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besthcb
生理學重點知識總結
一.緒論
1.負反饋:反饋信息使凈輸入信號減弱。
2.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
3.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指機體在神經體液調節(jié)下,通過各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4.神經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活動參與調節(jié)機體許多生理功能。
5.體液調節(jié):體內某些cell分泌化學物質,經體液運輸?shù)竭_組織cell,通過作用于相應受體對機體活動
調節(jié)。
6.神經分泌:神經cell合成的激素或因子從神經末梢釋放人血,并作用于靶cell的分泌方式。
7.興奮性:指可興奮cell接受刺激發(fā)生動作電位的能力。8.神經調節(jié):反應迅速、準確、作用短暫;體液調節(jié):反應速度慢,作用廣泛而持久;自身調節(jié):比較局限,不靈敏,但在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尚未參與或并不參與時發(fā)揮其作用。二.細胞的基本功能1.靜息電位:在靜息的情況下cell膜內測的電位較外側為負。cell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2.動作電位:神經或肌肉興奮時發(fā)生的可傳播的電變化。3.閾電位:當刺激達到閾值時,說明cell膜電位去極化已達到一個臨界的值,這個電位稱為閾電位。4.閾刺激:以剛能引起動作電位的刺激為閾刺激。5.絕對不應期:當興奮發(fā)生時及興奮后很短時間內,興奮部
位對繼之而來的刺激,不論刺激多強,都不發(fā)生
興奮。這一段時間稱為絕對不應期。
6.興奮-收縮藕聯(lián):從肌肉受刺激引起興奮的膜電變化到肌肉收縮的肌纖維內部收縮蛋白變化的過程。
7.鈉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besthcb生理學重點知識總結一.緒論1.負反饋:反饋信息使凈輸入信號減弱。
2.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3.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指機體在神經體液調節(jié)下,通過各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4.神經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活動參與調節(jié)機體許多生理功能。5.體液調節(jié):體內某些cell分泌化學物質,經體液運輸?shù)竭_組織cell,通過作用于相應受體對機體活動調節(jié)。
6.神經分泌:神經cell合成的激素或因子從神經末梢釋放人血,并作用于靶cell的分泌方式。7.興奮性:指可興奮cell接受刺激發(fā)生動作電位的能力。
8.神經調節(jié):反應迅速、準確、作用短暫;體液調節(jié):反應速度慢,作用廣泛而持久;自身調節(jié):比較局限,不靈敏,但在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尚未參與或并不參與時發(fā)揮其作用。二.細胞的基本功能1.靜息電位:在靜息的情況下cell膜內測的電位較外側為負。
cell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2.動作電位:神經或肌肉興奮時發(fā)生的可傳播的電變化。
3.閾電位:當刺激達到閾值時,說明cell膜電位去極化已達到一個臨界的值,這個電位稱為閾電位。4.閾刺激:以剛能引起動作電位的刺激為閾刺激。
5.絕對不應期:當興奮發(fā)生時及興奮后很短時間內,興奮部位對繼之而來的刺激,不論刺激多強,都不發(fā)生興奮。這一段時間稱為絕對不應期。
6.興奮-收縮藕聯(lián):從肌肉受刺激引起興奮的膜電變化到肌肉收縮的肌纖維內部收縮蛋白變化的過程。7.鈉。
第一章 緒論 目的要求:了解人體生理學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人體生理學與醫(yī)學的關系。
掌握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反饋調節(jié)等基本概念,熟悉機體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 掌握內容: 掌握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反饋調節(jié)(負反饋、正反饋、前饋)以及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熟悉內容:熟悉人體機能活動的調節(jié):神經調節(jié)(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體液調節(jié)(激素、局部體液因素),自身調節(jié)。 了解內容: 人體生理學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人體生理學與醫(yī)學的關系。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了解細胞膜的基本結構。熟悉肌肉收縮的外部表現(xiàn)、骨骼肌原理及肌肉收縮力學分析。
掌握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興奮的產生和傳導機制,神經-肌接頭興奮傳遞過程。 掌握內容: 1、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形式(單純擴散、載體和通道中介的易化擴散、主動轉運、繼發(fā) 性主動轉運、出胞和入胞)。
2、靜息電位:靜息電位、極化,超極化,的概念,靜息電位的產生機制(靜息電位和K+平衡電位)及其研究手段。 3、動作電位:動作電位、去極化、復極化、反極化、超射的概念;刺激引起興奮的條件:閾值、興奮性和興奮,閾電位與局部興奮;組織興奮及其恢復過程中興奮性的變化(絕對不應期、興奮性變化的相對不應期、超常期、低常期);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鋒電位與Na+平衡電位)及其研究手段(平衡電位、改變離子濃度;通道阻斷劑;電壓鉗與膜片鉗);興奮的傳播:興奮在同-細胞上的傳導,局部電流,跳躍式傳導;動作電位的特點及其意義。
4、局部電位:局部電位的概念、分類(去極化與超極化)、特點與產生機制。 5、神經-肌接頭的興奮傳遞過程(終板電位的概念及產生機制)、特征。
(細胞的信號轉導將在內分泌章討論)。 熟悉內容: 1、肌肉收縮的肌絲滑行理論;興奮-收縮耦聯(lián)、張力-速度關系曲線,長度-張力關系曲線,最適初長度。
2、肌肉收縮的外部表現(xiàn)和力學分析:單收縮、強直收縮;前負荷、后負荷;等長收縮、等張收縮;Vmax,P0;肌肉的收縮能力。 3、鈣離子在耦聯(lián)中的作用。
了解內容: 1、了解單位膜的分子組成,液態(tài)鑲嵌模型。 2、骨骼肌的細微結構,肌小節(jié),粗肌絲和細肌絲,肌管系統(tǒng)。
第三章 血液 目的要求:了解血液的組成、血漿及有形成分的功能,白細胞生理;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掌握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血液在內環(huán)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理性止血與凝血的過程與機制;血量、輸血與血型鑒定的生物學意義。
掌握內容: 1、血漿滲透壓及其在水分移動中的作用。 2、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造血微環(huán)境與造血干細胞的作用、調控及其新進展,促紅細胞生成素。
細胞集落生成刺激因子與抑制因子。 3、生理性止血與凝血:生理性止血的一般過程:血管收縮與止血栓形成和加固,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釋放、收縮、吸附反應、止血栓形成及其影響因素。
4、輸血的生物學意義。人類血型的分類及其依據(jù),ABO血型的鑒定原理與方法。
熟悉內容: 1、人體血量、血液成分、功能及其正常值。 2、纖維蛋白溶解;現(xiàn)代凝血概念及Rh血型 了解內容: 1、白細胞的生理:白細胞的分類與數(shù)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破環(huán),生成與調節(jié)。
2、血小板的形態(tài)、數(shù)量與功能,壽命與破環(huán),生成及調節(jié)。 第四章 血液循環(huán) 目的要求:掌握心臟生理(心臟泵功能及心肌電生理),血管生理(動、靜脈壓,微循環(huán)、組織液及淋巴液生成)及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器官循環(huán)。
掌握內容: 1. 心臟泵血功能:心動周期的概念,泵血的機制與過程(左心室射血與充盈過程,房壓變化、房室在心臟泵血中的作用、等容收縮期、等容舒張期)。泵功能的評價(心輸出量、心指數(shù)、射血分數(shù)、泵功能儲備、搏功與分功)。
泵功能的調節(jié)(異長自身調節(jié)、心肌收縮能力)。 2. 心肌生物電現(xiàn)象和生理特性:工作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自律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機制(浦肯野細胞及竇房結P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
3. 心肌的電生理特性:心肌的興奮性及其影響因素,心肌的自律性及決定和影響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傳導性和心臟內興奮的傳導以及決定和影響傳導性的因素。 4. 動脈血壓(形成、正常值、影響因素)。
中心靜脈壓及其影響因素。 5.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神經調節(jié)(心臟和血管的神經支配,心血管中樞,心血管反射—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
體液調節(jié)(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升壓素,內皮素,腎上腺髓質素,內皮舒張因子。
熟悉內容: 1、心電圖:波形及生理意義。 2、心音及其產生的原因。
3、靜脈回心血量及其影響因素。 4、血量的調節(jié)(神經和體液因素,急性失血時的生理反應)。
4、組織液(生成、影響因素及其臨床意義)。 5、冠脈循環(huán)(解剖特點,血流特點,血流量的調節(jié))。
6、血管內皮細胞的研究新進展:功能、調控及與臨床的關系。 了解內容: 1. 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動脈脈搏(波形及意義)。
靜脈血壓(外周靜脈壓)。微循環(huán)(組成、毛細血管血壓、血液和組織液。
生理學課程重點
第一章
生命活動的基本體征;興奮性與閾值的概念及關系;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反饋的概念;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自身調節(jié)的特點。
第二章
易化擴散、主動轉運、極化、去極化、反極化、復極化、超極化、閾電位的概念
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概念及其產生機制;骨骼肌的收縮原理;神經-肌接頭興奮傳遞原理
第三章
血液的組成、正常值和功能;血細胞比容、紅細胞沉降率、滲透脆性概念、正常值及意義;血漿滲透壓及其生理意義;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驟及影響因素;輸血原則
第四章
心動周期的概念、心臟泵血功能的調節(jié)與評價;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與生理特性、動脈血壓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原理及其影響因素、壓力感受器反射及其意義
第五章
呼吸概念、基本環(huán)節(jié)和生理意義;血氧飽和度、肺通氣概念、動力;呼吸運動概念和類型;肺活量、時間肺活量和肺泡通氣量的概念;影響肺換氣的因素及其原理;通氣/血流比值概念;O2和CO2的主要運輸方式。呼吸中樞;肺牽張反射概念及其意義;化學感受器反射及其意義。
第六章
主要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吸收的概念;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原理與形式。胃腸道激素的名稱、種類與作用。
第八章
排泄的概念;尿生成基本過程;腎小球濾過、有效濾過壓和腎小球率過濾率、球管平衡的概念;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方式以及主要物質的重吸收的特點與原理。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與機制;滲透性利尿功能、原理與應用。
第九章
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點;突觸概念、結構、興奮傳遞過程以及特征;反射中樞的概念; 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遞質與受體;各級中樞對內臟活動調節(jié)作用;
第十一章
激素、應激反應的概念;腺垂體的生理作用;腺垂體激素的分泌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一些主要激素的主要作用
醫(yī)學生理學之復習考點一 核心提示: 醫(yī)學倫理學發(fā)展的三個階段1。
傳統(tǒng)醫(yī)學倫理學:即醫(yī)務倫理學2?,F(xiàn)代(生物)醫(yī)學倫理學:3。
生命倫理學:生命倫理學的具體任務是:面對道德醫(yī)學倫理學發(fā)展的三個階段1。傳統(tǒng)醫(yī)學倫理學:即醫(yī)務倫理學2。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倫理學: 3。 生命倫理學: 生命倫理學的具體任務是:面對道德難題,為人們的行為作出合理的選擇。
倫理學的基本任務是:1。做人道理的感悟2。
面對困惑的選擇3。幸福和諧道路的尋求 作為科學的醫(yī)學其任務是解決“能”或者“不能”的問題,而倫理學的任務是面對醫(yī)學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提出“應該”還是“不應該”的問題。
醫(yī)學倫理學是一門研究醫(yī)學中的各種關系,以解決現(xiàn)實醫(yī)學中種種道德難題和沖突的綜合性交叉性學科。又稱道德哲學,核心是醫(yī)患關系問題 臨床生命倫理學的核心內容:醫(yī)學人道主義 醫(yī)學人道主義的核心內容:①尊重病人的生命及其價值最基本的。
②尊重病人的人格與尊嚴最本質的。 ③尊重病人平等的醫(yī)療權利尊重的具體體現(xiàn)。
④對社會利益及人類健康利益的維護。 醫(yī)學倫理學原則 (一)生命神圣與價值原則(倫理學的最基本原則)1。
尊重人的生命——道德義務 2。尊重生命的價值——道德責任 (二)有利無傷原則1。
有利與無傷的關系。 2。
醫(yī)療傷害的種類①技術性傷害:②行為性傷害:③經濟性傷害: (三)尊重與自主原則 (四)公正與公益原則 醫(yī)學倫理學原則的應用的主次序列:首位是生命價值原則,其次是有利無傷原則、尊重與自主原則、公正與公益原則。 醫(yī)—患關系的概念:醫(yī)—患關系是指在醫(yī)療過程中,醫(yī)務人員與病人為了診斷和治療的需要所建立起來的相互間特定的醫(yī)治關系。
醫(yī)—患關系包括技術關系與非技術關系 技術化、商業(yè)化、民主化、法律化,這就是醫(yī)—患關系的現(xiàn)代特征。 建立人道醫(yī)患關系的原則: 1、確立臨床醫(yī)學人的價值原則。
2、堅持對患者全面負責。3、發(fā)揚人類應有的同情心。
4、避免“科學主義”的影響。5、努力學習人文科學知識。
6、提高人際關系交往能力 適合我國國情的病人權利的基本內容:1、病人的醫(yī)療權2、病人的參與醫(yī)療權3、病人的醫(yī)療自主權和知情同意權4、病人的隱私保密權。5、病人的拒絕治療和拒絕實驗權6、病人的醫(yī)療監(jiān)督權 干涉權:是指在一些特定情況下,醫(yī)生用來限制病人自主權,以達到完成醫(yī)生對病人的職責與義務的權利。
醫(yī)生干涉權使用的二個特點:1。醫(yī)生的行為是善的,一切都是為了病人的利益。
2。有關決定由醫(yī)生代替病人作出,而不是由病人作出。
但是,醫(yī)生行使干涉權必須合理且有所監(jiān)督。 醫(yī)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①醫(yī)生權利與醫(yī)生義務的關系:義務是權利的前提;②醫(yī)生權利與病人權利的關系:醫(yī)生權利服從病人醫(yī)療權;③醫(yī)生義務與病人權利的關系:醫(yī)生義務與病人權利是統(tǒng)一體。
知情同意的含義:在醫(yī)療中,醫(yī)務人員(醫(yī)方)向病人提供有關診療方案及與此方案相關的足夠的,由病人作出選擇和決定 知情同意具有以下特征:①義務性:②意向性:③自愿性:④形式多樣性: 知情同意的四個要素:①的揭示:②的理解:③自愿的同意:④同意的能力: 知情同意的意義:①知情同意是自主原則的集中體現(xiàn)。 ②知情同意有利于建立合作的醫(yī)—患關系。
③知情同意可以減少民事和刑事責任。 講真話的原則與藝術醫(yī)療上講真話的藝術應該在維護病人利益的原則前提下,考慮對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講真話。
醫(yī)療保密是指醫(yī)務人員在醫(yī)療中,不向他人泄露能造成不良醫(yī)療后果的疾病有關的“信托行為” 保密的意義:①是尊重病人自主權、病人人格尊嚴的重要形式。 ②是醫(yī)—患關系維護的重要保證。
人體實驗的原則:1。知情同意原則2。
有利無傷原則3。為醫(yī)學目的原則4。
實驗對照原則 高醫(yī)學技術的價值:①科學價值:②社會價值:③道德價值: 高技術運用的現(xiàn)實道德問題1)影響醫(yī)療資源的分配(2)治療代價與生命質量的矛盾 臨床技術運用的最優(yōu)化原則:①積極獲取最佳療效②確保診療具有意識和自我意識。 人是具有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實體。
正是人的意識和自我意識,使人在從受精卵開始到最后死亡的發(fā)展過程中,從生物人的特征發(fā)展到具有人格人的特征。 人的自我意識產生需要兩個條件:第一,人的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正常,這是自我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
第二,人的社會關系是自我意識產生的源泉(社會環(huán)境條件)。 人的生命價值由兩個因素決定: 一是生命自身的質量價值。
這是生命的內在價值,這種質量越高,可體現(xiàn)的價值就越大。 二是生命對他人對社會的意義和影響。
這是生命的外在價值,外在價值是人生命存在的目的。 強調生命的價值就是強調生命對社會、他人以及對人類的意義。
生命質量概念在臨床上的應用: ①當維護生命需要必然要犧牲生命的某些質量時,應滿足維護生命的需要。②當有可能謀求一定的生命質量,但又有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時,應在保證生命的前提下,絕不放棄謀求提高生命質量的努力。
③有益于維護“生命”,但不能保持最低的生命質量的治療措施,應予停止。 ④對嚴重殘疾兒的處理要考慮生命質量與代價。
大腦不再有。
從百度文庫里下的,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種,我學完生理學很久了,已經忘了,不好意思了~1、生理學——是研究生物機體的生命活動現(xiàn)象及規(guī)律和功能的一門學科。
2、內環(huán)境——細胞直接生存的環(huán)境,即細胞外液被稱為機體的內環(huán)境。3、穩(wěn)態(tài)——機體內環(huán)境的各種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稱為穩(wěn)態(tài)。
4、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所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5、單純擴散——機體內有很多一部分小分子物質既可溶于水又可溶解于脂質,這些物質便可以由膜的高濃度一側直接通過脂類細胞膜進入低濃度一側,稱為單純擴散。
6、易化擴散——機體內一些不溶于脂質或在脂質中溶解度很小的物質,必須在細胞膜上某種蛋白質的幫助下才能從細胞膜的高濃度一側擴散到低濃度一側,這種形式的擴散稱為易化擴散。 7、主動轉運——是通過細胞的耗能過程,將物質分子或離子逆著濃度梯度或電化學梯度所進行的跨膜轉運,是人體最重要的物質轉化形式。
8、靜息電位——指細胞在安靜(未受刺激)時,存在于細胞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這就是靜息膜電位,簡稱靜息電位。 9、動作電位——細胞在靜息電位時受到刺激,膜電位所經歷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轉和復原稱為動作電位。
10、興奮——活組織或細胞接受刺激時發(fā)生的反應。11、興奮性——活組織或細胞接受刺激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
12、閾值——在刺激作用時間和強度—時間的變化率固定不變的情況下,能引起組織或細胞產生興奮的最小刺激強度。一般可作為衡量細胞興奮性的指標。
13、閾電位——將能造成細胞膜對Na+通透性突然增大,產生動作電位的臨界膜電位,稱為閾電位。14、刺激——能引起細胞、組織或機體發(fā)生反應的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
15、等長收縮——即肌肉收縮時長度保持不變而只產生張力。 16、等張收縮——即收縮時先產生一定的張力以克服阻力,當產生的張力足以克服阻力時,肌肉開始縮短,而張力不再增加。
17、前負荷——肌肉在收縮前所承受的負荷,稱為前負荷。18、后負荷——肌肉在收縮開始后所承受的阻力稱為后負荷。
19、興奮-收縮耦聯(lián)——指把肌纖維動作電位與肌纖維收縮連接起來的中介過程。20、極化——靜息電位存在時,膜兩側所保持的內負外正狀態(tài)稱為極化。
21、血型——通常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的類型。 22、血清——血液凝固后1h~2h,由于血凝塊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塊回縮,釋出淡黃色的液體,稱為血清。
23、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損后血液將從血管流出,數(shù)分鐘后即可自行停止,稱為生理性止血。 24、心動周期——心臟收縮和舒張一次,構成一個機械活動周期,稱為心動周期。
25、每搏輸出量——一次心跳由一側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稱每搏輸出量,簡稱搏出量。等于心室舒張末期容量-心室收縮末期容量;約70ml。
26、心輸出量——一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血液量,稱為每分心輸出量,簡稱心輸出量。27、射血分數(shù)——搏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稱為射血分數(shù)。
28、血壓——是指血管內的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也即壓強。 29、中心靜脈壓——通常將右心房和胸腔內大靜脈的血壓稱為中心靜脈壓。
30、消化——攝入的食物在消化道內被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中,與消化液混合并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的過程,稱為消化。31、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產物,通過消化道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循環(huán)的過程。
32、胃排空——是指胃內容物由胃進入十二指腸的過程。33、呼吸——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稱為呼吸。
34、肺通氣——是肺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35、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量為潮氣量。
36、肺活量——盡力吸氣后,從肺內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稱為肺活量。 37、時間肺活量——最大吸氣后,以最快速度呼氣,分別記錄第1,2,3秒末所能呼出氣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38、肺泡通氣量——每分鐘吸入肺泡的新鮮空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反映肺通氣的實際效能。 39、肺牽張反射——由肺擴張或縮小萎縮所進行的吸氣抑制或吸氣興奮的反射性呼吸變化,稱為肺牽張反射,又稱黑-伯反射。
40、能量代謝——在機體的物質合成與分解代謝過程中總是伴隨能量的釋放、轉移、儲存和利用,這就是能量代謝。41、體溫——是指機體體核溫度,即機體深部的平均溫度。
42、腎小球濾過率——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腎小球濾過率。43、有效濾過壓——是指促進超濾的動力與對抗超濾的阻力之間的差值。
腎小球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44、興奮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膜在遞質作用下發(fā)生去極化,突觸后神經元的興奮性升高,這種去極化電位變化稱為興奮性突觸后電位。
45、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膜在遞質作用下發(fā)生超極化,突觸后神經元的興奮性下降,這種超極化電位變化稱為抑制性突觸后電位。 46、牽涉痛——由內臟疾病引起特定的體表部位疼痛或痛覺過敏,稱為牽涉痛。
47、脊休克——動物在脊髓與高位中樞離斷后反射能力暫時喪失進入無。
心臟生理 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心臟起著泵血的功能,推動血液循環(huán)。
心臟的這種功能是由于心肌進行節(jié)律性的收縮與舒張及瓣膜的活動而實現(xiàn)的。心肌的收縮活動又決定心肌具有興奮性,傳導性等生理特性。
心肌細胞膜的生物電活動是興奮性和傳導性等生理特性的基礎。故本節(jié)先討論心肌細胞的生物電活動,進而闡明心肌的生理特性。
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討論心臟的生理功能。一、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和神經組織一樣,心肌細胞在靜息和活動時也伴有生物電(又稱跨膜電位)變化。
研究和了解心肌的生物電現(xiàn)象對進一步理解心肌生理特性具有重大意義。從組織學,電生理特點和功能可將心肌細胞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普通細胞,含有豐富的肌原纖維。具有收縮功能,稱為工作細胞,工作細胞屬于非自律性細胞,它不能產生節(jié)律性興奮活動,但它具有興奮性和傳導興奮的能力。
它們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另一類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細胞,它們含肌原纖維很少或完全缺乏;故已無收縮功能。
它們除具有興奮性、傳導性外,還具有自動產生節(jié)律性興奮的能力,故又稱自律細胞。它們主要包括P細胞和浦肯野細胞。
它們與另一些既不具有收縮功能又無自律性,只保留很低的傳導性的細胞組成心臟中的特殊傳導系統(tǒng)。特殊傳導系統(tǒng)是心臟中發(fā)生興奮和傳導興奮的組織,起著控制心臟節(jié)律性活動的作用。
特殊傳導系統(tǒng)包括竇房結、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末梢浦肯野纖維。
朋友,怎樣學好生理學,我的體會:
舉個例子說吧:生理第一章緒論里講興奮性,首先要明白產生興奮的機理,再者就是怎樣會產生興奮,最后需要弄清楚興奮性的變化過程.
其實生理學就是這樣,一是產生機理,二是怎樣產生,三就是產生的過程及作用!
我已經畢業(yè)幾年了,給你幾個復習題供你參考吧!(影像專業(yè)的生理課程與護理的可能是一樣的吧,我學的是臨床的第四版)
1.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
2.CO2,O2對呼吸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3.尿生成的過程;
4.大量飲用清水后,尿量的變化;
5.胰島素的生理過程;
6.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特征;
7.骨骼肌的興奮收縮耦聯(lián)過程;
8.胃酸的生理作用;
9.鹽酸的生理作用;
10.心肌興奮時,其興奮性周期性變化。
再就是名詞解釋,比如:自身調節(jié),易化擴散,牽張反射,睡眠時相,穩(wěn)態(tài),呼吸商……之類。
翻翻以前的筆記,看看老師課堂上重點講的內容??荚嚽袄蠋煈撚屑休o導,輔導時講到的內容會比較重要!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