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車輛購置稅
上交時做:
借:應交稅費-應交車輛購置稅;
貸:銀行存款
拓展資料: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yè)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jīng)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jīng)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固定資產是企業(yè)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yè)賴以生產經(jīng)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固定資產處置的處理
(1)企業(yè)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2)企業(yè)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fā)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
(3)企業(yè)將發(fā)生的固定資產后續(xù)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平均年限折舊法一
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
殘值=原值*殘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舊法一只與三個參數(shù)相關:原值、殘值(或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折舊的多少與“累計折舊”、“已計提月份(已計提月份小于預計月份時)”無關。
平均年限折舊法二
月折舊額=(原值-殘值-累計折舊)÷(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
=[1―累計折舊÷(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舊法中,折舊金額與 原值、累計折舊、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個參數(shù)相關。
如果累計折舊與已計提月份均為0,則兩種折舊方法中的月折舊額是一樣的,但是月折舊率不同。
年數(shù)總和法
年數(shù)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shù)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shù)) ÷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按雙倍直線折舊率和固定資產凈值來計算折舊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采用此法,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額平均攤銷。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jù)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殖) ÷ 規(guī)定的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參考資料:固定資產—百度百科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