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飽含詩人無限辛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 , ;詩中運用典故的詩句是, ;詩中有一聯(lián)是千古名句,現(xiàn)在常用它來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兩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詩句是 , 。3.《過零丁洋》中,概括寫出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歷的詩句是 ,;寫出國家和個人的境遇的詩句是 , ;概括寫出兩次抗元,遭受失敗后的的心情的詩句是 , ;表現(xiàn)詩人誓死報國,表現(xiàn)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的詩句是, 。
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直接寫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難全”中的“此事”指, ;寫出詞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暗示潼關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句子是 , ,;寫曲人駐遠望、感慨橫生的詩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6.《飲酒》中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詩句是 , ;詩中體現(xiàn)作者愛菊的名句是 , ;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 , 。7.《行路難》中,表明詩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權貴堵塞的詩句是 ,;暗用典故的詩句是 , ;表達詩人終將沖出苦悶,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一天會實現(xiàn)的情懷的詩句是 ,。
8.《茅屋這秋風所破歌》中,寫出詩人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的句子是 ,;表現(xiàn)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語句是 , 。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詩句是, ;寫北方過地風狂風早的詩句是 , ;以春花喻冬雪的詩句是 , ;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 , ;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詩句是 , 。
10.《己亥雜詩》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輩革命家鞠躬盡瘁精神的詩句是 ,。11.《小石潭記》中,能夠反映作者心境感傷的句子是 。
12.《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 ;表現(xiàn)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字句是 ;表現(xiàn)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字句是 ;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表現(xiàn)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敘述騰子京政績的句子是 ;文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與朱元思書風煙俱( )凈,天山共色。從( )流飄蕩,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游于魚碎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 )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擊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 )天者,望峰息心;經綸( )事物者,窺谷忘反( )。橫柯( )上蔽,在晝尤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解釋段中加橫線的詞。2.理解填空。
(1)本文總領全文的句子(2)作者描繪異水時,抓住了 的特點;描繪奇山時,緊扣 的特點。(用自己的語言概括)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哪句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5.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景的?6.翻譯句子(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物者,窺谷忘反。(5)橫柯上蔽,在晝尤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6)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10、關于本文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現(xiàn)實、寄情山水,有想過隱居生活的消極處世思想。D.作者為了功名利祿極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送東陽馬生序2、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③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④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3、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在閱讀段中,找出切身體會的句子。
4、作者求學的艱苦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5、作者寫富家子弟衣飾華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6、文中極敘作者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和刻苦,用意何在?7、結合課文,說說現(xiàn)代中學生應有怎樣的苦樂觀?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1、解釋下列詞語增: 制: 屬: 勝:際涯: 暉: 大觀: 騷人:2、翻譯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2)屬予作文以記之。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4)覽物之情,得無異乎?3、重修岳陽樓的緣由是(原文句子回答) 。
4、“前人之述備矣”一句的“前人之述”具體指的是 。5、作者對“岳陽樓之大觀”的描寫很簡略,其原因是(用原文的話回答)。
6、“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若。
初二上學期期末語文測試卷 A卷(100分)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綏靖(suí) 震悚(shù) 伎倆(liá) 屋舍儼然(yǎn) B寒噤(jìn) 舉箸(zhù) 勻稱(chèn) 濯清漣(zhuà) C瘧疾(nüè) 愧怍(zhà) 藻井(zǎo) 天啟壬戌(wū) D歸咎(jiù) 吊唁(yàn) 胚胎(pèi) 選賢與能(yǔ) 2、在空格處依次填入關聯(lián)詞最恰當的一項是( ) 畫錢塘江大橋,我曾兩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 總處理不好那龐大的六和塔與長長的橋的關系, 構不成畫面。
A為了 因為 因而 B由于 因為 所以 C因為 因為 所以 D為了 但 因而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農村里有這么個風俗,大庭廣眾之下,夫婦倆從來不合坐一條板凳。 B天空中眼花繚亂地飄著白云。
C他的故事講得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很受同學們的歡迎。 D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別具匠心,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通過老師的一番教育,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B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我們正在總結經驗。
C他的家鄉(xiāng)是黑龍江省青崗縣人。 D能否保護好水資源,是關系到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事。
5、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紫禁城的城墻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門:南面午門,北面神武門,東西面東華門、西華門。 B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
他們去不好”! C但我卻只在他的書齋里,看見過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還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籍。 D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豈能無動于衷。
6、下列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找出并改正。(2分) 銳不可擋 張皇失措 響徹云宵 慘絕人寰 情郁于中 鳴鐘擊罄 銷聲匿跡 天衣無縫 在劫難逃 無動于中 7、古詩文理解默寫填空(每空0.5分,每個錯別字扣0.5分,共8分) ①古代詩詞與季節(jié)有關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獨特、與眾不同的。
例如劉禹錫的《秋詞》中,秋高氣爽、鶴沖云霄的景象是那樣的富有詩情畫意:“ , ”而在杜甫的《春望》里,春天的花開、鳥鳴,無疑引發(fā)了詩人的憂國和思親之情:“ , ” ②《答謝中書書》中描寫自然景物朝夕變化的句子是: ; 。 ③《石壕吏》中“ 。
, ”三句寫出了老婦人三個兒子的不幸命運,暗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 ④《湖心亭看雪》中運用 手法寫 美景。
其中量詞的使用別出心裁,富于表現(xiàn)力?!昂邸薄ⅰ包c”、“芥”、“?!彼膫€量詞極寫湖堤、亭子、舟、人的 ,以此襯托西湖雪景的廣博與浩茫。
⑤白頭吊古風霜里, 。(陳與義《登岳陽樓》) 二、閱讀理解(30分) (一)我說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p>
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我看見他戴著黑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
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
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
過一會兒說:“A !”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B 。”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8、父親買橘子回來 “于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這輕松的原因是 (2分) 9、“進去吧,里邊沒人”這句話應放在文中( )處,表現(xiàn)了父親怎樣的心理?(3分) 10、本段對父親進行了 、、、描寫,敘述了 的經過(不超過四字)。
(3分) 11、本段直接寫父親 時的 ,表現(xiàn)了 。兩次寫到“流淚”,第二次流淚表達了“我” 之情。
(2分) (二)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②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
③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④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徹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
⑤由于各拱相聯(lián),所以這種橋叫聯(lián)拱石橋。⑥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⑦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⑧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
⑨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姿萬狀,惟妙惟肖。 12、這段文字說明對象是 ,以此為例說明中國石拱橋有 、和 的特征。
(4分) 13、判斷文中相關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2分)② ⑤ ⑥ ⑨ 14、用“/”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5、這段文字運用了什。
.cn
初中試題部分,各科都有,還有各單元的練習.
2007-11-19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語文期末復習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期末復習語言積累與運用(27%)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4%) 面頰( ) 銳不可當( ) 繁yǎn 銷聲nì 跡 2,古詩文默寫.(12%) ⑴感時花濺淚, . ⑵月下飛天鏡, .
2007-11-19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期末練習卷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練習卷 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學 莊留平一,積累與運用(共27分) 得分評卷人 (一)積累(共11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村邊的小河邊成里傣家人的樂園.孩子們整日里泡在河里玩shuǎ,……酷愛清潔的女人們就會來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
2007-11-19 2007屆八年級語文(上)期末模擬考試卷
綿陽一中初2007級語文八年級(上)期末模擬考試卷基礎知識(12分,每小題2分) 1,根據語言環(huán)境,選出注音錯誤的一項 A,.我問:"這個寒假(jià)你有什么安排 "他不假(jiǎ)思索地說道:"去北京旅游." B,他一腳踹(chuài)開門,兩手揣(chuāi)在懷里,氣喘(chuǎi)吁吁地從外面跑進來. C,烏珠迸(bènɡ)出,也似開了個彩……
2007-11-16 浙江地區(qū)八年級語文上期末試題卷
浙江地區(qū)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卷一, 語文知識積累和運用.(共26分) 1.給加點字注音,按拼音寫漢字.(4分) 橋結構勻稱( ),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xié( ).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都銷聲nì( )跡.到處呈現(xiàn)出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整理1《新聞兩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選自《人民日報》,《中原我軍解放南陽》選自《東北日報》)。
作者毛澤東,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新中國的締造者。2.《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
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勛,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蘆花蕩》。
3. 《蠟燭》選自《閱讀和欣賞》。作者西蒙諾夫,前蘇聯(lián)作家。
代表作劇本《我城一少年》,長篇小說《日日夜夜》《友與敵》等。《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羅斯人》等均獲斯大林獎金。
4.《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國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5.《親愛的爸爸媽媽》選自《人民日報》。
作者聶華苓,華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散文集《三十年后》《夢谷集》等。 薩特(1905-1980)法國哲學家、作家、評論家。
著有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等6. 《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之一,發(fā)表了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無論是散文、詩歌、雜文、小說還是文藝理論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雜文,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魯迅全集》中。
7.《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
散文家、詩人、學者。詩文集《蹤跡》,代表作品有《背影》《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臺階》選自小說集《臺階》。作者李森祥。
9.《老王》選自《楊絳散文》。作者楊絳,原名楊季康,作家,文學翻譯家。
翻譯有《堂?吉訶德》《洗澡》 錢鐘書,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家,作家,文學史家,古典文學研究家。作品《圍城》10《信客》選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11、《中國石拱橋》選自《人民日報》。
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蘇鎮(zhèn)江人。中國橋梁學家、教育家。
他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著有《中國古橋與新橋》等。
12、《橋之美》選自《吳冠中人生小品》。作者吳冠中,江蘇宜興市人,當代世界畫壇具有極大影響的畫家、美術教育家、散文家。
13、《蘇州園林》選自《百科知識》。作者葉圣陶,原名紹鈞,字圣陶。
江蘇蘇州人。現(xiàn)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編輯家。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中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葉圣陶集》里。14、《故宮博物院》選自《地理知識》。
作者黃傳惕。15、《說“屏” 》選自《陳從周散文》。
作者陳從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園林專家。著有《說園》等。
16、《大自然的語言》根據《科學大眾》1963年第一期竺可楨的《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一文改寫。作者竺可楨,浙江上虞人。
氣象學、地理學家。17、《奇妙的克隆》選自《中學科技》。
作者談家楨。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選自《新疆域》,孟慶任譯。
作者阿西莫夫,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19、《生物入侵者》作者梅濤。
20、《落日的幻覺》選自《科學與生活》。作者黃天祥。
21.《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著名詩人。
代表作《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并序》、《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22.《陋室鉻》選自《全唐文》。
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哲學家。世稱劉賓客。
有《劉禹錫集》。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
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23《核舟記》選自清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學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24.《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
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5.《望岳》《春望》《石壕吏》選自《杜詩詳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他杜少陵,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詩風沉郁頓挫。
他的大量詩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篇章,達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嘗貽(yí)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shǔ)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ruò)篷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
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臥右膝,詘(qū)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úi)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
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én)戌(xū)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嘻,技亦靈怪矣哉![編輯本段]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貽(yí) 高可二黍(shǔ)許 箬(ruò)篷 青糝(sǎn) 髯(rán) 不屬(zhǔ) 詘(qū) 椎髻(jì)[編輯本段]通假字 詘右臂支船 (詘--“屈”,彎曲。 ) 左手椅一衡木 (衡--“橫”,橫著)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揀”挑選) 約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通“父”,對男子的美稱,多附于字之后)[編輯本段]一詞多義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 奇異、罕見、(手藝)奇妙,奇特。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零數,余數。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 有。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通“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為:為宮室、器皿、人物 -- 雕刻。
中軒敞者為艙 -- 是。 可:高可二黍許--大約。
珠可歷歷數也--可以 端: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名詞,“畫卷的右端” 其人視端容寂--形容詞,“端正、正” 木:能以徑寸之木--木材。 以至鳥獸、木石--樹木。
[編輯本段]其他 箬篷覆之中的“箬”,與“箬”讀音相同、意義相同,本文中用“箬”。[編輯本段]題目解說 “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藝品,原材料是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
,卻生動地再現(xiàn)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掌故--“大蘇泛赤壁”。記是本人的文體,這里有描述的意味。
[編輯本段]文題背景 本文題目末字“記”,系指文體而言?!坝洝边@種體裁出現(xiàn)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 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本文原作在介紹完核舟之后,還有一段議論,課文刪去它的絕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嘻,技亦靈怪矣哉!”因此,現(xiàn)在看來,它跟我們常見的說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編輯本段]古文翻譯 明朝有個技藝奇特精巧的人名叫做王叔遠。
(他)能用一寸長的木頭,雕刻宮殿房屋、器具、人物物品,甚至飛禽走獸、樹木山石,沒有不是按照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送給我一艘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是蘇軾坐船游覽赤壁。
船從頭到尾長約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顆黃米粒那么高。 中間高起并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遮蓋著它。
旁邊開著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有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
關上窗戶,就看到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刻著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須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他的右邊,黃庭堅在他的左邊。
蘇東坡、黃庭堅一起看一幅畫卷。蘇東坡用右手拿著書畫卷的右端,用左手撫摸魯直的脊背。
魯直左手拿著橫幅的左端,右手指著書畫卷,好像在說什么話。蘇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轉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書畫卷下面的衣褶里面。
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開胸襟,抬頭仰望,神態(tài)表情和蘇東坡、黃庭堅不相類似。 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并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船夫。
在右邊的人扎著椎形的發(fā)髻,仰著臉,左手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腳趾,好像在大聲呼叫的樣子。 在左邊的船夫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摸著爐子,爐子上面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那只船的背面比較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腳,一勾一畫清清楚楚,它的顏。
第二單元自測題
1.C 2.C 3.C 4,①棵改顆②晨改辰③梢改銷④勝改盛5,①悅、愉快②表示可能或能夠③這④反省甲①去掉"和目的"②"卻會"改為"但也可能"③"欣賞到片改為"思考"④"克服"改為"攻克"7甲①比喻②擬人③排比反復④比喻 夸張$.因為它們自己選擇了命運,并且認識到任何一項神圣的事業(yè)都需要付出痛苦甚至犧牲。9.不離題。這樣寫更加突出了行道樹甘愿忍受黑暗、孤獨和不被理解的痛苦,而無私奉獻的精神。10.為城市的日益污染而優(yōu)愁,為自己不斷地創(chuàng)造清新空氣、奉獻自我價值而快樂。11.答案大致符合即可,如:吃苦耐勞、無私奉獻、胸懷博大。12.第1至4段為第一層,第5至6段為第二層。采用對比寫法。13.追逐、尋覓、忙碌、奔波。14.受名利場的誘惑,會掉人不可自拔的危險深淵。15.它拒絕種種撲朔迷離的誘惑,對身邊的一切安之若素,內心寧靜而純凈。16.①更加②跟從③說④書法、寫字17. C
18.①(他)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指標,于是書法大有進步。②有時回復別人的書信,稍不合意,一定不厭其煩地再三修改。玲.一是要認真刻苦地練好基本功,二是要善于利用時間多讀
多想。
12濟南的冬天
1. A 2. zhuo huo cheng xiang zao zhu 3.①貫-慣 象-像②蘋-萍 澡-藻 ③俠-狹 暢-敞4.《龍須溝》《茶館》《四世同堂》《駱駝祥子》 5.特別可愛的一圈小山好像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6.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有一圈小山圍著。7.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暖,以及濟南人對家鄉(xiāng)冬天的喜愛之情。8.比喻、擬人,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暖和慈善。9.樹葉綠得發(fā)黑;果實由青變黃,散發(fā)清香。10.早晨:明麗中午;熱烈黃昏;透明〔溫柔)月夜:靜謐11.都借助想像,使景物動態(tài)化,第
①句形象地寫出了漁火和燈標在駁船駛過時在水面搖蕩的動態(tài).第②句形象地描寫出月光從天空瀉到江面的情態(tài),12,略
初二語文人教實驗版期中復習試題 (答題時間:90分鐘) 一. 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1. 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 )(2分) A. 震悚(shǒng) 荒謬(miào) 潰退(guì) 銳不可當(dǎng) B. 要塞(sāi) 瞥見(piē) 驚駭 (gài) 殲滅(qiān) C. 儼然(yān) 幽咽(yàn) 詰問(jí) 差使(chà) D. 阡陌(qiān) 舉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zè) 2. 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阻遏 創(chuàng)疤 鴻蠕 窮愁撩倒 B. 煩躁 狼籍 蹣柵 繚繞不絕 C. 瑣屑 皇急 殺戮 臭名昭著 D. 簌簌 頹唐 案牘 黃發(fā)垂髫 3. 下列的字或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2分) A. 業(yè)已:已經 震悚 :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
B. 阡陌:田間小路。 白?。浩矫瘢@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C. 絲竹:絲線和竹子。 烽火:柴火 D. 逾:越過。
幽咽:形容低微、斷續(xù)的哭聲。 4.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 同學們以敬佩的眼光傾聽著這位老紅軍作的報告。
B. 考試能否取得好成績,取決于平時是否努力。 C. 中學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
D. 我們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 5. 對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③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對偶 ②排比 ③ 擬人 B ①排比 ②夸張 ③擬人 C ①排比 ②對偶 ③ 比喻 D ①夸張 ②對偶 ③反問 6. 下列有關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杜甫的詩“三吏”“三別”,真實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以及對社會造成的極大破壞,《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 《阿長與〈山海經〉》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本文選自小說集《吶喊》。
C. 《愛蓮說》與《陋室銘》在寫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fā)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借物喻人。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哭!”兩句運用對比手法,形成強烈的反差,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矛盾。
7. 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2分)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于積累,______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 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B. 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 C. 不顯眼的細小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8. 默寫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
(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這句話出自_____________的課文《老王》,“他”是指___________。
(1分) (4)《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父親買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_____地走到鐵道邊,慢慢______身下去,尚不大難。
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_____著上面,兩腳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p>
(2分) (6)杜甫《春望》一詩中寫戰(zhàn)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千古詩句是 _________ 。(1分) 9. 《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 巧填春字詩,將括號里含春的詞分別填入詩中空格處。(共2分) (春意、春色、春風、春江) (1)_______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2)滿園_______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3)竹外桃花三兩枝,________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_______鬧。 --宋祁《玉樓春》 11. 展開聯(lián)想,在下面的橫線上續(xù)寫一個句子。
(2分) 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謙虛;一群螞蟻抬走骨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齊心協(xié)力;________________ 。 12. 仿照例句,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語。
(2分) 例: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了。 __________ 把夏天的門推開了。
___________ 把秋天的門推開了。 二. 閱讀理解(24分 )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3-18題(12分) 借你一個微笑 (1)李俊是個性格內向的學生,閱完的試卷一發(fā)下,我發(fā)現(xiàn)他眉頭又鎖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2)一個從來不及格的學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說了。 (3)我合上教案面無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來,他喉頭動了一下,然后眼淚就要掉下來了。
我站住,等他說話。同學們也圍了上來,他的臉漲得通紅。
我靜靜地站著,希望他能開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緊緊鎖住了似的。 (4)他遞過一張紙條:老師,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學后為我補一個小時的課? (5)我可以馬上答應他,但面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我決定“迂回”一下。
我牽著他的手到僻靜處說:“老師答應你的要求,可這兩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點頭。我知道他中計了,接著說。
(1)記敘。
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述和交代。 (2)描寫。
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tài)描繪出來,再現(xiàn)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zhèn)魃?、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有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語言描寫及動作描寫等.(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fā)和表現(xiàn)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fā)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
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yǎng)、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說明方法有列數字,分類別,做比較,舉例子,打比方,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畫圖表,引用.說明方法就是在說明文中用的一些方法(自己寫的)怎么說呢~舉個例子吧中國有13億人口。(這里因為有“13”,所以用了列數字)說明方法有很多中,比如說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摹狀貌等等打比方其實就是比喻,但在說明文中叫打比方作比較就是拿一個事物與令一個事物相比較例如 太陽比月亮大。
(這里拿太陽和月亮相比,是作比較)摹狀貌就是描寫一個事物的樣子……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分類●人物描寫⒈ 概括描寫⒉ 肖像描寫⒊ 語言描寫⒋ 行動描寫⒌ 心理描寫⒍ 細節(jié)描寫7.神態(tài)描寫●景物描寫⒈ 靜態(tài)與動態(tài)⒉ 客觀與主觀⒊ 反襯與對比(最主要的還是“人物描寫”那一欄。
你可能現(xiàn)在很難理解,不過這是很正常的,考試不會考那么難,而且你漸漸的,自然而然就會了)至于表達作用,需要結合文章來談。(這個寫出了什么,表達了什么)邏輯順序包括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性狀到用途、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局部、從主要到次要、從具體到概括、從個別到一般等等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沒有什么分類至于類比,我也不太清楚(我現(xiàn)在已經糊涂了~)作詮釋,就是對事物或事理某些方面的特點作概括的解釋,或者用詞語釋義的方法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點。
你說的應該是引用,打比方不在說明文里叫比喻,你知道了吧。先理解,再刻苦背,最主要的是用功(我的經驗)1、藝術手法也稱“表現(xiàn)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xiàn)方法。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夸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2、現(xiàn)在可知的語文積極修辭手法: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常用的有八大類。分別是: 比喻、比擬、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夸張3、寫作手法屬于藝術表現(xiàn)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夸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lián)想,想象,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面結合、比喻象征、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4、表達技巧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guī)律和方法來表達文章的內容。表達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等); ②表現(xiàn)手法(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征 襯托 想象 聯(lián)想 照應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 ; ③選材剪材; ④行文的結構; ⑤意境的創(chuàng)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的運用等。
5、寫作特點包括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寫作手法等。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飽含詩人無限辛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 , ;詩中運用典故的詩句是 , ;詩中有一聯(lián)是千古名句,現(xiàn)在常用它來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兩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詩句是 , 。 3.《過零丁洋》中,概括寫出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歷的詩句是 , ;寫出國家和個人的境遇的詩句是 , ;概括寫出兩次抗元,遭受失敗后的的心情的詩句是 , ;表現(xiàn)詩人誓死報國,表現(xiàn)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的詩句是 , 。
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直接寫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難全”中的“此事”指 , ;寫出詞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暗示潼關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句子是 , , ;寫曲人駐遠望、感慨橫生的詩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6.《飲酒》中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詩句是 , ;詩中體現(xiàn)作者愛菊的名句是 , ;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 , 。 7.《行路難》中,表明詩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權貴堵塞的詩句是 , ;暗用典故的詩句是 , ;表達詩人終將沖出苦悶,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一天會實現(xiàn)的情懷的詩句是 , 。
8.《茅屋這秋風所破歌》中,寫出詩人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的句子是 , ;表現(xiàn)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語句是 , 。 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詩句是 , ;寫北方過地風狂風早的詩句是 , ;以春花喻冬雪的詩句是 , ;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 , ;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詩句是 , 。
10.《己亥雜詩》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輩革命家鞠躬盡瘁精神的詩句是 , 。 11.《小石潭記》中,能夠反映作者心境感傷的句子是 。
12.《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 ;表現(xiàn)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字句是 ;表現(xiàn)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字句是 ;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表現(xiàn)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敘述騰子京政績的句子是 ;文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 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 )凈,天山共色。 從( )流飄蕩,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游于魚碎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 )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擊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 )天者,望峰息心;經綸( )事物者,窺谷忘反( )。橫柯( )上蔽,在晝尤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解釋段中加橫線的詞。 2.理解填空。
(1)本文總領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繪異水時,抓住了 的特點;描繪奇山時,緊扣 的特點。(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哪句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景的? 6.翻譯句子 (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物者,窺谷忘反。 (5)橫柯上蔽,在晝尤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6)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10、關于本文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現(xiàn)實、寄情山水,有想過隱居生活的消極處世思想。 D.作者為了功名利祿極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送東陽馬生序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③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④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在閱讀段中,找出切身體會的句子。
4、作者求學的艱苦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5、作者寫富家子弟衣飾華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6、文中極敘作者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和刻苦,用意何在? 7、結合課文,說說現(xiàn)代中學生應有怎樣的苦樂觀?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1、解釋下列詞語 增: 制: 屬: 勝: 際涯: 暉: 大觀: 騷人: 2、翻譯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屬予作文以記之。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4)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3、重修岳陽樓的緣由是(原文句子回答) 。
4、“前人之述備矣”一句的“前人之述”具體指的是 。 5、作者對“岳陽樓之大觀”的描寫很簡略,其原因是(用原文的話回答) 。
6、“覽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