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觀察。亞鐵離子,是綠色的,看的出來。
方法2:加入硫氰化鉀(不是硫氫化鉀),不顯血紅色.然后加入氯水,顯血紅色,則為亞鐵離子
方法3: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這證明有鐵離子。
方法4:向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若褪色,亞鐵離子,不褪色,則為鐵離子。
方法5: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鈉,由于亞鐵離子遇醋酸鈉無現(xiàn)象,而鐵離子則發(fā)生雙水解,產(chǎn)生沉淀,再結(jié)合。
擴展資料:
化學性質(zhì):
鐵的+3價化合物較為穩(wěn)定。鐵離子是指+3價離子,是鐵失去外層電子所得到的離子。除此之外,鐵原子還可以失去兩個電子得到亞鐵離子。當鐵與單質(zhì)硫、硫酸銅溶液、鹽酸、稀硫酸等反應時失去兩個電子,成為+2價,而與Cl2、Br2、硝酸及熱濃硫酸反應時,則被氧化成Fe3+。
鐵與氧氣或水蒸氣反應生成的Fe3O4,往往被看成FeO·Fe2O3,但實際上是一種具有反式尖晶石結(jié)構(gòu)的晶體,既不是混合物,也不是鹽。其中有1/3的Fe為+2價,另2/3為+3價。
鐵離子的氧化性是大于銅離子的,而鐵單質(zhì)可以還原銅離子,自然更能還原鐵離子了。還原性從大到?。篕、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鐵離子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shù)氣體.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zhì)量改變的 (一)質(zhì)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zhì)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fā)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四、初中化學物質(zhì)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guān)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zhì):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變質(zhì)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gòu)成物質(zhì)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zhì)組成與構(gòu)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gòu)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的. 6、構(gòu)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zhì)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1)工業(yè)“三廢”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農(nóng)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zhì)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 增加溶質(zhì),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fā)白光的物質(zhì):鎂條,木炭,蠟燭(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zhì):氫氣,一氧化碳,單質(zhì)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zhì):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nèi)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zhuǎn)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
鐵離子的檢驗方法:
1、加苯酚顯紫紅色(絡合物)。
2、加SCN-(離子) 顯血紅色 (絡合物)。
3、加氫氧化鈉有紅褐色沉淀,從開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時溶液的pH(常溫下):2.7~3.7 。
擴展資料:
亞鐵離子:
亞鐵離子一般呈淺綠色,有較強的還原性,能與許多氧化劑反應,如氯氣,氧氣等。因此亞鐵離子溶液最好現(xiàn)配現(xiàn)用,儲存時向其中加入一些鐵粉(鐵離子有強氧化性,可以與鐵單質(zhì)反應生成亞鐵離子) 亞鐵離子也有氧化性,但是氧化性比較弱,能與鎂、鋁、鋅等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
其他檢驗方法:
NH?SCN試法:[Fe(H?O)?]3?與SCN-生成血紅色具有不同組成的絡離子。堿能分解絡合物,生成Fe(OH)?沉淀,故反應需要在酸性溶液中進行。HNO?有氧化性,可使SCN?受到破壞,故應用稀HCl溶液酸化試液。其他離子在一般含量時無嚴重干擾。
K?[Fe(CN)?]試法:[Fe(H2O)?]3?在酸性溶液中與K?[Fe(CN)?]生成藍色沉淀,但實際上它與前述滕氏藍系同一物質(zhì)。其他陽離子在一般含量時不干擾鑒定。Co2?、Ni2?等與試劑生成淡藍色至綠色沉淀,不要誤認為是[Fe(H?O)?]3?。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鐵離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鐵
一般只有三種
1.滴加強堿 紅褐色絮狀沉淀
FeCl3+ + 3NaOH- —> Fe(OH)3↓+3NaCl
2.滴加KSCN 出現(xiàn)血紅色溶液
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
3.加入苯酚 出現(xiàn)紫色溶液
C6H5OH + Fe3+ —> [Fe(C6H5O)6]3- + 6H+ (高中連離子方程式都不要求)
4. 亞鐵氰化鉀遇Fe3+生成普魯士藍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