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白帽[歷史典故] 11
在海城的歷史長河中曾涌現(xiàn)出不少文化名人,有名的歷史典故"遼東白帽"便是由此產(chǎn)生.
東漢末年,著名學者管寧因不滿朝廷宦官專權(quán)和中原地區(qū)諸侯割據(jù)稱雄的局面,渡海來到遼東半島上的海城講學.他到今天海城新臺子鎮(zhèn)的地方筑壇設(shè)館,廣招遠近各地學子,授書講經(jīng),培養(yǎng)齊家治國濟天下的人才.史書記載,管寧居住的地方天天有上門求學受教的人,"旬日成市".(短時間里聚集了很多人,熱鬧得象集市)他在這里居住50多年,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深受當?shù)匕傩站粗?
管寧學問淵博,品德高尚,朝廷屢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了.他不愿與貪官同流合污,毅然來海城隱居.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節(jié)操,他常常戴高大的白帽,這就是"遼東白帽"典故的由來.著名愛國將領(lǐng)文天祥在他那首流傳千古的"正氣歌"中,有名的詩句"或為遼東帽",指的就是管寧喜戴白帽這件事.
文章來源:遼寧畫報出版社<<;海城史地>>
”白墮春醪“出自楊炫之所作的典故《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簡稱《伽藍記》,是中國古代佛教史籍。是東魏遷都鄴城十余年后,撫軍司馬楊炫之重游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況歷史變遷寫作的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于一身的歷史和人物故事類筆記,成書于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后世將《洛陽伽藍記》與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并稱為中國北朝時期的三部杰作。
原文
劉白墮善釀酒,飲之香美,經(jīng)月不醒。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藩,路逢劫賊,飲之即醉,皆被擒獲。游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但畏白墮春醪。”
白話釋義
劉白墮善釀酒,一個官兒載了他釀的酒在途中遇盜,結(jié)果群盜貪飲美酒而醉,不但未如水滸般劫了生辰綱,反倒自個“倒也、倒也”了。游俠兒間也傳開了“不怕弓箭,不怕大刀,就怕劉白墮釀造的春醪”的說話。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西晉永嘉之亂后,佛教在北方日熾,社會遂盛行開鑿石窟、建立寺廟,僅北魏都城洛陽,城內(nèi)外就建寺一千余所。其后政權(quán)更迭,洛陽陷于兵燹,繁華之地,成為廢墟。都城也遷到了鄴。
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楊炫之因公務路過洛陽,面對繁華名都在現(xiàn)實中卻是“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的凄涼景象,感慨傷懷,因作此書。其意蓋有三:追記洛陽昔日景象,保存史實;抒發(fā)國家破亡、京都傾毀的悲傷之情;揭示統(tǒng)治者沉迷于佛教迷信的禍害。
作品賞析
《洛陽伽藍記》文筆簡潔清秀,敘事繁而不亂,駢中有散,頗具特色。在結(jié)構(gòu)上采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典籍“合本子注”之體,即正文與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內(nèi)容組織得有條不紊頗受歷代文史專家推重。與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并稱“北朝文學雙璧”。
作者簡介
楊炫之,生于北魏,而《魏書》無傳,生卒無考,家世爵里皆有爭議。唐釋道宣《廣弘明集》作陽炫之,云其北平人。一作羊炫之,始自唐劉知幾《史通》,南宋晁公武《讀書志》因之?!堵尻栙に{記》書首署名“魏撫軍府司馬楊炫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洛陽伽藍記》
集腋成裘的成語典故
墨子,戰(zhàn)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zhàn)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墨子主張舉拔賢人,一定要打破等級制度,將尚賢真正落實在政治上。賢良之士是國家之寶,要治國,先要萃集精英、廣納賢士,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里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只狐貍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貍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只只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后,便可縫制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將人才聚集,并加以重用,國家才能強盛不衰。
后來「集腋成裘」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用集腋成裘造句
1) 生命之樹的綠意,由春的期待,夏的狂放,到秋的誠實,冬的淡泊,一葉、一葉地飄落;人生之書的頁碼,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頁、一頁地豐隆。
2) 每天改變一點點,我們的每一次小小的努力雖然看不出有明顯的變化,但是,“積土成山,集腋成裘”,量變的過程中必定會迎來質(zhì)的飛躍。
3) 我們平日里只要多觀察,時間久了,寫作的素材也就自然集腋成裘了。
4) 哦!也許是吧!反正我一刻也沒閑著,每天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積銖累寸,積少成多,積年累月的如此這樣,就能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了。
5) 第一次修煉霸體訣,已經(jīng)初見了成效,雖然這些光點不是很多,每一種顏色的光點只有幾十個而已,但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的道理,陸青峰還是明白的。
6)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幾秒鐘雖然不長,卻構(gòu)成永恒長河中的偉大時代。
7) 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螞蟻多了也是肉。
古人在詩詞中,常用鷗鳥之盟或者鷗盟代指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真誠相處。
鷗鳥之盟的典故出處是《列子》,在其中的“黃帝”篇中,講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有一個住在海邊的少年喜歡劃船出海,與海鷗嬉戲相處。每當他劃著小船來到海上,成群的海鷗圍著他爭相嬉鬧,同他盡情玩耍,毫無戒備之態(tài)。一日少年的父親對他說,讓他再去海上的時候,逮幾只海鷗回來賞玩。少年答應了父親的請求,依舊劃著小船來到了海上。但是這次海鷗卻像知道他的意圖似的,只在小船的上空飛舞盤旋,卻再也不肯落到船上與少年游戲玩耍了。在評論這個故事的時候,古人總結(jié)道“心動于內(nèi),行變于外。禽鳥猶覺,人理豈有詐哉!”正是因為少年有了捕鷗的私欲和動機,所以他的表情和動作與往常天真無邪不一樣了,海鷗察覺了其中有詐,故而不肯就擒和與他嬉鬧了。
這則故事寓意深刻,至今對理解人與人之間的誠摯相處,在彼此沒有功利需求的基礎(chǔ)上,建立真誠的友誼,都有一定的啟發(fā)。如果一些友誼摻雜了私欲,想要從對方得到好處,滿足一己的需求,那么這個友誼就不是真的,也不會長久的。古人借用這則故事,生成了詩詞常用的典故。后世引用鷗鳥之盟的典故,主要是寓意人們不應互相猜忌和利用,應當真誠自然地交往和建立彼此之間的友誼。而后又引申為厭惡世上人情險惡及互相傾軋,傾情于融入自然和超塵脫俗。
因為敝人姓翟,就給你介紹一下這個成語的故事吧
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曾經(jīng)為漢武帝手下的兩位大臣合寫了”一篇傳記,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鄭莊。汲黯,字長孺,濮陽人,景帝時,曾任“太子洗馬”,武帝時,曾做過“東海太守”, 后來又任“主爵都尉”。鄭莊,陳人,景帝時,曾經(jīng)擔任“太子舍人”,武 帝時擔任“大農(nóng)令”。這兩位大臣都為官清正,剛直不阿,曾位列九 卿,聲名顯赫,權(quán)勢高,威望重,上他們家拜訪的人絡(luò)繹不絕,出出進進,十分熱鬧,誰都以能與他們結(jié)交為榮。 可是,由于他們太剛直了,漢武帝后來撤了他們的職。他們丟了官,失去了權(quán)勢,就再也沒人去拜訪他們了。 開封的翟公曾經(jīng)當過廷尉。他在任上的時候、登他家門拜訪的 賓客十分擁擠,塞滿了門庭。后來他被罷了官,就沒有賓客再登門 了。結(jié)果門口冷落得可以張起網(wǎng)來捕捉鳥雀了。官場多變,過了一個 時期,翟公官復原職。于是,那班賓客又想登門拜訪他。程公感慨萬千,在門上寫了幾句話: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詞的意思是: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wǎng)來捕麻雀。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詞的近義詞:門庭冷落、門堪羅雀
詞的反義詞:門庭若市
三段話的意思是:能夠生死往來,才能知道交情的深淺,貧窮之時與富貴之時,可以看到大家和你交往的態(tài)度(行為),地位高貴與地位敵艦,足可以見證人際交往的真諦?。?/p>
先說陳藩,字仲舉,汝南郡平輿人,汝南就是今天的河南駐馬店一代。這個人是大大的有名。后漢書里有傳,官做到了太傅,封高陽鄉(xiāng)侯。也就是說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務院主要領(lǐng)導這一級。這個人在政治上很有作為,這里先按下不表,我們主要是要講他的為人?!妒勒f新語》里說他是:“言為士則,行為世范”,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了。在中國的歷史上。讀書人能夠得到如此評價的人寥寥無幾,用現(xiàn)在的話就叫做道德行為的典范,很是不平常。
再說徐儒。徐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逗鬂h書》說他:“少學文經(jīng)學,兼通天文歷算。家貧務農(nóng)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時稱“南州高士。”中國歷史上的高士都幾乎是這個樣子:學問大是肯定的,關(guān)鍵要“公府征辟皆不就”,這樣才能是名聲遠播。不過真的誰來喊都不去,也不可能。諸葛亮不就是把自己賣了個好價錢嗎?徐儒雖然是個高士,史上也未見有三分天下的功績,讓他青史留名的還是陳蕃。作為尚書被貶的陳蕃一到豫章,首先“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其求才急迫之心可見一斑。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簡直就是一分鐘都等不了的樣子。朝廷重臣如此對待一介徒有虛名的文人,正是那個年代的文化氛圍。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