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計準則》 第十五條規(guī)定“審計人員應當恪守嚴格依法、正直坦誠、客觀公正、勤勉盡責、保守秘密的基本審計職業(yè)道德”“嚴格依法就是審計人員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的審計職責、權限和程序進行審計監(jiān)督,規(guī)范審計行為”“正直坦誠就是審計人員應當堅持原則,不屈從于外部壓力;不歪曲事實,不隱瞞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廉潔自律,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客觀公正就是審計人員應當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和態(tài)度,以適當、充分的審計證據(jù)支持審計結論,實事求是地作出審計評價和處理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勤勉盡責就是審計人員應當愛崗敬業(yè),勤勉高效,嚴謹細致,認真履行審計職責,保證審計工作質量”“保守秘密就是審計人員應當保守其在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對于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取得的資料、形成的審計記錄和掌握的相關情況,未經批準不得對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與審計工作無關的目的”。
二、《審計準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三條做了具體規(guī)定。
三、《審計準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審計組應當針對經濟責任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根據(jù)被審計人員履行職責情況,界定其應當承擔的責任”,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審計組實施審計或者專項審計調查后,應當提出審計報告,按照審計機關規(guī)定的程序審批后,以審計機關的名義征求被審計單位、被調查單位和擬處罰的有關責任人員的意見”“ 經濟責任審計報告還應當征求被審計人員的意見;必要時,征求有關干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意見”“ 審計報告中涉及的重大經濟案件調查等特殊事項,經審計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不征求被審計單位或者被審計人員的意見”, 第一百三十八條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被調查單位、被審計人員或者有關責任人員對征求意見的審計報告有異議的,審計組應當進一步核實,并根據(jù)核實情況對審計報告作出必要的修改”“ 審計組應當對被審計單位、被調查單位、被審計人員、有關責任人員意見的情況和原因,或者上述單位或人員未在法定時間內提出書面意見的情況作出書面說明”。
四、《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審計機關應當根據(jù)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組成審計組,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有關情況,編制審計方案,并在實施審計3日前,向被審計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
五、《審計準則》第五十七條“ 審計組應當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相關情況,評估被審計單位存在重要問題的可能性,確定審計應對措施,編制審計實施方案”。
六、《審計準則》第八十四條“審計人員獲取的審計證據(jù),應當具有適當性和充分性”“適當性是對審計證據(jù)質量的衡量,即審計證據(jù)在支持審計結論方面具有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相關性是指審計證據(jù)與審計事項及其具體審計目標之間具有實質性聯(lián)系??煽啃允侵笇徲嬜C據(jù)真實、可信”“充分性是對審計證據(jù)數(shù)量的衡量。審計人員在評估存在重要問題的可能性和審計證據(jù)質量的基礎上,決定應當獲取審計證據(jù)的數(shù)量”。
七、《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二條“審計法所稱審計,是指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監(jiān)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 第三條“審計法所稱財政收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國家其他有關規(guī)定,納入預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下列財政資金中未納入預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 (一)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二)國有資源、國有資產收入; (三)應當上繳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四)舉借債務籌措的資金; (五)其他未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資金”,第四條“審計法所稱財務收支,是指國有的金融、事業(yè)組織以及依法應當接受審計機關審計監(jiān)督的其他單位,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實行會計核算的各項收入和支出”。
一、《審計準則》 第十五條規(guī)定“審計人員應當恪守嚴格依法、正直坦誠、客觀公正、勤勉盡責、保守秘密的基本審計職業(yè)道德”“嚴格依法就是審計人員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的審計職責、權限和程序進行審計監(jiān)督,規(guī)范審計行為”“正直坦誠就是審計人員應當堅持原則,不屈從于外部壓力;不歪曲事實,不隱瞞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廉潔自律,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客觀公正就是審計人員應當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和態(tài)度,以適當、充分的審計證據(jù)支持審計結論,實事求是地作出審計評價和處理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勤勉盡責就是審計人員應當愛崗敬業(yè),勤勉高效,嚴謹細致,認真履行審計職責,保證審計工作質量”“保守秘密就是審計人員應當保守其在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對于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取得的資料、形成的審計記錄和掌握的相關情況,未經批準不得對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與審計工作無關的目的”。
二、《審計準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三條做了具體規(guī)定。三、《審計準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審計組應當針對經濟責任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根據(jù)被審計人員履行職責情況,界定其應當承擔的責任”,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審計組實施審計或者專項審計調查后,應當提出審計報告,按照審計機關規(guī)定的程序審批后,以審計機關的名義征求被審計單位、被調查單位和擬處罰的有關責任人員的意見”“ 經濟責任審計報告還應當征求被審計人員的意見;必要時,征求有關干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意見”“ 審計報告中涉及的重大經濟案件調查等特殊事項,經審計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不征求被審計單位或者被審計人員的意見”, 第一百三十八條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被調查單位、被審計人員或者有關責任人員對征求意見的審計報告有異議的,審計組應當進一步核實,并根據(jù)核實情況對審計報告作出必要的修改”“ 審計組應當對被審計單位、被調查單位、被審計人員、有關責任人員意見的情況和原因,或者上述單位或人員未在法定時間內提出書面意見的情況作出書面說明”。
四、《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審計機關應當根據(jù)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組成審計組,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有關情況,編制審計方案,并在實施審計3日前,向被審計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五、《審計準則》第五十七條“ 審計組應當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相關情況,評估被審計單位存在重要問題的可能性,確定審計應對措施,編制審計實施方案”。
六、《審計準則》第八十四條“審計人員獲取的審計證據(jù),應當具有適當性和充分性”“適當性是對審計證據(jù)質量的衡量,即審計證據(jù)在支持審計結論方面具有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相關性是指審計證據(jù)與審計事項及其具體審計目標之間具有實質性聯(lián)系。
可靠性是指審計證據(jù)真實、可信”“充分性是對審計證據(jù)數(shù)量的衡量。審計人員在評估存在重要問題的可能性和審計證據(jù)質量的基礎上,決定應當獲取審計證據(jù)的數(shù)量”。
七、《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二條“審計法所稱審計,是指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監(jiān)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 第三條“審計法所稱財政收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國家其他有關規(guī)定,納入預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下列財政資金中未納入預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 (一)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二)國有資源、國有資產收入; (三)應當上繳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四)舉借債務籌措的資金; (五)其他未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資金”,第四條“審計法所稱財務收支,是指國有的金融、事業(yè)組織以及依法應當接受審計機關審計監(jiān)督的其他單位,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實行會計核算的各項收入和支出”。
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是審計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若此環(huán)節(jié)把握的好,可以防范和化解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避免引起行政復議或訴訟,維護審計工作的權威?!秾徲嫹ā返谒氖畻l規(guī)定,“審計組對審計事項實施審計后,應當向審計機關提出審計組的審計報告。審計組的審計報告報送審計機關前,應當征求被審計對象的意見。被審計對象應當自接到審計組的審計報告之日起十日內,將其書面意見送交審計組。審計組應當將被審計對象的書面意見一并報送審計機關?!笨梢?,審計法對向被審計單位征求意見有著嚴格的程序性規(guī)定,必須加以貫徹執(zhí)行。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在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環(huán)節(jié)上還存在一些誤區(qū)。
一是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征求意見書存在誤區(qū)。有的被審計單位不認真研究審計報告提出的處理意見,沒有認識到審計人員對問題的處理,雖經反復斟酌、仔細推敲,但客觀上還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需要被審計單位幫助把關。有的被審計單位存在畏懼感,對提不同意見有顧慮,擔心會因此加重處罰,認為只要認錯就會從輕處理。
二是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存在誤區(qū)。有的審計組不夠重視,認為可有可無,不認真核實。有的對被審計單位提出的反饋意見置之不理,即使審計查出的問題證據(jù)不充分、定性不準確,也不愿采納被審計單位的意見。
因此,審計組在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注意嚴格按規(guī)定的程序執(zhí)行。即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后,提出審計報告,由審計機關向被審計單位發(fā)出“審計報告征求意見書”,將審計組的審計報告送達被審計單位征求意見。被審計單位應在接到“審計報告征求意見書”之日起十日內將其書面意見送交審計組。若在規(guī)定期限內未送交書面意見,則視為無意見。對于被審計單位提出的反饋意見,審計組應當認真核實并逐項作出書面說明,若采納了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就應修改審計報告。然后,審計組應將修改后的審計報告、被審計單位的書面意見以及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意見的說明一并報送審計機關。
二是注意在核實被審計單位反饋意見時應持客觀謹慎的態(tài)度。審計人員應將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看作是對審計查出問題的事實、定性的再次確認,是消除審計質量隱患、防范和化解審計風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能認為是走形式。對于有異議的反饋意見要認真核實,仔細推敲,如果審計報告確有不恰當之處,必須進行修改,決不能將錯就錯。而對于無意見的反饋,也不能放松警惕,仍然要對審計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審計查出的問題以及法律法規(guī)引用等,再次進行認真審核。
三是注意對被審計單位反饋意見的書面說明要詳細具體、針對性強。對有異議的反饋意見,不能籠統(tǒng)的只寫“采納”或“不采納”,應逐條進行說明,并詳細闡明理由。這樣有利于審計機關在復核審計報告時結合正反兩方面的看法,做出客觀公正恰當?shù)膶徲嫿Y論和處理處罰意見。
四是充分認識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的重要意義。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不僅是審計程序的一個法定環(huán)節(jié),也是審計組與被審計單位對于審計查出問題的事實和定性由對立的爭論達到相對統(tǒng)一的過程。因此在取得書面反饋意見的基礎上,還可以根據(jù)需要采取與被審計單位對話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向被審計單位進一步闡明審計觀點,以便深入充分地交換意見,化解矛盾。另一方面,通過對話不僅可以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的意見,進一步了解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還可以了解其對審計行為的看法,以取得被審計單位的認可,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或有事項對審計報告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審計報告對或有事項的報告披露要求:公司存在對財務報表有重要影響的不確定時,審計人員應發(fā)表“(鑒于……)”型保留意見;如其影響非常重大,審計人員應發(fā)表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2、如果審計人員有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認為管理層對確定性的估計的披露符合公認會計準則,應發(fā)表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如認為披露不符合公認會計準則,應根據(jù)其重要性水平,發(fā)表“(除……外)”型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3、當審計范圍受到限制時,審計人員應發(fā)表“(除……外)”保留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一)要充分做好審計準備階段的信息資料的搜集和分析工作1.深入調查報告,全面掌握基本情況。
如:工程名稱、送審造價(預算、結算造價)、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內容、甲方供料情況、工程款支付情況、工程施工圖(竣工圖)齊全程度、工程開竣工日期、工程質量評定等級、施工單位基本情況等。2.搜集翔實的書面資料,做好審計方案。
(1)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協(xié)議書及其它合同補充資料;(2)工程施工圖及完工后的竣工圖;(3)施工過程中涉及造價的雙方現(xiàn)場簽證資料;(4)設計變更及變更簽證單;(5)工程預(結)算書并隨附工程量計算書及工料分析表;(6)主要材料市場價格的證明材料及甲乙方確認的簽證單;(7)建設單位供料明細表(甲乙方核對后簽字蓋章);(8)建設單位支付工程款明細表;(9)施工單位資質及工程取費證書;(10)其他審計所需要的資料。根據(jù)調查和搜集的資料確定審計重點,擬定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的審計方案。
(二)科學合理運用資料,提高項目審計效率。 熟悉施工圖,了解設計意圖,看懂看清圖示關系及尺寸,才能正確核算工程量,從而保證審計的質量,提高項目審計效率。
起先我們?yōu)榱斯?jié)約時間,在審核預算前不看圖,而是邊看邊審,結果重算、漏算甚至錯誤的情況相繼而生,反而浪費了時間。因此審計工程量前仔細閱圖是十分關鍵的一環(huán)。
審核施工圖應分兩步走:第一步粗看全覽。對整套施工圖,先從總體布置到單個項目、從平面圖到立面圖、由內向外進行粗略觀看一遍;通過這一步粗看,使腦子里有一個整體概念,掌握大致情況。
第二步重點閱圖。這一步主要注意該項目的內部變化和細節(jié)處理。
通過這樣兩步閱圖后,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數(shù),就可有重點地審核工程量。 二、搞好醫(yī)院建設工程項目審計應突出重點內容詳查細審 (一)審核工程施工合同。
工程施工合同是最為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工程承包合同。加強對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監(jiān)督,是內審對工程造價實施審計把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因而內審人員在審查施工合同中應注意:1.要求使用標準的合同文本。2.依法簽訂施工合同。
合同的主體、合同的內容及訂立合同的形式和程序必須合法。以上要求是為了避免由于過低壓價或要求施工單位墊資施工等不合理條款的出現(xiàn),以免給日后的合同實施帶來爭議與隱患。
同時也要防止有損國家、集體和單位利益的高估冒算的價格訂入合同之中。內審應注意把好工程合同價格審計關,堵塞合同簽訂中的漏洞,把審計監(jiān)督關口前移。
(二)全面審查工程量。審計工程量是工程造價審計的重點。
工程量是計算工程造價的基礎,在實際工作應抓住那些造價大,容易出錯的分項工程進行重點審計復核。根據(jù)我們的審計經驗,施工單位高估冒算工程造價,首先是在工程量上的高估冒算。
因此,一定要到現(xiàn)場實地察看,認真調查研究。對于屬于隱蔽工程施工項目(以土建為例),一是應注意挖土的類型及挖土的形式;二是注意是人工開挖還是機械開挖,回填土運距多少, 外運土方運距多少,深入現(xiàn)場審核工程量尤為關鍵。
(三)全面核對定額單價,洞察施工單位高套定額的問題 定額套用是否正確,是審計工作的重要關口。審計時應注意檢查預(結)算中所列各分項工程單價是否與定額單價相符。
要注意將施工單位的預算定額,與文件規(guī)定的定額標準進行比較,將不相符合規(guī)定的部分及時剔除。 (四) 審核設計變更手續(xù)是否齊全、現(xiàn)場簽證手續(xù)是否合規(guī)完備。
1、設計變更。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由于各種客觀原因,對原設計的施工圖有可能局部修改。
審計人員應憑借竣工圖和設計變更通知單進行詳細復核,以保證變更增減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 2、工程現(xiàn)場簽證。
凡屬于施工圖、建筑工程預算書、施工方案及投標標價中未能包括且又必須由建設單位承擔的各種現(xiàn)場費用,都要進行工程現(xiàn)場簽證。如:施工現(xiàn)場內及地下的障礙物清除;建設單位要求趕工而增加人工、機械費等等。
工程現(xiàn)場簽證既是竣工結算增加費用的依據(jù),也是工程造價審計的重要依據(jù)。內審應重視對現(xiàn)場簽證單的管理、監(jiān)督。
必須規(guī)范現(xiàn)場簽證工作。(1)應采用規(guī)范的現(xiàn)場簽證單。
(2)建設單位在簽證單上簽署的意見應態(tài)度明朗,計量準確。 (五) 審計取費標準。
在實施審計中,一要嚴格按照建設管理部門核定的施工企業(yè)取費證費率收取費用。二要審查施工企業(yè)的經濟性質、資質等級,是否按規(guī)定取費,有無高套取費標準。
三要審查各項取費標準是否符合定額規(guī)定的條件和適應范圍。四要審查計費基礎是否符合規(guī)定。
只有這樣,才能最終保證工程造價的合理性和真實性,提高基建投資的綜合效益。 (六)審計建筑材料的質量和價格。
在工程結算中材料費用占相當大的比重,對工程造價影響很大。在審計時,一是要嚴格按照省、市政府和建設部門頒發(fā)的工程預算定額規(guī)定的材料價格;二是要按照工程建設期間當?shù)夭牧系膶嶋H價格。
三是要審查材料數(shù)量是否與定額含量的實際用量一致。為了把住建材的質量。
首先看是哪種形式審計,例如是國家審計、社會中介審計或者上級組織的內部審計;其次看審計重點內容是哪些,例如預算執(zhí)行情況審計、年度報表審計或者小金庫專項審計;其三作好審前準備。
第一、準備介紹本單位基本情況資料。財務保障主要任務、會計管理主要崗位設置、適用制度、隸屬關系、下屬機構分布等情況等,按照審計組要求準備。
第二、按照審計時間范圍準備好財務管理法規(guī)制度和會計資料,包括帳簿、報表、憑證;第三、自行檢查上年末銀行對賬單與會計總帳、銀行日記帳存款余額是否一致,有差異的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按照最近時點,盤點現(xiàn)金,使之與現(xiàn)金日記賬、總帳一致,最好推算至上年底,三者一致;清理現(xiàn)金保險柜,不存私人物品、有價證券。出納管理兩個以上資金帳號的可以并存現(xiàn)金。
在會計帳簿掛帳的有價證券進行清理核對,例如待承兌的商業(yè)承兌匯票。第四、檢查銀行印鑒保管分離、會計崗位分離情況。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