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于興趣,我從小就對地理感興趣,高中地理的基礎知識又很多在于初中那個,當然了初中的那個只是個大概硬性的東西,而高中更多的是發(fā)揮,你要發(fā)揮就必須知道它怎么回事。
給你張圖,上面有幾條河流,還有周圍的地形,要你說說這里的氣候,自然資源還有人文什么的,你首先要一眼看出來這是那里,那條河,是什么地形,這樣你才能下手做這道題。第一 地圖很重要,我就比較愛看地圖,我看到地圖就有種美的享受,不知怎么回事,第二 地圖掌握的差不多了,就要了解國家人民和民族還有生活習俗,習慣,學那個是很有趣的事情。
第三 要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物都是相通的,地理也是一樣,要學會一個地形的答法就會其他的一樣的,知道一種類型的,就會其他類型的。
因為我對地理感興趣,所以我認為地理很好學,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和你一起交流下,我的qq401185051。
地理學可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tǒng)是計算機在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上的應用. 地理學的基本知識有十分廣泛,首先要具備的基本功:數學(包括高等數學、統(tǒng)計學),物理(包括流體力學),化學(包括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遙感、測量、素描…… 其次的基本知識是地理要素基礎課:地球概論(天文、歷法)、氣象學、水文學、地質學、地貌學、土壤學、植物學、生態(tài)學、計算機基礎、經濟地理學(交通地理、國際貿易地理、城市規(guī)劃、歷史地理、文化與社會地理、人口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
學好中學地理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興趣,以下是我對高中地理的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1.學自然地理。中學的自然地理注重的是結果和現象,(大學注重原因)無外乎關于:
地(地形,地貌,), 【要注意的各個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區(qū)別 】
氣(三圈環(huán)流,天氣系統(tǒng),氣候), 【 要注意用專業(yè)的自然地理術語, 】
水(水文水系,水氣輸送,江河湖海), 【分析區(qū)位條件時要全面,合理。 】
生物(植被,動物)
礦(主要礦物的分布,巖石之間的轉換),
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臺風,暴雨,泥石流,等等)
方法。在自己睡覺的地方掛一張世界地圖,有事沒事的時候看一下。看看地貌、水文、地形、城市分布等
2學習人文地理。高中主要學習的人文地理用大學專業(yè)概括只有①區(qū)域農業(yè)經濟地理②城市人口地理③區(qū)域工業(yè)經濟地理.④交通
①區(qū)域經濟地理,主要的內容有,區(qū)域農業(yè)地理,季風水田農業(yè),美國農業(yè)模式,阿根廷、西歐的畜牧業(yè)。
②城市人口地理。主要內容有,人口的變化,城市的發(fā)展,人口和城市的矛盾。
③區(qū)域工業(yè)經濟地理。主要有,【資源型工業(yè)】,如中國攀枝花,德國魯爾區(qū)?!救瞬判凸I(yè)】,中國中關村,美國硅谷,【新生產模式型工業(yè)】意大利新型工業(yè)區(qū),中國溫州。
④交通。中國的鐵路交通網。重要港口??崭邸?交通和經濟的關系,交通對人口居住影響。
方法。①同上。②掌握好答題的模式。③有目的去背一些東西。 比如分析為什么廈門才是福建的龍頭城市。 你可以試著分析一下。然后想想自己是不是分析全面了。專業(yè)術語是不是用上了。
3.天文地理。天文地理在高中主要是計算時差,地方時區(qū)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日照時間,太陽直射點緯度,
①關于時間計算問題。 相信公式什么的你也會了。只要記住東邊的時間總比西邊早,這樣你就可以檢查你是否日期正確,是否有錯。
②與太陽直射有關的問題。 公式神馬的我也不說了。說幾點入題點。 1.晨昏線緯線圈的切點,想想這兩個切點的地方時是多少。2晨線上所有的點的地方時【不全為06時,只有與赤道上的交點才為06時】昏線同理。3.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其余地區(qū)只有春秋分等長。
初中地理基礎知識匯編 一 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表面積5.1億KM2。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
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長約4萬千米。
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
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
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于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于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經緯線特點比較(表格) 長 度 形 狀 指示方向 半 球 劃 分 經線 都相等 半 圓 南 北 東西半球(20°W,160°E) 緯線 由赤道向南北縮短 圓圈(極點除外) 東 西 南北半球:0°緯線 4、經緯網:經線和緯線構成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
5、幾條特殊的經緯線:0°緯線(南北半球劃分先);23.5°N和23.5°S——南北回歸線(太陽直射的南北界限、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66.5°N和66.5°S——南北極圈(有無極晝極夜現象的界限、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30°N和30°S(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60°N和60°S(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0°經線(本初子午線)和180°經線(東西經劃分的起止線);20°W和160°E(東西半球的劃分線) 6、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7、地球公轉和季節(jié)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著66.50的夾角。
由于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jié)的變化、晝夜的長短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等。 8、時區(qū) 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從西向東自轉著,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
每隔150劃分一個時區(qū),全球可分為24個時區(qū)。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西經7.50至東經7.50,劃為中時區(qū),或叫0時區(qū)。
每個時區(qū)的中央經線,叫做該時區(qū)的“標準經線”,標準經線上的時間,便是整個時區(qū)的“區(qū)時”,北京處在東八區(qū)。相鄰兩個時區(qū)的區(qū)時,相差整一小時,向東每跨入一個時區(qū),應把表往前拔一個小時;向西每跨入一個時區(qū),應把表倒拔一個小時。
東八區(qū)的區(qū)時,就是“北京時間”。原則上以180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簡稱為“日界線”。
東十二區(qū)總比西十二區(qū)早24小時。日界線不完全在1800經線上,而是稍有曲折。
9、區(qū)時計算: 一、直線法 所謂直線法,也可叫數數法,就是先畫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上劃分出24等份,標注出24個時區(qū)。在圖中標注出已知地點所在的時區(qū)和未知地點所在的時區(qū)。
根據每向東跨越一個時區(qū),時間增加一小時;每向西跨越一個時區(qū),時間減少一小時,一個一個地往前數。 二、方程法:利用區(qū)時之差等于時區(qū)之差列一元一次方程。
例1:北京(東八區(qū))晚8點,求紐約(西五區(qū))幾點?方程為:20-X=8-(-5)。解方程得X=7。
即紐約為當日的7點。 例2:紐約為6點,求北京是幾點?方程為:X-6=8-(-5)。
解方程得:X=19。即北京為當日的19點。
注意:此方法必須用減法,且注意避開日界限。若需求時區(qū),請參照下面公式法(第一步);若得數是負數或大于24,請參照下面公式法(第四步) 三、公式法 利用公式法進行區(qū)時計算的步驟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時區(qū):即已知某地經度求該地時區(qū)。
其公式是:(經度+7.5°)÷15=該地所在的時區(qū)(結果取整數,舍去余數)。東經度求出的是東時區(qū);西經度求出的為西時區(qū)。
第二步是求區(qū)時差:區(qū)時差的求法有兩種情況。 A.兩地都在東時區(qū)或西時區(qū),則:區(qū)時差=大時區(qū)數-小時區(qū)數 B.兩地中一地在東時區(qū),一地在西時區(qū),則:區(qū)時差=東時區(qū)數+西時區(qū)數 第三步是求區(qū)時:所求地區(qū)時=已知地區(qū)時±區(qū)時差(東加西減); 第四步是如果有飛行時間(即路程時間),則要加上路程時間。
利用此公式計算時,需要對所求結果進行判斷。如果結果出現負數則加24小時,但日期要減一天:結果出現大于24則減24小時,但日期要加一天。
日期變更線(圖) 10、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qū),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qū),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
小學地理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常識,如:
1.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只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2.中國陸地面積約 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qū),東西距離約 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yōu)良港灣,便于船舶避風和停靠。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于浙江省東面的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南到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對外界事物非常好奇,但是其思維理解能力不強,主要通過感覺感知外界。小學生地理知識要簡單、直觀、易懂。
優(yōu)勢: 是我國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水陸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農業(yè)基礎好,勞動力資源豐富,易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本。地理位置優(yōu)越,經濟腹地廣大 工農業(yè)生產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經濟核心區(qū) 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發(fā)展迅速 不足:土地資源緊缺;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下降;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等 遼中南工業(yè)基地 京津唐工業(yè)基地 滬寧杭工業(yè)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q?word=%CB%C4%B4%F3%B9%A4%D2%B5%BB%F9%B5%D8&ct=17&pn=0&tn=ikaslist&rn=10 秦嶺以北:耕地以旱地為主,農作物主要種植小麥,主食以面食為主,樹木冬季落葉。 秦嶺以南:耕地以水田為主,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主食以大米為主,樹木大多常綠。 秦嶺-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一、氣溫 1、1月份0℃等溫線 2、日均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3、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二、降水 4、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 5、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分界線 三、氣候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四、農業(yè) 7、旱地農業(yè)與水田農業(yè)的分界線 8、水稻生產與小麥生產的分界線 五、植被 9、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六、河流 10、該線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有結冰期 該線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變化大、無結冰期 11、秦嶺(和巴顏喀拉山)還是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七、地形 12、該線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為主。 該線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為主。 八、區(qū)域 13、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 14、我國華中和華北的分界線 我國主要山脈的分布如下。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賀蘭山 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巨大的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
?v=1圖在這里
中國 國土面積:國土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略相當于除前蘇聯(lián)之外的歐洲各國的總面積,僅次于俄羅斯聯(lián)邦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東部地區(qū)占10.5%,中部地區(qū)占25.3%,西部地區(qū)占64.2%。土地資源中,山地320萬平方公里,高原250萬平方公里,盆地180萬平方公里,平原115萬平方公里,丘陵95萬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疆界和四鄰:中國陸上疆界從中朝邊界的鴨綠江口起,到中越邊界的北侖河口止,總長2萬多公里,與14個國家相鄰:東為朝鮮,東北為俄羅斯聯(lián)邦,北為蒙古,西北為俄羅斯聯(lián)邦、哈薩克斯坦,西為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為印度、尼泊爾、不丹,南為緬甸、老撾、越南。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自北而南依次是: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
陸地領土: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領海的寬度從領?;€量起為12海里。
中國的毗連區(qū)寬度為24海里。中國氣候: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
中國的氣候復雜多樣,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寒帶等氣候帶。中國位于北半球,穿過南部,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暖溫帶和亞熱帶,屬東亞季風氣候。
南北溫差懸殊。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刮冬季風,大部分地區(qū)寒冷干旱;4-9月刮夏季風,大部分地區(qū)高溫多雨。
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異亦大,東南沿海為1500毫米,西北部在500毫米以下。 二十四節(jié)氣 。
中國地理 中國地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恿橋繪少岱妊惑酃及蔚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臺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 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qū)、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
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中國山脈: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多成東西和東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脈有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祁連山脈、岡底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陰山山脈、太行山脈、秦嶺山脈、大興安嶺山脈、長白山脈、臺灣山脈等。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國境內和國境線上的就有7座,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著許多高大山脈。
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最高大雄偉的山脈,它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雁蕩山等名山。
中國河流:主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淮河、海河、遼河、雅魯藏布江、塔里木河、瀾滄江、怒江、閩江、錢塘江、韓江、鴨綠江、圖們江、濁水溪、南渡江、灤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及京杭大運河、靈渠、膠萊運河、里下河等運河。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公里,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為世界第三長河。
黃河系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西藏高原的雅魯藏布江上有全長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峽谷。
中國湖泊: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青海湖、洪澤湖、高郵湖、南四湖、興凱湖、呼倫湖、貝爾湖、博斯騰湖、羅布泊、納木錯、色林錯、羊卓雍錯、滇池、洱海、撫仙湖、日月潭、洪湖、西湖、千島湖、白頭山天池、天山天池、五大連池等。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
中國海岸:中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達廣西的北侖河口,全長18000多公里。(截至1997年)?中國島嶼:主要有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島、平潭島、東海島、東山島、金門島、玉環(huán)島、廈門島、上川島、洞頭島、釣魚島、南澳島、潿洲島及長山群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南日群島、萬山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澎湖列島等群島。
在中國海域上分布著5400個島嶼,總面積3.87萬平方公里。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島,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
島嶼海岸線14000公里(截至1997年)。近海及毗鄰海域:毗鄰中國大陸邊緣及臺灣島的海洋有黃海、東海、南海及臺灣以東的太平洋,渤海則是伸入我國大陸的內海。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海,東西橫跨經度32度,南北縱越緯度44度。另外有渤海海峽、臺灣海峽、瓊州海峽等三大海峽。
海域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
1.全球氣候(重點掌握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荒漠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氣候特征和形成原因)2.經緯網的判讀(主要掌握1.特殊的緯線:赤道0°南北回歸線23.5°南北極圈66.5°這五條特殊的緯線把地球分為熱帶和南北溫帶、南北寒帶 2.特殊的經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180°經線是新一天的最早時刻180°經線和0時刻所在經線將地球分為今天和昨天 但是180°經線與國際日期變更先不完全重合 最后就是東西半球的劃分20°W沿地球自轉方向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剩下的就是西半球了)3.比例尺(這個不難,把比例尺寫成分數的形式,分子都為一時,分母大的比例尺小,但表示的范圍大)4.中國的河流和國際河流(中國主要就是長江黃河珠江淮河東北三江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答題了解地理位置,知道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比如是南北方的分界線等。
國際河流主要知道世界前三長的河,徑流量前三的河)5.板塊(知道每個板塊的大體形狀和名稱、不要和大洲記混了,還有四大洋的名稱)6.掌握幾個典型國家(或大洲)的大體地形和地勢7.背過中國30+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8.按照一個系統(tǒng)的框架自己順一遍,不會的地方記下,查漏補缺。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