:當繩子的股數(shù)是奇數(shù)時,其固定端在下端;當繩子的股數(shù)是偶數(shù)時,其固定端在上端。(即:上偶下奇) (2)滑輪組的省力規(guī)律:使用滑輪組時,動滑輪由幾股繩子承擔,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這個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是,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 (3)公式:F=(1/n)G (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 F=(1/n)(G+G動)。(考慮動滑輪重,但不計繩重和摩擦) (4)使用滑輪組時,手拉繩子移動的距離s與物體上升高度h的關系是:s=nh。
【機械設計基礎主要學習的是各種零件的強度、剛度等的設計和校核的計算?!恳晕艺趯W習的《機械設計》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書本知識,給你概括列舉一些例子
一、總論
——了解設計一個機器的流程步驟
1.你設計的機器它要做什么、
2.你打算怎么實現(xiàn)它的功能、
3.選定一個實現(xiàn)它功能的方案,使他結構化(確定它的尺寸和形狀)并繪制出零件圖、部件圖和總裝圖、
4.編寫技術文件(說明書等) ——了解疲勞強度是什么、怎么計算疲勞強度——了解一下摩擦、磨損和潤滑
二、連接 部分
——【螺紋】主要學習 紋連接(一個螺紋)和螺栓組連接(好多個螺紋) 的強度設計(它要多粗才會正常工作、以下的強度設計是同一個意思。)
——【鍵、銷】了解鍵、銷的鏈接——了解鉚接、焊接、膠接和過盈連接
三、機械傳動 部分
——【帶】學習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V帶輪設計
——【鏈】了解滾子鏈的結構和材料;學習滾子鏈傳動的設計
——【齒輪】了解齒輪的失效形式、材料選擇;學習直齒圓柱齒輪、錐齒輪、變位齒輪 傳動時的強度設計;了解齒輪的結構設計、它傳動時候的潤滑——【蝸桿】普通圓柱蝸桿和圓弧圓柱蝸桿 承載能力的計算和傳動的設計
四、軸系的零、部件
——【滑動軸承】了解滑動軸承的主要結構形式、失效形式、常用材料、潤滑劑的選用;不完全液體潤滑 和 液體動力潤滑徑向滑動軸承的設計
——【滾動軸承】了解滾動軸承的主要類型(類型、尺寸的選擇);軸承裝置的設計
——【聯(lián)軸器、離合器】了解聯(lián)軸器的種類、特性、選擇;了解安全聯(lián)軸器、離合器,特殊功能和特殊結構的聯(lián)軸器、離合器?!据S】軸的結構設計
五、其他零、部件——【彈簧】彈簧的結構、設計
——【減速器、變速器】了解
1. 先學機械制圖,學會看圖紙;掌握基礎的機械制對機械制圖軟件熟悉,至少做到會使用CAD等制圖軟件;知道機械制圖的幾個視角;平面繪圖基礎知識:直線、切線、平行線、圓、橢圓、多邊形等繪制 ;尺寸標注、文字書寫等
2. 學計算機CAD(也叫計算機繪圖),這個需要上機練習。
3. 機械制圖是用圖樣確切表示機械的結構形狀、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的學科。圖樣由圖形、符號、文字和數(shù)字等組成,是表達設計意圖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經(jīng)驗的技術文件,常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
機械原理課程課件研制總結
一、課程研制的主要思路
改革教學體系與教學內(nèi)容
在機械原理教學中,我國由于受原蘇聯(lián)專業(yè)教育模式的影響,過分強調學生學習方便,無論在取材,教學體系和內(nèi)容方面,其指導思想大都停留在知識的直接講授,只重視知識的數(shù)量,而且有些內(nèi)容過分陳舊,國外的教材知識介紹全面,但內(nèi)容分散,整體性不強,沒有注重機構系統(tǒng)的設計及機構在機械系統(tǒng)中應用的分析與講解。許多學生反映,現(xiàn)在許多課程學得枯燥無味,不知道自己所學的課程將來到底有什么作用,這些情況反映了目前我們教學和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因而作了改革:
1)針對培養(yǎng)21 世紀所需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以機構設計為主線,精選教材內(nèi)容,
2)從整個機械系統(tǒng)著眼,著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不僅向學生提供足夠的理論知識,還通過大量實際機構的設計問題,使學生提高用現(xiàn)代機構設計理論與技術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重視介紹學科發(fā)展的新方向,新內(nèi)容,注重講解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如廣義機構)。
4)重視計算機應用和程序結構的教學內(nèi)容,在體系和內(nèi)容上作相應的改革,徹底面向計算機,
5)注重介紹機構在機電系統(tǒng)設計和工業(yè)發(fā)展中的應用。
6)教學體系和教學內(nèi)容注意關聯(lián)課程的持續(xù)關系,與理論力學和機械設計課程的內(nèi)容緊密協(xié)調。
7)課程中的內(nèi)容緊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譬如,用圖解法設計凸輪輪廓,隨著計算機和數(shù)控機床的發(fā)展,以及cad/cam的完善,這種方法其工程應用意義已顯著減弱,因而減弱這類內(nèi)容。
8)教學體系和教學內(nèi)容能激勵學生的學習欲望,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新的機構設計方法,如“機構優(yōu)化設計”.“創(chuàng)造性設計”等,重點講述設計思想,開闊學生的思路,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讓學生理解更多更新的理論和技術。
二、取得的階段成果
機械原理是講授機械傳動設計共性問題的一門主干技術基礎課,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它既向學生提供了機械學科的技術基礎知識,又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的訓練,還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xiàn)代機械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它在培養(yǎng)機械類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強學生對機械設計技術工作的適應性,培養(yǎng)其開發(fā)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的作用。機械原理對培養(yǎng)21 世紀所需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1.近幾年來,編寫了以機構設計為主線的教材,注重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以期對學生有一個較全面的訓練。教材在我校99、00級本科學生中使用,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國內(nèi)部分院校也使用了本教材。
2.制定了課程研制的總體方案,包括平臺的結構設計,編寫代碼、測試等。
3.研制了部分課件素材
動畫100個,圖片200個。
4,研制了學習指導和自測課件
5.課件的部分集成及試用。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 楊家軍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