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1、原文:一種說法緣于漢代劉向《列仙傳》講述的故事:“蕭史者,秦穆公(嬴姓)時人也,善吹簫,能致白孔雀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shù)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shù)年,一日皆隨鳳凰飛去。
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焙笏煊谩芭瘛狈褐该琅蛳膳?;用“蕭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稱“蕭郎”。
2、拓展:相傳,春秋時秦穆公的愛女弄玉,她酷愛音樂,尤喜吹簫。一晚,她夢見一位英俊青年,極善吹簫,愿同她結(jié)為夫妻。
穆公按女兒夢中所見,派人尋至華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鶴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簫。此人名蕭史。
使者引至宮中,與弄玉成了親。一夜兩人在月下吹簫,引來了紫鳳和赤龍,蕭史告訴弄玉,他為上界仙人,與弄玉有殊緣,故以簫聲作合。
今龍鳳來迎,可以去矣。于是蕭史乘龍、弄玉跨鳳,雙雙騰空而去。
秦穆公派人追趕,直至華山中峰,也未見人影,便在明星崖下建祠紀念。二、語段: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1、原詩:贈去婢崔郊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2、譯文:公子王孫競相爭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淚濕透了羅巾。一旦進入深幽如海的侯門,從此蕭郎便成為了陌路之人。
3、創(chuàng)作背景: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卻被賣給顯貴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
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后來于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lǐng)去,傳為詩壇佳話。
(范攄《云溪友議》)4、作者簡介: 崔郊,唐朝元和間秀才,《全唐詩》中收錄了他的一首詩。(《云溪友議》卷上、《唐朝紀事》卷五六)唐末范攄所撰筆記《云溪友議》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卻被賣給顯貴于頔。
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后來于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lǐng)去,傳為詩壇佳話。
全書共五章。
第一,二章為“聲律啟蒙詳解”《聲律啟蒙》是我國古代的一本蒙學書(兒童發(fā)蒙用的教科書),其特點是全部選用常用的字,詞和典故,編成分韻排列,平仄和諧,對仗工整,義理健康的聯(lián)語,讀來抑頓挫,朗朗上口,命名人們能于誦讀中對我國古典詩詞的押韻,平仄,對仗三個最重要的特點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感性認識。大概正是因為這一點。
《聲律啟蒙》作為學寫詩詞的入門書流傳久遠而不衰。此次整理,除將原文改排成簡化字并添加標點外,還糾正了原刻中的一些錯誤,對其中難字的音義及典故進行了注釋。
第三,四,五章為“詩詞格律詳解”。第三章講解有關(guān)聲律平仄和一般押韻方面的常識,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講解與詩和詞有關(guān)的格律常識。
書后另有附錄三種:《詩韻常用字簡表》《詞韻常用字簡表》《派人平聲的中古常用人聲字簡表》,以方便讀者查找選用。 當今欣逢盛世,經(jīng)濟繁榮,黨和國家更英明倡導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故作者特將在高校教授古典詞二十余年的經(jīng)驗凝成此書,相信會得到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和學習者的歡迎。
編輯推薦 : 全書共五章。第一,二章為“聲律啟蒙詳解”《聲律啟蒙》是我國古代的一本蒙學書(兒童發(fā)蒙用的教科書),其特點是全部選用常用的字,詞和典故,編成分韻排列,平仄和諧,對仗工整,義理健康的聯(lián)語,讀來抑頓挫,朗朗上口,命名人們能于誦讀中對我國古典詩詞的押韻,平仄,對仗三個最重要的特點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感性認識。
大概正是因為這一點?!堵暵蓡⒚伞纷鳛閷W寫詩詞的入門書流傳久遠而不衰。
此次整理,除將原文改排成簡化字并添加標點外,還糾正了原刻中的一些錯誤,對其中難字的音義及典故進行了注釋。 第三,四,五章為“詩詞格律詳解”。
第三章講解有關(guān)聲律平仄和一般押韻方面的常識,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講解與詩和詞有關(guān)的格律常識。書后另有附錄三種:《詩韻常用字簡表》《詞韻常用字簡表》《派人平聲的中古常用人聲字簡表》,以方便讀者查找選用。
當今欣逢盛世,經(jīng)濟繁榮,黨和國家更英明倡導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故作者特將在高校教授古典詞二十余年的經(jīng)驗凝成此書,相信會得到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和學習者的歡迎。 目錄 : 序 前言 第一章 聲律啟蒙(上)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第二章 聲律啟蒙(下)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第三章 聲律韻律常識簡介 第一節(jié) 聲律 一、什么叫平仄 二、古典詩詞中的平仄如何區(qū)分 第三節(jié) 韻律 一、韻、韻部和韻母 二、平水韻簡介 第四章 詩律 第一節(jié) 古代詩歌發(fā)展概說 第二節(jié) 古體詩的格律 一、古體詩的句式 二、古體詩的平仄 三、古體詩的對仗和押韻 四、古體詩例讀 第三節(jié) 近體詩的格律 一、近體詩的句式 二、近體詩的對仗 三、近體詩的押韻 四、近體詩的平仄 五、近體詩例讀 第五章 詞律 第一節(jié) 詞的起源與分類 第二節(jié) 詞牌、詞譜與詞名 第三節(jié) 詞的格律 第四節(jié) 詞譜釋例 第五節(jié) 唐宋詞例讀 附錄 1.詩韻常用字簡表 2.詞韻常用字簡表 3.派入平聲的常用中古人聲字簡表 讀過這本書嗎? 最近在讀 讀過 想讀 還不熟悉 我的評價: 尚未評價 > 有2人讀過 > 有1人想讀 圖書城書評: 我來評論這本書 > 當當網(wǎng)書評(9條) > 卓越網(wǎng)書評(6條) 圖書城書列: 加入到我的書列 加入到社交網(wǎng)站或博客: 加入到校內(nèi)網(wǎng) 加入到51.com 加入到搜狐博客 加入到聚友網(wǎng) 博客:Flash代碼 JavaScript 代碼 更多圖書。
陰陽五要奇書(上、中、下)——《故宮珍本叢刊》精選整理本叢書 塑料異型材生產(chǎn)技術(shù)與應用實例 交聯(lián)聚合物溶液及其在采油中的應用 建筑保溫隔熱材料 高性能結(jié)構(gòu)陶瓷及其應用 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應用 汽車用制動液、傳動液及添加劑 丙烯酸酯膠黏劑 藝術(shù)家通信——塞尚、凡·高、高更通信錄 洗滌劑原料及配方精選 玻璃鋼制品手工成型工藝(第二版) 藝術(shù)的真諦——朗朗書房·西方藝術(shù)史論名著 地坪涂料與涂裝工 防腐蝕涂料與涂裝工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第6卷上)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第8卷上)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第10卷)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第7卷) 家庭中西醫(yī)保健寶典 審理監(jiān)督理論與實踐 聯(lián)系客。
蕭(Xi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大禹賢士伯益后裔。
據(jù)有關(guān)資料所載,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領(lǐng)伯益之后作士于蕭,便以蕭為姓,其后代延襲姓蕭。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
據(jù)史籍記載,伯益是個很能干的人,舜時曾負責掌火,“烈山澤而焚之”,使禽獸逃匿,開辟了許多農(nóng)田;又跟隨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萬民于水火。伯益的巨大功績使他的子孫得到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被分封至蕭地(今安徽省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并以國為氏。
蕭孟虧是蕭姓第一人。 2、出自子姓,以國為氏。
據(jù)《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guān)資料所載,為周代宋國微子啟的后裔?!锻ㄖ尽な献迓浴罚骸笆捠希胖拠?,其地即徐州蕭縣,后為宋所并,微子之孫大心平南宮長萬有功,封于蕭,以為附庸,宣十二年楚滅之,子孫因以為氏?!?/p>
《元和姓綦》也持此說。由于宋微子是殷商后裔,而蕭國是由微子之孫大心所建,故蕭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湯。
后世蕭姓大多認可此一說法。 3、出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或被賜姓,得姓蕭。
據(jù)《續(xù)通志·氏族略》、《姓氏詞典》、《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guān)資料所載,漢朝時巴哩、伊蘇濟勒、舒嚕三族被賜姓蕭,兩晉南北朝時契丹巴哩、伊蘇濟勒、部嚕三氏改姓蕭。據(jù)《遼史·列傳·后妃》記載:“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相國,遂為蕭氏?!?/p>
遼后族以蘭陵為郡望,并自稱其先祖是蘭陵人,把自己附會為西漢宰相蕭何的后裔。據(jù)《續(xù)資治通鑒》記載,有遼一朝“姓氏止分為二,耶律與蕭而已?!?/p>
可見契丹各族中蕭姓群體的規(guī)模是相當可觀的。 4、外姓改入。
據(jù)臺北蕭氏宗親會印行的《蘭陵世家·蕭、鐘、葉三姓本是一家》記載,宋朝有一將軍名鐘達,為奸臣所害,抄斬九族,他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死里逃生,為避害而分別改姓蕭、葉。但此說多有破綻,存疑。
此外,金、元時期,在我國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創(chuàng)教人姓蕭,一些非蕭姓嗣教者被改為蕭姓。 得姓始祖:大心。
蕭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名將名叫南宮長萬,在攻打魯國時戰(zhàn)敗被俘,被囚于后宮,幾個月后才回到宋國,宋閔公為此曾多次取笑他,長萬因被觸痛處而惱羞成怒,一次乘酒興殺死了閔公,并從此公開叛亂,另立公子游為君。宋國群公子紛紛逃往蕭邑(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后來宋國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隨從組建的軍隊,誅殺了南宮長萬,平息了這次叛亂,扶閔公之弟御說繼位,是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蕭地,以為附庸,建立了蕭國,稱大心為蕭君,人稱蕭叔大心。
公元前五九七年蕭被楚所滅,其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蕭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為蕭姓的得姓始祖。
本報訊 “我們石獅整個蕭姓家族,在辦二代證時,姓都被寫成‘肖’?!?/p>
昨日下午,石獅鳳里街56歲的肖金龍老人說,姓突然被改,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而福建蕭姓宗親會負責人說,福建的蕭姓宗親在辦理二代證時,基本都改為肖。
更因為這件事,上個月臺灣蕭氏宗親來晉江尋根時,還擔心后世子孫無法相認。蕭姓宗親表示,希望能“姓歸原主”。
身份證姓氏變“肖” 蕭氏宗親希望改回 肖金龍說,1985年辦一代證時,還用蕭姓,到了2002年,辦理二代證時,他的名字卻變成了“肖金龍”。當有外地匯款時,因為姓不同就無法領(lǐng)取,要到公安機關(guān)打證明,才能領(lǐng)到錢。
昨晚,福建蕭姓宗親會秘書長肖光猛告訴記者,福建的蕭姓宗親在辦理二代證時,基本都被改姓。而目前,石獅有蕭姓266人20多戶,泉港、晉江和安溪有蕭姓各1萬多人,也被改姓。
2005年,福建就成立蕭姓宗親會,專門向國家、省有關(guān)部門及公安機關(guān)反映此事,希望得到解決。 肖光猛說,這幾年,有臺灣蕭姓到泉州認祖,一看見他們用這個“肖”字,對方就不怎么相認,說此“肖”非彼“蕭”,不是同宗同源,這讓福建蕭姓宗親郁悶不已。
上月20日,臺灣蕭氏總會蕭錫銘會長,帶領(lǐng)臺中、臺北和金門的分會長來到晉江尋根,就曾表示,閩臺蕭姓是一家,現(xiàn)在卻改為肖,他們這一代還可以理解,但以后子孫再到大陸尋根,擔心會因此無法相認。而今年3月25日,在晉江召開的第六屆環(huán)球蕭姓懇親大會,多次要求大陸的蕭姓宗親,要盡快將姓改過來。
蕭姓已傳4000年 為全國第30大姓 肖金龍老人告訴記者,蕭姓已有4000年的歷史。蕭姓,出自姬姓,是傳說中的帝王嚳的后代。
嚳的裔孫仲衍是“商末三仁”微子的胞弟,其裔孫大心在春秋時因平定“南宮長萬”之亂有功,被封于蕭(今江蘇蕭縣,一說在安徽北部)。周定王十年(公元597年),蕭國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蕭”為姓,后人多尊大心為遠祖。
蕭何是大心的后裔,他之后,蕭姓世系分明,他也被后人尊奉為一世祖。 經(jīng)石獅方志辦查詢, 蕭姓是當今全國第30大姓,約占漢族人口0.59%。
唐總章二年(669年),蕭姓先人隨陳政、陳元光將士入閩,后分居各地繁衍。
蕭郎 原詩為: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關(guān)于這首詩有這樣一個故事:唐憲宗時,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的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來卻被賣給顯貴人家。
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有一次寒食,婢女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關(guān)于這首詩有這樣一個故事:唐憲宗時,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的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來卻被賣給顯貴人家。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
有一次寒食,婢女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在后來的文學作品中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 《贈婢》 唐·崔郊 從此蕭郎是路人 公子王孫逐后塵 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唐末范攄所撰筆記《云溪友議》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效互相愛戀,后卻被賣給顯貴于頔。
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后來于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lǐng)去,傳為詩壇佳話。 釋義:蕭郎是詩詞中習用語,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此處是崔郊自謂。
參考: 1·《梁書·武帝紀上》:遷衛(wèi)將軍王檢東閣祭酒,儉一見(蕭衍),深相器異,謂盧江何憲曰:“此蕭郎三十內(nèi)當作侍中,出此則貴不可言?!?蕭郎,即梁武帝蕭衍,南朝梁國的建立者。
公元502-549在位,字叔達,小字練兒,今江蘇常州人,曾任齊豫州刺史,守襄陽,乘齊內(nèi)亂,起兵奪取帝位。信佛,奉佛為國教。
后世留《梁皇懺》一書,傳梁武帝初為雍州剌史時,他的夫人郗氏,性多嫉妒卒病故,蕭衍建帝后二年,夢到她變成蟒蛇,為懺其多嫉罪業(yè),武帝集錄佛經(jīng)語句,作成懺法十卷,世稱《梁皇懺》。 因為蕭衍在歷史上頗有名氣,所以蕭郎二字流傳甚廣,后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
古文中也常有“蕭娘”,唐人以“蕭娘”為女子泛稱。 2·漢·劉向《列仙傳》:“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
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
居數(shù)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shù)年。
一旦,皆隨鳳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美貌且善吹蕭。一天夜晚,弄玉對著滿天的星星輕輕吹起蕭來。
夜里靜悄悄,輕柔幽婉的簫聲好像一縷輕煙,飄向天邊,在星空中回蕩。隱約中,弄玉聽到星空中有另一縷簫聲,正與自己合鳴。
弄玉回房后夢見一位英俊少年,吹著簫,騎著一只彩鳳翩翩飛來。少年對弄玉說:"我叫蕭史!住在華山。
我很喜歡吹簫因為聽到你的吹奏,特地來這里和你交個朋友。"說完,他就開始吹簫,簫聲悠美,聽得弄玉芳心暗動,于是也拿出簫合奏。
他們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開心。 弄玉醒來后,不禁一再回想夢中的情景,對那位俊美少年再也不能忘懷。
秦穆公知道女兒的心事后,就派人到華山尋找蕭史,果然找到了弄玉夢里的少年. 蕭史弄玉婚后經(jīng)常一起吹簫,秦國的山林溪邊、藍天、夜空,幾乎時時可以聽到他們的合奏。穆公特地為他們筑了鳳臺. 秦國的少年男女被他們這種浪漫的行為感染,開始也愛唱歌跳舞,全國的氣氛由嚴肅變成活潑。
這種現(xiàn)象使得朝廷臣子很憂心,怕社會風氣因此變壞,所以不斷向秦穆公反應。蕭史和弄玉為了不為難父王,也為了逃避這些煩人的閑話,于是不告而別,躲到一個別人再也找不到的地方。
民間為他們的消失編了一段美麗的神話。將蕭史和弄玉說成是仙人下凡,有一天當他們夫婦正在合奏時,忽然天外飛來一只龍和風,載著他們一路吹蕭,飛到華山明星崖。
為紀念蕭史弄玉,后人在此修建了“引鳳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這段奇事,《東周列國志》上有“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的詳細記載。
從此以后,“蕭史”也成為了夫婿的代稱。
蕭#xiāo 【釋義】①冷清;不興旺:蕭條。
②姓。 【蕭瑟】 #xiāosè①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秋風蕭瑟。
②形容景色凄涼。 〖例句〗連年戰(zhàn)爭,使這個小城變得一片蕭瑟。
蕭- 其他信息 蕭 (形聲。從艸,肅聲。
本義:艾蒿) 同本義 蕭,艾蒿也。――《說文》 蕭萩。
――《爾雅》。注:“即蒿?!?/p>
共蕭茅。――《周禮·甸師》 彼采蕭兮。
――《詩·王風·采葛》 又如:蕭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無才);蕭敷艾榮(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飛黃騰達 古國名 楚子伐蕭。
――《左傳》 縣名 姓 蕭君圭君玉(蕭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蕭 蕭條,冷落;荒涼 蕭(蕭) ⒈〈古〉稱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靜:~然。~索。
①冷落寂寞:景象~條。 ②停滯,萎縮:經(jīng)濟~條。
①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秋風~瑟。 ②冷落凄涼的樣子。
蕭xiāo 1.蒿類植物的一種。即艾蒿。
2.蕭條冷落;凄涼。 3.稀疏。
4.指蕭斧。 5.見"蕭森"。
6.見"蕭然"。 7.通"肅"。
參見"蕭墻"、"蕭斧"。 8.古國名。
春秋 時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公元前597年滅于楚。后仍為宋邑。
9.姓。
“蕭”與“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時兩姓就已并行。
但二者不同的是,“蕭”姓兩千多年來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漢代以后卻難尋蹤跡,這從各時代的姓譜中可以得到證明??梢哉f,現(xiàn)在全中國內(nèi)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來姓“蕭”者。
半個世紀前,“蕭”姓很多,“肖”姓則罕見?!兜谝慌愺w字整理表》和《漢字簡化方案》頒布以后,很多人認為“蕭”是“肖”的異體字,或認為“肖”是“蕭”的簡化字。
于是不少“蕭”姓者為書寫簡便,把“蕭”寫作“肖”;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為“蕭”姓者辦理身份證、戶口登記、入學手續(xù)時,也常將“蕭”寫作“肖”。因此,近幾十年來,“肖”姓多了起來(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蕭”姓的趨勢。
如《深圳姓氏談》載:“肖姓亦即蕭姓,蕭俗作肖。源出于子姓。
春秋時,宋國勇將南宮長萬攻打魯國被俘,幾個月后放回宋國。公元前682年秋,與宋閔公于后宮博戲。
閔公無意嘲笑了長萬曾當俘虜,長萬頓時惱羞成怒,打死了宋閔公,又殺了幾個大臣,立公子游為國君。宋國群公子紛紛逃往蕭邑(今安徽蕭縣)。
蕭邑大夫大心組織軍隊,殺逐南宮長萬及同黨,平息了內(nèi)亂。宋閔公的弟弟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蕭為附庸國,稱為蕭叔,其后人就是蕭氏即肖氏。
南宋末年,一些肖姓居民從福建遷至深圳地區(qū),現(xiàn)聚居在坪地鎮(zhèn),是該鎮(zhèn)人口最多的姓氏,大多居住于西湖塘、岳塘崗、香屋一帶?!?工具書注釋中的問題,是“蕭”、“肖”二姓使用混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辭源》、《辭海》等工具書,在注“蕭”時有“姓”這一義項,而注“肖”時并無“姓”的義項。這是沿襲了一些老工具書的注法。
《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在“肖(Xiāo)”的字頭下,均注作“姓,‘蕭’俗作‘肖’”。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當作“蕭”姓之“蕭”的俗體字了。
《漢語大字典》注“肖”時說,“姓,也作‘蕭’”,1962年版的《新華字典》注“肖(Xiāo)”時說,“姓,同‘蕭’”。這都是把“肖”、“蕭”看作異體的關(guān)系了。
無論是把“肖”看作俗體,還是把“肖”、“蕭”看作異體,實際上都是把“蕭”和“肖”當成一個姓,注音均為陰平的 Xiāo?!冬F(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字典》獨樹一幟,它把“肖”注成只讀 Xiào 的單音字,字頭下的第二個義項就是“姓”。
這樣處理,“肖”與“蕭”就完全脫鉤,“肖”已成為獨立于“蕭”姓之處的另一個姓,讀音也變成了去聲的 Xiào。從國家有關(guān)部門頒布的語言文字的規(guī)定看,“蕭”與“肖”既非異體關(guān)系,又非繁簡關(guān)系。
所以“‘肖’也作‘蕭’”、“‘肖’同‘蕭’”等說法不可取?!啊挕鬃鳌ぁ钡恼f法如何呢?因為“肖”不是“蕭”的簡化字,二者又非異體關(guān)系,所以一些工具書的編者就把“肖”看作“蕭”的俗體字。
實際上“某俗作某”是一種很模糊的說法。 但未受到建國后的一場文字改革沖擊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臺灣,東南亞等,所有的蕭家人都是姓“蕭”的,沒有一個人寫姓“肖”。
一個人的名字是自己的,但是一個人的姓氏卻是祖宗傳下來的,中國人最講究傳統(tǒng)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畢竟,“肖”姓畢竟是不規(guī)范的姓,不是所有蕭家人的姓啊,蕭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會瞑目的。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后,全國已有越來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蕭”。 由于時間已過數(shù)十年了,有些年輕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己原系蕭家人(從身份證看,其爺其父等,均也已寫姓“肖”),以輕易否認自己是蕭姓人,其實, 這些人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考證: 1、如宗祠,不管建國后蕭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蕭姓聚集地的蕭家宗祠上的“蕭”字是不會改的。
2、問長輩,特別是一些上了60歲以上年紀的長輩,他們在小時候,在年輕時一定用過姓蕭。 3、祖墳,祖上的墳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蕭字等等。
但不管考證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現(xiàn)在的全中國,寫姓肖者中,有99%都是原來的姓蕭者,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