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金難買寸光陰,一直都是光明的.歲月無情;歲月易逝,從頂燃到底: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矮子坐高登--上下兩難矮子坐高凳--夠不著俗語;歲月不待人諺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小二”管“大王” 挨著勤的沒懶的 矮子面前不說短話 按下葫蘆起來瓢 八抬大轎請不去 八字沒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張人皮 半斤對八兩 半路上出家 飽漢不知餓漢饑 背著抱著一般沉 被人賣了還幫著數(shù)錢 名人名言,即以其人對于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
-- 徐瑋 路是腳踏出來的: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節(jié)省時間就是延長生命。
-- 蕭楚女 人生的價值,歷史是人寫出來的。歇后語。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wěn)當。
白米飯好吃,五谷田難種。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敗家子揮金如糞,興家人惜糞如金。 幫人要幫到底,救人要救到頭。
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飽帶饑糧,晴帶雨傘。
爆飲爆食易生病,定時定量??祵?。 背后不商量,當面無主張。
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鞭打的快馬,事找的忙人。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病從口入,寒從腳起。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病好不謝醫(yī),下次無人醫(yī)。
病急亂投醫(yī),逢廟就燒香。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邊不脫鞋,不到火候不揭鍋。 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不給規(guī)矩,不成方圓。 不會燒香得罪神,不會講話得罪人。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經(jīng)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煉,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 不怕穿得遲,就怕脫得早。
不怕家里窮,只怕出懶漢。 不怕路長,只怕心老。
不怕亂如麻,只怕不調(diào)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請,就怕藝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不怕事難,就怕手懶。
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不笑補,不笑破,只笑日子不會過。 槽里無食豬拱豬,分臟不均狗咬狗。
草若無心不發(fā)芽,人若無心不發(fā)達。 饞人家里沒飯吃,懶人家里沒柴燒。
常賭無贏家。 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常說口里順,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到無時想有時。
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
長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門。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車有車道,馬有馬路。
撐痢疾,餓傷寒。 撐死膽大的人,餓死膽小的鬼。
秤能稱輕重,話能量人心。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吃不言,睡不語。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飯打濕口,洗臉打濕手。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吃飯先喝湯,老了不受傷。 吃飯象條龍,做活象條蟲。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塹,長一智。 遲干不如早干,蠻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出汗不迎風,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門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門問路,入鄉(xiāng)問俗。 船頭坐得穩(wěn),不怕風來顛。
船載千斤,掌舵一人。 瘡怕有名,病怕沒名。
創(chuàng)業(yè)百年,敗家一天。 吹噓自己的人,等于在宣傳他的無知。
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從小差一歲,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飯能養(yǎng)人,破衣破褲能遮寒。
粗飯養(yǎng)人,粗活益身。 粗絲難織細絹,粗人難做細活。
寸草鍘三刀,料少也長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氣。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勸一邊,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樹先挖根。 打鐵看火候,莊稼趕時候。
打魚的不離水邊,打柴的不離山邊。 打魚靠網(wǎng),打狼靠棒。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路不走草成窩,好歌不唱忘記多。
巾幗不讓須眉源自樂府詩木蘭從軍記!
木蘭從軍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數(shù)民族日漸強大,他們經(jīng)常派兵侵擾中原地區(qū),搶劫財物。北魏朝廷為了對付他們,常常大量征兵,加強北部邊境的駐防。
木蘭從軍講的是當時一位巾幗英雄的故事。木蘭據(jù)說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從小跟著父親讀書寫字,平日料理家務。她還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有一天,衙門里的差役送來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蘭的父親去當兵。但父親年紀老邁,又怎能參軍打仗呢?木蘭沒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讓年老的父親去受苦,于是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木蘭父母雖不舍得女兒出征,但又無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蘭隨著隊伍,到了北方邊境。她擔心自己女扮男裝的秘密被人發(fā)現(xiàn),故此處處加倍小心。白天行軍,木蘭緊緊地跟上隊伍,從不敢掉隊。夜晚宿營,她從來不敢脫衣服。作戰(zhàn)的時候,她憑著一身好武藝,總是沖殺在前。從軍十二年,木蘭屢建奇功,同伴們對她十分敬佩,贊揚她是個勇敢的好男兒。
戰(zhàn)爭結束了,皇帝召見有功的將士,論功行賞。但木蘭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財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馬,好讓她立刻回家?;实坌廊淮饝?,并派使者護送木蘭回去。
木蘭的父母聽說木蘭回來,非常歡喜,立刻趕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殺豬宰羊,以慰勞為國立功的姐姐。木蘭回家后,脫下戰(zhàn)袍,換上女裝,梳好頭發(fā),出來向護送她回家的同伴們道謝。同伴們見木蘭原是女兒身,都萬分驚奇,沒想到共同戰(zhàn)斗十二年的戰(zhàn)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很快就傳開了。后人更將此編成歌謠廣泛流傳。這些歌謠最后更成為一部長篇敘事詩〈木蘭詩〉,巾幗不讓須眉的說法并流傳至今。
農(nóng)業(yè)諺語
麥怕清明連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麥病。
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
春天三場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春得一犁雨,秋收萬擔糧。
天氣
石柱出汗,大雨滾滾。
缸壁出水,會落在雨。
白蟻繞燈飛,天將發(fā)(降)大雨。
燕子低飛,出門帶蓑衣。
蜘蛛結網(wǎng)屋檐下,外出要帶雨傘或笠麻(斗笠)。
老鼠做窩,寒流將到。
白鷺飛溪河,洪水必然到。
螞蟻搬家,長蟲(蛇)穿道,大雨滂沱。
學習
1.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2.讀一書,增一智。
3.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5.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6.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7.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8.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10.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其它
背后不商量,當面無主張。
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鞭打的快馬,事找的忙人。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病從口入,寒從腳起。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病好不謝醫(yī),下次無人醫(yī)。
病急亂投醫(yī),逢廟就燒香。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chuàng)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并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jīng)驗的規(guī)律性總結。恰當?shù)剡\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諺語反映的內(nèi)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nèi)容上來分,大體有以下幾種:
氣象
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實踐中,觀察氣象的經(jīng)驗總結。如,
1.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
2.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3.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風,天氣將轉(zhuǎn)晴。
5.天上鉤鉤云,地下水淋淋。
6.燕子外遷,地旱天干。
農(nóng)業(yè)
它是農(nóng)民在生產(chǎn)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農(nóng)事經(jīng)驗。如:
棗芽發(fā),種棉花。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春雷響,萬物長。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贛)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江南)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風,立春有雨;冬至有風,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南方)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閩南)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里點蘿(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銀,立春后犁鐵(指應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閩南)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閩南)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干)土(閩南)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魚防春旱(閩南)[3]
衛(wèi)生
衛(wèi)生諺語是人們根據(jù)衛(wèi)生保健知識概括而成的。如:
1.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
2.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時,身必無疾。
4.要想人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
5. 傷筋動骨一百天
社會
社會諺語泛指為人處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國等方面應注意的事。如:
1.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4.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狹路相逢勇者勝。
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7.擒賊先擒王。
8.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9.女人嫁漢,穿衣吃飯。
10.王氣墊,氣墊王,為賣氣墊到處忙。
學習
多是學習經(jīng)驗的總結,激勵人們發(fā)奮學習。如:
1.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
3.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歇后語
歇后語是一種具有獨特藝術結構形式的民間諺語,它由兩部分組成,前面是假托語,是比喻;后面是目的語,是說明。分為寓意的和諧音的兩種,主要用來表現(xiàn)生活中的某種情景和人們的某種心理狀態(tài),如“芝麻掉進針眼里--巧透了”。往往具有幽默諷刺意味,比如“老虎戴數(shù)珠--假慈悲”。比喻形象,諷刺尖銳,表現(xiàn)力很強,有人甚至把歇后語比作俗語中的“雜文”。
俗語
俗語是一種形象的定型化的短語,如“紙老虎”、“翹尾巴”、“亂彈琴”、“硬骨頭”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