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來源
陸(lù)姓來源有:
陸姓
來源一
相傳吳回在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的兒子名終。因為在陸鄉(xiāng)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陸為姓,稱陸氏。
來源二
戰(zhàn)國時田完裔孫齊宣王有個孫子叫通,受封于平原縣陸鄉(xiāng),即陸終的故地,因此以陸為氏。史稱陸氏正宗,這是山東陸氏的起源。
來源三
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有一國名為陸渾國,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此國所滅,亡國之后的陸渾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xí)慣,以國為氏,后代以陸為姓。
來源四
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鮮卑有很多鮮卑人復(fù)姓“步陸孤”氏,隨魏文帝遷如洛陽后改為陸氏。
陸姓 來源有四: 1、相傳吳回在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的兒子名終。
因為在陸鄉(xiāng)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陸為姓,稱陸氏。
這就是山東陸氏。 2、戰(zhàn)國時田完裔孫齊宣王有個孫子叫通,受封于平原縣陸鄉(xiāng),即陸終的故地,因此以陸為氏。
史稱陸氏正宗,這是山東陸氏的起源。 3、出自陸渾國。
春秋時有一國名為陸渾國,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此國所滅,亡國之后的陸渾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xí)慣,以國為氏,后代以陸為姓。 4、出自他族改姓。
南北朝有代北鮮卑復(fù)姓步陸孤氏,隨魏文帝遷如洛陽后改為陸氏。 郡望堂號 郡望: 吳郡:三國吳寶鼎元年置郡,治所在烏程。
此支陸氏為陸通的直系后裔,其開山始祖為西漢時的陸烈。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陽。
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治所在禹縣。此支陸氏為吳郡陸氏的分支,其開山始祖為東漢潁川太守陸閎。
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 河內(nèi)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西晉移至野王。
堂號: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殺來的時候,陸秀夫從容拔劍將妻子、兒 驅(qū)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盡。
黜霸堂:漢朝時陸賈跟隨劉邦滅秦建漢。他的口才相當(dāng)好,兩次出使南越。
還曾寫了一本《新語》送給高 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陸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內(nèi)、吳郡為其堂號。
姓氏
起源
一、傳說帝顓頊的孫子吳回在堯時任火神祝融,他有個兒子名叫終,因為封在陸鄉(xiāng)(今山東平原縣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子孫有的以陸為姓,稱陸氏。
二、為戰(zhàn)國時,宣王有個兒子名叫通,字季達(dá),受封于平原縣陸鄉(xiāng)(今山東平原縣陸鄉(xiāng)),是陸終的故地,所以以陸為姓,稱陸氏。
三、為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期的陸渾國,是由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于伊川(今屬河南境)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最早活動于今陜西、甘肅、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遷到陜西秦嶺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東遷之機,東遷到今陜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公元前638年,被秦晉兩國強行遷到今河南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所滅。亡國后的陸渾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xí)慣,以國為姓,稱陸氏。
四、為由他族改姓而得。據(jù)史料記載,南北朝時后魏有代北(今內(nèi)蒙古南部一帶)鮮卑族復(fù)姓步陸孤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改為陸氏。這一支陸氏的源地在今河南洛陽一帶。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陸通之子陸發(fā),仕齊為大夫,謚號恭侯。陸發(fā)有兩子:陸萬、陸臬。陸萬生陸烈,字伯元,西漢時為縣令、豫章都尉,深得吳人愛載,死后葬于胥屏亭,他的子孫成為吳郡吳縣人。 以后子孫不斷繁衍,到東漢時的陸閎為潁川太守、尚書令,生有三子:陸印、陸溫、陸桓,號潁川支。陸桓,字叔文,生子陸續(xù),陸續(xù)生有三子:陸稠、陸逢、陸褒。陸稠任荊州(相當(dāng)于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的一部分)刺史,另分荊州支。陸逢為漢尚書仆射,樂安侯,生有五子:陸涉、陸表、陸瓊、陸吳、陸招。后發(fā)展為陸氏樂安(相當(dāng)于今山東博興、高青、桓臺、廣饒、壽光等地)支。陸表生子陸?zhàn)Γ戰(zhàn)ι雨懟?。陸恢為兩晉之諫議大夫,又分出陸姓諫議分支。到南北朝時,南北兩地的陸氏人口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宋元以后,陸姓遍布全國各地。
郡望
吳郡,三國時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晉義熙初移今吳興)相當(dāng)于今浙江臨安、余杭、德清一線西北,以及江蘇宜興縣。這支陸氏為陸通的直系后裔,開基始祖為西漢時的陸烈。
河南郡,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相當(dāng)于今河南黃河以河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以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230年)置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市)。相當(dāng)于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這支陸氏是吳郡陸氏的分支,開基始祖為東漢潁川太守陸閎。
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平原縣南)。相當(dāng)于今山東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河、商河、惠民、陽信等縣。
河內(nèi)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西南)。相當(dāng)于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包括汲縣)以西地區(qū)。西晉時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
陸姓以“河南”、“平原”、“河內(nèi)”、“吳郡”為堂號。
發(fā)源于今山東境內(nèi)的陸氏和由鮮卑復(fù)姓步陸孤氏改姓的陸氏,發(fā)展成為陸姓的兩支主流。
兩支陸姓主要分布在今山東、河、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等省。這些地方的陸姓族人大多為陸通的后代。
帶有陸字的成語 : 斑駁陸離、光怪陸離、光怪陸離_成語解釋 【拼音】:guāng guài lù lí 【釋義】:光怪:光彩奇異;陸離:開卷參差。
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p>
《三國志·吳志·孫堅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冢上有光怪,云氣五色,上屬于天,曼延數(shù)里?!?【例句】:那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jié)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水陸畢陳、水陸俱備、陸無屋,水無舟、陸梁放肆、隨陸無武,絳灌無文、推舟于陸、水陸并進、神州陸沉、陸詟水栗、干鮮水陸、牢落陸離、水陸之珍、陸玩無人、潘陸江海、陸賈分金、陸海潘江、水陸之饌。
神州陸沉:陸地?zé)o水而沉。中國大陸沉淪。比喻領(lǐng)土被敵人侵占。
干鮮水陸 干:干菜果品;鮮:新鮮水果蔬菜等;水:水產(chǎn);陸:陸產(chǎn)。各種山珍海味干鮮瓜果都有。形容宴席豐饒。
之珍水陸 指水陸所產(chǎn)的珍貴食物。指美味佳肴。
水陸之饌 饌:飯食;水陸:水上和陸上出產(chǎn)的山珍海味。泛指山珍海味。
水陸俱備 水:指水產(chǎn),海味;陸:指陸產(chǎn),山珍;俱:全。各種山珍海味都有。形容宴席上菜肴豐盛。
水陸畢陳 水陸:指水陸所產(chǎn)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形容菜肴豐富。
潘陸江海 陸:晉代詩人陸機;潘:晉代詩人潘岳。比喻有文才的人。
陸海潘江 陸:晉朝陸機;潘:晉朝潘岳。陸機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長江。比喻學(xué)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光怪陸離 光怪:光彩奇異;陸離:開卷參差。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推舟于陸。。推船在陸地上行走。比喻勞而無功。
斑駁陸離 斑駁:色彩雜亂;陸離:參差不一。形容色彩紛雜。
水陸并進 水上陸上同時進兵。
水陸雜陳 水陸所產(chǎn)的各種美味無不具備。形容菜肴豐富。
牢落陸離 牢落:寥落;陸離:參差。形容空曠參差。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駱賓王 《在獄詠蟬》
關(guān)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 —— 唐 · 李商隱《對雪二首》
登陸尋天臺,順流下吳會。——唐 · 孟浩然 《越中逢天臺太一子》
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 楊炯 《廣溪峽》
媼神笑予無貧法,丹徒陸生言可用?!?· 龔自珍 《已亥雜詩 220》
大陸登三閣,源明出一麾。——宋 · 文天祥 《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筆硯且勿棄,蘇張曾陸沉?!?· 賈島 《寄友人》
貴池登陸峻,舂谷渡橋鳴?!?· 劉禹錫 《歷陽書事七十韻》
陸專犀象水截蛟,魍魎驚避魑魅逃。——近代 · 秋瑾 《紅毛刀歌》
陸公馀德機云在,如我酬恩合執(zhí)鞭。 ——唐 · 杜牧 《懷鐘陵舊游四首》
滿山紅紫光陸離,白云施施自無為。 ——元 · 王冕 《白云歌為李紫□作》
哀哀陸大夫,正直神反欺。 ——唐 · 孟郊 《亂離》
陸海波濤漸漸深,一回歸夢抵千金?!?· 羅隱 《歸夢》
新作陸渾山縣長,早知三禮甲科名?!?· 張籍 《寄陸渾趙明府》
吳郡陸機稱地主,錢塘蘇小是鄉(xiāng)親?!?· 韓翃 《送王少府歸杭州》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陸。——唐 · 柳宗元 《田家三首》
舍棹治陸行,歲晚筋力乏?!?蘇洵 《和楊節(jié)推見贈》
吾道在五字,吾身寧陸沈?!?——唐 · 杜荀鶴 《秋日懷九華舊居》
同崔傅答賢弟
王維
洛陽才子姑蘇客。
桂苑殊非故鄉(xiāng)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
一片揚州五湖白。
揚州時有下江兵。
蘭陵鎮(zhèn)前吹笛聲。
夜火人歸富春郭。
秋風(fēng)鶴唳石頭城。
周郎陸弟為儔侶。
對舞前溪歌白寧。
曲幾書留小史家。
草堂棋賭山陰墅。
衣冠若話外臺臣。
先數(shù)夫君席上珍。
更聞臺閣求三語。
遙想風(fēng)流第一人。
《送薛大赴安陸》
唐朝 王少伯 津頭云雨暗湘山,遷客離憂楚地顏。
遙送扁舟安陸郡,天邊何處穆陵關(guān)。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