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①穿刺前應(yīng)了解靜脈情況,避免在瘢痕及靜脈瓣處穿刺;②操作者注意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做好解釋,使患者放松,以確保穿刺時靜脈處于最佳狀態(tài);③穿刺進針角度約為15°?30°,直刺血管或在皮下滑行 1?2cm再直刺血管,見回血后降低角度進針少許,再送套管;④注意避免穿刺過深而損傷神經(jīng),避免穿刺入動脈;⑤穿刺時避免來回穿刺,損傷靜脈內(nèi)膜或外膜,以免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或滲漏;⑥送管至肩部時,囑患者頭轉(zhuǎn)向穿刺側(cè),下頜盡量靠肩,防止導管進入頸靜脈;送管時用力要均勻、緩慢,禁止暴力送管;⑦退針芯之前,務(wù)必先松開止血帶,套管尖端加壓后再撤出針芯;⑧不能用用鑷子過緊鉗夾導管和大力撤導絲;⑨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要小心,注意加壓止血;⑩置管過程中應(yīng)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PICC置管維護要點:1。
維 護 內(nèi) 容 更換正壓接頭、沖洗導管、更換無菌透明敷料。2。
維 護 時 間 正常情況每7 日維護1次。3 。
操 作 步 驟(1) 洗手、戴口罩,查對醫(yī)囑并打鉛筆勾。(2) 查對姓名,向病人解釋操作目的,測量臂圍。
(3) 更換正壓接頭,沖洗導管:用 10?20m l生理鹽水脈沖式?jīng)_洗導管。(4) 正壓封管: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用生理鹽水封管即可,尖端開口式PICC導管需再用肝素鹽水3?5m l正壓封管。
(5) 更換透明敷料:以平拉或180°的方式松開透明敷料,并自下而上去除原有透明敷料。 (6) 觀察穿刺點有無異常及導管外露長度,戴無菌手套。
(7) 消毒:從里向外環(huán)形消毒,面積大于透明敷料面積。消毒劑使用同穿刺消毒,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貼新的無菌透明敷料。
(8) 標注更換日期并簽名。(9) 整理用物及床單位,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項。
(10) 在醫(yī)囑單上簽名及時間,填寫PICC維護記錄單。4。
注 意 事 項(1) 禁止使用。
PICC置管要點:1。
置管前,要與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
血管及穿刺點選擇(1) 血管選擇:首選靜脈為貴要靜脈,因其管徑粗、結(jié)構(gòu)直、位置較深;次選靜脈為肘正中靜脈;末選靜脈為頭靜脈,因其表淺、暴露良好、但存在管徑細、有分支、靜脈瓣相對較多等。 (2) 穿刺點選擇:肘下兩橫指最佳。
3。 導管選擇(1) 導管種類:按尖端分為尖端開口式PICC導管、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按壓力分為耐高壓式PICC導管、普通壓力PICC導管。
(2) 導管型號:亞洲成年人通常選擇4Fr,兒童3Fr,嬰幼兒1。 9Fr。
4。 導管長度測量:病人臂與身體呈90°,測量自穿刺點至右胸鎖關(guān)節(jié),然后向下至第3 肋間,導管長度左臂應(yīng)長于右臂,頭靜脈應(yīng)長于貴要靜脈。
注意:體外測量永遠不可能與體內(nèi)的靜脈解剖完全一致。5。
臂圍測量:用皮尺測量肘正中上方10cm處臂圍。 6。
穿刺部位消毒(1) 消毒范圍:以穿刺點為中心,上下直徑 20cm,兩側(cè)至臂緣。(2) 消毒劑:可以用乙醇+ 碘伏消毒(先乙醇,后碘伏),或用碘酊+ 乙醇消毒(先碘酊,后乙醇脫碘),也可用氯己定消毒。
7。 穿刺置管及注意事項(1) 盡量建立大的無菌區(qū)。
(2) 無菌手套接觸導管前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3) 預沖導管時將導管充分浸泡在生理鹽水中增加其潤滑度。
(4) 以 15°?30°進行靜脈穿刺,見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進針0。 5?1mm,保持針芯位置送套管鞘,松開止血帶,囑患者松拳,操作者中指按壓鞘尖端處的靜脈防止出血。
(5) 送 PICC導管自鞘內(nèi)緩慢、勻速的推進。(6) 送管至15?20cm 時,囑病人頭轉(zhuǎn)向靜脈穿刺側(cè),下頌抵住鎖骨以防止導管誤人頸靜脈。
(7) 若是后修剪導管體外留5?6cm,注意修剪導管時不能剪出斜面,垂直剪斷多余的導管。(8) 抽回血,用生理鹽水10?20m l脈沖式?jīng)_管并正壓封管。
(9) 固定導管:使用10cmX12cm 以上透明敷料固定,將體外導管呈彎曲放置,以降低導管張力,避免導管在體內(nèi)、外移動。無張力后放置無菌透明敷料,先用手按壓導管邊緣透明敷料,再將透明敷料貼緊四周皮膚,嚴格無菌操作,手不能觸及透明敷料覆蓋區(qū)域內(nèi)皮膚。
8。 向患者及家屬交待注意事項。
9。攝X 線胸片確定導管尖端位置。
注意事項:(1)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貼膜。
貼膜有卷曲、松動、汗液時,及時到醫(yī)院 就診。(2)攜帶PICC導管不影響日常生活,但需避免游泳,及使用置管側(cè)手臂提過重的物體、做引體向上、托舉啞鈴等持重鍛煉。
(3)攜帶PICC導管可以進行淋浴,但應(yīng)避免盆浴和泡浴。(4)PICC導管休療期每周進行1次沖管、更換敷料和肝素帽。
(5)不要在置管側(cè)手臂上方扎止血帶、測血壓。(6)注意觀察穿刺點周圍有無發(fā)紅、疼痛、腫脹,有無滲出,如有異常應(yīng)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7)注意衣服袖口不易過緊,在穿脫衣服時防止把導管帶出。(8)PICC導管在使用和維護時,禁止使用]Oml以下的注射器,特別注意在做CT和 MRI檢查時禁止使用高壓注射泵推注造影劑。
PICC管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貼膜。
帶PICC管患者可以從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務(wù)勞動、體育鍛煉,但需避免置管側(cè)上肢劇烈活動或過度屈伸持重[7],并需避免游泳等會浸泡到無菌區(qū)的活動。
攜帶此導管的患者可以淋浴,但應(yīng)避免盆浴、泡浴。
注意觀察針眼周圍有無發(fā)紅、疼痛、腫脹,有無滲出,如有異常及時聯(lián)絡(luò)醫(yī)生或護士。
治療間歇每周對PICC管進行沖管、換貼膜、換肝素帽等維護。
一、PICC管的含義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指經(jīng)上肢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肱靜脈,頸外靜脈(新生兒還可通過下肢大隱靜脈、頭部顳靜脈、耳后靜脈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的導管。
二、PICC在新生兒中的應(yīng)用
靜脈輸液是NICU治療危重新生兒的重要手段,絕大多數(shù)新生兒是通過外周靜脈輸液,而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低、胃腸營養(yǎng)功能差,需要長時間胃腸外營養(yǎng)。
且極低出生體重兒病情危重,需要輸入高滲透壓液體、對血管刺激性大的藥物等。極低出生體重兒血管條件差,傳統(tǒng)的外周靜脈穿刺難以保證長時間營養(yǎng)支持,而中心靜脈穿刺又會帶來血氣胸、誤傷動脈等的危險性和并發(fā)癥。
采用經(jīng)外周靜脈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外周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以為極低出生體重兒提供中~長期的靜脈治療通道。
3.1 帶PICC管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貼膜。貼膜如有卷曲、松動、貼膜下有汗液時,及時更換。
3.2 帶PICC管患者可以從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務(wù)勞動、體育鍛煉,但需避免置管側(cè)上肢劇烈活動或過度屈伸持重[7],并需避免游泳等會浸泡到無菌區(qū)的活動。
3.3 攜帶此導管的患者可以淋浴,但應(yīng)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鮮膜在肘彎處纏繞兩至三圈,上下邊緣用膠布貼緊,淋浴后檢查敷料下有無浸水,如有浸水及時更換敷料。
3.4 攜帶PICC管患者若得了感冒,在換藥時應(yīng)該帶上口罩避免增加感染。
3.5 注意觀察針眼周圍有無發(fā)紅、疼痛、腫脹,有無滲出,如有異常及時聯(lián)絡(luò)醫(yī)生或護士。
3.6 治療間歇每周對PICC管進行沖管、換貼膜、換肝素帽等維護。
4 小結(jié) PICC管因其穿刺點在外周靜脈,比較直觀,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點表淺,容易止血;可避免中心靜脈盲穿所造成的嚴重并發(fā)癥,而且操作安全,簡單,可有護士獨立完成[8],故在臨床應(yīng)用廣泛。但又應(yīng)其并發(fā)癥常見,表現(xiàn)各異,所以置管后仍需我們的精心護理。只要我們護理得當,依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經(jīng)濟浪費,達到減輕病人痛苦和保護血管的目的。
PICC置管后的護理要點:
(1)置管術(shù)后24小時內(nèi)更換貼膜,并觀察局部出血情況,以后酌情每周更換1-2次。更換貼膜時,護士應(yīng)當嚴格無菌操作技術(shù)。換藥時沿導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
(2)定期檢查導管位置、導管頭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況。
(3)每次輸液后,封管時不要抽回血,用10毫升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鹽水10-20毫升以脈沖方式進行沖管,并正壓封管。當導管發(fā)生堵塞時,可使用尿激酶邊推邊拉的方式溶解導管內(nèi)的血凝快,嚴禁將血塊推入血管。
(4)治療間歇期每周對PICC導管進行沖洗,更換貼膜、正壓接頭。
(5)密切觀察患者狀況,發(fā)生感染時應(yīng)當及時處理或者拔管。
4.指導患者:
(1)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使患者放松,確保穿刺時靜脈的最佳狀態(tài)。
(2)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貼膜,貼膜有卷曲、松動、貼膜下有汗液時及時請護士更換。
(3)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帶有PICC一側(cè)手臂過度活動,避免置管部位污染。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