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xué)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知識點
1.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我們可以用指南針來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3.驗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時,先用商加上除數(shù)相乘再加上余數(shù)。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5.平均數(shù)能較好的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6.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7.2000年7月13日中國申奧成功。
8.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
9.6月1日是兒童節(jié)。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10.平年二月有28天,一年有365天。閏年二月有29天,一年有366天。
11.一年有12個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12.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如1900年不是閏年,而2000年是閏年。
13.地球在繞太陽轉(zhuǎn)的同時,自己還不停的旋轉(zhuǎn)。地球自己旋轉(zhuǎn)一圈所需要的時間就定為一日。一日是24時。
14.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15.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頃。
16.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7.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分米=100公頃
18.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邊長*邊長
19.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 米,還可以寫成0.1米。3分米是 米,還可以寫成0.3米。
20.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是 米,還可以寫成小數(shù)是0.01米。3厘米是 米,還可以寫成0.03米。18厘米是 米,還可以寫成0.18米。
21.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shù)是1.30米。
22.1元是10角。7角是 元,還可以寫成0.7元。1元是100分, 7分是 分,還可以寫成0.07元。
語文第五冊復(fù)習(xí)資料一、形近字。
坪( ) 耍( ) 仰( ) 誠( ) 推( ) 紀(jì)( )評( ) 要( ) 迎( ) 城( ) 準(zhǔn)( ) 記( )遙( ) 坊( ) 測( ) 瓣( ) 揀( ) 坦( )搖( ) 訪( ) 側(cè)( ) 辮( ) 撿( ) 擔(dān)( )惱( ) 鋸( ) 予( ) 搶( ) 即( ) 隨( )腦( ) 據(jù)( ) 矛( ) 槍( ) 既( ) 腿( )村( ) 待( ) 嬌( ) 郊( ) 燥( ) 緒( )材( ) 持( ) 橋( ) 膠( ) 躁( ) 堵( )二、多音字。似 發(fā) 相 散 當(dāng) 卷 藏 磨 坊 扇 盡 悶幾 調(diào) 待 看 倒 爪 參 處 落 給 擔(dān) 卡假 好 晃 朝三、詞語。
1、ABB式:油( ) 懶( ) 慢( ) 圓( ) 胖( )紅( ) 笑( ) 樂( ) 喜( ) 靜( )霧( ) 雨( ) 綠( ) 黑( ) 白( )2、AABB式: 嚴(yán)嚴(yán)實實 來來往往 舒舒服服 確確實實 飄飄搖搖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祖祖輩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ABCC式: 白發(fā)______ 風(fēng)塵______ 大名______4、又…又…:又松又軟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說又笑 又肥又厚 又踢又跳5、不…不…: 不慌不忙 不緊不慢 不知不覺 不聞不問 不言不語6、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______聞名 ______相間 _____倒置 舍____求_____ 頭____腳____ 積____成____ ____口____聲 ____鄰____舍 ____應(yīng)____合7、四字詞語:風(fēng)餐露宿 日夜兼程 滿載而歸 如愿以償 沒精打采 沉默不語 刻舟求劍目不轉(zhuǎn)睛 恍然大悟 五洲四海 舉世聞名 高樓大廈 應(yīng)有盡有 一本正經(jīng)引人注目 自言自語 歡蹦亂跳 大驚失色 千呼萬喚 垂頭喪氣 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準(zhǔn)確無誤 擠來擠去 遠近聞名 奔流不息 雙龍戲珠 風(fēng)景優(yōu)美特產(chǎn)豐富 五光十色 高低不平 各種各樣 成群結(jié)隊 千奇百怪 四腳朝天合二為一 亂成一團 大顯神威 相提并論 不假思索 興高采烈 聞雞起舞 8、成語歸類:描寫神態(tài)的成語: 沒精打采 沉默不語 目不轉(zhuǎn)睛 恍然大悟 垂頭喪氣四、近反義詞。1、近義詞: 安靜——寧靜 穿戴——穿著 打扮——裝扮 常?!?jīng)常似乎——好像 猶豫——遲疑 鼓舞——鼓勵 力量——力氣 居然——竟然快樂——高興 喜愛——喜歡 堅定——堅決 突然——忽然 立刻——馬上仔細(xì)——認(rèn)真 平整——平坦 巨大——龐大 明白——了解 著名——有名特別——非常 漂亮——美麗 高興——愉快 緩緩——慢慢 憧憬——向往快活——快樂 五彩繽紛——五顏六色 遼闊——廣闊 修建——建造大致——大概 眺望——遙望 拜訪——拜見 欣賞——觀賞 產(chǎn)生——發(fā)生迎候——等候 連忙——急忙 納悶——奇怪 茂盛——茂密 堅固——牢固節(jié)省——節(jié)約 才干——才能 普通——平凡 熱鬧——喧鬧 瑰麗——美麗寶貴——珍貴 飛舞——飄舞 危急——危險 仍然——依然 悲傷——悲痛難過——難受 驕傲——傲慢 謙虛——虛心 輕蔑——輕視 懦弱——軟弱鎮(zhèn)定——鎮(zhèn)靜 永遠——永久 獲得——取得 思索——思考 誠摯——真誠2反義詞: 傲慢——謙虛 懦弱——勇敢 丑陋——美麗 愚蠢——聰明安靜——熱鬧 古老——年輕 快樂——痛苦 喜愛——討厭 合攏——張開猶豫——果斷 炎熱——寒冷 勤勞——懶惰 高大——矮小 經(jīng)?!紶枃?yán)寒——酷暑 仔細(xì)——馬虎 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搖搖晃晃 希望——失望溫柔——粗暴 寬闊——狹窄 有意——無意 干燥——濕潤 危險——安全陌生——熟悉 偉大——渺小 簡單——復(fù)雜 產(chǎn)生——消失 清閑——忙碌敬重——輕視 遠近聞名——默默無聞 上升——下降 輕——重清——濁 黑暗——光明 巨大——微小 容易——困難 節(jié)省——浪費減輕——加重 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前進——后退 長處——短處勝利——失敗 減少——增加 果然——居然 結(jié)束——開始五、短語。
1、“的”字短語: _______的小鳥 ________的老師 ____________的國旗_______的銅鐘 _______的枝干 _______的粉墻 _______的民族小學(xué)_______的草地 _______的花瓣 _______的蒲公英 _______的石級_______的老爺爺 _______的白樺樹 _______的早晨 _______的地質(zhì)學(xué)家_______的土地 ________的顏料 _______的葉子 _______的炎熱_______的涼爽 _______的菊花 _______的氣味 _______的小喇叭_______的衣裳 _______的歌 _______的薔薇 _______的笑臉_______的花蕾 _______的記憶力 _______的發(fā)現(xiàn) _______的變化_______的風(fēng) _______的云 _______的雷聲 _______的大地_______的江河 _______的雨露 _______的宇宙 _______的圖案_______的歷史遺產(chǎn) __________的珊瑚 _______的鹿角 _______的貝殼_______的海龜 _______的鳥糞 _______的西沙群島 _______的濃霧_______的葉子 _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金光 _______的雪_______的大花園 _______的寶庫 _______的鐵罐 _______的陶罐_______的神氣 _______的掌聲 _______的祝福 _______的民族服裝2、“地”字短語: 匆匆地_______ 快活地_______ 悄悄地_______ 拼命地_______輕輕地_______ 好奇地_______ 甜甜地_______ 認(rèn)真地______________地歌唱 _______地喊叫 _______地奔跑 _______地轉(zhuǎn)著_______地睡大覺 _______地傳授 _______地蠕動 _______地流著_______地刮過 _______地站起 _______地鞠躬 _______地說六、積累。1、讀背 ①聰明在于學(xué)習(xí)。
語文第五冊復(fù)習(xí)資料一、形近字。
坪( ) 耍( ) 仰( ) 誠( ) 推( ) 紀(jì)( )評( ) 要( ) 迎( ) 城( ) 準(zhǔn)( ) 記( )遙( ) 坊( ) 測( ) 瓣( ) 揀( ) 坦( )搖( ) 訪( ) 側(cè)( ) 辮( ) 撿( ) 擔(dān)( )惱( ) 鋸( ) 予( ) 搶( ) 即( ) 隨( )腦( ) 據(jù)( ) 矛( ) 槍( ) 既( ) 腿( )村( ) 待( ) 嬌( ) 郊( ) 燥( ) 緒( )材( ) 持( ) 橋( ) 膠( ) 躁( ) 堵( )二、多音字。似 發(fā) 相 散 當(dāng) 卷 藏 磨 坊 扇 盡 悶幾 調(diào) 待 看 倒 爪 參 處 落 給 擔(dān) 卡假 好 晃 朝三、詞語。
1、ABB式:油( ) 懶( ) 慢( ) 圓( ) 胖( )紅( ) 笑( ) 樂( ) 喜( ) 靜( )霧( ) 雨( ) 綠( ) 黑( ) 白( )2、AABB式: 嚴(yán)嚴(yán)實實 來來往往 舒舒服服 確確實實 飄飄搖搖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祖祖輩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ABCC式: 白發(fā)______ 風(fēng)塵______ 大名______4、又…又…:又松又軟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說又笑 又肥又厚 又踢又跳5、不…不…: 不慌不忙 不緊不慢 不知不覺 不聞不問 不言不語6、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______聞名 ______相間 _____倒置 舍____求_____ 頭____腳____ 積____成____ ____口____聲 ____鄰____舍 ____應(yīng)____合7、四字詞語:風(fēng)餐露宿 日夜兼程 滿載而歸 如愿以償 沒精打采 沉默不語 刻舟求劍目不轉(zhuǎn)睛 恍然大悟 五洲四海 舉世聞名 高樓大廈 應(yīng)有盡有 一本正經(jīng)引人注目 自言自語 歡蹦亂跳 大驚失色 千呼萬喚 垂頭喪氣 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準(zhǔn)確無誤 擠來擠去 遠近聞名 奔流不息 雙龍戲珠 風(fēng)景優(yōu)美特產(chǎn)豐富 五光十色 高低不平 各種各樣 成群結(jié)隊 千奇百怪 四腳朝天合二為一 亂成一團 大顯神威 相提并論 不假思索 興高采烈 聞雞起舞 8、成語歸類:描寫神態(tài)的成語: 沒精打采 沉默不語 目不轉(zhuǎn)睛 恍然大悟 垂頭喪氣四、近反義詞。1、近義詞: 安靜——寧靜 穿戴——穿著 打扮——裝扮 常常——經(jīng)常似乎——好像 猶豫——遲疑 鼓舞——鼓勵 力量——力氣 居然——竟然快樂——高興 喜愛——喜歡 堅定——堅決 突然——忽然 立刻——馬上仔細(xì)——認(rèn)真 平整——平坦 巨大——龐大 明白——了解 著名——有名特別——非常 漂亮——美麗 高興——愉快 緩緩——慢慢 憧憬——向往快活——快樂 五彩繽紛——五顏六色 遼闊——廣闊 修建——建造大致——大概 眺望——遙望 拜訪——拜見 欣賞——觀賞 產(chǎn)生——發(fā)生迎候——等候 連忙——急忙 納悶——奇怪 茂盛——茂密 堅固——牢固節(jié)省——節(jié)約 才干——才能 普通——平凡 熱鬧——喧鬧 瑰麗——美麗寶貴——珍貴 飛舞——飄舞 危急——危險 仍然——依然 悲傷——悲痛難過——難受 驕傲——傲慢 謙虛——虛心 輕蔑——輕視 懦弱——軟弱鎮(zhèn)定——鎮(zhèn)靜 永遠——永久 獲得——取得 思索——思考 誠摯——真誠2反義詞: 傲慢——謙虛 懦弱——勇敢 丑陋——美麗 愚蠢——聰明安靜——熱鬧 古老——年輕 快樂——痛苦 喜愛——討厭 合攏——張開猶豫——果斷 炎熱——寒冷 勤勞——懶惰 高大——矮小 經(jīng)?!紶枃?yán)寒——酷暑 仔細(xì)——馬虎 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搖搖晃晃 希望——失望溫柔——粗暴 寬闊——狹窄 有意——無意 干燥——濕潤 危險——安全陌生——熟悉 偉大——渺小 簡單——復(fù)雜 產(chǎn)生——消失 清閑——忙碌敬重——輕視 遠近聞名——默默無聞 上升——下降 輕——重清——濁 黑暗——光明 巨大——微小 容易——困難 節(jié)省——浪費減輕——加重 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前進——后退 長處——短處勝利——失敗 減少——增加 果然——居然 結(jié)束——開始五、短語。
1、“的”字短語: _______的小鳥 ________的老師 ____________的國旗_______的銅鐘 _______的枝干 _______的粉墻 _______的民族小學(xué)_______的草地 _______的花瓣 _______的蒲公英 _______的石級_______的老爺爺 _______的白樺樹 _______的早晨 _______的地質(zhì)學(xué)家_______的土地 ________的顏料 _______的葉子 _______的炎熱_______的涼爽 _______的菊花 _______的氣味 _______的小喇叭_______的衣裳 _______的歌 _______的薔薇 _______的笑臉_______的花蕾 _______的記憶力 _______的發(fā)現(xiàn) _______的變化_______的風(fēng) _______的云 _______的雷聲 _______的大地_______的江河 _______的雨露 _______的宇宙 _______的圖案_______的歷史遺產(chǎn) __________的珊瑚 _______的鹿角 _______的貝殼_______的海龜 _______的鳥糞 _______的西沙群島 _______的濃霧_______的葉子 _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金光 _______的雪_______的大花園 _______的寶庫 _______的鐵罐 _______的陶罐_______的神氣 _______的掌聲 _______的祝福 _______的民族服裝2、“地”字短語: 匆匆地_______ 快活地_______ 悄悄地_______ 拼命地_______輕輕地_______ 好奇地_______ 甜甜地_______ 認(rèn)真地______________地歌唱 _______地喊叫 _______地奔跑 _______地轉(zhuǎn)著_______地睡大覺 _______地傳授 _______地蠕動 _______地流著_______地刮過 _______地站起 _______地鞠躬 _______地說六、積累。1、讀背 ①聰明在于學(xué)習(xí),______。
不知道你的教材是哪個版本的 三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 分?jǐn)?shù)部分: 1、分?jǐn)?shù)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jǐn)?shù)。
表示其中一份的數(shù),叫作分?jǐn)?shù)單位。 如:23 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幾份) 分?jǐn)?shù)線(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23 的分?jǐn)?shù)單位是13 ,它有2個這樣的分?jǐn)?shù)單位。 2、分?jǐn)?shù)的基本性質(zhì):分?jǐn)?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0除外),分?jǐn)?shù)的大小不變。
如: 13 = 26 = 39 = 412 1620 = 810 = 45 3、分?jǐn)?shù)比較大?。?(1) 同分母分?jǐn)?shù)相比較,分子大的分?jǐn)?shù)就大。如: (2) 同分子分?jǐn)?shù)相比較,分母小的分?jǐn)?shù)反而大。
如: (3) 分子和分母都不同的分?jǐn)?shù)相比較,先化成同分母再比較。 如: 4、分?jǐn)?shù)加、減法: (1) 同分母分?jǐn)?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如:25 + 35 = 55 = 1 89 - 19 =79 (2) 異分母分?jǐn)?shù)相加、減,先化成同分母分?jǐn)?shù),再相加、減。 如: 小數(shù)部分: 1、小數(shù)的概念: 像5.83,12.5,16.72,0.8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
2、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讀作:五十六點八三 3、小數(shù)比較大?。?小數(shù)比較大小,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就大;如果整數(shù)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shù)部分的第一位,如果小數(shù)部分第一位相同,就比較小數(shù)部分第二位…… 如: 4、小數(shù)的加減法: 用豎式進行兩個小數(shù)相加、減,要對齊小數(shù)點。 如: 方向與位置 1、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判斷方向的方法是: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2、南與北相對,東與西相對。 3、地圖一般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平移與旋轉(zhuǎn) 1、平移:電梯、纜車都是整體朝著一定的方向移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平移。 如:升國旗;拉抽屜;電梯的移動;纜車等。
2、旋轉(zhuǎn):風(fēng)車、風(fēng)扇轉(zhuǎn)動的時候,位置沒有移動,始終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zhuǎn)動,這樣的現(xiàn)象稱為旋轉(zhuǎn)。 如:摩天輪的轉(zhuǎn)動;時針、分針、秒針在鐘面上的轉(zhuǎn)動;擰瓶蓋等。
3、軸對稱圖形:兩邊對折完全重合的圖形,稱為軸對稱圖形。 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如:長方形、正方形、圓等。 兩位數(shù)乘兩、三位數(shù) 1、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
(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 如: 8個50連加的和是多少? 50*8=400 10個90是多少? 90*10=900 2、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如:14的20倍是多少? 14*20=280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1、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2、正方形的相關(guān)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邊長=周長÷4;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長方形相關(guān)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面積÷寬; 寬=面積÷長。 4、面積單位: (1) 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千米 □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 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公頃 □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l 知識要點: (一)認(rèn)識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
1.知道辨認(rèn)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陽等身邊事物辨別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針等工具辨別方向。 2.能根據(jù)一個方向確定其它七個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相對的。
南←→北,西←→東;西北←→東南,東北←→西南。 3.會辨別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書:練習(xí)一第3、4題;) 4.了解繪制簡單示意圖的方法:先確定好觀察點,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的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于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用箭頭“↑”標(biāo)出北方。
(書:練習(xí)二第2題。) 5.并能看懂地圖。
(p4例2:知道建筑或地點在整個地圖的什么方向,地圖上兩個地點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誰在誰的什么方向等)(大本p1雙基訓(xùn)練)。 (二)看簡單的路線圖描述行走路線。
1.看簡單路線圖的方法: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最后根據(jù)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 2.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以出發(fā)點為基準(zhǔn),再看哪一條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時還要說明路程有多遠。(書:p5做一做;p9做一做;)(大本:p3 左邊第1、2題;右邊第1、2、3題;) 3.綜合性題目:給出路線圖,說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據(jù)信息求出所用時間、應(yīng)該按什么速度行駛、或幾時能到達、付多少錢買車票等等。
(大本:p5 第1、3題。) 第二單元《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l 知識要點: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dāng)?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P14 例1) (1)用表內(nèi)除法計算:用被除數(shù)0前面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算出結(jié)果后,看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算出的結(jié)果后添幾個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數(shù)乘多少等于被除數(shù)。
三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知識要求歸納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1、(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東南與西北)相對,(西南與東北)相對。
面南左為東,面北左為西,面東左為北,面西左為南。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通常所說的八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西北、西南、東北。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做題時先標(biāo)出東 南 西 北。)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轉(zhuǎn)彎處要注意方向的變化) 判斷一個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個為中心點(觀測點) 處畫“米”字符號,再進行判斷。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fēng)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fēng)時的樹朝風(fēng)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fēng)向相對的方向飄……) 我國地處北半球,樹葉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樹葉稀疏的一面是北方。第二單元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 法)計算。
2、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豎式除法法則:(1)從被除數(shù)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shù)先試被除數(shù)的前一位數(shù),如果它比除數(shù)小,再試除前兩位數(shù)。(2)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順口溜:除數(shù)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夠看兩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3、被除數(shù)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幾個0。(如:30÷5 = 6)4、筆算除法:(1)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數(shù)是1;最大的余數(shù)是除數(shù)減去1;最小的除數(shù)是余數(shù)加1;最大的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最大的余數(shù); 最小的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1;(2)除法驗算:→ 用乘法 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 有余數(shù)的除法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 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被除數(shù)-余數(shù))÷商=除數(shù)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0不能為除數(shù))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數(shù)都得0;0加任何數(shù)都得任何數(shù)本身,任何數(shù)減0都得任何數(shù)本身。5、筆算除法順序:確定商的位數(shù),試商,檢查,驗算。
6、筆算除法時,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夠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用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跟除數(shù)進行比較,當(dāng)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于或等于除數(shù)時,被除數(shù)是幾位數(shù)商就是幾位數(shù);當(dāng)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小于除數(shù)時,商的位數(shù)就是被除數(shù)的位數(shù)減去1。第三單元 復(fù)式統(tǒng)計表 復(fù)式統(tǒng)計圖的特點:有利于數(shù)據(jù)的比較,更容易分辨相同項目的區(qū)別。
第四單元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1、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可能是(三)位數(shù),也可能是(四)位數(shù)。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數(shù)相乘,只需把前面數(shù)字相乘,再看兩個因數(shù)一共有幾個0,就在結(jié)果后面添上幾個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數(shù)看成整十、整百的數(shù),再去計算?!梢园岩粋€因數(shù)看成近似數(shù),也可以把兩個因數(shù)都同時看成近似數(shù)。)
4、有大約字樣的一般要估算。5、凡是問夠不夠,能不能等的題目,都要三大步:①計算、②比較、③答題。
→ 別忘了比較這一步。6、筆算乘法:先把第一個因數(shù)同第二個因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相乘,再與第二個因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相乘。
7、相關(guān)公式: 因數(shù)*因數(shù)=積 積÷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運算順序:先乘除,再算加減;同級運算,應(yīng)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內(nèi)的運算。第五單元 面 積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3、①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②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③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4、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求長:長=長方形面積÷寬 已知周長求長:長=長方形周長÷2-寬 求寬:寬=長方形面積÷長 已知周長求寬:寬=長方形周長÷2-長 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邊長:邊長=正方形面積÷邊長 已知周長求邊長:邊長=正方形周長÷45、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6、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也不一定相等。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蓋)、1平方分米(電腦A盤或電線插座)、1平方米(教室側(cè)面的小展板)。8、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不同:長度單位測量線段的長短,面積單位測量面的大小。
(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1、歸類:什么樣的問題是求周長?(縫花邊、圍柵欄、圍欄桿、池塘或花壇周圍小路長度、圍操場跑步的長度等等) 什么樣的問題是求面積?或與面積有關(guān)?(課本等封面大小、刷墻、花壇周圍小路面積、給餐桌配玻璃、給課桌配桌布、灑水車灑到的地面。
不知道你的教材是哪個版本的 三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 分?jǐn)?shù)部分: 1、分?jǐn)?shù)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jǐn)?shù)。
表示其中一份的數(shù),叫作分?jǐn)?shù)單位。 如:23 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幾份) 分?jǐn)?shù)線(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23 的分?jǐn)?shù)單位是13 ,它有2個這樣的分?jǐn)?shù)單位。 2、分?jǐn)?shù)的基本性質(zhì):分?jǐn)?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0除外),分?jǐn)?shù)的大小不變。
如: 13 = 26 = 39 = 412 1620 = 810 = 45 3、分?jǐn)?shù)比較大?。?(1) 同分母分?jǐn)?shù)相比較,分子大的分?jǐn)?shù)就大。如: (2) 同分子分?jǐn)?shù)相比較,分母小的分?jǐn)?shù)反而大。
如: (3) 分子和分母都不同的分?jǐn)?shù)相比較,先化成同分母再比較。 如: 4、分?jǐn)?shù)加、減法: (1) 同分母分?jǐn)?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如:25 + 35 = 55 = 1 89 - 19 =79 (2) 異分母分?jǐn)?shù)相加、減,先化成同分母分?jǐn)?shù),再相加、減。 如: 小數(shù)部分: 1、小數(shù)的概念: 像5.83,12.5,16.72,0.8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
2、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讀作:五十六點八三 3、小數(shù)比較大?。?小數(shù)比較大小,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就大;如果整數(shù)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shù)部分的第一位,如果小數(shù)部分第一位相同,就比較小數(shù)部分第二位…… 如: 4、小數(shù)的加減法: 用豎式進行兩個小數(shù)相加、減,要對齊小數(shù)點。 如: 方向與位置 1、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判斷方向的方法是: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2、南與北相對,東與西相對。 3、地圖一般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平移與旋轉(zhuǎn) 1、平移:電梯、纜車都是整體朝著一定的方向移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平移。 如:升國旗;拉抽屜;電梯的移動;纜車等。
2、旋轉(zhuǎn):風(fēng)車、風(fēng)扇轉(zhuǎn)動的時候,位置沒有移動,始終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zhuǎn)動,這樣的現(xiàn)象稱為旋轉(zhuǎn)。 如:摩天輪的轉(zhuǎn)動;時針、分針、秒針在鐘面上的轉(zhuǎn)動;擰瓶蓋等。
3、軸對稱圖形:兩邊對折完全重合的圖形,稱為軸對稱圖形。 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如:長方形、正方形、圓等。 兩位數(shù)乘兩、三位數(shù) 1、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
(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 如: 8個50連加的和是多少? 50*8=400 10個90是多少? 90*10=900 2、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如:14的20倍是多少? 14*20=280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1、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2、正方形的相關(guān)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邊長=周長÷4;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長方形相關(guān)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面積÷寬; 寬=面積÷長。 4、面積單位: (1) 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千米 □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 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公頃 □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l 知識要點: (一)認(rèn)識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
1.知道辨認(rèn)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陽等身邊事物辨別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針等工具辨別方向。 2.能根據(jù)一個方向確定其它七個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相對的。
南←→北,西←→東;西北←→東南,東北←→西南。 3.會辨別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書:練習(xí)一第3、4題;) 4.了解繪制簡單示意圖的方法:先確定好觀察點,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的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于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用箭頭“↑”標(biāo)出北方。
(書:練習(xí)二第2題。) 5.并能看懂地圖。
(p4例2:知道建筑或地點在整個地圖的什么方向,地圖上兩個地點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誰在誰的什么方向等)(大本p1雙基訓(xùn)練)。 (二)看簡單的路線圖描述行走路線。
1.看簡單路線圖的方法: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最后根據(jù)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 2.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以出發(fā)點為基準(zhǔn),再看哪一條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時還要說明路程有多遠。(書:p5做一做;p9做一做;)(大本:p3 左邊第1、2題;右邊第1、2、3題;) 3.綜合性題目:給出路線圖,說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據(jù)信息求出所用時間、應(yīng)該按什么速度行駛、或幾時能到達、付多少錢買車票等等。
(大本:p5 第1、3題。) 第二單元《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l 知識要點: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dāng)?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P14 例1) (1)用表內(nèi)除法計算:用被除數(shù)0前面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算出結(jié)果后,看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算出的結(jié)果后添幾個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數(shù)乘多少。
下列知識點為初三乃至中考的重點,請您務(wù)必記住,因為內(nèi)容過多,希望您能夠先采納我,我會將剩余內(nèi)容打給你。
希望可以幫助你,祝學(xué)習(xí)進步,考試順利!希望采納! 1.化學(xué) 一. 物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單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yīng):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2O2 點燃 CO2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3O2 點燃 2CO2 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yīng):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4 . 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加熱 2CuO H2O CO2↑ 15.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3O2 ↑ 16.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MnO2 O2↑ 17. 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18.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yīng):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CuO 加熱 Cu H2O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CO2↑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3CO2↑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2CO2↑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CO2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3CO2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4CO2 [NextPage] 四.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guān)系 (1)金屬單質(zhì) 酸 -------- 鹽 氫氣 (置換反應(yīng)) 26. 鋅和稀硫酸Zn H2SO4 = ZnSO4 H2↑ 27. 鐵和稀硫酸Fe H2SO4 = FeSO4 H2↑ 28. 鎂和稀硫酸Mg H2SO4 = MgSO4 H2↑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鋅和稀鹽酸Zn 2HCl === ZnCl2 H2↑ 31. 鐵和稀鹽酸Fe 2HCl === FeCl2 H2↑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H2↑ 33. 鋁和稀鹽酸2Al 6HCl == 2AlCl3 3H2↑ (2)金屬單質(zhì)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Fe CuSO4 === FeSO4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Zn CuSO4 === ZnSO4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yīng):Cu Hg(NO3)2 === Cu(NO3)2 Hg性氧化物 酸 -------- 鹽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yīng):Fe2O3 6HCl === 2FeCl3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yīng):Fe2O3 3H2SO4=== Fe2(SO4)3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yīng):CuO 2HCl ==== CuCl2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yīng):CuO H2SO4 ==== CuSO4 H2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yīng):MgO H2SO4 ==== MgSO4 H2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yīng):CaO 2HCl ==== CaCl2 H2O (4)酸性氧化物 堿 -------- 鹽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zhì):2NaOH CO2==== Na2CO3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SO2==== Na2SO3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SO3==== Na2SO4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zhì):Ca(OH)2 CO2====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CaSO3 ↓ H2O (5)酸 堿 -------- 鹽 水 48.鹽酸和燒堿起反應(yīng):HCl NaOH ==== NaCl H2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yīng):HCl KOH ==== KCl H2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yīng):2HCl Cu(OH)2==== CuCl2 2H2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yīng):2HCl Ca(OH)2==== CaCl2 2H2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yīng):3HCl Fe(OH)3==== FeCl3 3H2O 53.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Al(OH)3 ==== AlCl3 3H2O 54.硫酸和燒堿反應(yīng):H2SO4 2NaOH ==== Na2SO4 2H2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yīng):H2SO4 2KOH ====K2SO4 2H2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yīng):H2SO4 Cu(OH)2==== CuSO4 2H2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yīng):3H2SO4 2Fe(OH)3==== Fe2(SO4)3 6H2O 58. 硝酸和燒堿反應(yīng):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鹽 -------- 另一種酸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yīng):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yīng): MgCO3 2HCl === MgCl2 H2O CO2↑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yīng):HCl AgNO3=== AgCl↓ HNO3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yīng):Na2CO3 H2SO4 === Na2SO4 H2O CO2↑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yīng):H2SO4 BaCl2==== BaSO4 ↓ 2HCl (7)堿 鹽 -------- 另一種堿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CuSO4==== Cu(OH)2↓ Na2SO4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FeCl3 ====Fe(OH)3↓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MgCl2==== Mg(OH)2↓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CuCl2 ==== Cu(OH)2↓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8)鹽 鹽 ----- 兩種新鹽 70.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AgNO3 ==== AgCl↓ NaNO3 71.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BaCl2 ==== BaSO4↓ 2NaCl 五.其它反應(yīng):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第1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shù)字的末尾添加0(關(guān)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shù)字的末尾去掉0(關(guān)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guān)系式有:( 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 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6、當(dāng)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zhì)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zhì)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zhì)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zhì)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shù)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shù)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zhì)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噸1000克=1千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l 知識要點: (一)認(rèn)識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
1.知道辨認(rèn)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陽等身邊事物辨別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針等工具辨別方向。 2.能根據(jù)一個方向確定其它七個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相對的。
南←→北,西←→東;西北←→東南,東北←→西南。 3.會辨別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書:練習(xí)一第3、4題;) 4.了解繪制簡單示意圖的方法:先確定好觀察點,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的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于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用箭頭“↑”標(biāo)出北方。
(書:練習(xí)二第2題。) 5.并能看懂地圖。
(p4例2:知道建筑或地點在整個地圖的什么方向,地圖上兩個地點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誰在誰的什么方向等)(大本p1雙基訓(xùn)練)。 (二)看簡單的路線圖描述行走路線。
1.看簡單路線圖的方法: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最后根據(jù)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 2.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以出發(fā)點為基準(zhǔn),再看哪一條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時還要說明路程有多遠。(書:p5做一做;p9做一做;)(大本:p3 左邊第1、2題;右邊第1、2、3題;) 3.綜合性題目:給出路線圖,說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據(jù)信息求出所用時間、應(yīng)該按什么速度行駛、或幾時能到達、付多少錢買車票等等。
(大本:p5 第1、3題。) 第二單元《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l 知識要點: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dāng)?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P14 例1) (1)用表內(nèi)除法計算:用被除數(shù)0前面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算出結(jié)果后,看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算出的結(jié)果后添幾個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數(shù)乘多少等于被除數(shù),乘的數(shù)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P16 例2): (1)除數(shù)不變,把三位數(shù)看成幾百幾十或整百的數(shù),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計算。
(2)想口訣估算:想一位數(shù)乘幾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數(shù)的最高位或前兩位,幾百或幾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筆算除法 1.牢固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步驟與格式,尤其是商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算式的寫法。
(p29 例6;p31 例7) 2.會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p24 第5題) 3.知道除法的驗算方法: (1)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2)有余數(shù)的除法: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4.熟記關(guān)于0的一些規(guī)定: (1)0不能作除數(shù)。
(2)相同的兩個數(shù)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這個數(shù)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三)特別提醒: 1.口算、估算、筆算,其中中間、末尾有0的要特別注意。 2.應(yīng)用題看清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口算題可以直接列式計算;估算題要注意書寫格式:124÷3≈40;筆算題最好寫出除法豎式。(書p35 第1、2、3題) 第三單元《統(tǒng)計》 l 知識要點: 1.會看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及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tǒng)計圖。
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圖,完成的統(tǒng)計圖上一定要標(biāo)數(shù)據(jù)。 2.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進行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應(yīng)用題)。
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提出簡單的問題,并進行解答。如書P45第2題。
3.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如書P39。
4.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給出一組數(shù)據(jù)會求它們的平均數(shù)。如:3個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
熟記平均數(shù)的格式,總數(shù)量除以總份數(shù):( + + …… + )÷ 并脫式計算p42。會檢查平均數(shù)的對錯,平均數(shù)一定介于最大數(shù)與最小數(shù)之間。
5.會用平均數(shù)來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如:書45頁第4題。
會求哪種餅干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分析乙種餅干銷售量越來越大的原因。
6.給出平均數(shù)和幾個數(shù)據(jù),求另一個數(shù)據(jù)。如:小明三科成績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語83分,數(shù)學(xué)80分,求語文多少分。
7.與時間、速度等知識點結(jié)合的綜合性題目。 請參考課本中的統(tǒng)計圖的樣子 第四單元《年月日》 l 知識要點: (一)年、月、日部分 1.熟記每個月的天數(shù),知道大月一個月有31天,小月一個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閏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
可借助歌謠記憶:一、三、五、七、八、十、臘(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冬即十一月) 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二十九。 2.熟記全年天數(shù):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閏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184天)。 3.知道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會計算每個季度有多少天,連續(xù)幾個月共有多少天。連續(xù)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連續(xù)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4.給出一個天數(shù)會計算有幾個星期零幾天。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個星期零( 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8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