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發(fā)行了兩組 《成語典故》郵票
《成語典故》(一) 邯鄲學步 葉公好龍 濫竽充數(shù) 鷸蚌相爭
《成語典故》(二) 愚公移山、臥薪嘗膽、毛遂自薦、聞雞起舞
成語是表示完整意思的定型詞組或短語。有些成語的形成還伴隨著一個故事,叫做“成語典故?!?004年我國發(fā)行了《成語典故(一)》郵票一套 4 枚?!冻烧Z典故(二)》郵票一套 4 枚。除此以外,在我國已陸續(xù)發(fā)行的歷史故事郵票上,也可尋覓到一些與成語有關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圍繞他的一些故事就演繹成了成語。如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幫他打天下,三次到他的隱居的隆中草廬訪聘他,請他出山。后人以成語“三顧茅廬”(T157,4-2)來比喻誠心誠意邀請能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什么都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就能成功。這一成語出自三國故事“赤壁之戰(zhàn)”(1994—17M)。戰(zhàn)前周瑜計劃攻曹營,一切準備就緒,就差煽火的東風沒有刮起;后來是諸葛亮“借”來了東風?!皠湔杏H”(1994—17,4—2)說的是孫權想從劉備手中索還荊州,用周瑜的計策假稱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劉備,騙劉備到東吳完婚將他扣作索還荊州的人質(zhì)。想不到在諸葛亮安排下,劉備帶夫人逃回,周瑜的追兵也被打敗,后人就用“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一成語比喻想占便宜又不成反受損失。
傅抱石的畫作《山陰道上》(1994—14,6—6),描繪的是文人雅士去蘭亭赴會,走在山陰道上的情景。王獻之說:“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碑嬅嫔蠜]有秀美山川,但行人目不暇接的情景躍然紙上。后人用成語“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來形容事務頭緒紛繁,難于應付;或用成語“目不暇接”來說明要看的東西很多,看不過來。傅抱石的另一畫作《東山絲竹》(TP28),描繪的是謝安隱居東山時與朋友雅聚演奏絲竹的情景。東晉時,年輕的謝安從官場退出隱居浙江上虞東山,常與王羲之等人往來,詩酒自娛,朝廷屢詔不出,直到四十多歲以后才重新入仕。根據(jù)他的這段經(jīng)歷產(chǎn)生了成語“東山再起”,用來說明再度任職,或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琵琶亭(2004—27,4—2)為紀念白居易的《琵琶行》而建,詩中有“門前冷落鞍鳥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句,因而有成語“琵琶別抱”,寓意婦女再婚。醉翁亭(2004—27,4—4)因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有名,文中有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手山水之間也”,后人以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或比喻別有用心。
《刻舟求劍》(T59)是出自《呂氏春秋.察今》的一則寓言;說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卻在船邊作記號標出落劍的地方,船停后再從作記號處入水找劍,自然無法找到。用作成語比喻拘泥成法脫離實際?!毒l(wèi)填?!罚═120,6—6)是出自《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的一則神話,說炎帝之女女娃游東海溺死,化為精衛(wèi)鳥,常衘西山之木石填于東海,要將東海填平。作為成語比喻不畏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還有一些郵票用成語作票名,如“運籌帷幄”(1998—24,5—1)、“中流砥柱”(2005—16,4—2)、“一衣帶水”(J63,2—2),“簞食壺漿”(2001—27,3—2)等等,它們的出處也都有一個故事。
中國是文明古國,幾千年來的漢文化發(fā)展,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成語和寓意深遠的民間故事,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鑲嵌在中國古代文化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小小的郵票上,我們也經(jīng)常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成語和民間故事的身影。言簡意賅的成語,往往能夠簡潔明了地形容出所表達的含義。
國家郵政局于2004年4月2日發(fā)行的《成語典故(一)》特種郵票一套4枚【 邯鄲學步】【葉公好龍】 【 濫竽充數(shù)】 【 鷸蚌相爭】 ;2010年4月18日發(fā)行的《成語典故(二)》郵票一套4枚,【愚公移山】【臥薪嘗膽】【毛遂自薦】【聞雞起舞】
祖逖聞雞起舞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今河北省定興縣)人。
父親祖武,任過上谷(今河北懷來縣)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
祖逖的性格活潑、開朗。他好動不愛靜,十四五歲了,沒讀進多少書。
幾個哥哥為此都很憂慮。但他為人豁落,講義氣,好打不平,深得鄰里好評。
他常常以他兄長的名義,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給受災的貧苦農(nóng)民,可實際上他的哥哥們并沒有這個意思。 十八九歲時,祖逖像是突然開了竅,開始勵志讀書,四五年內(nèi),便已博通今古。
他常到京城洛陽去,向有學問的人求教。凡是見到過他的人,都不由贊嘆說:“這個人將來定是個人才!” 祖逖24歲時,擔任了司州(治洛陽)主簿。
主簿是主管文書簿籍的小官。他有一個同事,叫劉琨。
劉琨是漢朝宗室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也是一個有志氣的青年。兩個人因為意氣相投,成了好朋友。
他們經(jīng)常談論時事,談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一談就是大半夜,于是同床抵足而臥。有一天,他們也是談得很晚,剛剛著枕,劉琨已是鼾聲如雷了。
祖逖正蒙眬入睡,突然聽到了荒雞(古人把三更以前鳴叫的雞叫荒鳴?;碾u的叫聲被看作邪惡之聲,是兵起之象。)
的叫聲。他猛然驚醒,用腳朝劉琨猛一登,叫醒劉琨說:“你聽,你聽,這不是荒雞的叫聲嗎?恐怕天下要大亂了,我們還能安穩(wěn)地睡覺嗎?”于是取過雙劍,就在庭院中舞起來。
劉琨揉了揉眼,想了想,說:“對!應該居安思危!”也去取了雙劍,和祖逖對舞起來。 不久,果然爆發(fā)了八王之亂。
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漢國劉聰派大將王彌、劉曜攻陷洛陽,縱兵搶掠珍寶,焚燒宮室、廟宇,挖掘陵墓,殺晉太子銓及官吏、百姓3萬多人,晉懷帝被俘。京師一片混亂。
這時,祖逖帶領親族、鄰里幾百家人向南方逃難,幾經(jīng)輾轉,來到淮泗(今安徽省境內(nèi))。一路上,他讓老人和病人坐在自家的馬車上,他自己則步行。
所有的糧食、衣服、藥物都作為公用。遇到散兵游勇搔擾,都是他帶人去和他們糾纏,遇到土匪槍劫,是他帶人去把他們打退。
因此,他自然地成了這支逃難隊伍的“總領隊”,無論老少,都聽他指揮。 公元317年3月,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晉王,第二年稱帝,這就是東晉王朝。
司馬睿聞知祖逖流亡到泗口(今江蘇銅山縣),便派人任命他為徐州刺史。不久,又任命他為軍諮祭酒,調(diào)他駐守丹徒之京口(今江蘇丹徒縣內(nèi))。
晉元帝司馬睿是個平庸的人。當時北方中原地區(qū)大部已為漢國占領,司馬睿只想偏安一隅,圖取眼前安樂,不思北伐。
祖逖向晉元帝進諫,說:“中原大亂,兩京顛覆,都是因為藩王爭權奪利,自相殘殺,遂使戎狄有機可乘?,F(xiàn)在中原百姓遭受異族擄掠,心懷激憤。
大王如果能委派戰(zhàn)將北上,一定能得到中原百姓的響應,那時不僅失土可復,國恥可雪,大晉朝也能轉危為安了。請大王考慮?!?/p>
司馬睿采納了祖逖的建議,任命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支給他1000人的糧食,3000匹布,卻不發(fā)給他鎧甲,要他自己去招募兵士。祖逖只帶了跟隨他逃難而來的一百來個人家,租了幾只大船,橫渡長江北上。
船劃到中流,祖逖站在船頭,望著滔滔江水,不禁感慨萬千。他已年過50,回想起青年時代與劉琨聞雞起舞的情景,恍如昨日。
沒有想到荒雞的惡聲竟然應驗,中原地區(qū)先是藩王混戰(zhàn),后受匈奴鐵騎的蹂躪,山河一片破碎?,F(xiàn)在雖受命去收拾舊山河,但豫州刺史是一紙空文,3000兵士是一個空諾,所有的就是眼前這三四十個青壯,一百來老少。
但是,頭可斷,志不可滅。只要有當年的志氣在,定能開辟一個新天地。
祖逖拔出佩劍,敲著船槳,發(fā)誓說:“我祖逖如果不能廓清中原,決不返渡!”言辭壯烈,同行者都深受感動。 渡江后,祖逖帶人停留在淮陰。
他在這里鑄造兵器,招募壯士。很快,招募到2000人。
祖逖然后帶領這支2000多人的隊伍北進,首先占領了譙城(今安徽毫縣)。當時北方主要的軍事勢力是石勒。
石勒是羯族人,先依附漢劉曜。公元319年,他自稱趙王,建都襄國(今河北邢臺縣)。
祖逖連續(xù)攻破了石勒軍支持的堡、塢等割據(jù)勢力,擊敗了石勒的援軍,派部將韓潛進駐封丘(今河南封丘),自己則進駐雍丘(今河南杞縣)。這一來,整個黃河以南土地概都收復,重歸晉朝管轄。
祖逖行兵打仗,除了善于謀略,還嚴于律己。任何人,哪怕只有微功,立即獎賞,不等明天。
他的生活非常節(jié)儉。在駐防地區(qū),不僅督促、幫助百姓搞好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還督促自己的子弟參加生產(chǎn)勞動,自己打柴燒。
中原久經(jīng)戰(zhàn)亂,到處有無主尸骨。祖逖派人收葬,還進行祭奠。
所有這些,都使百姓深受感動。有一次舉辦酒會,請當?shù)馗咐蠀⒓印?/p>
有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流著眼淚說:“我已經(jīng)老了。我以為再也見不到國家安寧,百姓安居。
現(xiàn)在見到了為民父母的祖將軍,我死了還有什么遺憾呢!” 可是,正當祖逖積谷練兵,準備進軍河北的時候,朝廷新任命戴若思為豫州都督。戴若思是南方人,力主偏安,不圖進取。
朝廷派這樣的人來當都督,不是拿恢復當作玩笑?而且,祖逖又聽說朝廷中大將軍王敦與鎮(zhèn)北將軍劉隗矛盾很深,誓不兩立,如果內(nèi)亂又起,那北伐豈不成了泡影?現(xiàn)。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