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拼音
【菩薩】 基本信息(拼音,讀音等)
1、菩薩[pú sà]是“菩提薩埵”之略稱。
2、意譯作:覺有情。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于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勇猛求菩提者。對于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以與二乘區(qū)別。
簡體 菩薩
拼音 pú sà
【菩薩】的意思和解釋
【菩薩】 是什么意思(來源:辭典修訂版)
佛教用語。梵語 bodhisattva的音譯,全名為「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其義有二:一、專指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修行本起經(jīng).卷下》:「菩薩見此眾生品類,展轉相吞,慈心愍傷,即于樹下得第一禪?!苟?、指具備自利、利他的大愿,追求無上覺悟境界,并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眾生。菩薩所覺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羅漢之上?!斗鹫f十地經(jīng).卷二》:「菩薩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舍意樂已,為欲救拔一切有情,轉更訪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埂冻蹩膛捏@案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使夫妻得相見?!棺鸱Q樂善好施的好人?!度辶滞馐罚谌嘶亍罚骸感〉乃退綇V東家里,他家親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謝了老爺?shù)亩鞯?;又都磕小的頭,叫小的是『菩薩』?!?br>
【菩薩】 是什么意思(來源:辭典簡編版)
佛教上稱證得佛果而普渡眾生的人。僅次于佛而高于羅漢。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
泛指神、佛。
【造句】祈求菩薩保佑全家平安。
稱心懷慈悲、樂善好施的人。
【造句】他的善行廣被四方,真是位活菩薩。
詞語:菩薩
拼音:pú sà
注音:ㄆㄨˊ ㄙㄚˋ
簡拼:PS
繁體:菩薩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①梵文音譯全稱為“菩提薩b06f?!保鉃椤坝X有情”,即“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的人。佛教指達到自覺(自身得到解脫)、覺他(使眾生達到解脫)兩項修行果位者。原為釋迦牟尼尚未成佛時的稱號。后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在民間,有時也稱佛教神像為菩薩。
②比喻心地慈善的人。
簡明解釋
[Bodhisattva] 佛家語。梵語 bodhisattva 的音譯,也是菩提薩埵的省略,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譯為大道心眾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為神而加以崇拜者
[Buddha]∶泛指佛
[Buddhist idol]∶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儒林外史》
[a kindhearted person]∶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詳細解釋
佛教名詞。梵文菩提薩埵(Bodhi-sattva)之省,原為 釋迦牟尼 修行而未成佛時的稱號,后泛用為對大乘思想的實行者的稱呼。
指人們崇拜的神靈偶像。
毛澤東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只有兩個小菩薩名‘包公老爺’者,被一個老年農(nóng)民搶去了,他說:‘莫造孽!’”
比喻心腸仁慈的人。
《紅樓夢》第五五回:“他們瞅著大奶奶是個菩薩,姑娘又是靦腆小姐,固然是托懶來混?!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幕兀骸皟晌焕蠣斊兴_,救命恩人,舍得花銀子把我救出火坑?!?夏衍 《克農(nóng)同志二三事》:“你得認清這個時期,這個地方,和菩薩要打交道,和惡鬼也要打交道?!?/p>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