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青玉案·元夕》 內(nèi)容: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辛棄疾 作者介紹:辛 棄 疾 (1140 — 1207), 字 幼 安, 號 稼 軒, 歷 城 (今 山 東 濟 南) 人。 生 于 金 人 占 領(lǐng) 下 的 原 北 宋 地 區(qū), 21 歲 時 在 家 鄉(xiāng) 發(fā) 動 起 義, 抗 擊 金 軍, 后 投 奔 南 宋。
由 于 南 宋 統(tǒng) 治者 偏 安 一 隅, 他 的 抗 金 大 志 難 以 實 現(xiàn), 他 只 被 安 排 做 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輔使等職。, 晚 年 閑 居 在 江 西 長 達 二 十 余 年。
壯 志 難 酬 的 辛 棄 疾 將 滿 腹 悲 憤、一 腔 忠 勇 都 寄 托 在 詞 中, 雄 渾 奔 放, 氣 勢 磅 薄, 繼 蘇 軾 之 后, 把 豪 放 詞 推 向 發(fā) 展 高 峰,與蘇軾并稱”蘇辛”。 他 的 一 些 抒 情 寓 意 的 詞 作 有 時 也 寫 得 委 婉 曲 折, 輕 松 流 利。
翻譯:元宵佳節(jié)的晚上,仿佛一陣東風吹來,催開了樹茂花繁,原來是焰火流光,在夜空中綻放千重繁華,又紛紛被風吹落,象一場不期而來的流星雨。寶貴的名馬,華麗的雕車,載著美麗的人兒駛過,香氣彌漫了整條街。
蕭聲如歌,明月皎潔,時光悄悄流轉(zhuǎn),整晚上花燈(魚燈、龍燈)都在綻放光華,美不勝收。美人如花,仕女如云,她們一路上嬌笑俏語,帶著若有若無的幽香漸漸遠去。
可是,她們都不是我心底的那人。夜深了,我千百次尋找、等待的那一個人還沒有出現(xiàn)。
我的心充滿疲憊和失落,不經(jīng)意一回首,卻發(fā)現(xiàn)她在那燈火寥落的地方靜靜地站著。 出自辛棄疾《采桑子》 原文: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詩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注解:強說愁:無愁而勉強說愁。
這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帶湖時所作的一首詞。他在帶湖居住期間,閑游于博山道中,卻無心賞玩當?shù)仫L光。
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在這首詞中,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玩味無窮。
“鳳簫”句:指笙、簫等樂器演奏。鳳簫,簫的美稱。玉壺:比喻明月。亦可解釋為指燈。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如魚龍鬧海一樣解釋: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全詞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她。[
這句詩詞說的是正月十五那天也就是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她。
擴展資料:
《青玉案·元夕》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詞人剛從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臨安所作,當時祖國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鐵蹄的蹂躪之下,用一首的詩最能反映:“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p>
這首詞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tǒng)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
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國難當頭,朝廷只顧偷安,人們也都“笑語盈盈”,有誰在為風雨飄搖中的國家憂慮?作者尋找著知音。那個不在“蛾兒雪柳”之眾、卻獨立在燈火闌珊處,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對象。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寫的是“元宵節(jié)”,語出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所作《青玉案·元夕》。元夕就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為元宵節(jié),是夜稱元夕或元夜。全詞如下: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玉壺:比喻明月。亦可解釋為指燈。
“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贬屃x: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青玉案·元夕》:
這首詞作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作者辛棄疾,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tǒng)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以為人之成大事業(yè)者,必皆經(jīng)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之境界為第三即最終最高境。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
從詞調(diào)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diào),上下闋相同,只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一連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總隨詞人之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