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到底是哪里?有人說是今天的江蘇,也有人說是浙江,還有人說是湖南......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這個答案,我等下會舉出各種文獻資料分析,抽絲剝繭般給出最終的結果。
那提到對江南的印象,大家又會想到什么呢?
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深刻烙印,還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無限感懷?
而我作為一名湖南人,這些詞匯都不是,我腦海浮現(xiàn)的是“魚米之鄉(xiāng)”四個大字。
江南和“魚米之鄉(xiāng)”這個稱號,幾乎是如影隨形,密不可分。
如今的湖南,由于以袁老(袁公千古?。槭椎睦弦惠呣r學家在湖南辛勤的耕耘,湖南農業(yè)興旺,被公認為魚米之鄉(xiāng)。
假若最后的結果,湖南不是江南。是不是又有人會認為,湖南配不上魚米之鄉(xiāng)的稱號?
首先確鑿無疑地說:江南跟湖南肯定是有關的。
史記中記載:舜南巡的時候,突發(fā)疾病而亡,葬于江南九疑。
而這九疑,就是湖南永州的九嶷山。
那有人就問,這是不是證明湖南就是江南?
但我們根據(jù)其他的文獻資料來看,當時所說的江南,并不是指的湖南,而是泛指的長江以南。
所以在堯舜禹時代,湖南和江南的關系是這樣的:湖南∈江南。
通俗點說,就是湖南在當時是屬于江南的一部分,但江南卻不僅僅是指湖南。
江南指一個具體的地域,最早是開始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
......還江南,以淮上地與東楚江浙皖,歸吳所侵宋地,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之時,越兵橫行于江淮吳越之上,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吳越之地,就是如今的江浙一帶。
江南終于開始有具體化的趨勢,但僅僅是趨勢。
但在當時很多人眼中,江南還是指的長江以南的大部,比如秦國的史書就提到江南的范圍是包括了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但到了漢代,江南的定義開始悄然發(fā)生變化,范圍逐步縮小。
根據(jù)種種的資料表明,漢朝時的江南就是指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一帶。
被現(xiàn)在某些自媒體稱為“穿越人”的王莽,大家都知道,他特別喜歡給地方改名字,他就曾經將湖北的夷道縣改為江南縣。
三國時期亦沿用此種觀念,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其中零陵、貴陽、長沙都是今天湖南所屬之地。
江南可能不僅僅是指湖南,但湖南肯定是江南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不可分割。
當時的江南,籠罩在戰(zhàn)火之中,還不能算是魚米之鄉(xiāng)(諸葛亮所說沃野千里是指的成都平原),但卻是戰(zhàn)略要地,兵家必爭。
也是絕不能忽視的一個地方。
而隨著五胡亂華,西晉覆滅之后,江南的概念再次轉化。
衣冠南渡后,經濟政治中心開始轉移,江南所指代的位置自然也有所變換。
之前的江東,變成了江南。
隋朝的江南,基本上就是指當時的揚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蘇。
這個概念沒能持續(xù)多久,但卻為后來的歷史概念打下了堅實基礎。
隨著唐朝江南道的設立,復古之潮興起,又將江南的概念拉回漢朝時,而隋朝的江南——揚州,則歸屬于浙江西道。
宋朝的江南最為獨特。既不是呼聲很高的江浙,也不是如今的紅色湖南,而是指的如今的江西老表。
宋朝的行政劃分改道為路。
江南路指的是安徽的一小部分地方和江西,之所以形成這種觀念,也是和當時形勢有莫大的關系。
畢竟一直丟掉燕云十六州,只擁有半壁河山。而所有的地域概念,都是由當時的政治中心所決定的。
到了明清之際,江南的概念終于開始確定下來。
《明清時代江南市鎮(zhèn)研究》一書中就明確地認為,所謂江南,就是指今天的江蘇和浙江等地。
跟湖南已經徹底斷了關系。
比如江寧(今南京),最有錢的地方,曹雪芹的祖父職位就是江寧織造,《紅樓夢》的那些場景,若非親眼所見,平民小百姓可是想象不出的。
比如蘇州和常州,當時有諺語:蘇常熟,天下足。一個地方的糧食成熟,便可以保證全國都不被餓,可見其龐大的實力。
而這些地方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富足。
江南江南,有江的地方才配叫江南。
而河流縱橫、水運方便、風調雨順,既方便農業(yè)的發(fā)展,也促進了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
由上述可見,江南這個意象,并非是一直固定的,而是隨著時代而不停地變動。
湖南在很長時間內,都曾經是江南的一部分,但到隨著歷史的推移,江南這詞終屬于江浙一帶,和湖南無緣。
但這并不妨礙湖南和江浙一同榮獲成為魚米之鄉(xiāng)的稱號。
畢竟,“湖廣熟,天下足”也是大家所公認的。
只要人民是真正的幸福,又何須在意江南究竟是何地呢?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