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電時,要關閉電視、音響、影碟機、電腦等室內的用電設備,并斷開電源及信號線路。
2、雷電時,不要觸摸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類似金屬裝置。緊閉門窗,防止雷電侵入。
3、雷電時,不要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屬雨傘,不要騎馬、騎自行車等。
4、雷電時,在野外要立即尋找躲蔽場所。裝有避雷針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場所。
5、雷電時,在野外不要擠在一起,可躲避在較大的山洞里。
6、雷電時,不能停留在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干草堆、帳篷、鐵軌、長金屬欄桿、龐大金屬物體旁,山頂、制高點等場所。
7、雷電時,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電時,如果躲蔽條件不允許,應該立即雙膝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
9、盡快進入有完好避雷裝置的建筑物內,關閉門窗,切不可停留在樓的頂面上。
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墻、柱,不靠近更不可觸摸金屬水管或金屬門窗和其它帶電設備。
11、在電源和電話.及電視等室外引入的信號紋沒裝避雷器的情況下,盡量不要看電視、打電話,也不要用其它電器,最好拔掉插頭。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裝在屋頂,又處在直擊雷保護范圍之外的更要特別注意。
13、坐在車廂里是安全的,千萬不要在雷電發(fā)生時下車,那是十分危險的。
14、不要進沒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崗亭躲雨。
15、離開大樹或電線桿三米以上。
16、盡量不要打手機電話。
17、避開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炭、潮濕的動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濕衣服。
18、不要在樹下避雨,特別是空曠環(huán)境中的樹木,因其極可能成為雷電放電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邊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陰濕的老建筑物(如古廟等)旁避雨;不要在鐵軌上行走;
要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
19、如果處在野外無處躲避,雷雨交加時要立即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身體體積和接地面積。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如金屬桿的雨傘、鐵器皿、鐵鍬等),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
20、在室內,不要靠近暖氣管片和自來水管;不要繼續(xù)收看、收聽電視機或收音機(特別是裝有室外天線的),要切斷電源,并要把室外天線與電視機脫離而與地線連接。為安全起見,最好暫停使用電燈和其他電器,移開較大的容易導電的東西,也盡量不要打電話。
21、如果雷電越來越猛烈,要關閉門窗,熄滅爐火,并在屋內中央鋪一張粗毯或放張長木凳,然后放家人站在上面,這較為安全。
22、如發(fā)現(xiàn)電氣設備被雷電燒壞時,應趕快將電源切斷,并找電工檢查修理。在無法判斷它是不是停電時,應看做時有電,在通知電工檢查處理的同時,要看好現(xiàn)場,不要讓人或牲畜接近,應保持8米以上的距離。
23、遇到雷擊事故時,應積極開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等現(xiàn)場急救措施。
一 室內防雷
1.關好門窗。
2.不要靠金屬管,不要觸摸室內的任何金屬管線。
3.拔下所有電源插頭。
4.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二。室外防雷
1.地勢低洼的地方蹲下,雙腳并攏,手放在膝上。
2.遠離樹木,遠離輸電線。
3.不要使用移動電話。
4.在空曠的場地,不要把鋤頭等金屬工具扛在肩上。
5.盡快離開水面,不要游泳。
6.雷電天氣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三。旅途中防雷
1.旅行出發(fā)前,查看天氣預報,多學習預雷基本知識等。
2.如果正在旅途中,坐在汽車內或火車廂里,千萬不要在雷電發(fā)生時下車。
3.注意觀察地形地貌,遠離山頂尋找低洼處。
4.在旅途室內、曠野,雷電降至時,應停止活動,尋求就近的避雷場所,如山洞。
四。被雷擊后急救
1.出現(xiàn)假死,及時撥打120。
2.將其安置成臥式。
3.人工呼吸、心臟按壓。
雷電應屬于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預防,它同樣算是一種自然災害,可以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事故。雖然它屬無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但是加強預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節(jié)前加強學習雷電相關安全知識,以便做出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電的產生
空中的塵埃、冰晶等物質在云層中翻滾運動的時候,經過一些復雜過程,使這些物質分別帶上了正電荷與負電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屬等會被感應出正電荷,隨著電場的逐步增強,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導,地面的物體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對地放電。這就容易造成雷電災害。
二、雷電的主要特點
沖擊電流大、時間短、雷電流變化梯度大、沖擊電壓高:強大的電流產生的交變磁場,其感應電壓可高達上億伏。
三、雷電造成的破壞
當雷電直接擊在建筑物上,強大的雷電流使建(構)筑物水份受熱汽化膨脹,從而產生很大的機械力,導致建筑物燃燒或爆炸。另外,當雷電擊中接閃器,電流沿引下線向大地瀉放時,這時對地電位升高,有可能向臨近的物體跳擊,稱為雷電“反擊”,從而造成火災或人身傷亡。而感應到正在聯(lián)機的導線上就會對設備產生強烈的破壞性。當雷電接近架空管線時,高壓沖擊波會沿架空管線侵入室內,造成高電流引入,這樣可能引起設備損壞或人身傷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釀成火災。
四、雷電發(fā)生時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雷電時,要關閉電視、音響、影碟機、電腦等室內的用電設備,并斷開電源及信號線路。
2、雷電時,不要觸摸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類似金屬裝置。緊閉門窗,防止雷電侵入。
3、雷電時,不要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屬雨傘,不要騎馬、騎自行車等。
4、雷電時,在野外要立即尋找躲蔽場所。裝有避雷針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場所。
5、雷電時,在野外不要擠在一起,可躲避在較大的山洞里。
6、雷電時,不能停留在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干草堆、帳篷、鐵軌、長金屬欄桿、龐大金屬物體旁,山頂、制高點等場所。
7、雷電時,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電時,如果躲蔽條件不允許,應該立即雙膝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
9、盡快進入有完好避雷裝置的建筑物內,關閉門窗,切不可停留在樓的頂面上。
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墻、柱,不靠近更不可觸摸金屬水管或金屬門窗和其它帶電設備。
11、在電源和電話.及電視等室外引入的信號紋沒裝避雷器的情況下,盡量不要看電視、打電話,也不要用其它電器,最好拔掉插頭。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裝在屋頂,又處在直擊雷保護范圍之外的更要特別注意。
13、坐在車廂里是安全的,千萬不要在雷電發(fā)生時下車,那是十分危險的。
14、不要進沒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崗亭躲雨。
15、離開大樹或電線桿三米以上。
16、盡量不要打手機電話。
17、避開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炭、潮濕的動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濕衣服。
18、不要在樹下避雨,特別是空曠環(huán)境中的樹木,因其極可能成為雷電放電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邊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陰濕的老建筑物(如古廟等)旁避雨;不要在鐵軌上行走;
要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
19、如果處在野外無處躲避,雷雨交加時要立即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身體體積和接地面積。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如金屬桿的雨傘、鐵器皿、鐵鍬等),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
20、在室內,不要靠近暖氣管片和自來水管;不要繼續(xù)收看、收聽電視機或收音機(特別是裝有室外天線的),要切斷電源,并要把室外天線與電視機脫離而與地線連接。為安全起見,最好暫停使用電燈和其他電器,移開較大的容易導電的東西,也盡量不要打電話。
21、如果雷電越來越猛烈,要關閉門窗,熄滅爐火,并在屋內中央鋪一張粗毯或放張長木凳,然后放家人站在上面,這較為安全。
22、如發(fā)現(xiàn)電氣設備被雷電燒壞時,應趕快將電源切斷,并找電工檢查修理。在無法判斷它是不是停電時,應看做時有電,在通知電工檢查處理的同時,要看好現(xiàn)場,不要讓人或牲畜接近,應保持8米以上的距離。
23、遇到雷擊事故時,應積極開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等現(xiàn)場急救措施。
在哪些地方容易遭雷擊 一般來說,雷擊容易發(fā)生在土壤電阻率較小和土壤電阻率變化明顯的地方。
有金屬礦床的地區(qū)、河床、地下水出口處、山坡與稻田接壤處、山坡和山腳下、河邊、湖邊、海邊、低洼地區(qū)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擊的地方。一些孤立的鐵塔、煙囪等高大建(構)筑物,也容易遭受雷擊。
當雷雨來臨時,由于樹木比較高大,容易受雷電襲擊。在雷雨天應遠離大樹,并盡可能下蹲,雙腳并攏。
浴室為何成雷擊高發(fā)區(qū) 在家中,衛(wèi)生間的水管多為金屬體,導電性強,所以雷雨天衛(wèi)生間自然成為家中雷擊高發(fā)區(qū)。并且,市民在樓頂上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絕大多數沒有連接避雷設備。
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時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鐵架,萬一打雷,熱水器就有可能成為“引雷器”,造成雷擊事件。 如何預防觸電事故 惡劣天氣預防觸電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中,應盡量減少外出。
如必須外出行走時,應仔細地觀察地形、謹慎行路,以免踩到電線。應避免在電線桿、鐵塔等電力設施附近走動,遇到垂落的電線也應繞行。
2.外出行走時不要赤腳。 3.在室內,如遇雷雨大風天氣,應及時將正在運轉的家用電器關閉,并拔出插頭;不要赤手赤腳去修理家中帶電的線路或設備;如果不慎家中浸水,應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因進水、絕緣損壞而發(fā)生事故。
4.雨天在外行走時,要注意觀察,不要與路燈桿、信號燈桿及落地廣告牌的金屬部分接觸,有積水的地方應繞行。 5.發(fā)現(xiàn)配電盤、廂式變電站等電力設施被水淹沒后,在自己與其他人員不靠近的同時,要及時通知供電部門進行處理。
被雷擊后如何急救 被雷擊后可以采取如下辦法急救: 1.傷者就地平臥,松解衣扣、腰帶等。 2.立即口對口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堅持到病人蘇醒為止。
3.手導引或針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門等穴。 4.送醫(yī)院急救。
雷雨天不要在樹下避雨。 雷雨天不要進棚屋。
電源線不要超負荷。 不要用濕手濕布擦帶電燈頭。
雷雨季節(jié)空氣潮濕,正是觸電事故的多發(fā)季節(jié),市民應及時更換陳舊老化或破損電線,謹防掛落、漏電等意外,傷及人身安全。就市民關心的防御雷害、防止意外觸電、安全用電、觸電急救等知識,有關專家進行了解答。
雷雨天如何防雷擊 有些人認為,建筑物只要安裝了避雷針和避雷帶,建筑物內的人和設備便不會遭到雷擊。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首先,避雷針有一定保護范圍,當建筑物超出避雷針保護范圍時,便不受避雷針的保護。其次,避雷針的性能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如材料規(guī)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會增加雷擊概率。
再者,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筑物不受雷擊,而不能保護建筑物內部的人和設備免遭雷擊。避雷針只能將50%的雷電能量泄放入地,其余50%的能量會通過感應作用和能量耦合,通過各種管線和設備泄放入地。
遇到強雷鳴閃電時應注意什么 遇到雷鳴閃電應注意以下幾點: 1.如有強雷鳴閃電時您正巧在家里,建議不要冒險外出。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
2.如在野外,應立即尋找蔽護所,以裝有避雷針的、鋼架的或鋼盤混凝土建筑物,作為避雷場所,具有完整金屬車廂的車輛也可以利用。 3.沒有掩蔽所時,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里最易受到雷擊。
不要呆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盡量避開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干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不要靠近鐵軌、長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山頂、制高點等場所也不能停留。 4.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和摩托車;不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
5.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采用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蹲下,雙腳并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壕溝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在野外的人群,無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應拉開幾米的距離,不要擠在一起,也可躲在較大的山洞里。
6.注意當您頭發(fā)豎起或皮膚發(fā)生顫動時,可能要發(fā)生雷擊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帶電,可以安全救護。
7.強雷鳴閃電時,一定不要使用手機! 個人防雷的要訣是什么 個人防雷要注意以下幾點:1.應該留在室內,并關好門窗;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筑物內。 2.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宜使用水龍頭。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4.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
5.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7.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8.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桿。
9.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10.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
怎樣防范觸電事故 防范電器火災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防范電器火災可采取。
[教學目標]
同學們通過這次安全教育課的學習,能夠了解雷電的危害等有關知識,并能掌握室內預防雷電的措施和雷電時自救及互救的方法。
[教學方法]
導入主題---詢問同學們對雷電的認識---同學們介紹自己曾看到過或聽說過的雷電現(xiàn)象---老師解釋雷電現(xiàn)象及說明其危害---老師講解雷電時的自救措施和互救知識以及室內雷電預防---同學們討論雷電天氣時預防雷擊及自救的方法---課堂小結---作業(yè)布置
[教學重點]
1、雷電的危害。
2、雷擊易發(fā)生的部位。
3、雷電時的自救及互救。
4、室內雷電的預防措施。
雷電天氣時要注意防護,除提前采取避雷措施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盡量不要呆在戶外。
如果從事戶外工作應立即停止,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邊釣魚、游泳、劃船,要盡可能撤離到安全地帶,且不要奔跑或快速騎行。 二是雷電時在室外,應保持情緒穩(wěn)定,冷靜地觀察周圍環(huán)境并迅速采取應對措施。
如正在空曠地帶一時無處躲避,應盡量降低自身高度并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或者雙腳并攏蹲下,頭伏在膝蓋上,但不要跪下或臥倒;雷電發(fā)生時不要把鐵器扛在肩上高于身體;遠離鐵欄鐵橋等金屬物體及電線桿;不要呆在山頂、樓頂等制高點上;躲避雷雨不要選擇大樹下及高樓旁,一般可適當選擇一處建筑物或者就近到洞穴、溝渠、峽谷等處暫時棲身。 三是雷雨到來之前要拔掉所有電器插頭,關閉室外天線,關好門窗。
雷雨中不要看電視,不要使用電腦、電話、電吹風機、電動剃須刀和淋浴器;不要去開自來水或摸暖氣管;不要收曬衣繩(尤其是鐵絲)上的衣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