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這篇詩歌,司馬遷說是屈原的作品,而東漢的王逸卻在《楚辭章句》中說:“《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哀憐屈原忠而斥棄,愁懣山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故作《招魂》欲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壽,外陳四方之惡,內(nèi)崇楚國之美,以諷刺懷王,冀其覺悟而還之也……。”
司馬遷未說屈原招誰的魂,而王逸卻明確地指出是宋玉招屈原的魂,并不厭其煩地說明宋玉寫《招魂》時的心態(tài)和目的。前者是史學大家,后者為楚辭大家,本文站在《安??h志》立場,從王說。
《招魂》在楚辭中是頗具特色的。首先它用幻想形式敘述招魂的原因,接著用神話傳說寫東、南、西、北,天上地下的險惡,再誘以故鄉(xiāng)的居室、飲食、音樂、娛樂之美等等來招喚流浪的靈魂返回故土,將全篇籠照在一層悲哀虛幻的氣氛中,最后在篇末點明“魂兮歸來哀江南”的主旨,嘎然而止。
全篇結構有序,語言生動,行文筆觸細膩,夸張大膽,鋪敘層迭,感情豐厚,哀婉動人。對后來“漢賦”體的產(chǎn)生起著直接影響。
《楚辭》有《招魂》一 篇,一說為屈原哀悼客死秦國的楚 懷王而作,并借招懷王魂的諷諫楚頃襄王的驕奢淫逸,一說為宋玉招 屈原魂之作。
此篇以“魂兮歸來”的呼聲為旋律,呼喚亡失魂靈返歸故 里,故“招魂”成為比喻思念家鄉(xiāng)故友或形容神不守舍的典故。唐?杜 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之五:“嗚呼五歌兮歌正長,魂招不來 歸故鄉(xiāng)”。
李賀《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唱天下白”。宋?蘇 拭《澄邁驛通潮閣》:“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
明?夏完淳 《細林夜哭》:“腸斷當年國士恩,剪紙招魂為公哭”。
《招魂》也是一篇奇文。
對它的著作權有爭議,司馬遷說是屈原作,王逸說是宋玉作。經(jīng)一些人研究,一般都把它歸于屈原名下。
《招魂》的主旨,也有幾種說法。除舊說宋玉招屈原魂被否定外,還有屈原招楚懷王魂和招自己魂兩種說法。
教材同意后說。認為屈原被放后,在是否離開楚國的問題上,心中充滿矛盾,于是就采用楚國民間的招魂形式,極寫上下四方的險惡,極贊故鄉(xiāng)音樂、飲食、居室之美,以堅定自己不肯離開楚國的意志。
如寫上下四方的險惡: 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托些。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彼皆習之,魂往必釋些。
歸來歸來!不可以托些。 寫故鄉(xiāng)音樂、飲食之美: 肴羞未通,女樂羅些。
陳鐘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發(fā)揚荷些。
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招魂》的特點: a.首尾用騷體,中間主要用四言句式,每隔一句句尾用一個“些”字。
“些”乃楚地方言,巫覡用禁咒語。 b.鋪敘豐富,想象奇特,文辭瑰麗富艷,具有浪漫色彩。
《招魂》賞析==摘自《屈原詩歌圖解》 《招魂》一文的作者,歷史上有不同說法。司馬遷認為是屈原的作品,他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稱:“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
王逸在《楚辭章句》里認為是宋玉的作品:“《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愁懣山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
故作《招魂》,欲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壽,外陳四方之惡,內(nèi)崇楚國之美,以諷諫懷王,冀其覺悟而還之也?!?令人多少有點奇怪的是,長期以來,漢唐魏晉宋的文人大多接受王逸的說法。
直至明代學者黃文煥在《楚辭聽直·聽二招》中,才明確批駁了王逸的說法,并首次提出《招魂》系屈原自招其魂的觀點。此后,清人林云銘的《楚辭燈》、今人游國恩的《屈原》等著作,均支持黃文煥的觀點,認為《招魂》乃屈原自招其魂。
游國恩指出,古代有招自己生魂的事例,謝靈運《山居賦》“招驚魂于殆化,收危形于將闌”,杜甫《彭衙行》“剪紙招我魂”,即其例。此外,少數(shù)民族亦流傳招活人魂的習俗,《文獻通考》卷330引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今本無)記有當?shù)仫L俗:“家人遠而歸者,止于三十里外。
家遣巫提竹籃迓,脫歸人貼身衣貯之籃,以前導還家。言為行人收魂歸也?!?/p>
(其實,這種迎接歸人的習俗,在客觀上具有減少返鄉(xiāng)者把傳染性疫病從外地傳入的功能)。 此外,也有人認為《招魂》一文,是宋玉為招死去的楚頃襄王魂而作,或認為是宋玉為重病的楚頃襄王招魂。
與此同時,在沅湘民間,至今仍然流傳著,宋玉、景差在屈原死去一年之際,來到汨羅江,為屈原招魂的故事。 其實,宋玉、景差曾經(jīng)為屈原招魂,宋玉或景差曾經(jīng)為楚頃襄王招魂,屈原曾經(jīng)為自己招魂,屈原曾經(jīng)為楚懷王招魂,都可能發(fā)生過,而他們的這些作品可能都以《招魂》為名。
但是,具體到流傳至今的《楚辭·招魂》一文,則應當是屈原為楚懷王招魂時所作。 首先,司馬遷在《史記》中明確指出屈原作品有《招魂》一篇。
其次,招魂是一項嚴肅的活動,一般來說都是奉命而作,招魂的對象是死者或重病將死者。據(jù)此可知,《招魂》是屈原奉命為楚懷王招魂而創(chuàng)作,它是屈原任職三閭大夫期間所寫的最后一篇職務作品。
再者,《招魂》描述的主人公生活,不符合屈原的身份和實際情況,而是符合楚王的身份。 我們知道,公元前329年,楚威王死,在位11年,楚威王之子熊槐繼位,是為懷王。
公元前328年,為楚懷王元年。公元前299年,楚懷王入秦被扣留,在位30年;楚立太子橫,是為頃襄王。
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客死于秦。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jù)《逸周書·謚法解》,周公旦和太公望制定謚法,在君王、諸侯、大夫死后,子孫們要立廟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并根據(jù)死者生前的事跡和遭遇,對其評定一個稱號,該稱號叫做謚號。
楚懷王即楚王熊槐死后得到的謚號,它是頃襄王與群臣根據(jù)熊槐在位事跡和遭遇而選定的,表示同情和懷念的意思。懷,本意是指胸前,引申為懷藏、想念、心意、歸向、安撫、環(huán)繞、來到;對楚王熊槐謚號“懷王”,應當是寓意對熊槐客死秦國的悲慘遭遇的安撫。
這就充分表明,楚懷王客死秦國后,楚國曾為其舉行過相應的正規(guī)的祭祀活動,《招魂》即官方祭祀活動的一部分。由于楚懷王被騙入秦,孤身滯留秦國三年之久,并最終客死秦國,他的遭遇曾令楚人舉國哀之。
因此,為楚懷王招魂的活動,可能進行過多次,而最隆重的招魂儀式應當是在楚懷王剛剛死去的時候,也就是說《招魂》應寫于此時。 我國古代沒有前身、后世的觀念,也沒有天堂、地獄的觀念,只有靈魂不死和神鬼觀念。
中國古代所說的幽都與地獄的性質本不相同,幽都指地下空間的世界,而地獄則是靈魂接受審判、處罰并轉世重新發(fā)配的地方。事實上,《招魂》描述天上有虎豹九關、地下有土伯九約,均沒有天堂和地獄的概念。
不過,在佛教傳入中國后,幽都逐漸被賦予了地獄的功能,天上也有了玉皇大帝和天宮。 所謂靈魂不死,意思是靈魂可以脫離肉體而獨立存在,凡是人睡眠時、重病昏迷時,以及死去時,都被解釋為靈魂出竅,即靈魂脫離了肉體,要。
魂要守舍、魂要附體,所以宋玉說“魂兮歸來”
公元前278年夏歷5月初4,流放長沙郡為右史的屈冤大夫,收到隨流亡宮廷東逃
至安徽陵陽的楚襄王室大夫、弟子宋玉的來信《哀郢》后,絕望而徹夜不寐。次
日一早走出汨羅邑,在汨淵前脫下帛衣,跪地面東給楚襄王寫下了離世騷言(即
千古絕唱《離騷》)。汨淵邑是屈冤大夫二次流放地,時在故鄉(xiāng)上庸郡和漢北郡
割讓于秦之后。二次流放的原因是他寫信給楚襄王,責怨他丟失兩郡,即《楚辭》
名篇《抽思》。信中口無遮攔的怨責楚襄王:“初我所陳之耿著兮,豈至今其庸
亡!”楚懷王從未流放過東宮之師屈子,兩次流放皆為昔日東宮太子、今日襄王
之所為。
寫完后砸碎心愛的組玉佩吞下后投身汨淵(楚人善泳,所以吞玉屑),由一直伴
隨他流亡的長妾女媭(屈子的同林鳥在大難臨頭時飛回澧縣娘家去了)把帛書帶
去陳郢。宋玉大夫見到后,第一時間給在鄭郡為相的同窗好友景瑳寫了一封長信,
即《楚辭》名篇《招魂》。
景瑳大夫収信后悲而回信,即《大招》,共悼恩師。
(三閭大夫屈冤稱三閭大學第一期高級班為“九畹班”,學員九人皆大子,鄭郡
大子景瑳與宋郡大子子玉感情最為要好,所以宋玉只寫信給他。)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所謂楚辭學者認為《招魂》作者是屈冤大夫,說是為楚懷王招魂。
簡直不可思議,作者宋玉說得明明白白:“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干。”招喚
恩師游魂回到其軀干,中國士大夫從彭咸到王國維,自盡時多采取投水而亡。
為什么呢?他們的信念是“不能為國盡忠,也要為父母盡孝”,身體發(fā)膚受
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也。
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投水者不易找著尸體,魂不知何附體,所以,宋玉《招
魂》、景瑳《大招》。而楚懷王是全尸入土為安的,還招什么魂!再者,宋
玉明言“去君之恒干”,沒說“去王之恒干”。屈冤大夫可是上庸郡君之世
家,又曽為楚懷王室左尹,理所當然的君子。宋玉大夫又言:“魂兮歸來,
返故居些”,君之故鄉(xiāng)曰故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哪來什么故居呢!
宋玉大夫最后說:“魂兮歸來,哀江南”,懷王和屈子誰死在江南?!
湘楚為何有“趕尸風俗”?就是源于《招魂》文化。曾文公于湘軍士兵的尸體,
皆要花錢雇人送回湘鄉(xiāng)。清朝有"秋決"的慣例,各州府縣衙門每年秋分時節(jié)都
會奉刑部的批文處決死牢中的死囚。本地的死囚在處決后自有其家屬收尸埋葬,
而欲將被處決的客籍死囚則需搬運回故里,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請四個人來抬運,
花費較大,而請老司趕尸返鄉(xiāng)則相對費用少,并且可以保證中途不腐不臭,因
為被抬之尸一天以后就可能腐爛。趕尸興于清代,盛于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屈冤大夫流放的沅湘一帶。
一部《楚辭》,被二千多年來所謂的楚辭學者詮釋得千奇百怪,八零以后君讀得懂
才怪!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沬。
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魂魂離散,汝筮予之?!?/p>
巫陽對曰:“掌夢上帝其難從。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謝,不能復用巫陽焉。”
乃下招曰:魂兮歸來! 去君之恒干,何為乎四方些? 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些。 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讬些。
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彼皆習之,魂往必釋些。 歸來歸來!不可以讬些。
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來鯈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歸來歸來!不可以久淫些。 魂兮歸來!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淵,麋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
赤蟻若象,玄蜂若壸些。 五榖不生,藂菅是食些。
其土爛人,求水無所得些。 彷徉無所倚,廣大無所極些。
歸來歸來!恐自遺賊些。 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些。
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 歸來歸來!不可以久些。
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 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熽狼從目,往來侁々些。
懸人以娭,投之深淵些。 致命於帝,然后得瞑些。
歸來歸來!往恐危身些。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約,其角觺々些。 敦脢血拇,逐人駓々些。
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歸來歸來!恐自遺災些。
魂兮歸來!入修門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齊縷,鄭綿絡些。 招具該備,永嘯呼些。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賊奸些。
像設君室,靜閑安些。 高堂邃宇,檻層軒些。
層臺累榭,臨高山些。 網(wǎng)戶朱綴,刻方連些。
冬有突廈,夏室寒些。 川谷徑復,流潺湲些。
光風轉蕙,汜崇蘭些。 經(jīng)堂入奧,朱塵筵些。
砥室翠翹,掛曲瓊些。 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艸弱}阿拂壁,羅幬張些。 纂組綺縞,結琦璜些。
室中之觀,多珍怪些。 蘭膏明燭,華容備些。
二八侍宿,射遞代些。 九侯淑女,多迅眾些。
盛鬋不同制,實滿宮些。 容態(tài)好比,順彌代些。
弱顏固植,謇其有意些。 姱容脩態(tài),絙洞房些。
蛾眉曼睩,目騰光些。 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離榭脩幕,侍君之閑些。 翡帷翠帳,飾高堂些。
紅壁沙版,玄玉之梁些。 仰觀刻桷,畫龍蛇些。
坐堂伏檻,臨曲池些。 芙蓉始發(fā),雜芰荷些。
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文異豹飾,侍陂陛些。
軒辌既低,步騎羅些。 蘭薄戶樹,瓊木籬些。
魂兮歸來!何遠為些?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麥,挐黃梁些。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陳吳羹些。 胹鄨炮羔,有柘漿些。
鵠酸臇鳧,煎鴻鸧些。 露雞臛蠵,歷而不爽些。
粔籹蜜餌,有餦餭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歸反故室,敬而無妨些。 肴羞未通,女樂羅些。
陳鍾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發(fā)揚《荷些》。
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娭光眇視,目曾波些。
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長發(fā)曼鬋,陸離些。
二八齊容,起鄭舞些。 衽若交竿,撫案下些。
竽瑟狂會,搷鳴鼓些。 宮庭震驚,發(fā)《激楚》些。
吳歈蔡謳,奏大呂些。 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
放陳攵組纟嬰,班其相紛些。 鄭、衛(wèi)妖玩,來雜陳些。
《激楚》之結,獨秀先些。 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分曹并進,遒相迫些。 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晉制犀比,費白日些。 鏗鍾搖虡,揳梓瑟些。
娛酒不廢,沉日夜些。 蘭膏明燭,華钅登錯些。
結撰至思,蘭芳假些。 人有所極,同心賦些。
酎飲盡歡,樂先故些。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
亂曰:獻歲發(fā)春兮,汨吾南征。 菉蘋齊華兮,白芷生。
路貫廬江兮,左長薄。 倚沼畦瀛兮,遙望博。
青驪結駟兮,齊千乘,懸火延起兮,玄顏烝。 步及驟處兮,誘騁先,抑騖若通兮,引車右還。
與王趨夢兮,課后先。 君王親發(fā)兮,憚青兕。
朱明承夜兮,時不可淹。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心悲。
魂兮歸來,哀江南。
是為了歌頌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作。
借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令對屈原的遙祭和追思,表達余先生自己對故國、家園、鄉(xiāng)愁、舊人,往日時光的寄托。原文余光中:水鄉(xiāng)招魂——追記汨羅江現(xiàn)場祭屈1整座屈子祠都已靜了下來,就連前后三進的所有木雕石刻,縱聯(lián)橫匾,神龕上的翔鳳、游龍、奔馬,也已肅然無聲。
就連戶外的人語喧闐,整座玉筍山的熙熙攘攘,忽然也都淀定。只有佇立三米的詩人金像,手按長劍,腳踏風濤,憂郁望鄉(xiāng)的眼神似乎醒了過來。
有一種悲劇的壓力壓迫著今天這祭祀典禮。詩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但人間永記不忘的是他的忌辰,五月初五,只因他的永生是從他的死日,從孤注一投的那一刻開始。
祭屈的儀式定于九點零九分向全國直播,時間正一分一秒地在倒數(shù),隆重而又緊張。在兩株三百年的高桂樹下,中庭站滿了參祭的人。
面對“故楚三閭大夫屈原牌位”的神龕,肅立著青袍黑褂的主祭官,側立龕旁的是麻衣麻帽的司儀。高門檻外,前排站著十人,分成左右兩列。
左列五人是作家,左起依序是陳亞先、韓少功、李元洛、譚談,和年紀最長的他,越海峽而來的詩人。右列也是五人,都是岳陽的官員。
在他們背后,是六隊龍舟選手的代表,肩上扛著卸下的龍頭,其中也有體態(tài)健美的外國女選手。再后面就是照壁了,高冠束發(fā),憂容戚戚的屈原畫像,略帶立體畫派的風格,似在遠眺郢都,而非俯視滿庭的祭者;兩側的對聯(lián)是“招魂三戶地,呵壁九歌心”。
古桂的上面,是半明半昧的薄陰天,時下時歇地落著細雨。祭屈的天氣應該如此。
幸而雨勢一直霏霏,他和同排的作家一樣,也披著金黃耀眼的祭禮綬帶,多少遮住了一些雨絲。他下了決心,就算雨勢變大,他也不會用傘。
淋一點雨,比起被洪流吞沒,算得了什么呢?插地的長枝禮香,高及人頭,白煙裊裊,在雨中盤旋,是為靈均招魂嗎?正出神間,忽然一聲斷喝:“肅靜!”十秒鐘后,又一聲喝:“舉行致祭三閭大夫尊神禮!”于是執(zhí)事設香案、食案、饌案,獻果、獻粽、獻三牲,設束帛,上龍頭。接著麻衣的司儀一連串喝道:起鼓!鼓三通!鳴鐘!鐘三叩!奏大樂!大樂三吹!起小樂!小樂三奏!鐘鼓齊鳴,聲炮!壯烈的鞭炮鞭笞著怯懦的耳神經(jīng),直到祭眾都熱血沸騰,有烈士的幻覺。
終于戛然聲止。主祭官就位,跪在神位前面。
執(zhí)事爵酒、授酒、灌地、反樽。司儀唱道:“叩首!叩首!三叩首!主祭人起立,復位!”此時一鄉(xiāng)耆開始誦讀祭文,一吟三嘆的湘音十分哀痛,波下的大夫聽到,想必也會鮫淚成串吧。
祭文誦了五分鐘,同時有兩名執(zhí)事為龍頭上紅。終于輪到官員與作家了。
他領先與其他作家到盆架前去凈手,然后在神位前排好,三揖首后,回列復位。最后是龍舟弟子就位跪地,行三叩首。
司儀再唱:“主祭人引龍舟弟子請龍神上舟!”整個祭式在二十一分鐘內(nèi)結束。2龍舟競渡起源于岳陽,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岳陽舉辦了十次國際龍舟比賽,但千禧年后卻停辦了五年。
去年恢復舉行,不但更加隆重,而且把比賽從岳陽的南湖移來汨羅江上,也就是屈原投水的現(xiàn)場,那氣氛便更加真切了?!叭章溟L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三湘的名勝古跡,處處都是歷史的余韻、傳說的回聲。
即使短短的一條汨羅江吧,岸邊就安息著屈原、杜甫,漢族的兩大詩魂,同樣都憂國憂民,同樣都北望懷鄉(xiāng),所以流吧汨水,吟吧羅江,悠悠的安魂曲永不停息。屈原一死,詩人有節(jié)。
祭屈的端午節(jié),頌屈的龍舟賽,如此盛典,何須千里迢迢,從海峽對面邀一位老詩人來主風騷?這是他再度訪湘了。六年前中秋的前夕,他應湖南作協(xié)邀請,曾經(jīng)有十日的三湘之行。
第一場演講在岳麓書院,滿庭桂花的清香,秋雨空蒙,時落時歇。他站在堂上演講,四百多位聽眾一律瑟縮在淺青的雨衣雨帽里,雨勢變驟,也無人退席。
不敢辜負這一份殊榮,他講得格外用心,答問也字斟句酌,對冒雨而來的聽眾也再三致意,深恐朱熹不滿,會從那一塊匾后傳來咳聲。由李元洛、水運憲與其他的湖南作家陪著,他頂禮了汨羅,泛覽了洞庭,登了岳陽樓,攀了張家界,并在岳陽師院、常德師院、武陵大學先后講學,印象很深,感慨無已。
只恨回到臺灣,立刻陷于雜務,竟無一行半句記其盛況,以報湘人。當然,上次三湘行旅,他留下的也并非全然白卷。
在常德他參觀了壯闊的“詩墻”。墻在沅江北岸,依江堤建成,上面刻了從屈原起、歷經(jīng)宋玉、王粲、陶潛、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范成大以迄秋瑾、柳亞子、魯迅、郁達夫、徐悲鴻、聶紺弩、俞平伯等人的詩詞近一千首。
新詩上墻的也有五六十首之多,他的《鄉(xiāng)愁》、洛夫的《邊界望鄉(xiāng)》、鄭愁予的《錯誤》也在其列。主人請他題詞,他題了“詩國長城”四字,又添了兩句:“外抵洪水,內(nèi)抗時光”。
赴岳陽途中,祭于屈子祠堂,忽有悲風掠過江面,他為之悵然,題了這么四句:“烈士的終站就是詩人的起點?/昔日你問天,今日我問河/而河不答,只悲風吹來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羅”。即興的斷句,題過也就忘了,不料元洛有心,竟收在追述的游記里。
泓荔在傳真信里,也引了這些斷句,來印證他的舊游。忘了的斷句回到面前,他覺得大可用來開篇,就將它續(xù)成了。
該片講述了20世紀七十年代,羅杰與卡羅琳兩夫婦帶著他們五個可愛美麗的女兒,搬到了位于羅德島哈瑞斯維爾的一幢舊宅居住。房屋雖然古舊滄桑,歷史悠久,但是卻讓佩隆一家體會到回歸田園的快樂與喜悅。
誰知好景不長,接二連三的怪異事件相繼出現(xiàn),令女孩們驚聲尖叫,也讓佩隆夫婦的神經(jīng)繃到極點。為此,他們輾轉找到當時最負盛名的沃倫夫婦。
《招魂》的經(jīng)典之處在于其并沒有沿用恐怖電影慣以刻意的聲效氛圍營造,而是透過巧妙地布局構思令恐怖隨著劇情的推進得以醞釀。
擴展資料
因為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驚喜并不多,或者說影片沒有脫離我們在之前觀影所建立起的恐怖片經(jīng)驗。一家人住進一座舊宅,慢慢發(fā)現(xiàn)這里隱藏著邪惡的秘密。當全家人逐漸被邪靈騷擾,無法脫身之后,驅魔師以一場驚險的驅魔儀式拯救全家于危難之中。
《招魂》的制作成本僅為2000萬美元。2013年7月19日首映周末獲得415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登頂票房榜首的同時,《招魂》還超越《人類清除計劃》成為2013年開畫票房最高的恐怖電影,并創(chuàng)下原創(chuàng)恐怖片最佳開畫票房。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招魂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5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