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望海潮》賞析
這首詞以“東南形勝”三句入手擒題,起筆大開大闊,直起直落。“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說明了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qū)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边h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致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各樣的建筑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戶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皡⒉睢笨衫斫鉃樾稳輼情w高下不齊,也可解釋為大約之義,與下面的“十萬”聯(lián)系,大約十萬人,未必是確數(shù)。此句寫出了街巷河橋的美麗;居民住宅的雅致和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庇纱蠖际修D(zhuǎn)寫到郊外,一行一行的樹圍繞著錢塘江的大堤繁茂的生長,遠遠看去就像云霧一樣。一個“繞”字,把長堤曲折迤邐的形態(tài)寫了出來。接下來寫了錢塘江水的氣勢的浩大。歷來錢塘江八月觀潮是盛舉。三變用一“怒”字將錢塘江潮的盛世之況表現(xiàn)出來。然后詞人寫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三句中三變從“珠璣”、“羅綺”和“競豪奢”三個方面寫出了杭州的繁華和人民生活的富庶,甚至達到了窮奢極欲的程度。
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美在于西湖,西湖之美在于其景,更在于其人美?!爸睾B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焙庥泻?,山外有山,西湖的山山水水著實清麗可嘉;可是這里卻有比畫一樣的西湖還美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佳句,無華的字宇間透露著別樣的華麗?!叭铩闭f明了桂花開的時間比較長,非常的清香撲鼻,長久不散;“十里”是說這一帶的湖中大量種植著荷花,待到花開時就應(yīng)了那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這一句中包含了豐富的意象,有湖、山、秋月、桂花、荷花。細致的描述了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令人心馳神往,遐想萬千。“三秋桂子”就讓人聯(lián)想起有關(guān)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因此宋之問《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卑拙右住稇浗稀分幸灿小吧剿略轮袑す鹱印薄C利惖膫髡f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對仗工穩(wěn)。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說的是笛聲和歌聲晝夜不停,或是在晴空中飄揚,或是在月夜里輕蕩。“弄”和“泛”字生動地表現(xiàn)了吹笛和唱歌的人心中的歡快和喜悅?!版益裔炢派復蕖保f的是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蓮的孩童喧鬧嬉戲。通過這一句話描繪了一幅老少同樂、國富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下來詞人寫“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一位達官貴人在此游樂,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一派暄赫的聲勢。落筆灑落,音調(diào)雄渾,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地位顯赫且風流倜儻的長官在此飲酒賞樂,樂于山水之間。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是這首詞的結(jié)束語。也點明了詞人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據(jù)宋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記載,《望海潮》是柳永為了與早年的好友孫何相見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間,深知杭州的湖光山色、風土人情。當時舊友孫何正任兩浙轉(zhuǎn)運使,駐節(jié)杭州。可是因身份懸殊,門禁森嚴,兩人無法相見。柳永就填了這首《望海潮》先在歌妓中傳唱,結(jié)果很快就讓孫何聽到了。孫何問及詞作者原來是故人,便請柳永前去赴宴)。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昂镁啊倍?,將如上所寫的和未寫出的盡數(shù)包括。說的是當達官貴人們召你回去的時候,就將這里的美麗景色畫成圖本,獻與朝廷,可以在同僚面前夸贊一翻,告訴他們世間真的有這樣一個人間仙境。
這首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很強。詞人以清新的筆墨,鋪陳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把杭州富麗非凡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錢江潮的壯觀,西湖的美景,杭州市區(qū)的富庶繁華,人民生活的美好都盡收詞人筆下。相傳后來金主完顏亮聽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驛(處厚)還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保_大經(jīng)《鶴林玉露》)雖然說金主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fā)南侵之心不太可信,也許只是謠傳。但是產(chǎn)生這一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是很強的。同時作為高級官僚的范縝對柳永這首詞也極端贊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鎮(zhèn)壓翰苑十余載,不能出一語詠歌,巧于耆卿詞見之?!保ㄒ姟斗捷浭⒂[》)柳永擴大了詞的內(nèi)容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他的詞反映了都市的繁華與山川的壯麗。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