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鄭袖對魏美人說,“妹妹,你真漂亮,難怪大王喜歡你了,但美中不足的是你的鼻子,真叫人惋惜呀?!蔽好廊瞬恢我?,慌亂用手摸摸鼻子。
鄭袖接著說,“妹妹呀,我?guī)湍阆雮€法子吧。以后你再看見大王,應該用什么東西將鼻子遮住,不要讓大王看見,這樣大王就更喜歡你了。”魏美人對鄭袖的指教感激不盡,誰知道這是貓尾巴拌貓飯,給人賣了還幫人數(shù)鈔票。
此后,魏美人每次拜見楚懷王,總是用一束鮮花遮住鼻子,時間久了,楚懷王對魏美人的做法覺得非常奇怪;鄭袖欲言又止,激起了楚王的好奇心,最后鄭袖故意羞羞答答地說:“大王不要生氣,是魏美人不惜抬舉,大王對她如此寵愛,她卻說大王身上有股臭味,她討厭聞?!?/p>
楚懷王一聽,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魏美人的鼻子割掉。果然,鄭袖從此獨占專寵。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
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回到家里還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 3.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
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
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
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
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么志向,宗愨回答道:“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币馑际牵何乙欢ㄒ黄埔磺姓系K,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yè)。
宗愨經(jīng)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于成為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 后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5.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后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
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師告訴他:“你已經(jīng)學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覽。
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7.一字之師 指改正文章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的老師。 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fā)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chuàng)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nèi)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fā),創(chuàng)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里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
寫好后,他覺得非常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后,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
于是,他經(jīng)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shù)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shù)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8.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
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里卻想著:“要是現(xiàn)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
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jié)果,雖然。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 魏王 遺 荊王 美人, 荊王 甚悅之。
夫人 鄭袖 知王悅愛之也……因為(謂)新人曰:‘王甚悅愛子,然惡子之鼻。子見王,常掩鼻,則王長幸子矣。
’於是新人從之。每見王,常掩鼻。
王謂夫人曰:‘新人見寡人常掩鼻,何也?’對曰:‘不知也。’王強問之,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
’王怒曰:‘劓之?!薄稇?zhàn)國策·楚策四》亦載此事。
后以“掩鼻”為女子進讒離間之典。 南朝 梁簡文帝 《怨歌行》:“娥眉本多嫉,掩鼻特成虛?!?/p>
《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論》:“昔掩鼻之讒,古稱其毒;人彘之酷,世以為怨。” 唐 長孫佐輔 《古宮怨》詩:“拊心卻笑 西子 嚬,掩鼻誰憂 鄭姬 謗。”
{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陶淵明是東晉后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開國功臣;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但到了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黑暗。陶淵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貧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他關心百姓疾苦,有著“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志向,懷著“大濟蒼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由于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就辭職回家了,隨后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
后來,他陸續(xù)做過一些官職,但由于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愿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而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后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云,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栽贓陷害??h吏說:“當束帶迎之?!本褪菓敶┐髡R、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說完,掛冠而去,辭職歸鄉(xiāng)。此后,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
陶淵明妻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守節(jié),“夫耕于前,妻鋤于后”, 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盡管生活貧困,但他始終不愿再為官受祿。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他對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堅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榮華富貴,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人格和氣節(jié)為代價,于是他選擇了艱苦但寧靜而自由的田園生活。有得必有失,陶淵明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具有獨特風格并流傳百世的詩文。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和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的詩:江山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全詩用語俚俗,淺白顯露,張打油名聲就此傳開。,蘇小妹的前額特寬,兩人曾互作打油詩戲謔對方。蘇軾首先發(fā)難: 前腳未出閨房內(nèi),額頭已到華堂前。蘇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譏道:去年一點相思淚,今年始流到嘴邊。明初大才子解縉生性滑稽詼諧,機智善變,一次隨朱元璋同出釣魚,朱釣了半天,不見一條魚上鉤.
漢字的來歷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蒼頡是皇帝的史官,他長著跟龍一樣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別喜歡觀察身邊和周圍的事物,他也非常愛動腦筋或者是想問題。他每天抬頭觀察天上星星的變化,看烏龜背上的花紋、雀鳥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樣子和形象,經(jīng)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畫事物的形體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創(chuàng)造丁文字。蒼頡在創(chuàng)造文字的時候,上天下起魚點一樣的粟米,怕人們光顧寫字。將來人們餓肚子。
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龍也藏躲起來,是因為怕文字把他們的丑惡行為記錄起來,昭告天下,使他們遺臭萬年。
這就是漢字的來歷。一個偉大的蒼頡,我特別佩服他。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抺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妬。武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喞喞。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一,漢武帝想殺奶媽,奶媽向東方朔求救,東方朔說道:“皇帝殘忍而執(zhí)拗,別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
皇帝要處決你的話,你記得回頭看我,我當想辦法激將皇帝。”奶媽按照東方朔說的做,東方朔在武帝旁對奶媽說:“你最好趕快走吧,皇帝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長大了,怎么會惦記著你小時候喂奶的恩情呢?”皇帝感到很悲傷,就不再提殺乳母的事了。
二,公車令奉祿微薄,又始終沒有見到皇帝,東方朔很是不滿。為了讓漢武帝盡快召見自己,他故意嚇唬給皇帝養(yǎng)馬的幾個侏儒:“皇帝說你們這些人既不能種田, 又不能打仗, 更沒有治國安邦的才華, 對國家毫無益處, 因此打算殺掉你們。
你們還不趕快去向皇帝求情!”侏儒們大為惶恐, 哭著向漢武帝求饒。漢武帝問明原委, 即召來東方朔責問。
東方朔終于有了一個直接面對皇帝的機會。他風趣地說:“我是不得已才這樣做的。
株儒身高3尺, 我高9尺, 所掙傣祿卻一樣多, 總不能撐死他們而餓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 就干脆放我回家, 我不愿再白白耗費京城的白米?!?東方朔詼諧風趣的語言, 逗得漢武帝捧腹大笑, 遂任命他侍詔金馬門, 不久又擢為侍郎, 侍從左右。
三,漢武帝好大喜功, 也喜歡臣下歌功頌德。一次,武帝問東方朔:“先生以為聯(lián)是一位什么樣的君主呢?”東方朔回答說:“圣上功德, 超過三皇五帝, 要不眾多賢人怎么都輔佐您呢, 譬如周公旦、邵公奭都來做丞相, 孔丘來做御史大夫, 姜子牙來做大將軍…… ”東方朔一口氣將古代32個治世能臣都說成了漢武帝的大臣。
他語帶諷刺, 但又裝出一幅滑稽相, 使?jié)h武帝欲恨不能,破泣為笑, 笑恨之余又確實感到自己不如圣王。
1. 因噎廢食:是在《呂氏春秋》上記載的,講的是一個財主在節(jié)日里大擺酒席,但是這個財主在吃東西時候突然噎住了,眾人紛紛慌亂地又是灌水又是扒嘴巴的,后來財主實在是忍不住大吼眾人,恰巧噎住他的食物也跟著噴了出來。自此之后,財主就偏激認為,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fā)生,就讓家里所有人不吃不喝,所有的柴米油鹽都毀掉。
2. 吃醋的由來:房玄齡是一個怕老婆的人,唐太宗故意為了幫房玄齡整治老婆,就故意賜給房玄齡幾個美姬,并且賜了一圣旨以及一杯給房玄齡的老婆,“如果你不同意你的丈夫納妾,就喝了這杯毒酒”,沒想到房玄齡的老婆竟然將“酒”一飲而盡,這就是吃醋的由來。
3. 王陽明巧誘供:王陽明曾經(jīng)捕獲了一伙強盜,強盜嘴硬不肯招認,王陽明就對他們說,讓他們把身上的衣物全部都除去,但是強盜卻反而有所顧忌連說“使不得,使不得”,王陽明就此循循善誘說“你們?yōu)槭裁船F(xiàn)在有所顧忌,不就是心里還是有羞恥感的嗎?這些羞恥感不就是道德良知的表現(xiàn)嗎?所以我們是可以談談道德良知的”強盜們在王陽明的循循善誘下,將自己的罪行全盤托出。
1、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
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張先于是隨口念道?!拔夷臧耸涫?,卿是紅顏我白發(fā)。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2、很難讓年少的妻子滿意,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與書童勾搭起來。
一個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聽屋里傳出一陣男女調(diào)笑之聲。他躲在窗下偷聽起來。
“看你像面團兒似的!”“看你像粉團兒樣。”“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顆枯焦的老干蔥!”宰相越聽越生氣,忍了又忍,到別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擺上月餅,水果,叫來小夫人和書童,要他們吟詩作對。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東,忽聽屋內(nèi)笑甜聲。
面團伴著粉團樂,外頭亮了老干蔥?!毙》蛉艘宦犜紫嘀懒?,并不害怕,索性對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
活著雖然在一塊,死了還是別人的?!睍娺@事露餡了。
心頭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賠罪,也吟了一首詩:“八月十五月正圓,宰相肚里能撐船。大人不把小人怪,從今以后不再犯?!?/p>
3、宋代文人陳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蘇東坡為了嘲笑這位自稱“龍丘居士”的懼內(nèi)先生,寫了一首有趣的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說空談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詩中采用了幽默夸張的手法,把陳季常怕老婆的模樣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噴飯。把悍老婆稱為“河東獅子”也是形象的首創(chuàng)。
從此后,“河東獅”便成了“惡老婆”的代名詞。4、相傳,慈禧命人寫了一幅扇面,寫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 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不料,寫的人一時疏忽,把“黃 河遠上白云間”的“間”字寫丟了。
慈禧看了之后,非常生氣。認為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詩文,于是命人把寫字的人抓來,讓他當場念來,念不出就殺頭。
想不到那位寫扇面的人看了 自己寫的詩之后先是一驚,既而靈機一動,對慈禧說:“老佛爺,非是臣寫錯了詩,而是臣 根據(jù)王之渙的詩改寫的詞?!贝褥X得新奇,連忙叫他念來聽聽。
那人隨口念到:“黃河遠上, 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p>
于是,《涼州詞》真的成了 “詞”。5、游子吟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
一天晚上,他正在書房里看書,看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
他抬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叵胱约簬资旰翱嘧x,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一個小小的縣尉。
這幾十年,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自己每次赴京趕考,出門前白發(fā)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前忙后,為自己準備行裝。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
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念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兒,才結(jié)實、耐穿。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
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發(fā),孟郊的心里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么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么溫暖。
孟郊想到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蕩。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下了《游子吟》。
史上最有趣的成語典故
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回到家里還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
3.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墒牵軈柾躏w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么志向,宗愨回答道:“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币馑际牵何乙欢ㄒ黄埔磺姓系K,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yè)。宗愨經(jīng)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于成為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
后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5.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后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jīng)學了?!?/p>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