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李白《行路難》(其一)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用了向秀《思舊賦》及王質爛柯這兩個典故.意思是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向秀的《思舊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這樣既表達對當時統(tǒng)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貶時間之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拓展】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孫郎,孫權,這里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這里以孫權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孫權一樣年少有膽識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qū))太守.他愛惜士卒,優(yōu)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后,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jié)”(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云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這里引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敵人(即遼國與西夏),表達了作者愛國,想要為國殺敵,報答國家的胸懷.
-----------------------
備注:由于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有三個用典故地地方,所以都列出來了.
無題
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頷聯(lián)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币馑际钦f,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xiàn)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lián)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并不抽象,因為這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lián)想。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后者則似乎暗示:盡管迄今仍然獨居無郎,無所依托,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頷聯(lián)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1、《錦瑟》——唐代李商隱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譯文: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典故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
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譯文: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典故是: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譯文: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典故是:“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氐酱謇?,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譯文: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到云中,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jié)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
典故是:持節(jié)云中,指漢文帝與馮唐的故事。云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時多報了六顆首級,魏尚被文帝貶官,漢文帝派遣馮唐“持節(jié)”赦免他的罪過,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績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典故是:相傳周武王滅商后 ,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李白《行路難》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著名美學家王朝聞,“朝聞”語出《論語》:“朝聞道,夕死可矣!” 馬三立:著名相聲演員,“三立”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動, 其次有立言,雖久不衰此之謂不朽。”
謝冰心,現(xiàn)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王昌齡詩句:“洛陽好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魯迅:原名周樹人,“樹人”出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 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p>
薄至清:“至清”取自《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孟浩然:唐代著名詩人,浩然出自《孟子》:“君子善養(yǎng)浩然之氣?!?/p>
傅楚:語出《孟子· 文公下》:“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善與?欲其子之齊語也, 則使齊語也,則使齊傅諸?使楚人傅諾? 馬千里:又名馬良驥,四川書法家,語出唐韓愈《雜說·馬說》:“左之有千里馬?!?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記·大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為《太史公書》序路,以拾遺補缺,成一家言?!?/p>
孔學思:“學思”語出《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雨殆?!?孫三?。骸叭 闭Z出《荀子·勸學篇》:“吾日三省吾身”。
徐竹心:“竹心”出自鄭板橋詩句,取虛心節(jié)高之意?!靶臁迸c“虛”諧音,徐竹心即虛竹心。
張馳:語出《孔記·雜記下》:“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弛雨不張,文、武弗為也: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斐沖天:“沖天”出自《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則驚人?!?/p>
韓三友:語出左詩“推李杏疾風一家,松竹梅歲寒三夜?!?李宗仁:字德鄰,取自《論語》“里仁之為美”、“德不孤,必有鄰。”
肖春暉:“春暉”出自唐代孟效《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溫知新:出自《論語》“溫故而知新”。
人生價值的悲劇式拷問----李商隱《錦瑟》賞析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的首聯(lián)由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點明“思華年”的主旨。
無端,無緣無故,沒有來由。五十弦,《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后雖一般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
詩的一、二兩句是說:繪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歲了,一弦一柱都喚起了我對逝水流年的追憶。 詩的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是全詩的核心。
在頷聯(lián)中,莊周夢蝶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矶X,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詩句中的“曉夢”,指天將亮時做的夢?!懊院?,指對自己與蝴蝶之間的關系迷茫。
面對群雄逐鹿,變化劇烈的戰(zhàn)國社會,莊周產生了人生虛幻無常的思想,而李商隱則是有感于晚唐國勢衰微,政局動亂,命運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還包含著他對愛情與生命消逝的傷感。
他似乎已預感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與怨憤傾泄出來。望帝的傳說見《寰宇記》說:“蜀王杜宇,號望帝,后因禪位,自亡去,化為子規(guī)?!?/p>
子規(guī)即杜鵑。詩人筆下美麗而凄涼的杜鵑已升華為詩人悲苦的心靈。
深沉的悲傷,只能托之于暮春時節(jié)杜鵑的悲啼,這是何等的凄涼。 頸聯(lián)緊接頷聯(lián),《新唐書?狄仁杰傳》載:“(狄仁杰)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
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恪少有才名,孫權謂其父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珠”、“玉”乃詩人自喻,不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詩人借這兩個形象,體現(xiàn)自己稟具卓越的才德,卻不為世用的悲哀。
詩的尾聯(lián),采用反問遞進句式加強語氣,結束全詩。“此情”總攬所抒之情,“成追憶”則與“思華年”呼應。
可待即豈待,說明這令人惆悵傷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難遣,此時當更令人難以承受。 這首詩在藝術上極富個性,運用了典故、比興、象征手法,詩中蝴蝶、杜鵑是象征,珠、玉屬比興,它們創(chuàng)造出明朗清麗、幽婉哀愴的藝術意境。
【賞析二】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
我以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fā)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起聯(lián)兩句,從來的注家也多有誤會,以為據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其實不然。
“無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癡語也。
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于“華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jié)。
瑟具弦五十,音節(jié)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jié),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
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
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
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lián)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lián)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
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
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
一個“托”字,不但寫。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