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區(qū)第二幼兒園 李翠萍“生命誠可貴”,關愛生命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人們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
關注安全亦成為被憂患困擾心靈、被傷痛灼傷眼睛的人們所面臨的一個課題。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苗一般的幼兒,迅速的發(fā)育使他們具有愛玩好動的特點;思維和行為的隨意性使他們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能力很差;好奇心和缺乏生活經(jīng)驗,使他們很少有自我分析判斷力。
因而,幼兒期幼兒更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他們十分需要家人、老師及所有人陽光雨露般的關愛、呵護和教育。
有關調(diào)查資料顯示:在我國,安全事故已經(jīng)成為十四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平均每天都有四十多名兒童因安全事故閉上了他們還沒有看足世界的眼睛。許多家庭上演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流淚人救流血人的人間慘劇。
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是我們幼兒教師神圣職責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加強幼兒的安全自我保護教育在此項工作中就尤為重要。一、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1)豐富幼兒的安全知識。要根據(jù)小班、中班、大班各年齡段滲透不同的教育內(nèi)容。
如小、中班是生活環(huán)境中的自我保護教育,小班有開門、關門要小心,不跟陌生人走,不給陌生人開門,不隨便離開集體,吃飯、喝水先試試,了解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等;中班有獨立在家的時候,吃飯時不嬉笑打鬧等。大班是意外中的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有打雷閃電怎么辦;燙傷、燒傷怎么辦;著火了怎么辦;生病怎么辦;藥物不能亂吃等。
通過這些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使幼兒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的發(fā)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為安全行為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比如,在小班的安全教育中,我們選擇了《不跟你走》、《我不認識你》、《小司機》、《小羊不見了》作為主題開展活動,孩子在開展的這些主題活動中,通過故事,兒歌,談話,情景再現(xiàn)等活動中充分認識到不離開集體,不能跟陌生人走;過馬路時要走人行道等。
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發(fā)生摔傷、磕傷或被尖銳物扎傷等情況其實多數(shù)是因為幼兒不會正確進行游戲或不會使用一些工具引起的,所以在教育活動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課程,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nèi)容。為了讓幼兒了解在游戲活動中的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我們以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小兔為載體,設計了“笨笨的小兔”。
幼兒看到滿身是傷的小兔,通過觀看圖片,大膽想象小兔受傷的原因,并說出怎樣做才不會受傷。都開動腦筋想小兔是怎樣受傷的。
從而掌握了一些戶外活動的方法。如萬一摔到,要用手撐一下,以免摔傷臉;滑滑梯時要扶好扶手。
在活動中教師還請幼兒進行模仿,怎樣用雙手“撐住地”,怎樣是“抓緊”。讓幼兒充分明白老師對他們玩耍的要求究竟是怎樣的。
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使幼兒明白哪些事情是危險的,不能做,并知道為什么不能做,使幼兒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豐富幼兒的安全知識。(2)上好安全自我保護知識課。
自治區(qū)幼兒教材中有一些安全知識內(nèi)容。如:小班的《開門、關門》、《一個跟著一個走》、《吃東西的時候》、《小心,危險》等;中班的《路邊的食物不能吃》、《愛護眼睛》、《不跟陌生人走》等;大班的《安全用電》、《安全乘車》、《爸爸、媽媽不在家》、《著火了怎么辦》等。
這些都是很好的安全知識內(nèi)容,我利用故事、兒歌、看圖講述、情境表演等幼兒感興趣的形式達到教育目的,上好每一堂安全知識課,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3)隨機教育。
有些道理,幼兒聽的時候似乎是明白了,但一遇到實際情況,有的幼兒往往不能自控,會做一些危險的事,也有的幼兒看到別人做,他缺乏判斷能力,也跟著做,所以,除了理論上的說教,我們還應注意隨機教育。在室外活動時,教師要讓幼兒在自己的視力范圍內(nèi)活動,對個別不能自控的幼兒及身體素質(zhì)差的幼兒要特別關照;看到幼兒在活動中過于興奮,互相追打,做危險動作,手持危險品都應馬上提醒或及時制止,并進行教育。
如:有的幼兒玩滑滑梯、手不扶扶把或倒著往上爬、上廁所推推擠擠等,我們都應及時發(fā)現(xiàn)、教育,使幼兒對安全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1、教給幼兒自我保護常識。(2)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教育幼兒。
電視上經(jīng)常有關兒童被拐騙、走失等的報道,可借助這些實例教育幼兒: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有的壞人很會偽裝,讓你感覺他好像是好人,他會給你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一定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要學會自我保護。還有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如果不注意就會發(fā)生事故。
如:上廁所時推擠、手拉手跑步、鞋帶沒系好走路等,要教育幼兒注意這些細節(jié),避免發(fā)生事故。2、運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1)以游戲的方式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游戲是幼兒是喜愛的活動,通過游戲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如游戲《偵察兵》,教師游戲場地設置障礙物:石頭、樹枝、椅子、小刀、別針等,讓幼兒當“偵察兵”,去檢查游戲場地,清理障礙物,然后進行游戲。訓練幼兒活動之前要先檢查場地,把危險品清理掉,排除事故隱患,自我保護。
又如游戲《打電話》,教幼兒萬一出現(xiàn)危險,要馬上采取一些。
文章來源蓮山課件w w w.5y K J.Co m 《綱要》中健康領域的第二條目標是: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確實,幼兒園的安全是保證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前提也是實施保教育工作的基礎。同時,安全維系著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可以成功減少一些意外事故的發(fā)生,使得幼兒健康安全地成長,這是每位家長及老師的心愿。因此,我們應盡早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常識和能力的教育,下面結(jié)合我的實際工作,談談我結(jié)安全教育的幾點看法:一、孩子的自我保護教育應說使孩子不但知其然而且還應知其所欠然幼兒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生性活潑好動,對外部世界非常好奇,喜歡摸摸碰碰,好模仿,好探索,還不能意識到有些活動帶來的危險,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我們老師不要只給孩子訂下種種規(guī)矩,限制孩子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向孩子說明不允許他這樣做的原因及這樣做的后果,因為過度生硬強制的禁止反向會引起他們嘗試的沖動。如果我們詳細而耐心地向孩子講解:不要把手指放在門縫里,否則,別人一推門就會夾傷你的手指,拿小剪刀或尖利用品時尖的應向下,這樣可以避免碰傷別人。
一旦孩子明白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后果,他就不會貿(mào)然嘗試了。因此有必要教給孩子生活中的安全常識。
在我們的生活與環(huán)境中,到處充滿著威脅孩子安全的因素,首先是幼兒園的各類活動中:如上下樓梯時的安全;進餐時的安全;盥洗時的安全;戶外活動時的安全;自由活動時的安全;動手操作時的安全;家庭中的電源線路、各種電器、榔頭、小刀等工具、熱水瓶、滅蚊用品藥品及至室的擺設、懸掛的物品;馬路上行駛的車輛、下水道、江河湖泊、水渠水井等。幼兒食品中如吃果凍的不當,食物的重復劣質(zhì)等等。
除了極力消除可能導致幾條意外受傷的隱患外,老師還要教育孩子學會避開潛在的危險。因此老師應教育給予孩子有關的安全常識。
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后座上兩腳分開如讓孩子知道用過的電熨斗,電熱棒以及剛燒開的水會燙傷人,不能用手去摸,應遠離它;對大班的孩子還可以傳授一些判斷器具涼熱的方法(往器具上滴水,觀察是否冒煙或者墊上毛巾輕輕觸摸),臺燙傷后迅速用涼水沖洗;衣服燒著后要迅速洗水或脫掉衣服;教孩子吃東西或喝飲料之前要獲得師長的同意,切不可以亂吃亂喝;教育孩子學會有形狀、辨顏色、嗅氣味,記商標學方法,區(qū)分藥品和藥器;讓孩子牢記住交通規(guī)則,過馬路要跟著大人,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教孩子記住家庭住址以及電話號碼;還要告訴幼兒不要一個人去建筑工地上玩或去離家(幼兒園)較遠或是偏僻的地方玩耍及行走;必要時找警察叔叔幫忙。不吃陌生人給的糖果,不跟陌生人走,注意不要讓陌生人摸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女孩)。
安全常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孩子相對避免一些意外的傷害,而且還可以籍此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為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行為能力奠定基礎。以上這些安全常識教師可分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理解積極為孩子提供環(huán)境條件,讓孩子在實踐操作中不斷獲得自我保護能力;或引導孩子找出危險的物品,通過討論、分析充分培養(yǎng)幼兒的判斷力;或借助多媒體故事、兒歌、游戲、談話樹立榜樣,進行正面引導,把幼兒的安全教育貫穿于他們的一些活動中。
有些幼兒走路、排隊、上下樓梯時喜歡蹦蹦跳跳,這樣不僅干擾別人,連自己的安全也難以保證,為此,我編了一首兒歌教給他們學:“小朋友,排好隊,不要推來不要擠,上下樓梯要注意,安全時刻記心里,一個跟著一個走,身體平安是第一。又如在戶外活動時幼兒很喜歡玩大型玩具。
我又創(chuàng)編了兒歌:“手抓緊,腳踏實,看誰爬得高,手腳交替向上攀,看誰爬得快?!庇變哼吀睿贿吇顒?,這樣用兒歌進行的安全教育淺顯易懂,幼兒容易接受,既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又注意了安全。
二、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惡。孩子年生活的環(huán)境中不可能是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意識世界,如果孩子不了解社會的復雜,人心的險惡,缺乏應有的戒備心理和對事物分析判斷能力,就很容易鑄成大錯,社會中孩子因為所信別人的謊話或受物質(zhì)引誘而遭拐賣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識,教孩子懂得及時把所受到的傷害恐嚇等不安全事件告訴父母或教師,并運用多種形式,如讀報紙,看電視深入淺出地向孩子說明現(xiàn)實世界的復雜性。三、教師要注意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知和行總是有一定距離的,即使孩子知道要注意安全,也不一定有能力去處理一些帶有危險性的事情。
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有意識地教會孩子的自救技能。例如人為地創(chuàng)設情景,強化孩子的自救意識,向孩子提問諸如:“如果你被反鎖在家怎么辦?”“如果房子著火你說怎么辦?”“如果你的小手被刀割傷了怎么辦?”“如果你被開水燙了怎么辦?”等假設性問題。
引導孩子設想出種種自救方法,另外,還要教幼兒知道并正確使用“110”、“119”、“120”等救護電話熱線,發(fā)出信號尋求幫助。如果有條件教師還可以就這些問題進行演習,通過幼兒實際演習,增強和提高。
小班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意識薄弱。我們班的有些孩子在戶外活動時,對一些大型玩具沒有正確的使用方法,自我保護的能力也很差,針對我班幼兒的這個情況,我設計了這節(jié)戶外活動課《安安全全玩玩具》,來教給幼兒正確的游戲方法,變教師被動的預防事故的發(fā)生為幼兒主動地去認識危險、避開危險。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大型玩具。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的方法玩滑梯等玩具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青蛙頭飾、照相機、編排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今天天氣真好,小朋友們我們開著火車出去旅游好嗎?”(好) 小朋友們愿意去哪旅游?我們?nèi)ビ螛穲鐾姘桑?/p>
幼兒一個一個跟好開“火車”去旅游,走的時候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一個跟著一個走、別踩著鞋子、別摔倒、下臺階的時候小心……
2、請幾位小朋友玩蹺蹺板,其他幼兒討論:
(1) 他這樣蹺對不對?為什么?
(2) 應該怎樣玩?
教師小結(jié):蹺蹺板很好玩,但玩的時候要小心,兩只手要抓緊把手,上、下、上、下,有規(guī)律地搖擺。
3、吊橋
滑滑梯的旁邊有一座吊橋,只有勇敢的通過吊橋的孩子才是勝利者。
告訴幼兒走吊橋的方法,教師先示范一遍,再請幼兒根據(jù)老師教的方法走過吊橋。
4、滑梯
(1) 情景表演:青蛙媽媽領著小青蛙來滑滑梯,有一只小青蛙的頭上破了,一只小青蛙的下巴破了。
a、大家互相問好 b、詢問:青蛙媽媽你的孩子怎么了? c、青蛙媽媽告訴小朋友們:因為小青蛙不好好滑滑梯,從滑梯上跳、趴著滑,所以磕破了額頭和下巴。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教師經(jīng)常會組織幼兒排隊走路、做游戲。由于幼兒年齡小,動作發(fā)展水平比較低,又缺少基本的集體生活規(guī)則意識,所以幼兒排隊走路、游戲時容易走走停停或亂走,常常會導致一些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因此,讓幼兒懂得排隊走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路時眼睛看著前面,一個跟著一個走。
2、知道走的時候不推擠、不遠離集體。
活動準備:
1、小鴨子頭飾一個。
2、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
3、幼兒用書第24-26頁。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鴨子的頭飾,引導幼兒嘗試表現(xiàn)小鴨子的叫聲和走路的姿態(tài),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講述故事《小鴨子學走路》,引導幼兒知道一個跟著一個走的好處。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教師講述故事。
(2)組織幼兒說一說:鴨媽媽要帶著小鴨出去玩,小鴨子心情怎么樣?剛開始小鴨子都能走出家門嗎?為什么走不出去?鴨媽媽是怎樣幫助他們的?我們要學小鴨子怎樣走路?
(3)小結(jié):小朋友走路時眼睛看著前面,一個跟著一個走,靠路的右邊走,不推擠,不掉隊,不遠離集體。
3、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區(qū)分圖片中做法的正誤。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26頁《誰做的對》。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小朋友們正在做什么?誰做的對?為什么?
4、游戲《我學小鴨來走路》。
教師扮演鴨媽媽,幼兒扮演鴨寶寶。教師帶領幼兒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并提醒幼兒行走時要愛護同伴,不推擠。
活動延伸:
提醒家長在帶領幼兒外出時要指導幼兒靠路右邊行走。人多的時候要學會排隊走,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推擠。
活動背景:社會上接連出現(xiàn)因擁擠、踩踏,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班里的小朋友們在日常交流中也談論起類似的事件,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還不能做到自覺有序,有爭搶、擁擠的現(xiàn)象。
如果遇到突發(fā)事件,幼兒間相互擁擠,就會延誤時間,造成危險,因此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怎樣做最安全活動目標:1、懂得遇到突發(fā)事件時不擁擠,一個跟著一個走,更節(jié)省時間。 2、增強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一些因擁擠踩踏而發(fā)生人員傷亡的影像資料、自制教具:瓶子里放幾個帶線小球,瓶口大小只能一個小球通過?;顒舆^程:1、通過試驗引出話題活動前我先做了這樣一個試驗,想看看孩子們到底表現(xiàn)如何。
我對班里的男孩子們說:操場上有一些新玩具,請男孩子們?nèi)ネ?,誰先拿到誰就先玩。男孩子們一聽立刻來了精神,都爭先恐后地向外跑,由于門比較窄,只能同時容納兩個人通過,幾個人一起擠在門口,有兩個人當時就被擠到了,其他的人也出不去啦。
2、討論:擁擠的后果是什么? 我趕緊把男孩們招呼回來,組織全班小朋友一起討論:男孩子們是怎樣出去的?這樣出去的后果是什么?3、看視頻資料,引起心靈的震撼討論完后,我請小朋友們觀看視頻資料,一些因擁擠踩踏而發(fā)生人員傷亡事故的畫面??赐暌曨l資料,小朋友們都很震驚,真是太可怕了,紛紛表示不能擁擠,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
4、通過試驗,明白“有序比擁擠更節(jié)省時間” 接著我又給小朋友們作了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瓶子里,放進幾個帶線的小球,瓶口的大小只夠一個小球通過,然后請幾個小朋友們一起拉線,看誰能把小球拉出來,小朋友們用了很長時間也沒能把小球拉出來,然后我又請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拉,很快小球一個一個都被拉出來了,然后提問:師:要把小球從瓶子中都拉出來,是大家一起拉快呢,還是一個一個拉快呢?幼:一個一個拉更快。師:為什么一個一個拉要比一齊拉更快呢?幼:瓶口太小了,大家一起拉,小球擠在一起誰也出不來。
幼:一個一個拉,瓶子里的小球越來越少,就能很快拉出來。通過這個實驗使大家懂得:一個跟一個按順序走(跑),要比擁擠快得多,而且更安全。
5、延伸活動:火災撤離演習第二天,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了一次火災撤離演習,小朋友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擁擠,而是有序、快速地撤離到安全地點?;顒臃治雠c反思:1、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安全的保證活動中有序排隊,不擁擠,不僅是一個人良好行為的體現(xiàn),也是一個重要的安全因素。
社會上出現(xiàn)的因擁擠而造成的惡性事故,也反映出人們行為上的一些問題。如爭搶、擁擠、不守規(guī)則等等。
因此從小培養(yǎng)人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十分必要的。其實幼兒園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并列為常規(guī)教育的內(nèi)容,比如排隊洗手、入廁、喝水,等等,但是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還沒有形成主動、自覺的行為,因此在突發(fā)事件中,在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就很難做到,就像男孩子去爭搶玩具一樣,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教育,使幼兒從小養(yǎng)成做事、活動有序,遵守規(guī)則,學會輪流、等待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2、安全教育要讓幼兒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幼兒由于年齡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時,要避免空洞的說教,而是要讓幼兒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直在教育幼兒要有序,在很多活動中都要排隊,但是很多幼兒只知道應該這樣做,但并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即使知道一些,也是一知半解,并不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因此一旦離開教師的要求和指導,就會忘得一干二凈,而通過形象具體的活動,如上述活動中的視頻資料、拉小球的試驗等,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親身感受不這樣做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嚴重后果,以后就會逐漸形成自覺的行為 。
3、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意識和行為之間的差異,幼兒的自覺性和自制能力都較差,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兩次的教育就能見效的。我們教育者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正確行為的引導,使之形成習慣,同時還要經(jīng)常督促和檢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經(jīng)常給孩子講解安全方面的知識,逐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一、要有計劃的進行選購
初為人母要向一些有經(jīng)驗的媽媽們請教,然后就所需要選購的嬰兒用品列一張單子,這樣就能夠買真正需要的東西。既省了時間去挑選,又可以只買需要的東西,防止造成資源浪費,節(jié)省一筆開支。要提前進行選購。在選購嬰兒用品時,應當提前選購,也就是說在寶寶還沒有出世的時候選購。因為如果寶寶出世后再選購,初為人母的喜悅,剛做媽媽的緊張,再加上生產(chǎn)時候元氣大傷會讓一家人都陷入一個慌亂的局面,這時候再為寶寶選購東西,不免會顯得手忙腳亂。所以提前做好準備,然后等待寶寶出世才能夠做到有備無患。
二、要用心進行選購
寶寶出生后,身體還很虛弱,皮膚比較嫩滑,選購嬰兒用品時應特別注意。衣服類的選擇應當注意透氣性,柔軟度,一些棉質(zhì)的衣服就是最好的選擇。對于寶寶的玩具等的選擇,應該注意選擇沒有棱角的玩具,防止劃傷寶寶,而且玩具要沒有刺激性的氣味,防止寶寶皮膚過敏等。在使用嬰幼兒用品的過程中應該細心。哪怕平時是馬馬虎虎的一個人,對于自己的寶寶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比如說,在選擇奶粉時,對于奶粉的營養(yǎng)成分,合格與否,生產(chǎn)日期等都要細心觀察,這樣才能夠保障寶寶的健康安全。
選購服裝小貼士
1、標識:除了大家熟知的商標、廠址、型號等外,還要注意是否標有“不可干洗”,由于干洗劑中可能含有刺激嬰幼兒皮膚的物質(zhì),所以國家標準中明文規(guī)定,嬰幼兒服裝必須注明“不可干洗”。
2、面料:摸一摸布料是否柔軟,尤其是腋下、手腕等處,可以放在自己臉頰旁感覺一下,還有袖口、褲腰的松緊是否舒適?;w面料不利于嬰兒排汗透氣,且含有較多化學染劑,寶寶容易患上皮膚病,所以最好買純棉的。
3、顏色:如果衣服特別白,甚至白得發(fā)藍的內(nèi)衣,往往含有熒光劑,雖然看起來衣服比較潔白,比較挺,不易起皺,但對寶寶的皮膚有害。
4、氣味:嬰幼兒服裝中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且不得存在異味,包括香味。所以如果聞起來有一種不舒服的味道,就很可能殘留甲醛或其它化學添加劑。
5、尺寸:內(nèi)衣盡量貼身,外衣可以買大一號的。套頭衫的領口不能太緊;領口、帽邊最好沒有繩帶,以免纏繞在寶寶的頸部,發(fā)生危險。
6、配飾:拉鏈、紐扣、金屬附件等應該沒有毛刺,邊緣不能尖銳,防止劃傷皮膚。還應查看紐扣、各種塑料裝飾件的牢固性,防止脫落被寶寶誤服口中。有圖案、印花的部位不能掉落粉末和顆粒;裝飾物沒有閃光片和顆粒狀珠子或其他尖銳物。
三、使用嬰幼兒用品時做好誘導
其實除了挑選的時候要專注之外,寶寶使用嬰幼兒用品時的誘導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寶寶還很小,所以不懂得大人在做什么。比如準媽媽們在喂食奶粉的過程中,寶寶有時候會調(diào)皮吐出來,或者淘氣根本不肯吃,這時候準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哄寶寶開心,拿玩具逗他等,讓寶寶乖乖吃飯。除此之外,像給寶寶洗澡,穿衣服等,都需要耐心。
四、使用嬰兒用品一定要勤快
勤快可以是經(jīng)常檢查寶寶的嬰兒用品是否有損壞,防止對寶寶進行傷害。再比如寶寶的衣服要經(jīng)常換洗,防止臟衣服滋生病菌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疾病。
安全、健康,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保障。
生存、安全教育,是幼兒園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也強調(diào)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也就是說,幼兒的安全是一切發(fā)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兒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fā)展。但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生存環(huán)境的日趨復雜,給人們尤其給幼兒帶來極大的隱患。
近幾年來幼兒園不安全事件更是頻頻發(fā)生,交通事故、走丟、冒領、高處跌落、器官異物、食物中毒等等,嚴重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意外傷害成為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第一殺手。幼兒好奇、好動、好探索,自我中心意識強,但卻社會經(jīng)驗少,知識水平低,心理活動和行為無意性大,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往往比較片面、膚淺,不能清晰地看到周圍環(huán)境中潛伏的危險因素,缺乏對行為結(jié)果危險性的預測,更不會正確地、及時地應對各種突發(fā)的危險的事件,從而釀成嚴重后果。
因此,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理當成為幼兒園保教工作的 重中之重,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動這一課題擺在了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面前。從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有些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
例如,認為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就是給幼兒上安全教育課;只關注幼兒在園內(nèi)的安全教育,而忽視與幼兒安全和發(fā)展有直接關聯(lián)的家庭因素等;安全教育活動猶如流行風,不能有始有終地開展,有的則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切實地開展。那么,在幼兒園中應如何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呢?筆者認為,就幼兒安全教育活動而言,應關注如下兩個重要的方面。
一.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要有機結(jié)合安全教學活動、安全行為指導、安全實踐三種基本途徑來開展。1、組織安全教學活動,提高幼兒安全意識和安全認知能力。
安全教學活動是幼兒安全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教師專門為幼兒設計并組織的、以維護和促進幼兒身心安全為目的的教學活動,通常圍繞某一個安全主題而開展,這些安全主題主要涉及到幼兒的生活教育、衛(wèi)生教育、行為教育、身體鍛煉等方面,能全面地、科學地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對安全的認知能力。
在組織安全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側(cè)重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1)豐富安全教學活動的主題和具體內(nèi)容。為確保安全教育內(nèi)容的豐富性、有效性,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補充,豐富安全教學活動的主題和各主題中的活動內(nèi)容。
大的教學主題活動如《小手講衛(wèi)生》、《保護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營養(yǎng)快車》、《在家也要注意安全》、《小小消防員》、《安全標志》、《交通安全我知道》、《學會保護好自己》等,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是持續(xù)性的。具體較小的教學活動可以是給幼兒講一個故事或是教幼兒念一首兒歌。
例如,《獅子燙發(fā)》的故事可以使幼兒懂得經(jīng)常洗頭能保持頭發(fā)干凈的道理,《刷牙歌》可以告訴幼兒應該何時刷牙和應該怎樣刷牙。(2)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為了能夠促使幼兒主動地參與到安全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指導,教師可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進行,如講故事、念兒歌、講解與示范、討論與交流、行為練習、模仿學習、具體幫助與指導、情境演示、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實踐活動、觀看音像資料、圖片展示等。在進行安全教學的過程中,通??蛇x擇上述幾種方法綜合地加以運用,這樣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保護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利用講故事、討論與交流、講解示范、圖片展示、模仿學習、具體幫助與指導等方法進行集體教學和個別化的指導。又如《小手講衛(wèi)生》這一主題活動,不僅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洗手能預防疾病的道理告訴幼兒,而且還可以通過教幼兒學習有關的兒歌、看洗手過程的步驟圖以及通過操作性的行為練習等過程,使幼兒逐漸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通過安全教學活動,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促使幼兒在安全意識、安全認知以及安全的行為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2、加強日常生活的安全行為指導,形成安全的行為和習慣。
幼兒安全意識以及安全行為的獲得與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僅僅靠一兩次的安全教學活動是無法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還應注意在幼兒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相應的安全行為指導與幫助。
日常生活的安全行為指導通??审w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1)建立與完善常規(guī),建立基本的安全行為和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明確地向幼兒提出某些與安全有關的要求,以建立常規(guī)的方式來指導幼兒的行為,不僅能維護幼兒的安全,而且還可以促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基本的安全行為和習慣。因此,幼兒園應圍繞幼兒的安全與安全問題不斷地建立和完善常規(guī),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項活動的具體常規(guī)要求,知道怎樣做才對,怎樣做不對。
常規(guī)不宜太多,要選擇關鍵和重要的方面,要精練,這樣才能使幼兒銘刻心中,并以此來指導幼兒的行為。例如可以向幼兒提出這樣一些要求:上下樓梯時要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推不擠;轉(zhuǎn)椅停下來后才能上去,不能推著轉(zhuǎn)椅跑;只有自己家人來接自己時才能走,并。
一個跟著一個走。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了解一個跟著一個走的好處及方法。 2.在一個跟著一個走的時候不掉隊、不推擠。
3.能積極參與游戲,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用小椅子拼成寬度為25厘米的獨木橋兩座。
2.大型積木門洞6個。 3.毛絨玩具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大筐子一個。
4.情景表演:過獨木橋(其中一個小朋友在推擠,一個小朋友掉隊。) 小動物模仿操 主要目的:了解動物的叫生和生活習性。
指導要點:鼓勵寶寶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出不同的動物的特征。 注 意:動作不必拘泥一種,重在培養(yǎng)寶寶的豐富想象力和大膽用肢體表現(xiàn)能力。
隊列訓練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小學生的隊列與身體素質(zhì)練習,有合作、競爭和守紀律的意識。 2、積極參與練習活動,磨練自身不畏困難、堅持到底的意志。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