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末,滿族的前身女真各部落,為了稱王爭霸相互殘殺,駐扎在遼東的明朝軍隊拉一派打一派,也卷入其中。
正當此時,生長在蘇子河畔建州女真部的努爾哈赤,憑借先輩們遺留給他的十三副鎧甲,最終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 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努爾哈赤在女真人集體狩獵方式的基礎上,陸續(xù)創(chuàng)立了“八旗”制度,將所有投誠或征服的人口都編入八旗之中。
八旗的編制為:牛錄、甲喇、固山,牛錄最低,固山最高,固山,就是旗的意思,分別設佐領、參領、都統(tǒng)負責管理。 “八旗”以旗幟的顏色命名,分別稱為: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和鑲藍旗 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后,相繼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又改女真族名為滿洲。
于是,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便成為“滿洲八旗”。 所以人們通常所說的八旗,實際上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總共有二十四旗。
清朝初期的皇宮設計,就生動地體現(xiàn)了八旗制度的豐富內涵。 所以八旗子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由不同民族兄弟共同組成的。
在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內,除了滿族、蒙古族和漢族外,還有其他民族的人。 不同民族的成員長期生活在八旗制度下,他們都被稱作“旗人”。
不過據(jù)清代檔案記載,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所屬的旗人,由于民族不同待遇也不同。 三百年前,八旗子弟沖出那片狹窄的河谷平原,來到外面的廣闊世界,為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到清朝鼎盛時期,當時疆域,東自臺灣及其所屬釣魚島,西至巴爾喀什湖和蔥嶺,南起南海諸島,北抵恰克圖,東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除了隸屬于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的“旗人”外,還有被稱為“民人”的漢族等5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
這在中國幾千年社會發(fā)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皇太極畫像 為這一空前“大一統(tǒng)”盛世的實現(xiàn),八旗子弟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奮斗。
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在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列強入侵的斗爭中,眾多八旗子弟也同仇敵愾,為國捐軀。 八旗子弟歷來擅長“騎射”。
清朝統(tǒng)治者以武功定天下以后,依然注重八旗子弟的騎射技藝,在八旗駐防之地一律設立“教場”,用以訓練。甚至在皇宮紫禁城內,也開辟一片空地,修筑“箭亭”。
皇帝經(jīng)常在這里觀看王公大臣、八旗官兵們彎弓射箭,獎優(yōu)罰劣。 河北省圍場縣境內,山巒起伏,林海茫茫。
這遠離京師數(shù)百公里的塞外勝地,曾經(jīng)是清代著名的“木蘭圍場”。 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八旗官兵除了日常訓練,在京郊南苑、盧溝橋等地行圍操練之外,幾乎每年都浩浩蕩蕩,來“木蘭圍場”,狩獵習武。
有時,一年舉行兩次。 八旗子弟不光是習武,也重視文化。
入關以前,雖然戰(zhàn)事頻繁,戎馬倥傯,但清太祖努爾哈赤堅持聘請教師教育他的兒子們。清太宗皇太極也曾下令,讓貝勒、大臣等官員子弟讀書。
入關伊始,八旗子弟既操練騎射技藝,又熱衷于文化學習和藝術修養(yǎng)。雍正對八旗子弟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八旗子弟學文的要博覽詩書,學得有用的學問,學武的要爛熟弓馬,研究戰(zhàn)略,成為保衛(wèi)國家的人才。
御制八旗通志 所以八旗的文教事業(yè)取得蓬勃發(fā)展,在八旗子弟最集中的北京,尤為典型。清代全國的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紫禁城內的上書房和咸安宮官學、景山官學,都曾經(jīng)接納一批又一批八旗子弟,培養(yǎng)、造就了為數(shù)眾多的國學人才。
清朝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編纂的《八旗通志》中曾稱贊說:學校里的八旗子弟們,形神儒雅俊秀,飽讀詩書,在中華文化的熏陶中成長為國家的賢良人才。 三百年間,八旗子弟的許多文學作品享譽四海,成為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
世界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詞人納蘭性德也是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
他的詞集《側帽集》、《飲水詞》問世后,一時間形成“家家爭唱飲水詞”的局面。 當然,曹雪芹和納蘭性德早已是名滿天下了。
除了他們,八旗子弟中還有一大批在音樂、繪畫、書法以及科技等方面頗有造詣的人才。 比如:康熙第三子誠親王允祉,精于歷法、數(shù)學,奉命編輯了《律歷淵源》、《古今圖書集成》等典籍;康熙第十六子莊親王允祿,精于數(shù)學、樂律,在乾隆年間管理樂部時,考定古樂,依據(jù)古籍《周禮》,鑄造出博鐘、特磬各十二口,逢朝廷大典時,用這種樂器來演奏。
乾隆第五子榮親王永琪精通滿文、蒙古文和漢語及天文、數(shù)學,又擅長書畫,著有《焦桐謄稿》。他的兒子綿億,擅長書畫。
榮親王永琪的孫子奕繪,擅長篆書,精于數(shù)學、天文,曾任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參與過纂修《御定歷象考成后編》、《御定儀象考成》等典籍,并以30年的時間,寫出了《割圓密率捷法》一書。 滿文日折檔 還有滿洲正白旗人唐岱,是清朝皇室的畫師,他經(jīng)歷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康熙稱他為畫壇“第一手”、“畫狀元”。
他的精美之作,被編入《石渠寶笈》和《秘殿珠林》。 除了個人成就之外,八旗子弟在組織、參與整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貢獻。
康熙皇帝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具有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的君主之一??滴醪粌H是偉大的。
清代八旗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共24旗。
起初,太祖努爾哈赤于萬歷十一年以“牛錄”為編排單位加以改造、強化建立女真早期的戰(zhàn)斗組織。萬歷二十九年,在“牛錄”基礎上創(chuàng)建旗制,設立四個以不同顏色命名的組織,即黃旗、白旗、紅旗、藍旗(皆為純色),分管各牛錄。每牛錄最高時期達到300人,每旗基本由20—30牛錄組成(上三旗除外)。萬歷四十三年,也就是1615年,由四旗增編至八旗。旗的顏色,在原有四色的基礎上鑲以不同的色邊。即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這個順序并不是隨意寫的,而是八旗勢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侍珮O即位后,又先后增設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當然,還是以滿洲八旗為主干。
滿洲八旗分為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中不設王,而是由皇帝直接掌管。下五旗則是由諸王、貝勒、貝子分統(tǒng)。最早的上五旗為正黃,鑲黃,正藍。在順治初,因把攬朝綱的攝政王多爾袞為自己所在正白旗的利益,將正藍旗降為下五旗,上三旗就變?yōu)榱苏S,鑲黃,正白。而后八旗地位再無更改。
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
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稱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國而自己游手好閑的紈绔流氓子弟 1. 名, [成語] Descendant of the eight flag warriors; broadly: privileged children of the gentry who are idle and wasted. 愛孩子可以,但千萬不能把孩子嬌慣成八旗子弟啊。
: There is nothing wrong in loving your children, but don't spoil them with a little emperor's manner of living. 一、八旗來歷的傳說: 過去有“從龍人關”之說,其實從龍人關說的是八條小龍。開始,這八條小龍并不團結,相互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你爭我斗,逞強好勝。
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們的事后,就召見天使說:“地上有人向我告狀,日頭和月亮總是在一起,這樣天天都是白天,半陰半陽的,人們感到很不舒服,總是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莊稼也長不好了?!比藗兒苤?,都要求把他們分開。
你傳我的諭旨,命令八條小龍來完成。
八旗子弟
[the “Eight Banner”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稱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國而自己游手好閑的紈绔流氓子弟
“八旗子弟”,指的是清末那些憑借祖宗福蔭,領著“月錢”,游手好閑,好逸惡勞,沾染惡習,腐化沉淪的人物。清末許多“旗下人”都非常會享樂,十分怕勞動。男的打茶圍,蓄畫眉,玩票〔玩票〕指非職業(yè)演員從事戲曲表演。,賭博,斗蟋蟀,放風箏,玩樂器,坐茶館,一天到晚盡有大量吃喝玩樂的事情可以忙的。女的也各有各的閑混過日的法門。到了家道日漸中落,越來越入不敷出的時候,恃著特殊的身份和機靈的口舌,就干上巧取豪奪,誆誆騙騙的事兒了。他們大抵愛賒買東西,明明口袋里有錢,偏要賒,已經(jīng)寅吃卯糧了,還是要賒。當時好些人對他們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
廣州曾經(jīng)是“旗下人”聚居的城市之一,至今市區(qū)還留下“八旗二馬路”這么一個名稱。這里流傳著一個故事:早年有個“旗下人”到茶館喝茶,當堂倌取來沖茶用的蓋盅,還沒有沖水的時候,他就把一只小鳥放在盅里,加上蓋子。當堂倌揭開蓋子的時候,小鳥呼的一聲飛走了。于是這旗人就撕開顏面,纏著堂倌索取賠償,狠狠敲了一筆之后,才揚長而去。直到今天,廣州的茶館里,服務員為茶客泡好茶,如果茶客飲后自己不揭開蓋子的話,服務員是不會主動來沖水的。傳說這種習慣就和這個故事有關。姑不論這是真是假,直到現(xiàn)在仍有這樣的故事流傳,可見當年“八旗子弟”給人的印象了。
清代八旗子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組成的,除了滿族、蒙古族和漢族外,還有鄂溫克、達斡爾、錫伯、朝鮮族及一些維吾爾、俄羅斯族人等。
“八旗子弟”是什么?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但是年輕人知道的可能不多了。清兵入關以前,17世紀初,努爾哈赤(清太祖)把滿洲軍隊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后來因為人數(shù)一天天增加(以滿人為主,也包括少量蒙、漢、朝鮮、俄羅斯等族人),又由四旗擴充為八旗。八旗旗色的分別,是除了原來的正黃、正紅、正白、正藍之外,再加上鑲黃、鑲紅、鑲白、鑲藍。這些旗的編制,是合軍政、民政于一體的。滿洲的貴、賤,軍、民,都編了進去,受旗制的約束。后來,隨著軍事的發(fā)展,又增編了“蒙古旗”和“漢軍旗”。三類軍旗各有八旗,實際上共為二十四旗。原來的本部,由于區(qū)別上的需要就專稱“滿洲旗”了。
清兵入關的時候,這些“旗下人”或者說“八旗人”的男丁,大抵是能騎善射,勇于征戰(zhàn)的。入關以后,他們大抵受到了世代的優(yōu)待。和皇室血緣親近,地位崇隆的,當了王公大臣,什么親王、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之類;地位小的,當什么參領、佐領;最小最小的,也當一名旗兵。由于他們參與“開國”有功,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祿或者受到照顧。特別是滿洲旗的“旗下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他們大抵是滿洲人,但也有早年祖先就跟隨清宗室到處征戰(zhàn)的漢人,即歸附已久的“舊人”置身其間。清代的制度,規(guī)定他們不準隨便離開本旗,在京的也不準隨便離京。憑祖宗的福蔭,他們好些人世代有個官銜,領月錢過活。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當兵,領一份錢糧。但是家族繁衍,人越來越多。有的人名義上還是參領佐領,但實際上已經(jīng)并不帶兵,有的人名義還是驍騎校,但是已經(jīng)不會騎馬。更甚的,由于子孫大量繁殖的結果,每家每戶的“月錢”不可能累進,“粥少僧多”,就分薄了收入。旗兵的名額有限,也不可能隨便入營。加上上層人物的貪污腐化,大吃空額,能夠入營的旗兵相對來說就更加有限了。這樣,世代遞嬗,不少“旗下人”就窮困下來。他們之中某些有識之士,也覺得長年累月游手好閑,不事生產(chǎn),坐吃山空不是辦法,也有去學習手藝的。但是這樣的人,反而受旗籍人的冷眼,認為他們沒有出息。所以就其壓倒的多數(shù)而論,“旗下人”大抵是游手好閑的。
周恩來同志曾經(jīng)提到的“八旗子弟”,應該說是一個特定名稱,它指的不是清兵入關前后的旗籍青年;也不是辛亥革命之后,逐漸變成了勞動人民的曾經(jīng)有過旗籍的青年;也不是指具有旗籍的一切人?!捌烊恕敝校灿谐鲱惏屋?、不同凡響的人物。清代的大作家曹雪芹,就是正白旗人?,F(xiàn)代作家老舍,就是正紅旗人。他們“旗下人”的身份絲毫不影響他們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它指的是清末那些憑借祖宗福蔭,領著“月錢”,游手好閑,好逸惡勞,沾染惡習,腐化沉淪的人物。
弘晝年少的時候就被嬌慣,乾隆帝多次縱容他的行為。乾隆曾經(jīng)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殿監(jiān)試八旗子弟,到了上午膳的時候,弘晝請乾隆帝退朝就食,乾隆帝沒有準許。弘晝急促地說:“皇上難道以為臣給了這些士子錢財,請托他們辦事嗎?”
到了第二天,弘晝進攻向乾隆帝請罪,乾隆帝待之如初。弘晝的性情比起之前還要奢侈,由于乾隆帝的優(yōu)待,所以他比其他的藩王更加富裕。而且弘晝有一個愛好,即喜歡置辦喪禮,他曾經(jīng)說過:“人沒有一百年還不死的,還有什么好避諱的?”他還曾經(jīng)親自指揮過喪儀,坐在庭院的中間,讓府里的家人祭奠哀泣,自己在一旁岸然笑飲以為樂趣。而且制作冥器、象鼎、彝盤盂等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