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約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
春秋末期越國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
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吳王闔閭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軍所敗。
闔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勾踐于次年主動進攻吳。
在夫椒山(今江蘇吳縣西南)與吳兵發(fā)生激戰(zhàn),越兵大敗。為了保存力量,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范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
勾踐歸國后,臥薪嘗膽,時時不忘滅吳雪恥。他任用范蠡、文種等人,改革內(nèi)政,休養(yǎng)生息。
后來勾踐利用夫差北上爭霸、國內(nèi)空虛之機,一舉攻入?yún)菄⑺懒藚翘?。夫差返國后只得言和?/p>
勾踐不斷舉兵伐吳。勾踐二十四年,吳都被圍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殺。
吳亡。隨后,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wèi)等國歸附,并遷都瑯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侯會盟,經(jīng)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蘇東坡是我國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傳,有一次,他讓廚師做道魚肴開開鮮。廚師送來后,只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東坡食欲大開,正欲舉筷子品嘗忽見窗外閃過一人影,原來是好友佛印和尚來了。東坡心想:“好個趕飯的和尚,我偏不讓你吃,看怎么辦?”于是順手將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佛印和尚其實早已看見,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東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來請教一個字?”“何字?”“姓蘇的‘蘇’怎么寫?”蘇東坡知道佛印學問好,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裝著認真地回答:“‘蘇’字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邊左是‘魚’,右是‘禾’字。”佛印又問:“草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呢?”“那還念‘蘇’啊?!薄澳敲呆~擱在草頭上邊呢?”蘇東坡急忙說:“那可不行?!狈鹩」笮φf:“那就把魚拿下來吧。”蘇東坡這才恍然大悟,佛印說來說去還要吃他的那盤五柳魚。后來有一次,佛印聽說蘇東坡要來,就照樣蒸了一盤五柳魚,心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日我也難難你。于是就順手將魚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蘇東坡早已看見,只是裝著不知道。說道:“有件事請教:我想寫副對聯(lián),誰知寫好了上聯(lián),下聯(lián)一時想不出好句子?!狈鹩枺骸安恢下?lián)是什么?”蘇東坡回答說:“上聯(lián)是‘向陽門第春常在’?!狈鹩〔恢捞K東坡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幾乎不假思索地說:“下聯(lián)乃‘積善人家慶有余’?!碧K東坡聽完,佯裝驚嘆道:“高才,高才!”原一你專罄(慶)里有魚(余)呀!快拿出來一同分享吧。佛印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蘇東坡的“當”。但他還想“戲弄”一下蘇東坡一看,一條清蒸的西湖鮮魚,身上劃了5刀。便笑咪咪地說:“五柳魚唄?!狈鹩⌒π卮鹫f:“這條‘五柳魚’算給你‘釣’到了,不如叫‘東坡魚’算了?!?/p>
從此以后,人們把“五柳魚”又叫“東坡魚”,而且這道西湖名菜名氣也越來越大,一直流傳到今天。
據(jù)西漢班固的《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象,上宜灑掃以待之?!许?,王母至。乘紫車,玉女夾馭,載七勝,青氣如云,有二青鳥如鸞,夾侍王母旁。”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只選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人便把傳信使者也稱為“青鸞”、“青鳥”。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崩钌屉[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鼻帏B在此已成為傳書的信使。
陸績六歲,作客歸來。母性所愛,懷橘三枚。
漢陸績,字公紀,吳郡人。其父康,曾為廬江太守,與袁術(shù)交好??兞鶜q時,于九江見術(shù),術(shù)出橘待之??儜哑淙?,及歸拜辭,橘墮地。術(shù)笑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児虼鹪唬崮感灾鶒?,欲歸以遺母。術(shù)大奇之。
情到真處,小節(jié)亦關(guān)至行,況六歲之兒,一橘不忘母乎,真千古美談也。今人席間懷果,欲娛其兒。夫一樣懷歸,盍易愛子之心以愛親。懷物與兒,識者賤之,懷物奉親,人皆敬之。奇哉陸郎,可以為法矣。
【白話解釋】
漢朝末年間時候,有個姓陸名績的,表字公紀,是吳郡地方的人。他的父親名叫陸康,曾經(jīng)做過廬江地方的知府,和袁術(shù)很要好。
陸績年紀還只有六歲的時候,便會到九江地方去拜見袁術(shù)。袁術(shù)就拿出許多橘子來,給陸績吃。陸績暗地里把三個橘子裝在袖子里,等到告別的時候,就向著袁術(shù)拜謝了一回。不料這三個橘子,撲陸的從袖子里跌到地上。
袁術(shù)笑著說,陸郎呀,你來做了小客人,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不防他人笑你來偷橘子么。陸績便雙膝跪在地上,回答道,我母親的性子,很喜歡吃這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想起帶幾只回去,給母親吃。袁術(shù)聽了這一番話,覺得大大的希奇。些東西。
相傳在公元前206年,劉邦為王,就國南鄭南。韓信便到南鄭投靠劉邦,雖經(jīng)蕭何多次的引薦,但是劉邦并不韓信加以重用,韓信傷心就此逃走。蕭何聽到韓信私自逃走的消息,在來不及稟報劉邦的情況下,親自將韓信在青橋驛附近追回,并在劉邦面前反復陳述重用韓信的利害,因此說服劉邦,曰:“擇良日,設壇場,具禮。”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少事項羽未被重用,逃歸劉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現(xiàn)留壩縣內(nèi)的樊河邊,夜間水漲不能渡,被蕭何追回。蕭何說服了劉邦,擇良日,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
歷史記載
韓信,淮陰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與六國舊貴族起兵反秦,韓信投奔項梁部下,項梁敗后屬項羽.公元前206年,劉邦為漢王,都南鄭,韓信“亡楚歸漢”投奔劉邦。同年,劉邦采納蕭何建議,拜韓信為大將。據(jù)《史記·淮陰侯列傳》載:“……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p>
這兒說的“壇場”,即后人所稱的“拜將壇”。《漢中府志》載:“拜將臺,在南城下,相傳漢高祖拜韓信為大將,筑此以受命。今址尚存?!?/p>
拜將之后,韓信率兵伐魏、舉趙、降燕、定齊、滅楚,為劉漢王朝建立了赫赫戰(zhàn)功,被封為楚王,與蕭何、張良稱漢興三杰。漢王六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降韓信為淮陰侯。漢王十一年,韓信被呂后計縛斬殺。
一代英杰早已長逝,但這座拜將壇卻長存人間。1938年,馮玉祥曾在拜將壇立碑,上刻:“蓋世勛名三杰并,登壇威望一軍驚,”(碑石今已佚失)。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拜將壇的保護工作,撥出專款進行了維修。壇的四周菜畦碧綠,榆柳成蔭,風景綺麗。拜將壇正以新的風姿,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
宋光宗,名趙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趙慎的第三個兒子。公元11對年,孝宗立他為皇太子,任臨安府尹。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內(nèi)禪而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紹熙”。
趙伸長期生活于深宮,不達世務。即位時,他43歲,卻已滿頭白發(fā)了。臣下獻上何首烏,說服后能使頭發(fā)轉(zhuǎn)黑,但他不肯服用,說:“我頭發(fā)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奔次缓螅麨槔罨屎笏笥?,罷免周必大、辛棄疾等主戰(zhàn)派大臣,起用留正為宰相,朝政為主和派所操縱。
趙倍和大上皇孝宗的關(guān)系長期不和,孝宗死后,他不去服喪,致使喪禮無法進行,滿朝大為騷動。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和知閣門事韓化胄上奏,建議太皇太后下詔令趙停退位,傳位于其子趙擴,由趙擴主持孝宗喪禮。太皇太后同意趙停禪位,稱大上皇,閑居壽康宮。他每回憶在位時的事情,總要自言自語地咒罵,有時還會痛哭。
公元1200年春,皇帝趙擴從郊外祭禮回來,鼓樂之聲傳入深宮。趙停問是什么事,左右回答說是街上百姓在奏樂游戲。趙悼大怒道:“你們這些奴才也如此欺騙我!”一拳擊去,因收制不住而跌倒在地,從此不起,8月辛卯日,病死于;陽安壽康宮。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山)。
那是紹熙年間,趙停最寵愛的黃貴妃有病了。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y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么效果?;实垡姁坼找娬l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無奈只好張榜求醫(y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后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植)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見好。”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实圩匀淮笙玻归_了愁眉。
后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原來,山植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qū)絳蟲,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長于消肉積。也許是黃貴妃所食山珍海味積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也曾經(jīng)說過:“煮老雞硬肉,入山植數(shù)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
“絕纓”這個典故源于漢代劉向的《說苑.復恩》。
公元前605年楚莊王平息了叛亂,非常高興,班師回朝,在宮內(nèi)舉行盛大的慶功會,大擺筵席。莊王下信群臣可以盡情暢飲。
到傍晚,酒興還都未盡。莊王命令點燃蠟燭,繼續(xù)狂歡。
莊王看到群臣們這樣高興,就讓自己的愛妃許姬給大家敬酒,許姬漂亮,出來給大家敬酒更加增添了幾分歡快的氣氛,正當她給大家一一敬酒時,一陣大風吹來,把大廳里的燭火全吹滅了。這進有人趁機扯住了許姬的衣袖,想調(diào)戲她。
許姬非常聰明,她并沒有聲張,而是趁機把那人的帽纓扯斷,請求莊王查出這個人后處治。莊王聽后,卻大聲說,今日宴會大家都要盡興痛飲,把自己的帽纓都摘下來,。
大臣們都摘下自己的帽纓后,莊王才命令點燃蠟燭。許姬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席后,許姬埋怨莊王不為她出氣。
莊王笑著說,人主群臣盡情歡樂,現(xiàn)在有人酒后失禮有情可原,如果為了這件事誅殺功臣,將會使愛國將士感到心寒,民不會再為楚國盡力,許姬不由的贊嘆楚王想得周到。 后來,楚莊王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鄭國,不料被鄭國的伏兵圍困住,正在危急時刻,楚軍的副將唐狡單人匹馬沖入重圍,救出了楚莊王,莊王重賞唐狡,唐狡辭謝說:“絕纓會上,扯許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殺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報?!?/p>
莊王聽后感慨萬千。 后來,人們用這個典故來表示寬宏大量,三國曹植的《求自試表》里就運用了這個典故:“絕纓、盜馬之臣赦,而楚、趙以濟其難?!?/p>
后庭花”是指陳后主曾做一首《玉樹后庭花》。陳朝陳后主的貴妃張麗華本是歌妓出身,她發(fā)長七尺,光可鑒人,陳后主對她一見鐘情,據(jù)說朝堂之上,還常將其放在膝上共商國事。當時楊堅正積蓄兵力,有奪取天下之心,而陳后主并不在意,還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陳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jié)綺閣,龔孔二貴妃同住望仙閣,整日只做飲酒賦詩之事。這首詩是即景感懷的,建康曾是六朝都城,繁華一時。目睹如今的唐朝國勢日衰,當權(quán)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首句寫景,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感懷,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灑脫;由歌曲之萎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quán)貴沉溺于聲色,含蓄深沉;由“亡國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調(diào),借陳后主之詩,鞭撻權(quán)貴的荒淫,深刻犀利。
所以后庭花也被稱作靡靡之音,亡國之曲。杜牧有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杯酒釋兵權(quán)是指發(fā)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同時避免黃袍加身的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通過一次宴請,成功削弱禁軍力量的典故。
過程 干德元年(963年)春天,趙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羅彥環(huán)諸高級將領飲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對部下們說“我非爾曹不及此。
然吾為天子,殊不若為節(jié)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安枕而臥。”
此話令石守信等人大驚失色:“陛下何為出此言,今天命己定,誰敢復有異心?!碧嬖唬骸叭耸氩挥毁F,一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守信等將領謝恩:“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
宋太祖借機表達了讓他們放棄兵權(quán),建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
第二天,各位大臣就稱病請求辭職,宋太祖一一詔準。 人事任免 * 原任“侍衛(wèi)都指揮使”兼“歸德節(jié)度使”的石守信,改為“天平節(jié)度使”,保留“侍衛(wèi)都指揮使”的虛銜; * 原任“殿前副都點檢”兼“忠武節(jié)度使”的高懷德,改為“歸德節(jié)度使”; * 原任“殿前都指揮使”兼“義成節(jié)度使”的王審琦,改為實任“忠正節(jié)度使”; * 原任“侍衛(wèi)都虞侯”兼“鎮(zhèn)安節(jié)度使”的張令鐸,改為“鎮(zhèn)安節(jié)度使”。
結(jié)果 此番任免后,趙匡胤當年執(zhí)掌兵權(quán)的拜把兄弟的禁軍職務全部被解除,從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雖然保留著“侍衛(wèi)都指揮使”的頭銜,卻已沒有任何實權(quán)。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