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 丁敬《論印絕句》
古人篆刻思離群,舒卷渾同嶺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
2、宋 秦觀《贈劉使君景文》
落落衣冠八尺雄,魚符新賜大河?xùn)|。
穰苴兵法申司馬,曹植詩原出國風(fēng)。
拈筆古心生篆刻,引觴夾氣上云空。
石渠病客君應(yīng)笑,手校黃書兩鬢蓬。
3、宋 強(qiáng)至《唐賢岳廟題名》
華岳金天廟,唐賢石闕題。
姓名留篆刻,冠劍落耕犁。
字體諸家雜,函封數(shù)驛齎。
幾行猶壯觀,丞相討淮西。
4、宋 傅察《次韻泮宮直宿早秋四首》
新秋爽氣溢長空,弦誦低昂月映櫳。
濟(jì)濟(jì)青衿成魯變,洋洋泮水詠洙風(fēng)。
群儒篆刻空章句,百氏紛紜賴折中。
何日拔才空冀并,如今高譽(yù)滿山東。
5、明 高啟《姑蘇雜詠 洞庭山》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居人仿佛武陵客,戶種橘柚收為租。
高風(fēng)欲起沙鳥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銀房石室開金鋪。
羅浮峨眉互通達(dá),別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龍垂胡,神鉦忽響驚棲鼯。
自懸日月照洞內(nèi),古木陰蔽空朝晡。
風(fēng)吹白芝晚易老,云帶紫泉秋不枯。
靈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蒼生蘇。
后來好事多繼往,石壁篆刻猶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lián)渚婊鹑顼w烏。
玄關(guān)拒閉誰復(fù)到,似怪衣上腥塵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靈跡具在良非誣。
我生擾擾胡為乎,坐見白發(fā)生頭顱。
久欲尋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緣妻孥。
何當(dāng)臨湖借漁艇,拍浪徑渡先雙鳧。
獨(dú)攀幽險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圖。
夜登天壇掃落葉,自取薪水供丹壚。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許無?
狂語醉發(fā)應(yīng)盧胡。
1、篆刻未期益魏晉左思 《嬌女詩》2、篆刻鼎彝將遍宋康與之 《喜遷鶯·臘殘春早》3、雕蟲篆刻道之華唐呂巖 《七言》4、兒童篆刻勞宋蘇軾 《次韻張安道讀杜詩》5、篆刻鄙曹沈宋蘇軾 《監(jiān)試呈諸試官》6、篆刻詩書畫近代陳三立 《為石醉六題其師江建霞京卿遺墨冊》7、群儒篆刻空章句宋傅察 《次韻泮宮直宿早秋四首》8、六字籀文天篆刻宋韓伯修 《洪山》9、更慚篆刻得初名宋強(qiáng)至 《剛叔以雅言題拙稿輒依韻和酬》10、姓名留篆刻宋強(qiáng)至 《唐賢岳廟題名》11、昔曾篆刻工童伎宋強(qiáng)至 《昨日以鄙詩示王君遽辱贈篇過有推飾輒依元韻》12、拈筆古心生篆刻宋秦觀 《贈劉使君景文》13、肯事雕蟲篆刻新宋釋法泰 《頌古四十四首》14、閣序尚留唐篆刻宋釋善珍 《送顏倅之江西》15、高峰篆刻空秦望宋釋文珦 《游越》16、篆刻當(dāng)碑打宋蘇軾 《端硯詩》17、撰紀(jì)徽嘉篆刻豐宋蘇籀 《樓樞密挽詞二首》18、老石摩挲堪篆刻宋王炎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19、龜趺宜篆刻宋王炎 《王倅成老挽詩二首》20、秘篆刻青蒼宋文同 《誓鬼碑》21、摩挲篆刻還嗟咨宋吳則禮 《田不伐玉磬歌》22、篆刻大精奇宋許月卿六 《贈朱野拙》23、天巧都存篆刻中宋姚勉 《贈劉仲圭占牌》24、棗木已非真篆刻宋曾鞏 《寄孫莘老湖州墨妙亭》25、一代詞華歸篆刻元柳貫 《次韻伯庸待制上京寓直書事因以為寄》26、石壁篆刻猶堪摹明高啟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核舟記》是由明代作家魏學(xué)洢撰寫的一篇文章,由同時代學(xué)者張潮編選到《虞初新志》,《核舟記》生動地描述了一件精巧絕倫的微雕工藝品。
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藝的高超境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使用從兩頭到中間,從正面到背面的空間順序,介紹了“核舟”的形象,熱情贊揚(yáng)了我國明代的民間工藝匠人的雕刻藝術(shù)和才能。
表現(xiàn)了作者對王叔遠(yuǎn)精湛工藝的贊美。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 雕橄欖核小舟(乾隆二年)象形,各具情態(tài)。
嘗貽(yí)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ruò)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
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矯(jiǎo)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
臥右膝,詘(qū) 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ī)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嘯呼狀。
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fǔ)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yí),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én) 戌(xū) 秋日,虞(yú)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細(xì)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ruò)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zhuàn)文,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計其長曾(céng)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譯文 明朝有個手藝奇巧精妙的人,名字叫做王叔遠(yuǎn),他能夠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房屋、器具、人物,甚至是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部都是就著東西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事物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態(tài)。
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應(yīng)當(dāng)是蘇軾泛游赤壁的情景。 這小船從船頭到船尾長八分還有余數(shù),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
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船艙旁邊刻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guān)上它,就看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顏料涂在刻著 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須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右邊,魯直在左邊。蘇東坡和黃庭堅共同看著一軸橫幅的書畫卷子。
蘇東坡的右手拿著手卷的右端,左手撫著魯直的背脊。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什么話似的。
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cè)轉(zhuǎn)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蔽在橫幅的書畫卷子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彌勒菩薩,腹胸袒露,抬頭仰望,神情跟蘇東坡,黃庭堅不相類似。
他臥倒右膝,彎曲右臂支撐在船上,而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一串念珠挨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來。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船背上面題了(個)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字跡)細(xì)小得像蚊子的腳,筆畫清清楚楚,它(字)的顏色是黑的。
還刻著一個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整條船,刻有五(個)人,刻有八(扇)窗;刻箬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lián)、題名和(圖章上的)篆文,刻的字共有三十四個。
然而計算它的長度,它的長度還不滿一寸。原來這是挑選了(一個)長而狹的桃核雕制成的。
?。。ㄟ@)技藝也真奇妙?。∽⑨?. 奇巧人: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2. 王叔遠(yuǎn):名毅,字叔遠(yuǎn)。明代民間微雕藝人。
3. 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徑,直徑。
4. 為:做,這里指雕刻。 5. 器皿:指器具。
盆,碗一類的東西。 6.以至:甚至 7.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
罔:無,沒有。罔不:無不,都。
因:順著,就著。勢:(木頭的)樣子。
象:模擬。形:(物品的)形狀。
各:各自。具:具有。
情態(tài):神態(tài)。 8. 嘗:曾經(jīng) 9. 貽:贈 10. 余:我 11. 蓋大蘇泛赤壁云: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
蓋:表示推測的語氣詞。泛,泛舟,坐船游覽。
云:表示敘述結(jié)束。 12. 約:大約 13. 有(yòu)奇(jī):多一點。
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奇:零數(shù)。
14. 高可二黍許:大約有二個黃米粒那樣高???,大約。
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黃米。一說,古代一百粒排列起來的長度是一尺,因此一個黍粒的長度是一分。
許,上下。 15. 中軒敞(chǎng)者為艙:中間高起。
1、清 丁敬《論印絕句》古人篆刻思離群,舒卷渾同嶺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2、宋 秦觀《贈劉使君景文》落落衣冠八尺雄,魚符新賜大河?xùn)|。
穰苴兵法申司馬,曹植詩原出國風(fēng)。拈筆古心生篆刻,引觴夾氣上云空。
石渠病客君應(yīng)笑,手校黃書兩鬢蓬。 3、宋 強(qiáng)至《唐賢岳廟題名》華岳金天廟,唐賢石闕題。
姓名留篆刻,冠劍落耕犁。字體諸家雜,函封數(shù)驛齎。
幾行猶壯觀,丞相討淮西。4、宋 傅察《次韻泮宮直宿早秋四首》 新秋爽氣溢長空,弦誦低昂月映櫳。
濟(jì)濟(jì)青衿成魯變,洋洋泮水詠洙風(fēng)。群儒篆刻空章句,百氏紛紜賴折中。
何日拔才空冀并,如今高譽(yù)滿山東。5、明 高啟《姑蘇雜詠 洞庭山》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居人仿佛武陵客,戶種橘柚收為租。
高風(fēng)欲起沙鳥避,明月未出霜猿呼。中有林屋仙所都,銀房石室開金鋪。
羅浮峨眉互通達(dá),別有路往非人途。天后每降龍垂胡,神鉦忽響驚棲鼯。
自懸日月照洞內(nèi),古木陰蔽空朝晡。風(fēng)吹白芝晚易老,云帶紫泉秋不枯。
靈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蒼生蘇。
后來好事多繼往,石壁篆刻猶堪摹。千年玉鼠化蝙蝠,下?lián)渚婊鹑顼w烏。
玄關(guān)拒閉誰復(fù)到,似怪衣上腥塵污。勿言神仙事恍惚,靈跡具在良非誣。
我生擾擾胡為乎,坐見白發(fā)生頭顱。久欲尋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緣妻孥。
何當(dāng)臨湖借漁艇,拍浪徑渡先雙鳧。獨(dú)攀幽險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圖。
夜登天壇掃落葉,自取薪水供丹壚。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許無?狂語醉發(fā)應(yīng)盧胡。
《臨江仙 壽尹留守》
年代: 元 作者: 程文海
六月濼陽天似水,月弓初上新弦。一篇來壽我同年。帝京賢牧守,人世妙神仙。年甲偶同人卻別,我今早已華顛。羨君福祿正如川。【印章】金磊磊,階樹玉娟娟。
《戲贈米元章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我有玄暉古【印章】,印刓不忍與諸郎。
虎兒筆力能江鼎,教字玄暉繼阿章。
《謝王仲至惠洮州礪石黃玉印材》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洮礪發(fā)劍虹貫日,【印章】不琢色蒸栗。
磨礱頑鈍印此心,佳人持贈意堅密。
佳人鬢雕文字工,藏書萬卷胸次同。
日臨天閑豢真龍,新詩得意挾雷風(fēng)。
我貧無句當(dāng)二物,看公倒海取明月。
六字的確實不多見,相比之下七字和五字的要多些,篩選一些
五字閑章
書存古氣中 博學(xué)而約取 螢窗萬卷書 靜專神自歸 為學(xué)心難滿 好學(xué)近乎知 以日新為道 自有閑中益 心與浮云閑 高空看過云 山色有無中 閑讀白云中 一切從心生 心孤欲近禪
六字閑章
花雨禪心俱寂 豈能盡如人意 獨(dú)于閑處開看
七字閑章
水在瓶中云在天 忙中爭得作閑人 浮生適意即為樂 昨日之日不可追 好書悟后三更月 重簾不卷留香久 不薄今人愛古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 紅袖沾香處讀書 一簾疏雨琴書潤 萬里山川供筆札 人讀花箋字句香
1.中華古詩有:
《論詩2113絕句》
清 丁敬
古人篆刻思離群,
舒卷渾同嶺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
何曾墨守漢家文。
《贈5261劉使君景文》
宋 · 秦觀
落落衣冠八尺雄,魚符新賜大河?xùn)|。
穰苴兵法申司馬,曹植詩原出國風(fēng)。
拈筆古心生4102篆刻,引觴俠氣上云空。
石渠病客君應(yīng)笑,手校黃書兩鬢蓬。
&其中該詩頸聯(lián)為贊美1653纂刻的詩句。
2.名人贊美:美國學(xué)者威廉·羅肯特稱 印章為“世界公認(rèn)的最高藝術(shù)”,“代表了世界美學(xué)版的最高成就”。他還說,從事這門藝術(shù)的專家是“能使石頭唱歌的藝術(shù)大師”。
3.美句稱贊:金石權(quán)華彩,知白守黑,方寸之間,刀走凌云志,字形流云姿。
參考資料
《句子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11秒