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夜這一首詩中兩處用典——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臥龍:指諸葛亮?!妒駮ぶT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躍馬:指公孫述。字子陽,扶風(fēng)人。西漢末年,天下大亂,他憑蜀地險要,自立為天子,號“白帝”。
這里用晉代左思《蜀都賦》中“公孫躍馬而稱帝”之意。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提到。這句是賢人和愚人終成黃土之意。
“臥龍”二句,詩人極目遠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廟和東南的白帝廟,而引出無限感慨。臥龍,指諸葛亮。躍馬,化用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句,意指公孫述在西漢末乘亂據(jù)蜀稱帝。杜甫曾屢次詠到他:“公孫初據(jù)險,躍馬意何長?”(《白帝城》)“勇略今何在?當年亦壯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都成了黃土中的枯骨。末尾一句說,人事與音書,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結(jié)尾二句,流露出詩人極為憂憤感傷的情緒。清代沈德潛說:“結(jié)言賢愚同盡,則目前人事,遠地音書,亦付之寂寥而已?!保ā短圃妱e裁》)像諸葛亮、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不論是賢是愚,都同歸于盡了?,F(xiàn)實生活中,征戍、誅掠更造成廣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這點寂寥孤獨,根本算不了什么。這話看似自遣之詞,實際上卻充分反映出詩人感情上的矛盾與苦惱?!爸臼坑娜四灌担艁聿拇箅y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業(yè),衰邁久風(fēng)塵?!保ā渡习椎鄢嵌住罚┻@些詩句正好傳達出詩中某些未盡之意。前人認為此詩“意中言外,愴然有無窮之思”,是頗有見地的。
閣夜
唐代: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版本二)
希望能幫助到你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一句用了典故。
“臥龍”指諸葛亮?!败S馬”指公孫述。這里,詩人化用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句,意指公孫述在西漢末乘亂據(jù)蜀稱帝,詩人運用典故,在比較中含蓄而深沉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敖K黃土”即最終都死去,同歸黃土。
《閣夜》為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原文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翻譯
年中白日的光陰逐漸縮短,寒夜霜雪籠罩著荒遠天涯。
破曉時軍營中鼓角的悲壯,星河的影子在三峽上蕩漾。
荒野中的人家為戰(zhàn)爭痛哭,遠處傳來漁夫悲凄的歌聲。
英雄的業(yè)績最終成了黃土,我何必介意書信音訊即少。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是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崔旰、郭英乂、楊子琳等軍閥混戰(zhàn),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xiàn)出異常沉重的心情。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臥龍躍馬終黃土”三句運用典故,將眼前景、古時事與心中情巧妙地合而為一,不落痕跡,即使不知道典故的來歷,也能體會到詩句所表達的感情。知道典故之后就能夠有更深的體會。
鼓角聲悲壯用禰衡事,星河影動搖用漢武帝聞星相事,詩人極目遠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廟和白帝廟,而引起無限感慨。臥龍先生神機妙算一世英名,躍馬稱帝的公孫述叱咤風(fēng)云一代梟雄,這些成就千秋功業(yè)的人最終都掩埋于黃土,化為歷史的塵埃,今日你爭我戰(zhàn)的各路人馬也終將淡出歷史舞臺,表達了詩人對宇宙永恒和人生無常的悲哀。
作品原文
歲暮陰陽催短景,(1) 天涯霜雪霽寒宵。(2) 五更鼓角聲悲壯,(3) 三峽星河影動搖。(4)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5) 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6) 臥龍躍馬終黃土,(7) 人事音書漫寂寥。(8)
作品注釋
(1) 陰陽: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2)霽(jì): 雪停。 (3)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星河:銀河,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4)野哭:戰(zhàn)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的哭聲響徹四野。 (5) 戰(zhàn)伐:崔旰之亂。 (6)夷歌:指四川境內(nèi)少數(shù)民族的歌謠。夷,指當?shù)厣贁?shù)民族。 (7)臥龍:指諸葛亮?!妒駮ぶT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躍馬:指公孫述。字子陽,扶風(fēng)人。西漢末年,天下大亂,他憑蜀地險要,自立為天子,號“白帝”。這里用晉代左思《蜀都賦》中“公孫躍馬而稱帝”之意。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提到。這句是賢人和愚人終成黃土之意。 (8) 人事:指交游。 (9)音書:指親朋間的慰藉。 (10)漫:徒然、白白的。[1]
作品譯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 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五更時聽到戰(zhàn)鼓號角,起伏悲壯; 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 戰(zhàn)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哭聲響徹四野; 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諸葛亮和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是賢還是忠)都終歸黃土; 我眼前的這點寂寥(指郊游和親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詳見百度百科
首先先了解背景杜甫這首詩作于代宗大歷元年(766)冬,當時吐蕃不斷侵擾,松、維等州曾被占領(lǐng),蜀中軍閥混戰(zhàn),國勢江河日下,人民少有寧日。杜甫當時衰老多病,生活無計,舉家流轉(zhuǎn)于西南,終因戰(zhàn)亂而不得不滯留夔州,寓居西閣。在一個霜雪滿地的寒夜,詩人有感于軍中鼓角之聲、人民野外凄苦的號哭聲以及詩人自身的不幸際遇,寫下了《閣夜》一詩,抒發(fā)了由于軍閥混戰(zhàn),人民涂炭的憤激憂傷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飄零無依,屈志不伸的孤寂傷痛。頷聯(lián)詩人取用“三峽星河影動搖”這一意象的著眼點應(yīng)該是在“動搖”二字上。所謂“三峽星河影動搖”,就字面而言,是說整個三峽的山和水都在震蕩,都在動搖。詩人的目的就是要借用“三峽星河影動搖”這一意象,形象地反映當時的戰(zhàn)亂給整個唐代社會帶來的震蕩之巨之烈。這一意象緊承“五更鼓角聲悲壯”而來,似乎是說三峽山水的劇烈震蕩,正是那五更擂動的戰(zhàn)鼓聲和那吹響的號角聲的震動帶來的。他要給讀者這樣一個強烈的暗示:那五更軍營里的鼓角聲,震蕩了三峽,震蕩了整個大西南,也震蕩了整個唐朝社會。緊接著詩人就以“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這一句,形象的揭示了這次戰(zhàn)亂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之深重?!耙翱耷Ъ摇本湔菍Α叭龒{星河影動搖”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詮釋?!芭P龍”,指諸葛亮?!败S馬”,指公孫述。公孫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jù)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之意,諸葛亮和公孫述都曾在夔州活動。尾聯(lián)看似自寬自慰,實則有著詩人深入的思考,正如盧世?所說:“意中言外,愴然有無窮之思”。詩人并不只是一般地描寫他早已寫過多次的戰(zhàn)亂,而是將眼前的動蕩放到更深廣的歷史背景中去思考。古往今來,不論賢愚忠逆,最終都不免歸臥黃土;戰(zhàn)爭無論延續(xù)多久,終會結(jié)束;生命無論受到多少摧殘,總會延續(xù)。就像詩中所說,雖然有“野哭”,但也聞“夷歌”。
全詩寫冬夜景色,有傷亂思鄉(xiāng)之意。首聯(lián)點明冬夜寒愴。頷聯(lián)寫夜中所聞所見。頸聯(lián)寫拂曉所聞。末聯(lián)寫極目武侯、白帝兩廟而引出的感慨,層層鋪開,步步推進,從而更好的表達了自己的情懷。
《閣夜》為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全詩如下: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譯文如下:
年中白日的光陰逐漸縮短,寒夜霜雪籠罩著荒遠天涯。
破曉時軍營中鼓角的悲壯,星河的影子在三峽上蕩漾。
荒野中的人家為戰(zhàn)爭痛哭,遠處傳來漁夫悲凄的歌聲。
英雄的業(yè)績最終成了黃土,我何必介意書信音訊即少。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是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崔旰、郭英乂、楊子琳等軍閥混戰(zhàn),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xiàn)出異常沉重的心情。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后期,舉進士不第。
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閣夜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注解】: 1、陰陽: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3、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瞿塘峽在夔州東。
4、星河:星星的光輝照耀在水中,使其看起來像銀河。 5、野哭句:戰(zhàn)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的哭聲響徹四野。
幾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謂漁人樵夫都唱著夷歌,見夔州之僻遠。
夷:指當?shù)厣贁?shù)民族。 7、臥龍:指諸葛亮。
《蜀書·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8、躍馬:指公孫述。
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jù)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意。
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及之。這句是賢愚同盡之意。
【韻譯】: 時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來越短; 浪跡天涯,在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時聽到戰(zhàn)鼓號角,起伏悲壯; 三峽倒映著銀河星辰,隨波動搖。
野外幾家哭聲,傳來戰(zhàn)爭的訊息; 數(shù)處漁人樵夫,唱起夷族。
《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清秋將軍幕府井邊的梧桐已有了寒意,獨自宿在江城,蠟燭微弱快要燒完了。長夜中的角聲悲涼,就像自己傷心地自語,天上的月光雖然美好,但有誰欣賞呢?戰(zhàn)亂不絕家鄉(xiāng)的音訊都斷絕了。已經(jīng)孤單地忍了十年困苦的生活,勉強謀到份差事暫且求得平安。
這是大歷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軍閥混戰(zhàn),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xiàn)出異常沉重的心情。詩人從幾個側(cè)面抒寫了西閣的所見所聞所感,上天下地,俯古仰今,抒發(fā)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全詩激越悲涼,感情真摯。
運用了借代的修辭。
具體解析:
“臥龍”采用借代的修辭,“躍馬”化用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的典故,說明沒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誰能收拾戰(zhàn)亂的殘局?公孫述是賢是愚作者不加評判,但可以肯定是由他們讓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亂的現(xiàn)實,表達作者對戰(zhàn)亂時局的憂慮又無奈的矛盾疼苦心情。
其他:
前四句都在寫閣夜看到的戰(zhàn)亂凄涼的景象,后四句表達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憂慮(或表達詩人傷時感世的情懷)。
①②句描寫時光短促,景象的凄涼,渲染悲涼的氣氛,烘托人生短促,一事無成的悲涼心情。采用正面烘托的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①④句將戰(zhàn)亂頻繁與美麗的大好河山形成鮮明的對比,再現(xiàn)戰(zhàn)亂的悲慘景象,表達作者對時局的憂慮與欣賞美景的矛盾痛苦的心情。采用對比手法。
“五更鼓角聲悲壯”寫鼓角之聲從側(cè)面烘托夔州一帶的的不太平。采用側(cè)面描寫的表達方式,側(cè)面烘托的表現(xiàn)手法。
⑧句直抒傷時感事的無奈情懷,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拓展:
《閣夜》:
唐—杜甫
全詩:
歲暮陰陽催短景[yǐng] ,⑴
天涯霜雪霽寒宵。⑵
五更鼓角聲悲壯,⑶
三峽星河影動搖。⑷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⑸(亦有: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
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⑹
臥龍躍馬終黃土,⑺
人事音書漫寂寥。⑻
翻譯:
冬天的的時光越來越短暫,夔州滿天的霜雪在寒冷的夜晚停歇。(感覺更加凄清)。
拂曉,美麗的星河里的星星的倒影,在美麗的三峽里漂搖不定??墒前?,天剛亮,軍營里就響起了悲壯的鼓角聲。
戰(zhàn)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的哭聲響徹四野。
好多地方的漁民、樵夫唱起了悲傷的民歌??上О?,象臥龍、躍馬那樣的人都死了。
戰(zhàn)亂中,人與人的交情、音信都突然間消失了,但我哪里來得及考慮?。咳嗡グ?。
《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清秋將軍幕府井邊的梧桐已有了寒意,獨自宿在江城,蠟燭微弱快要燒完了。
長夜中的角聲悲涼,就像自己傷心地自語,天上的月光雖然美好,但有誰欣賞呢?戰(zhàn)亂不絕家鄉(xiāng)的音訊都斷絕了。已經(jīng)孤單地忍了十年困苦的生活,勉強謀到份差事暫且求得平安。
這是大歷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軍閥混戰(zhàn),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xiàn)出異常沉重的心情。
詩人從幾個側(cè)面抒寫了西閣的所見所聞所感,上天下地,俯古仰今,抒發(fā)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全詩激越悲涼,感情真摯。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