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桑榆之年是80~90歲,乃是人已年老。
古時人壽命短,桑榆之年乃是泛指所有50歲以上之老人,乃是古時人在外征戰(zhàn),或醫(yī)療并未發(fā)達(dá),有短壽之地泛指50以上老人,已為桑榆之年。
所謂桑樹和榆樹,皆是種在西面方向,而日落之時,夕陽余光會照于此,故稱之為夕陽紅,泛指老年時候。
2.桑榆通常形容一個人到了晚年階段,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歲數(shù)和年齡。
桑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āng yú,指桑樹與榆樹。
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
以喻事之后階段。
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喻指隱居田園。
出處:唐代·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桑榆為什么代表晚年?
桑榆之所以代表晚年是因為唐李賢注《后漢書·孟嘗傳》寫到:“謂日將夕,在桑榆間,言晚暮也。
”釋譯:夕陽西下,處于桑樹榆樹之間,故以桑榆喻傍晚。
后又轉(zhuǎn)喻人的晚年。
日落在西方,所以又以桑榆喻西方。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fā)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桑榆為什么表示日落?
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
《太平御覽》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
唐劉知幾《史通·敘事》:“夫杲日流景,則列星寢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
清魏源《客懷八首柬龔定庵舍人》詩之四:“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1.3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