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币昧藘蓚€典故,一個是姜尚,八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個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擴展資料
《行路難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獨善一身的矛盾。正是這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組詩氣象非凡。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又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成為后人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行路難三首
古人記事要用"竹簡",亦即用上好的竹子記寫鐫刻事情和文章,此一片片的竹即稱"竹簡"。竹簡的制作并不簡單,首先要選擇上等的青竹(此"青竹"指綠色之竹),稱其為"青";然后,削成長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一方面是為了便于書寫,另方面也為干燥防蟲。
烘烤之時,本來新鮮濕潤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樣。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了。"汗青"的原意是青竹出汗的工序,漸漸成了竹簡的代名詞了。
汗青是指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jié)B出,再刮去青皮,便于書寫,避免蟲蛀,故稱汗青,也叫殺青。
擴展資料:
汗青的出處
《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炭譃┑膽K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賞析:
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與元軍作戰(zhàn),被俘,途經零汀洋時,元軍逼迫他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他寫下了這首詩。詩人以詩明志,表現(xiàn)出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和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痹娙嘶仡欁约旱氖送竞驼鲬?zhàn)的經歷:因科舉而蒙朝廷重用,在荒涼冷落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已經度過了四個春秋?!案筛炅嚷洹痹诖艘嘀杆卧g的戰(zhàn)事已經接近尾聲,南宋幾近滅亡。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逼扑榈纳胶营q如風中飄絮,動蕩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國家的災難、個人的坎坷濃縮在這兩個比喻句中,意思是國家和個人的命運都已經難以挽回。“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p>
在曾經兵敗的惶恐灘頭,詩人也曾為自己的命運惶恐憂慮,而今途經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嘆自己的孤苦伶仃,無力挽救國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自古以來,人世間誰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顆赤膽忠心,永遠照耀在史冊上。此句慷慨陳詞,直抒胸中正氣,表現(xiàn)出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和昂揚斗志,因此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汗青 (詞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過零丁洋
《停云》詩中沒有用典,而是模仿《詩經》的形式,詩中運用比興的手法和復沓的章法,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的烘托描寫,和不能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感慨,充分抒發(fā)了詩人對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時,詩中“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平陸成江”等詩句,則暗寓著詩人關懷世難的憂心。
《停云》詩約作于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春,當時作者閑居于家鄉(xiāng)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此前一年,桓玄在建康(今南京)篡東晉帝位,這一年二月,劉裕收取京口(今鎮(zhèn)江)、廣陵(今揚州),進一步攻占建康(今南京)。桓玄逃經潯陽,挾晉帝走江陵(在今湖北)。
翻譯:《停云》這首詩,是為思念親友而作。酒樽里盛滿了澄清的新酒,后園內排列著初綻的鮮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嘆息無奈,憂愁充滿我的胸懷。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此詩從首句中摘取二字為題,題目與詩的內容無關。這首詩的內容,就是序中所說“思親友也”。詩中運用比興的手法和復沓的章法,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的烘托描寫,和不能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感慨,充分抒發(fā)了詩人對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詩歌全篇貫穿了陶淵明因不能和友人共享美好的抱恨之意,這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的一片熱腸,和希望與友人共享美好的深情。
無論是“良朋悠邈,搔首延儜”的煩急,還是“愿言懷人,舟車靡從”的無奈,無論是“安得促席,說彼平生”的愿望,還是 “豈無他人,念子寔多”的擔憂,無不盡顯詩人的火熱心腸和深情厚意。
正因為對友人的一片熱腸和一往情深,而使詩人陷入寂寞孤獨:“競用新好,以怡余情?!薄?始發(fā)新芽的東園之樹,都競相用發(fā)著嫩芽的枝葉讓我快慰,這正是因寂寞孤獨而生幻覺,或聊以自慰。因為寂寞孤獨,詩人才羨慕那“翩翩飛鳥”的“好聲相和”,而益發(fā)“抱恨”了。
詩中“八表同昏”等詩句,表面看是寫天氣,而用夏天雷雨前或冬天雪前的景象來形容春季的天色,似乎形容過量,顯然,這里是暗喻國政時局被封建貴族、軍閥爭奪中央政權而搞得天昏地暗,暗寓著詩人關懷世難的憂心。
原發(fā)布者:龍源期刊網
【摘要】本文主要總結了古詩詞中常見的13個典故,并說明詩中用典,貴在自然,貴在妥帖,貴在切合其事。
【關鍵詞】古詩詞;典故
典故,或稱用典、用事,是指用過去的事來說明當前的問題,既要“師其意”,還須故中出新,使用典情思雋永,耐人尋味。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痹娭杏玫?,貴在自然,貴在妥帖,貴在切合其事。
1.龍城
楊炯《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鄙騺缙凇峨s詩三首(其三)》:“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蓖醪g《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匈奴名城,秦漢時匈奴祭祀的地方,泛指敵方要塞。
2.投筆
祖詠《望薊門》:“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毙翖壖病端{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薄逗鬂h書》: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投筆”即棄文從武。
3.折腰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官定后戲贈(時免河西尉,為右衛(wèi)率府兵曹)》:“
錦囊佳句,成語,典出《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隱十·李賀小傳〉。
李賀”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昂笏煲浴卞\囊佳句 “等指優(yōu)美的文句。
亦省作“ 錦囊句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
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后為詩,如他人思量 牽合,以及程限為意。
唐朝時期,詩人李賀身體很瘦小,經常帶著一名書童,騎著一匹弱馬,在郊外閑游,看到漂亮的風景,即景生情寫下幾句,放到書童背上的錦 囊中。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3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